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红学”与“大数据”

“红学”与“大数据”

(2014-10-08 09:33:59)
标签:

情感

 “红学”与“大数据”                          

 

    日前,与同仁陈某闲谈。他说,如今,大数据可火了!我答,知道一点点。此次交谈后,有所感触。简言之,人类进入了网络世纪!“大数据”是时代进步的“脚印”。我们也谈到了与统计学中“数据”的联系。都认为,“大数据”蕴涵了“数据”,但是远远突破了已有的内涵,涉及的面,真是宽广无比。

    于是,笔者立刻与红学联系起来,侃侃而谈。自退休后,与红学结下不解之缘,希望做点有助于红学与数学交叉研究尝试。这不同于在职时的理论研究,也不同于应用研究。其中感受最突出的是,资料信息颇丰,交流也够神速,这些都与网络形式密不可分;不过,要从这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挖掘出有价值的结果,实在不易,这有点像“大数据”要考虑的问题。他笑笑说道,您说的资料数量远远算不上“大数据”。我答道,是的,就定性而言,还是相通的吧。   

    几句闲聊,就算为拙文带一顶时髦的冒子吧。以下,言归正传。还是说点红学的话题吧。

 

近来,笔者再读《红楼梦之谜》时,关注了“脂砚斋评本是伪造的吗”,尤其被“程甲本中,还残留有未删净的脂批,混入了正文之中”(见287页)所吸引。具体地说,在《程甲本》中,有三处异样文字,它们是:

在第13回中,出现了“史湘云”,即,

接着又吆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 侯史鼎的夫人来了,史湘云、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

在第17回中,出现了“见于左太冲《吴都赋》,见于《蜀都赋》”,即,

还有什么石帆、清松、抚留等样的,见于左太冲《吴都赋》。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蘑芜、风莲,见于《蜀都赋》。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在第37回中,出现了“一笑”,即,

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一笑。

在该书中(用了不足半页),既叙述了如此异文的不合理性,又指出了它们出现在脂批本中的批语中,藉此说明,“程前脂后”的观点是说不通的。

其实,这些内容已是老话了,如今,却使笔者生出新的想法,即,仔细了解在各脂批本中出现异文的细节,或许还能有新的发现。为了不使读者厌烦,将考察的记录细目,列在本文的附录中(供查阅)。在这里,只关心对记录细目的分类探讨,即,在所有能查到的版本(抄本或程本,下同)中,按照“记录细目”中异文出现的不同情况分三类,即,“无异文”、“在批语中”、“在正文中”。并且,将分类结果列在下表中(为了醒目)。

  

 

异文出现的分类

 

           类别

异文

无异文

   在批语中 

    在正文中

史湘云

 (第13回)

      

【杨藏】

舒序】【列藏】

【庚辰】【己卯】【戚序】【蒙府】    【甲戌】                       

 

【甲辰】【程甲

【程乙】

 

见于左太冲《吴都赋》,见于《蜀都赋》    (第17回)

【杨藏】

舒序】【列藏】

【庚辰】【己卯】【戚序】【蒙府】

 

【甲辰】【程甲

【程乙】

 

一笑

(第37回)

 

【杨藏】

【庚辰】【己卯】

  

【戚序】【蒙府】

【甲辰】 【程甲】【程乙】【舒序】【列藏】

 

 

    

 

 

 

 

 

 

 

 

 

 

 

 

 

 

 

 

 

 

 

    现在,对如上的分类表,进行初步分析,容易归纳出以下几点:

     第一点,《杨藏本》都是“无异文”。

第二点,《程本》都是“在正文中”,但是文字有区别(见后文)。

第三点,《脂本》比较复杂,《戚序本》和《蒙府本》同步,都是“在批语中”;《庚辰本》和《己卯本》同步,一个“无异文”;两个“在批语中”;《舒序本》和《列藏本》同步,一个“无异文”,两个“在正文中”;《甲辰本》都是“在正文中”。

