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什么是“辟雍”?中国古代学校的称谓有哪些...
中国古代的学校,是按照礼制和规模来称谓的,分为塾、庠、序、泮宫、辟雍等,这些称谓, 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形成,并落定为礼制规范。

塾:
也称为家塾或私塾。在西周时就有规定,方圆百里之内以二十五户人家为单位,找一个大户人家的宅门内东西两侧的堂屋作教室,就是最基层的学校,叫做“塾”,也成为家族设置的初级学校。

庠 (xiáng):
是个形声字,“广”字就跟房屋有关。“庠”是比“塾”规模和等级更大 更高的学校,叫做“党有庠”。
所谓“党”,是五百家的居所,也称乡党,这样的规模,大 概是二十个“塾”。

序:
本指房屋的东西墙,引申为场所,也作为学校的别称。
《周礼》记 载:“春秋以礼会民,而射于州序。”东汉大儒郑玄解释:“序,州党之学也。”

庠、序在古代并称为学校,殷商时叫“庠”,周朝叫“序”,庠、序是比塾格制更高、 规模更大的学校。

泮(pàn)宫:
是贵族子弟学校,大概贵到诸侯级别。
《礼记·王制》:“诸侯曰泮宫”, 所谓“泮水”,反映了当时的礼制,诸侯创办的学校建筑格局只能是三面环水。这类学校注重的不是规模,而是地位和档次,后来的科举制度中,生员入学也称“入泮”。

辟(bì)雍:
《礼记·王制》:“天子曰辟雍”,所谓“辟”,汉·班固在《白虎通·辟雍》 的解释:“辟者,璧也。”它象征着天圆地方,又有流水环绕,意喻为阴阳拱合、教化流行。

什么是“辟雍”?

“辟雍”一词起源于我国三千年前的周代,据史料记载“天子之学曰辟雍”,辟 雍四面环水,是周天子学习、议事的场所。

【雍(雝)】
会意合体字,“隹”鸟停留四周有“水”之“囗”邑地为雝(雍)地。 四方有水曰雍,水被壅塞而成的池沼。
本义:四方有水之地

 “辟雍”是在诸侯之上的、最高层的皇家子弟学校,是最高学府。

至少在西周时期(距今约 3000 年~ 2700 年)辟雍就成制式了,它是个圆形建筑,四面 环水,凡周天子的子弟都要也只能在这里学习,所教大概也是帝王之学

“辟雍”最早是建在湖心小岛上的大房子,周边是水,水的外边是树林,天子不 仅可以在里面学习文化政治知识,还可以在四周捕鱼狩猎,古时所谓“礼、乐、射、御、 书、数”六艺都可以在这里学习演练,是一处即安全又安静的好地方。也正是由于这 种自然环境,决定了它的名称。

据汉代大学者蔡邕解释:
 “辟雍”的“辟”字与玉璧的“璧”通用,就是指周边的水环绕一周,湖水清澈透明, 形成圆形,就像一块无暇的玉璧;“雍”为水中陆地;而“辟雍”这座大房子就建在上面, 是玉璧的中心,所以取名“辟雍”

#学校##汉字博物##说文解字##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辟雍
郑玄对古代学制的研究
五礼通考 卷一百六十九
小桥无流水,一般人要绕桥走,有功名的人才能上桥
橘子郡读《论语》39
陶泓脞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