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5中考物理光现象汇编及答案
一.     选择题
1.(2015·汕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根据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可以制成紫外线夜视仪
B.镜面反射遵守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反射定律
C.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出不同频率的红外线来实现对电视机的遥控
D.彩色电视机的色彩是用红、黄、蓝三种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得到的
2.(2015·无锡)如图所示为“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B.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会变大
C.移去蜡烛B,并在原蜡烛B的位置放一光屏,发现光屏上能得到蜡烛A的像
D.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无论怎样改变玻璃板的位置,发现蜡烛B始终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
3.(2015·武威)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  ) C
A.
平面镜成像
B.
光的色散
C.
光的反射
D.
 光从空气射入水中
4.(2015·衡阳)光使世界绚丽多彩,人们的生活更离不开光,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用玻璃三棱镜可以使太阳光发生色散        B.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C.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大于入射角 D.家里的穿衣镜所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
5.(2015资阳市)下列有关光现象的的四个情境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C
6.(德州市)图中关于光现象的描述,其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D
A.叉鱼时向更深处投掷鱼叉        B.商场内监控探头的应用
C.缸中金鱼“变大”              D.日食现象
7.(2015德阳市) 小军同学对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正确的是(   )D
A. 路灯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B. 平静的水面上有桥和树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
C. 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 斜插在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光的折射现象
8.(2015台州市,2题)下列对各光学现象的相应解释或描述,正确的是(   ) C
B                 C                D
A.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B.蜡烛远离平面镜时,蜡烛的像变小
C.插在水中的
铅笔“折断”了,是因为光的折射
D.只将F板绕ON向后转动,还能在F板上看到反射光线
9.(2015重庆市,)如图所示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A
A.树在水中的“倒影” B.水面处于“折断”的铅笔C.阳光下树的影子D.天空中出现的彩虹
10
.(2015·盐城)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光现象是(   )A
A.“小兔”的影子     B.花朵在水珠中成像 C.筷子在水中“弯折”  D.丹顶鹤的倒影
11.(湖南常德市)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月食是光的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B.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会变大
C.物体通过平面镜能成正立、等大的实像
D.太阳光是白色的,白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12.(连云港市)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13.(江苏扬州市)如图所示,女孩用一种可以隐身的斗篷遮住身体的下部,人站在女孩的前面,却看到了斗篷后面的景物,而被斗篷遮住的身体部分“消失”了。下面能正确解释这种现象的光路图是(     )C
   
A                              B
   
C                                D
14.(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能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C
15.(2015.成都)如图将一支铅笔放入水中,看起来铅笔发生了弯折。这是因为(   )D
A.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B.光在空气和水的分界面发生了漫反射
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变
D.光从水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改变
16.(2015.乐山)下列现象中,能用光的直线传播规律解释的是(   )D
A.眼睛近视的同学可以通过凹透镜进行校正
B.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
C.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形成彩色的光带
D.阳光下,树木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
17.(2015.绵阳) 如图所示,有一平面镜与水平面成45°角倾斜放置,有一小球位
于平面镜的左侧,为使小球在镜中的像竖直向上运动,应使小球(    )C
A.竖直向上运动                  B.
竖直向下运动
C.水平向左运动                  D.水平向右运动
二.填空题
1.(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请将下面左侧列出的各种现象在右侧找出对应的物理知识,并用直线连起来。
例如:射击瞄准时要做到“三点一线”━━━━━━━━光的直线传播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可以产生彩色光带               光的直线传播
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光的反射
直直的筷子插入水中看到向上弯折                   光的折射
开凿隧道时,工人们用激光引导掘进机,保            光的色散
证隧道方向不会出现偏差
2.(济南市)小丽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理了理自己的头发。当她转身远离平面镜时,像离人的距离___             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她在平面镜中的像__      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变大 不变
3.(广州) 如图13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画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2)若杆在2s内右移1m,杆移动的速度是_____m/s.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动?_____________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_______________。
4.(四川绵阳市)
(1)早晨,太阳还在地平
线以下时,人们就可以看到它,这是光的       现象;午后,在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蓝天白云,这是光的        现象。
5 .(南京市)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_________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______________的(选填”正立”或“倒立”)
三.实验题
1.(2015山西36题4分)如图是小明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在平面镜上放置一块硬纸板,纸板由可以绕ON转折的E、F两部分组成.