这几条太简单了,有点“规律性”,也是老调了。不错,然而,那些老调也都是可能为真而已,并无铁证。但是,这里的“规律性”,是从“程甲本中,还残留有未删净的脂批”的数据中得来的。如此稀少的特殊案例,提供的信息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即使得出的“规律性”是老调的,也有增加其可信度的意义。况且,基于以上几点,还有深入探讨的余地。

首先指出,那三处异文都是“硬伤”。先看看,在给十几岁的贾宝玉的“字帖”中,自称“男芸跪书”,怎敢再来个“一笑”二字呢?岂非滑天下大稽吗?再看“史湘云”,莫名其妙地来为秦可卿吊唁,而且名列邢夫人和王夫人之首,岂非又一个滑稽吗?最后再看,贾宝玉在“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引经据典地论说奇花异草,突然又冒出“见于左太冲《吴都赋》”、“见于《蜀都赋》”来,好像是,怕老爸和老学翁们,怀疑宝玉不知出典似的,难道就不怕老爸来个反向思维,认为在骂“老东西们没文化”吗?这即使够不上滑稽,也够得上不伦不类。这倒很像笔者撰写论文时,常用“见某人、某文、某刊物”一样。

由此可见,不出现异文的版本,才算是正常的!于是,非《杨藏本》莫属。当然,只要不出现在正文中,也属正常,即有,《庚辰本》和《己卯本》,《戚序本》和《蒙府本》。最劣的是《甲辰本》和《程甲本》,可算是“异文大全”。其它版本,《甲戌本》等抄本,缺回目,《程乙本》、《舒序本》和《列藏本》不缺回目,但是,三个异文也并未绝迹。

下面,进一步探讨如上复杂现象的因果关系。

其一,关于脂批混入正文问题。先看“一笑”,它出现在《戚序本》和《蒙府本》之中,而且都是以双行夹批出现的,更特别的是,它是在贾芸给贾宝玉的“字帖”收尾处,在“一笑”之后,虽然还有足够多的空白,却按惯例换行了!于是留下后患:此夹批(双行小号字)的尾部是开放型的,就像有头没尾的括号一样,在传抄时容易被误为正文而抄之。除非抄手熟悉书中的内容、人物关系、批语类别,这也太苛刻了吧。

再看《吴都赋》和《蜀都赋》,在《庚辰本》等四个抄本中,都是以双行夹批形式出现的,即,“左太冲吴都赋”和“以上蜀都赋”,它们不容易被误抄。但是,在《甲辰本》等三本中出现时,增加了“见于”两字,即,“见于左太冲吴都赋”和“见于以上蜀都赋”,其本意可能是,提醒读者,此乃“请参见引文”的“话外音”,然而,却忘了保留批语形式!

至于“史湘云”如何混入正文的,未寻得演变的走势,尚待高明。

其二,关于《程本》的不统一问题。先注意,在前表中《程甲本》与《甲辰本》是同步的,这与此两本关系密切的看法相合,从而增加了可信度。至于《程乙本》为什么与《程甲本》不同步,这也与已有看法相合,不过,在此话题中,《程乙本》是有改进的,虽然未删去多余的“史湘云”,却做了文词的修改,即有改文,

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带着侄女史湘云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正房,

至少,不让“史湘云”再压“王夫人、邢夫人”一头了。为什么会如此呢?可能是程伟元与高鹗两位,对尊重脂抄本的看法不同所致吧。

其三,关于各版本的关系问题。此文是由《红楼梦之谜》一书引起的,而此书论述此话题,是为了反驳“程前脂后”的看法。本文赞同反驳意见,还分析了异文在逐版本中演变过程的可能性。在此,只有一点更具有新意,这就是,在此演变过程中,《杨藏本》体现了源头的作用。具体地说,《杨藏本》是最接近原创的“草稿本”,各脂本是以其为母本的改进抄本,还增加了(脂评)批语,是“阅读本”,在几十年的流传中,被(几代)转抄,难免有误,出现异文是自然的,到了程伟元和高鹗刊印《红楼梦》时,处理异文也就成了“取舍两难”的编辑问题,甚至于,两人之间也难得共识,才有甲乙本之别。

