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要再使用“鞭打”一词【乒乓网】
       鞭打,故名思意是象鞭子一样抽打,鞭子的运动起源于鞭杆,鞭梢随之而动。
      人体不是鞭子是由骨骼肌肉组成,每块肌肉都可以主动发力运动。
      在弧圈球收小臂的问题上,常有用鞭打,以及双节棍的方式来讲解小臂的运动模式。甚至于一些权威人士也常使用这样的解释。导致很多学员,一是转体轮大臂不收小臂。二是大臂挥动中急停甩小臂。这无疑使小臂以上的肌肉废掉了!这种挥拍方式及不可取!因为这种方式失去了手及小臂对球的控制。球拍速度力度也难以发挥。让手臂上的每块有用的肌肉参与进来,才能将拉球的速度发挥到及致。切记放松不是鞭打!小臂是在放松的基础上主动发力,不是大臂制动时的甩动!
      发力集中的核心就是在触球前身体各部位同时同向的发力!什么是触球前?大约离球25公分吧,以各人的爆发力不同作相应的调整。引拍当然要大于25公分,这个前期应是蹬转的找球瞄准期,这时手臂是放松的,蹬转也不是全力的。毕其功于一役,拉球打摩靠的是全身协调的爆发力。
      毕其功于一役或许用词不太准确,强调的是所有前期瞄准找球的准备动作,都是为的是触球时的一致发力。不是发死力,发全力。爆发力也是指作用距离短速度快的力。这符合发力集中的说法。
       我赞同拉球是攻球的放大版。拉球与攻球区别在于打磨比上。1,攻球大臂与小臂的初始夹角在110度左右吧,结束动作在90左右,夹角变化较小,自然摩擦的幅度就小。拉球大小臂的初始夹角较大180度到160度左右。小臂挥动幅度大,擦击球的速度就大。2.攻球手腕相对固定,拉球手腕要外展参与摩擦。常看到球友压低球板发力挥拍摩擦球,却常常使球下网。究其原因就是没有撞击吃住球。说拉球是打磨球,我的理解是先打后磨。打在前磨在后。不打透胶皮(乃至板子变形)就不算吃住球。弧圈球的打一部分来自蹬转,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来自手腕的外展(垂直于板面运动)与内收给予球的压力。手腕的磨是球板平面内的运动。手腕的复合运动构成了对球的快速打与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解什么是羽毛球的爆!发!力!
几种简单易行的练习方法让你提升爆发力!
【新手解答】举重100%不能增加你的出拳力量吗?
如何杀球才能令对手无法招架
速度与激情的碰撞,犬中的法拉第,灵缇犬
正确使用手腕,增加出球瞬间的摩擦力和爆发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