(1) 要使入射光和其反射光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你认为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是 _______ (选填“垂直”或“不垂直”).实验时,从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径迹,这是因为光在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__ 反射.
实验次数
入射角
反射角
1
20°
70°
2
30°
60°
3
50°
40°
(2)小明让一束光沿AO贴着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F上会看到反射光OB的径迹.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实验所测得数据如表所示.他根据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和其他同学的结论并不一致.请你分析小明测量实验数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次实验中,总能在纸板上观察到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由此小明得出结论:“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1)要使入射光线和其反射光线的径迹同时在纸板上出现,则法线必须与平面镜垂直,并且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必须在同一平面内,因此纸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必垂直;
实验时从光屏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是由于光屏表面凹凸不平,光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根据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是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当入射角分别为20°、30°、50°时,反射线与法线的夹角,即反射角也应分别是20°、30°、50°,而70°,60°,40°正好是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所以是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不合理.实验中要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故答案为:(1)垂直;漫;
(2)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3)不合理.应将纸板F沿法线方向折转,再次观察纸板上是否还能看到反射光.
2.(2015·烟台)如图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装置.
(1)白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2)实验中,放置平面镜和白纸的顺序是:先把一个小平面镜竖直立在一块长方形木板上,然后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木板上,使白纸边缘紧贴平面镜放置,而不是先放白纸再把平面镜竖直立在白纸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1) 呈现和记录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2)便于呈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其它相近说法同样给分)
3.(2015·模拟)小聪在探究"光反射时的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时,把一块纸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平面镜竖直地立放在纸板上,如图10所示.使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取下纸板,用量角器测量ON两侧的∠ι 和∠γ,并记录数据.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   使光贴着纸板的目的是            ;
(2)为了得到两角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 重复上述步骤;
(3)他取来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想利用该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最好将____________换成_____________.
答案:(1)显示光路      (2)多次改变入射的角度      (3)平面镜      玻璃板
4.(2013·长春)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实验时,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
(1)能看到纸板上的光,是因为纸板发生________;
(2)让光线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反射光线沿OB方向射出,如图甲所示,反射角_____入射角.
(3)在实验过程中,若将纸板倾斜,如图乙所示,让光线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向镜面,此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___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纸板上_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答案】(1)漫反射 (2)等于 (3)在  不能
5.(2015江苏扬州,第14题)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个可以沿ON向前、向后折的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让一束红光贴着纸板沿AO射到O点,为了便于测量和探究,需要在纸板上记录的是      ;将纸板的右半边沿着ON向后折去,则在折过去的纸板上    (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2)为了得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规律,应当           .学姜答案:(1)入射角  不能 (2)改变入射角的大小,多次测量
6.(2015·安徽)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如玻璃水槽内的水中,看到如图所示的现象:
(1)请在图中分别作出入射角(用字母i表示)和折射角(用字母r表示).
(2)为了探究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以下方案中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
A.尺测量图中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B.保持入射角不变,进行多次实验,测量入射角和每次实验的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C.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测量每次实验时入射角和折射角,分析并得出结论.
答案(1)如图所示;(2)C.
7.(2015·安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
(1)应该选取两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蜡烛做实验;
(2)甲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厚的桌面上移动,发现未点燃蜡烛与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如图1所示.这说明                             ;
序号
1
2
3
A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B到玻璃板的距离/cm
3.00
5.00
8.00
(3)乙小组的同学,将未点燃的蜡烛竖直在玻璃板厚的桌面上移动,发现前面点燃的蜡烛的像总在未点燃蜡烛的上方偏高处,如图2.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                    .答案为:(1)相同;(2)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大小相等;(3)玻璃板向点燃的蜡烛方向倾斜.
8.(2015·苏州)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实验时应选             (较厚/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竖立在水平桌面上.
(2)在玻璃板前放置棋子A,将完全相同的棋子B放在玻璃板后并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B与A的像完全重合,由此可得结论:                         .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情况,将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B所在的位置,应在玻璃板      (前/后)侧观察白卡片上是否有A的像.
(4)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                                  .