如此归纳,不仅支持了“脂前程后”说,而且,与博文“试探《杨藏本》的真面貌”的看法,是相合的,至少增加了可信度,这也是促成此文的原因之一。

其四,最后谈点想法。笔者在撰写此文之前,在所见到的三个异文的引导下,很想再找到更多的类似异文,既能增加可信度,又可能有新发现,然而是一无所获。于是又求助于红友的博文,发现并且转载了【程前脂后——程甲本正文混入的脂批(摘编)】(作者:散鱼11)。在此文中,增加了一个新异文,即,在《程乙本》第37回中出现了,

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又有一副玉带版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

于是,笔者考察了其它各版本,居然都是类似的,区别只在于,句中的“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八个字的地位有别(细目可见附录)。简言之,《庚辰本》的“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八个字,有框架标记,并且,有后人眉批:“似批语故别”。据此情况,称它们为“脂批”的理由不够充分。另外,在《杨藏本》中,那八个字是正文之外的添加的文字,追加的手笔和理由,实难判断,所以,《杨藏本》正文中有无此八字的异文,很难判断。因此,本文未把此异文考虑在内。

 

-----------------------------------------------------------------------------

附录:异体字的考察细目记录

【24】第十三回“史湘云”

(杨本)(144接着又吆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列】(445)【舒】(1983

(庚辰本)(278接着又吆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史湘云]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有抄手眉批“史湘云应系注解”

【己卯】(248){注:()[]内文字,疑似脂批,【】内为脂批有别,下同

(甲辰本)(404接着又吆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伏下文】史湘云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

(戚本)(447)接着又吆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伏史湘云一笔那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蒙】(465

(甲戌本)(264)接着又吆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小姐湘云消息也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为侧批)

(程甲本)(212接着又吆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史湘云、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

(程乙本)接着又吆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带着侄女史湘云来了。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正房,

【25】第十七回“吴都赋

(杨本)(190还有什么石帆、清松、抚留等样的。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蘑芜、风莲。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列】(615】(2101

(庚辰本)(363还有什么石帆、清松、抚留等样的,【左太冲吴都赋】。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蘑芜、风莲,【以上蜀都赋】。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己卯】(331)

【蒙】(613)【戚】(591

(程甲本)还有什么石帆、清松、抚留等样的,见于左太冲《吴都赋》。又有叫作什么绿荑的,还有什么丹椒、蘑芜、风莲,见于《蜀都赋》。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程乙】(274

【甲辰】(516

【26】第三十七回“一笑”

(杨本)(422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妨碍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 男儿芸跪书.

(蒙本)(1403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皆千古未有之奇文初读时令人不解思之则令人喷饭】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一笑】。【戚】(1351

(庚辰本)(837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皆千古未有之奇文初读时令人不解思之则令人喷饭】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己卯】(557)

(列本)(1534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一笑。

(程本)(570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一笑。(2713)

(甲辰本)(1137大人若视男是亲男一般,便留下赏玩。因天气暑热,恐园中姑娘们不便,故不敢面见。奉书恭启,并叩台安。男芸跪书。一笑。【接连二启字因人而施诚作者之妙】

【27】第七十四回“为察奸情,反得贼赃”

(杨本)(850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又有一副玉带版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

(庚辰本)(1820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奇(双行夹批)】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又有一副玉带版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还有后人眉批:“似批语故别”。)

(程甲本)(1188谁知竟在入画箱中寻出一大包银锞子来,约共三四十个,为察奸情,反得贼赃。又有一副玉带版子,并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

【甲辰】(2470)【蒙】(2898)【列】(3238)【戚】(2895【程乙本】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程甲本残留“脂批”浅探
《石头记冤词》
学者张福昌揭批脂本红楼梦
《红楼梦》神秘的第67回
甲戌本《石头记(红楼梦)》前五回是很垃圾抄本抄配
溯流红楼|张俊|北师大藏《脂砚斋重评石头记》抄本考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