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鲁迅的小说为例看细节描写美

   以鲁迅的小说为例看细节描写美

 

  在文学作品中,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                                             ——题记

 

《写作学》指出:“细节是指作品的人物、事件、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中最小的基本组成单位。在文学作品(小说)中,人物的细小的神态、动作,生活中细小的事件,环境中的细小事物等。”也就是说,在文学作品中,细节法就是细腻入微、具体生动地描绘“人物的细小的神态动作、生活中细小的事件、环境中的细小事物”,借以塑造形象和表现主题的方法。所以,细节,不但是人物鲜活的体现,更孕育着人物的思想感情。下面举例说明。

如,鲁迅在《祝福》中,有这样一段描写:

她不是鲁镇人。有一年的冬初,四叔家里要换女工,做中人的卫老婆子带她进来了,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卫老婆子叫她祥林嫂,说是自己母家的邻舍,死了当家人,所以出来做工了。四叔皱了皱眉,四婶已经知道了他的意思,是在讨厌她是一个寡妇。但是她模样还周正,手脚都壮大,又只是顺着眼,不开一句口,很像一个安分耐劳的人,便不管四叔的皱眉,将她留下了。试工期内,她整天的做,似乎闲着就无聊,又有力,简直抵得过一个男子,所以第三天就定局,每月工钱五百文。

这里,鲁四老爷听了祥林嫂的身世后,作者描写了鲁四老爷的“皱一皱眉”的面部表情的细微变化。这一“皱眉”的过程虽然很短,转瞬即逝,但充分渲染了封建绅士讨厌、歧视寡妇、顽固维护封建礼教的思想,为后面祥林嫂心灵受到创伤和精神上受到打击埋下伏笔,说明了如同祥林嫂这样的劳动妇女就是在顽固维护封建礼教思想的鲁四老爷和愚昧麻木的民众的歧视下而悲惨死去的。

再如,鲁迅在《孔乙己》中,设计这样一个细节:

 孔乙己自己知道不能和他们谈天,便只好向孩子说话。有一回对我说道,“你读过书么?”我略略点一点头。他说,“读过书,……我便考你一考。茴香豆的茴字,怎样写的?”我想,讨饭一样的人,也配考我么?便回过脸去,不再理会。孔乙己等了许久,很恳切的说道,“不能写罢?……我教给你,记着!这些字应该记着。将来做掌柜的时候,写账要用。”我暗想我和掌柜的等级还很远呢,而且我们掌柜也从不将茴香豆上账;又好笑,又不耐烦,懒懒的答他道,“谁要你教,不是草头底下一个来回的回字么?”孔乙己显出极高兴的样子,将两个指头的长指甲敲着柜台,点头说,“对呀对呀!……回字有四样写法,你知道么?”我愈不耐烦了,努着嘴走远。孔乙己刚用指甲蘸了酒,想在柜上写字,见我毫不热心,便又叹一口气,显出极惋惜的样子。

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香豆”的“茴”字。孔乙己认识“茴香豆”的“茴”字,而且知道有四种写法,他告诉小伙计,今后要做掌柜的,应该学会写。按照孔乙己的意思,他自己是可以做“掌柜”的。而事实上,孔乙己自己又不会“营生”,也只好“站着喝酒”了。所以,这一细节,“以小见大”,意蕴深刻,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

 

总之,常言道:“滴水见太阳,”“一叶落而知秋。”正如一位大家所说,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因此,在文学作品中,注重细节描写,不但有助于提高抒情达意的效果,而且增强文学的审美艺术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李菲)
年少立志当鲁迅,长大却成了孔乙己!
【文学】鲁迅《孔乙己》中的玄机你看懂了吗
叙事与小说
传说中孔乙己的茴香豆(附12道菜盛夏一周食谱巧安排)
《孔乙己》课堂教学艺术镜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