答案:(1)较薄 (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后 (4)像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9.(2015·株洲)如图,玻璃板P竖直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左侧适当位置,这时,可以看到它在玻璃板右侧的像B.
(1)要确定蜡烛的像的位置,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取一支相同的但不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右侧
,直至与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并            蜡烛的位置.
(2)下列关于蜡烛的像的描述中,符合实际的一项是         .
①改变蜡烛到玻璃板的距离,像的大小不同
②用大小不同的玻璃板实验,像的大小不同
③沿不同方向观察蜡烛的像,像的位置不同
④若在P、B间放一块纸板,仍可以看到像
(3)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作出“眼睛通过玻璃板看到烛焰顶端”的光路图.
答案:(1)后面移动   记录(2)④
10.(2015·漳州)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装置如图甲所示.
(1)选取A,B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2)将白纸放在玻璃板后烛焰像的位置,纸张承接不到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3)如图乙所示,将玻璃板与水平桌面成45°角固定在水平桌面上,让蜡烛A沿着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将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的像             运动(选填“水平向右”,“水平向左”“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
答案:(1)大小(2)虚(3)竖直向下
11.
(2015·遵义)小明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玻璃板M竖直放在水平桌面上,取两支相同的蜡烛A和B,将蜡烛A放置于玻璃板前固定并点燃,如图所示:
(1)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后,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选填“控制变量”、“替代”或“理想模型”).
(2)小明在蜡烛B处做好标记,测得B到A的距离为10cm,再移出蜡烛B,将玻璃板平移到B位置,此时所成像与前一次成像的大小比较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第二次所成像到蜡烛A的距离变为         20cm.
答案:(1)替代 (2)不变  40
12.(2015·荆门)在学校游艺晚会上,小明表演的“巧测距离”引起了同学们的极大兴趣.如图,桌面上有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木箱,其中一个侧面MN是透明薄玻璃,箱内有一支蜡烛A.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他利用一支完全相同的蜡烛B、刻度尺、火柴测出了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方法如下:
(1)把蜡烛B放到箱子侧面MN的右侧桌面上并点燃;
(2)移动蜡烛B,直到                                  ;
(3)用刻度尺测出                    的 距离,就等于A到MN的距离. 在测量过程中,点燃蜡烛B是为了                                               .
答案: (1)蜡烛B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 (2)蜡烛B到MN(3)便于确定蜡烛A与蜡烛B的像是否完全重合
13.(2015·绍兴)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实验探究的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 A.移动点燃的蜡烛到另一位置,重做上面的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B、B′;C、C′.
B.拿另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竖立着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它与前面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A′.
C.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将一块玻璃板后面竖立在纸上,在纸上记下玻璃板的位置.
D.选取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把一支蜡烛点燃放在玻璃板的前面,看到玻璃板后面有蜡烛的像时,在纸上记下蜡烛的位置A.
(2)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                                             ;  (3)图乙是物、像的位置实验记录,请你利用测量工具对乙图的实验记录作出处理并得到相应规律
答案: (1)CDBA (2)进行多次实验来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避免偶然性(3)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
14.(2015·临沂)学习了光学知识后.李红对有关探究实验进行了回顾和思考:
(1)如图甲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装置;将一可沿ON折转的白色硬纸板ABCD          放置在平面镜上,让一束光紧贴硬纸板射向镜面上的O点.可在ABCD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实验中使用可折转的硬纸板.除了能呈现光路外,另一个目的是探究                                                  .
(2)如图乙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装置;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实验中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成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从而确定像的         ,同时,比较了像和物的        关系.
答案:(1)垂直  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2)位置  大小
15. (2015·广安)如图,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明明同学设计了下来实验步骤:
a.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竖立一块玻璃板,在纸上记录玻璃板的位置.
b.拿另一支完全相同的没有点燃的蜡烛放在玻璃板后方,移动到某一位置时,发现该蜡烛与被点燃的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该蜡烛的位置.
c.改变玻璃板前蜡烛的位置,重复以上实验,在纸上记录物与像的位置.
d.点燃蜡烛放在玻璃板前,看到它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在纸上记录蜡烛的位置.
(1)以上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             (填写实验步骤前的字母);
(2)步骤c的实验目的是                                      .
