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孩子犯错后,做到这几点,帮助孩子无痕改过

“你们怎么还不走啊?”

“你们不是说一会就走吗?”

朋友带着女儿来家里玩,儿子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我们都有点惊讶,而坐在一边的朋友显然有些尴尬,空气有几秒的安静。

朋友笑着问儿子:“怎么了,你不欢迎阿姨吗?”

“你们该走了!”儿子又重复了一遍。

我心里有些难堪,儿子平时不这样啊,这会儿是怎么了。

很想要训斥他几句“怎么可以这么没礼貌!”,给自己扳回一点面子。但是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送朋友出门后,我问:“为什么要让阿姨走?”

儿子抬着头,无辜地看着我说:“他们刚才说了一会就走,可是一会了,还没走。”

因为接近午休时间了,朋友准备带着孩子回家,确实说了“过一会就走”的话。原来,儿子是记住了这句话,看后来她们并没走,才问的。

他就是奇怪,为什么说了走却又不走。而我们的惯常思维,把孩子的话翻译成了“不礼貌”、“没教养”。

孩子很简单,并非我们想的那般。我很庆幸刚才没有多说话,没给孩子扣上“没礼貌”的帽子。

我总是相信孩子本性纯善,即使有时犯错,也常常是因为向往光明。别让我们成年世界的自以为是,误导了孩子。

一次,接儿子放学,他特别兴奋地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小花形状的塑料纽扣,放在我手里说:“妈妈,送给你。”

我很开心,问他从哪来的。他说是从教室里拿的。我心里一咯噔,问他:“老师同意了吗?”,他有点犹豫,点点头又摇摇头。

我瞬间明白了,孩子这是偷偷拿了教室里的教具来当礼物送我呢。他也知道不能随便拿,是偷偷拿走的。

一瞬间,心里思虑万千:管还是不管?要怎么管?不管,孩子以后会不会成了惯犯?管又要怎么说……

关心则乱,我们总是因为担心太多,或骂他一顿,或上纲上线。担心常常让人没办法淡定。

经过几分钟犹豫纠结,我决定少说话,不计较。

我告诉他:“妈妈很高兴,你能想着妈妈,给妈妈带来小礼物。”

“但是学校的东西是不可以随便拿走的。我们明天一起送回去。”

第二天,上学的时候,儿子把东西放回了原处。

这件事就这么过去了。儿子并没有因为我的不计较,跌入我最初的担心里,相反,这种行为不知道何时悄然不见了。

我始终相信,不去强调负面的东西,孩子就能平稳度过那些沟沟坎坎,这只是他人生中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罢了。

家长不上纲上线,孩子反而不会走向歧途。

人们常说,遇到孩子不听话、没礼貌,该训就得训,该揍就得揍。

但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孩子“不听话”、“没礼貌”却并非真相。

不耐心一点,细心一些,我们真的无从知道,孩子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

不顾真相的教育,往往只是表面文章,粗糙得很,与教育的实质背道而驰。

粗暴的教育,往往处理的是家长自己的情绪,打骂常是我们无计可施的走投无路。

每个孩子都会犯错,少一些粗暴教育,不是要包庇纵容,而是尊重孩子的同时,将“正确”润物无声地给到孩子。

教育不是大刀阔斧,看上去潇洒,把孩子按自己的意愿掰来掰去。而是应把孩子当成一块璞玉,细细琢磨,还原孩子本来美好的模样。

赫尔巴特说: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与孩子在一起,修炼的是自己的心。

这些细节,往往是我们修炼的台阶。

1

不在人前训孩子,给孩子面子。

小时候,我爸妈总是会在人前夸我,即使我有时没那么好,但是那些肯定的话语,别人眼神里的赞许,都成了激励我的动力。

孩子也是要面子的,即使孩子犯了错,也别在人前训他,那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并不会真的解决问题。

把孩子当成人一样去尊重,他便能跟随你学会尊重。

2

遇到问题时,冷静几分钟

《正面管教》中有一个“积极的暂停”,是说,遇到问题要冷静一下,如果双方都被情绪缠绕,要学会适当放下,给自己时间恢复平静。

静定生慧,情绪往往蒙蔽人的双眼,做不出正确的判断。

所以,在气头上一定不要着急,深呼吸几下,给自己的情绪一个缓冲的时间,不要出口成了伤。

3

多听少说

说起讲道理,我们做家长的最擅长。面对一个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的孩子,我们往往占绝对优势,不费什么力气就能把孩子说得哑口无言。然而,表面上的赢却是实实在在的输。

用道理把孩子推远,你就越难进入孩子的内心。

别急着讲道理,先问孩子几个为什么,带着认真的态度倾听,往往才能知道孩子的真正困惑。

不在口头上逞英雄,多听少说。

4

强化对的,弱化错的

弗洛姆曾说过,动摇孩子意志最有效的方法是唤起他的有罪意识。

很多家长因为担心孩子误入歧途,就整天把那些犯过的错挂在嘴边。殊不知,你越强调,孩子越深化,这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暗示。

有研究发现,甚至一个人的容貌在别人不断的暗示下,都会发生改变。相貌平平的人,在赞赏的目光下会变得越来越光彩照人;五官标致的人在不断的蔑视中,也会变得形容枯槁,萎靡呆板。

家长用健康的心态对待孩子,才能让孩子身心健康地成长。

多放大孩子的优点,多说说孩子的长处。引导孩子走向光明而不是提醒孩子记住黑暗。

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多说什么样的话。

尹建莉老师说过,凡出于缺乏经验或心不在焉的过错,只要不涉及道德问题,都不必指责或发火,甚至不需要提出来,孩子自己会在这个过程中感受不便和损失,知道以后该如何做。

养育孩子的过程亦是不断照见自己的过程。

让我们把对孩子的用力收回,做更好的自己,收获更好的孩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爸爸,我起不来了”:失败的教育,究竟有多可怕
6岁女儿没照顾好弟弟,遭急躁家长猛打,“倒地”前还伸手要抱抱
痛心!因娃磨蹭被踢死谈妈妈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犯错后,讲道理是中策,不停唠叨是下策,上策却鲜有人用
家长越说越没用?拒绝“说教”,家长该怎么让孩子意识到错误?
我对孩子的“黑暗”教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