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于科研经费的3个悲剧,你遇到过几个?


 -   近期热文  - 

山东高校恩怨  /  ”折腾“大学  /  大学生100本好书  /  “无限责任公司”  /  痛苦博士经历  /  学生集体退学 /  中华文明脉络  /  “上大学就轻松了”  /   大学教师工作生活状态  /  中国大学退步榜  /  “逼良为娼”的科研制度  / 拼命读书是捷径  /   增设、撤销专业盘点  高校进步与退步排行榜   整垮一所好大学不难  教育部发文狠抓本科教学 / 好书:继《三体》后刘慈欣新作重磅首发!     好书:琢磨先生《终有一天你会懂》  /  好课:10分钟练出流利口语   /  好课:《超级演说家》冠军靠这套方法3年3次成功逆袭!

____________


科研工作者,有几个悲剧日常与经费有关。


悲剧之一:学术产出丰富却拿不到项目,没有科研经费。


这简直就是在说2011年之前的我啊。


我2004年进入科研体制,2007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2008年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CSSCI期刊论文,之后学术论文虽然多有斩获,也从未错过任何一次申报项目的机会,却一直没有拿到科研项目,自然也就没有经费。

      

与此同时,高昂的学费和交通费,辅之以论文版面费、购买专业书刊、参加学术会议……回想那个时候的我,简直就是拖垮我们家庭生产总值的败家子啊,我的天啊。真不知道那些年俺媳妇是怎么扛过来的,居然没有改嫁……


悲剧之二:项目研究完美收官申请结项,发现经费还在。


我相信悲剧二的发生规模和比重同样不算小。我身边就有很多人,忙到项目结项的关头才猛然发觉,艾玛,科研经费还没来得及花呢。

于是仓促之间整理票据,一路奔波,三五个领导名字签过来、八九个部门公章盖过来,辗转到了财务窗口才发现原来发票付款单位不对,开票日期超过截止期限,发票面额超过限额,专业发票开成普通发票,差旅火车票只有去程没有返程……


之后,就像你已经想到的那样,项目顺利结项,只是科研经费被完美收回了,谢谢。


悲剧之三:科研经费终于花光,风光无限,结果人进去了。


凡此种种,我的观点是这样:关乎科研经费管理体制的问题,我们自然无从左右,只能接受。但是只要是我们能够把握的部分,必须尽力做好——既然经费拨付给了我们,我们就有义务把这些经费利用好,合理安排使用这些经费,是我们每位科研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实现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不让我们的科研成长拖垮整个家庭经济的重点。


下面聊聊我师兄兼老师的故事,是关于上面悲剧之三的。


读本科的时候,他是我上两届的师兄;十年之后,在我读硕士的时候,他是我《西方政治思想史》课的老师,也是我十三年之后硕士论文答辩的导师组成员——我的答辩很精彩,他第一个向我发问,一口气问了我四个问题,而我只回答上来一个:

额,好吧,让我继续叨叨一下我的这位师兄兼老师的故事。


他北大政治哲学博士毕业之后,来到我读硕士的高校任教。任教第二年就破格晋升教授,兼任所在学院的科研副院长。


是的,作为这所高校建校以来最年轻的文科教授,我们有理由相信一颗学术新星正在冉冉升起。然后,别说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短短的五年,他就因为贪污挪用科研经费被举报,翻身落马,被判刑7年。



我是在同学毕业十年聚会的时候,才得知这个事情的,于是,我非常不厚道地问了一句:他叫什么名字来着?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度娘了一下,不度不知道,一度吓一跳:


陈英旭,男,1962年8月16日出生,浙江大学原教授,浙江大学水环境研究院原院长。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资金945.4975万元,构成贪污罪,被判刑10年。


宋茂强,男,1957年4月1日出生,北京邮电大学原教授,软件学院原执行院长。骗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资金68万元,构成贪污罪,被判刑10年6个月。


刘兆平,男,1958年3月出生,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原主任,新药评价中心原副主任。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341.80303万元,构成贪污罪,被判刑13年。


张春光,男,1979年9月出生,山东大学新药评价中心行政管理部原主管。参与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168.951174万元,被判刑6年。


尹志圣,男,1972年4月出生,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原实验师。参与骗取科研经费等公款47.55107万元,被判刑2年。


……


可能在平时的新闻中,我们偶然可以见到知名教授专家、各类主任、校长、院长等有名有权之人,被爆贪污和挪用科研经费。

但事实上,普通高校教师因为经费使用不当问题遭到问责也不在少数,只不过与动不动百万、千万级别的贪污和挪用案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而已。

所以,无论如何,科研经费问题都值得每个学术人警惕。不重视这个问题,弄不好会为此付出惨痛代价。


来源:社科学术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邮一院长冒领68万元科研经费 终审获刑10年半
科研助力| 如何合理规划自己的科研经费?
冒领科研经费背后的黑洞
高职开展科研为什么这么难?院长大人请深思!
学科纪事 | 教学科研 两翼并举—— 杜泽逊2020年述职报告
48岁女教授病逝:为何年轻学者会接连英年早逝?|学术|博士生|科研人员|博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