答案:(1)adbc  (2)避免实验现象的偶然性,保证结论的正确
16.(2015·滨州)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时,想起了走过教学大楼门厅内的大平面镜时的情景:靠近镜子时,感觉自己的像变大了,远离镜子时感觉像变小了.自己的感觉对吗?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明进行了实验探究.小明所用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的透明玻璃板作为平面镜),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1)在玻璃板前面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一支没有点燃的相同的蜡烛B.当把蜡烛B移动到某一位置的时候,发现蜡烛B与蜡烛A的像重合,测量并记录此时物、像和玻璃板之间的位置关系.
(2)多次改变蜡烛A到平面镜的距离,在平面镜后移动蜡烛B,发现总能找到一个对应位置,在镜前从不同角度观察,蜡烛B与蜡烛A的像均重合,测量并记录每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下列问题:
①根据以上实验步骤可知,能验证小明感觉的是步骤        (选(1)或(2));
②“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            ,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
③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          (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虚”或“实”)
答案①(2)②物体等大   相等  垂直③不能  虚
17.(2015·毕节市)“探究平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蜡烛、玻璃板、直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玻璃能透光,便于确定像的
(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             的关系
(3)只点燃蜡烛A,移动蜡烛B与A的像完全重合,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       (选填“能”或“不能”)被点燃.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如果以5cm/s的速度匀速A蜡烛远离玻璃板2m时,B蜡烛应远离玻璃板       cm,有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答案(1) 位置(2)大小   到镜面距离(3)不能  虚    200
18.(2015·淮安)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
(1)用茶色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取完全一样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的另一侧移动蜡烛B至某一位置时,B与A的像恰好重合,这说明像与物大小       ,用光屏替换蜡烛B,光屏上接收不到A的像,说明玻璃板所成的像是       像.
(2)“潜望镜”是平面镜的重点应用之一,小明认为潜望镜成的像与物左右相反,试为他选择一个合理、简便的验证方案      (选填序号).
①绘制光路图来分析.
②用潜望镜观察一同学,让他挥动右手,判断像中哪只手在挥动.
答案 (1)相等   虚(2)②
19.(2015·威海)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整立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
,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
,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的位置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1)  确定像的位置   (2)平面镜成正立、等大的虚像,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远离   变大
四.作图题
1. (2015·福州)请在图10中画出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2015·镇江)当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时,它的反射光线如图3所示,请画出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3.(2015·菏泽)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所示。请在答题卡图中画出平面镜(图中要显示作图痕迹)
4.(2015·连云港市)如图甲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入射光线及法线已画出。请作出这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
5.(2015·山西34题2分)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6.(上海市)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 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B’
7.(南京市)如图甲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
8.(2015·永州)如图所示,物体AB在某一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为A′B′.请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平面镜. 
9. (2015·黄石)如图,一束光线从三棱镜的AB边射入,从BC边射出.请画出完整光路图.
10.(2015·铜仁市)如图所示 一矿井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利用一块平面镜使太阳光沿水平方向照亮矿井中的水平通道.
11.(2015资阳市)“
井底之蛙”这个成语大家都很熟悉。如图所示,在一个干枯的井底正中央P点有一只青蛙,它的视野范围如图a所示。大雨将井全部灌满水,若青蛙仍在P点,请你在图b中画出青蛙视野发生变化后的大致情况。
12.(德州市)“猴子捞月”的故事同学们耳熟能详。如图所示,若猴子的眼睛用点A表示,空中的月亮用点B表示,请画出猴子看见水中月亮的光路图,并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13.(2015·山东济宁)一束光射向玻璃砖,经过两次折射后恰好经过A、B两点。请在图中画出这束光的大致传播路径。
14.(2015·恩施州)(2)如图所示,将一个发光小球放置于竖直的茶色玻璃板前,会看到玻璃板中也出现一个“小球”.请画出看到“小球“的位置,作一条眼睛看到该“小球”的光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必看——初中20个学生必做物理实验系列(4)(内含视频)
【初二物理】第五章光学实验10道典型题型(含详细解析)
备战2020年中考物理光现象总结
期末试卷 | 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模拟卷,下载!小伙伴快练一练!
陆三元与他的光的传播与反射复习
2022北京初二(上)期末物理汇编:光现象章节综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