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解决小学奥数难题的常见方法

在学奥数的时候要善于总结规律,就像任何绝妙的武功都会有几句“要诀”一样,再难的奥数题也离不开以下6种常用解法:

1、直观画图法:解奥数题时,如果能合理的、科学的、巧妙的借助点、线、面、图、表将奥数问题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可使同学们容易搞清数量关系,沟通“已知”与“未知”的联系,抓住问题的本质,迅速解题。

2、倒推法:从题目所述的最后结果出发,利用已知条件一步一步向前倒推,直到题目中问题得到解决。

3、枚举法:奥数题中常常出现一些数量关系非常特殊的题目,用普通的方法很难列式解答,有时根本列不出相应的算式来。我们可以用枚举法,根据题目的要求,一一列举基本符合要求的数据,然后从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答案。

4、正难则反:有些数学问题如果你从条件正面出发考虑有困难,那么你可以改变思考的方向,从结果或问题的反面出发来考虑问题,使问题得到解决。

5、巧妙转化:在解奥数题时,经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问题能否转化成旧问题解决,化新为旧,透过表面,抓住问题的实质,将问题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问题去解答。转化的类型有条件转化、问题转化、关系转化、图形转化等。

6、整体把握:有些奥数题,如果从细节上考虑,很繁杂,也没有必要,如果能从整体上把握,宏观上考虑,通过研究问题的整体形式、整体结构、局部与整体的内在联系,“只见森林,不见树木”,来求得问题的解决。

小学奥数学习过程中三个常见的误区

学奥数的孩子,他们的家长有着各种想法与目的,有些人只是把学习奥数当作锻炼思维的途径,有些则要通过奥数作为敲门砖,进入好的学校。

和家长聊天以及给孩子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和一些误区,特意写出来,给家长提个醒。

误区一:家长眼中学生的水平和真实状况有很大误差

有两类家长,一类认为自己孩子的水平很高,在学校学的也不错,学奥数也不会困难,属于很自信的家长,还有一类则是认为自己孩子学的不好,为他们的升学担忧。

实际情况有时正好相反,认为自己孩子不错的,可能水平一般,并没有完全掌握奥数知识,而很紧张自己孩子学习的家长,孩子的水平反倒很好。

这是为什么?我们分析下原因,自信的家长是因为孩子学的课程比较少,所在的班级也不是太厉害的班,同学都和自己差不多,而家长可能因为忙,没有太多关注学生学习。在这些家长眼中,奥数别人能学好,自己家孩子也不会差的。

而另一部分孩子上课比较多,而且身边的孩子也都是牛孩,这些家长多半会去旁听他们上课,能够认识很多牛孩,所以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不是很好。

如果家长在评价学生成绩的时候能够更客观,这样对安排孩子学习进度,以及制定学习目标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误区二:有优秀老师专门教孩子就一定能学好

大部分的小学生在学习奥数的时候,是一周一次课,可能是3小时,可能是2小时。如果是一周多次课的,很大一部分上的不是同一个老师的课程。

很多家长就认为,授课老师水平很高了,我的孩子只要跟着老师学习就好了。

这就是一个误区,我们好好想想,在学校里面,我们的数学课是怎么上的?一个知识点,基础概念以及基础计算,可能就要学一周,每天有大量作业。这样做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熟练度,通过反复练习让他们理解知识点,并能灵活运用。

学习奥数的时候呢?可能每节课就讲一个新的知识点,一周只上一次课,课后作业一般是5至10道题。而现在大部分学生做作业的情况是:周六的课,学生等到下周五晚上才开始写作业,也就是一周6天都不再碰这个知识点,到了一周最后一天才开始补作业,结果发现原来听懂学会的知识,现在也不会了。

前面说的这个例子,并不是要求他每周多上几次课,因为这样会把他的时间挤得满满的,反而不利于学习。而是要在课后把作业抓紧时间写完,上完课的当天,就写几道题,之后每隔一两天再做几道题,这样就能把本周所学知识进行反复复习,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对知识进行下整体的梳理,这样效果才是最好的。

当然很多学生和家长会说,现在课程比较多,作业也多,没有时间每天都学习奥数。那只能举个狗熊掰棒子的例子,上了再多的课,写了再多的作业,但其实我们最需要的是学习效果啊。

误区三:孩子就爱马虎

每次见到一个新学生的时候,家长都会说,我们家孩子马虎,特别马虎。就算家长不说,经过一次课之后,老师说这个孩子粗心马虎,家长就会说,老师您看的很准啊,就是这个毛病啊。

其实这里面就有个误区,'马虎',谁敢说自己不做马虎的事情,上班忘带个东西,经常把钱包钥匙落在什么地方,这不都是马虎的一个表现么。

而家长在孩子做错题目的时候,就给孩子贴上了'马虎'的标签,这个标签贴久了,孩子自己就会认为自己真爱'马虎',这也给了他们以后找借口的方式。考试考差了是'马虎'。该做对的题目做错了是'马虎'。

所以'马虎'成了老师、家长、学生口中的救命草,老师通过说'马虎'把自己变成专家,家长通过说'马虎'训斥学生,学生通过说'马虎'推卸责任。

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只是停留在'马虎'这一点上,我们要深入研究下去,找到马虎的原因。据我分析,马虎的原因,有这么几点。

1、着急:做题的时候着急,怕时间不够用,在平时做题时还没有显出来,但是一到考试,就显现出来,因为考试的时间更宝贵,学生们就压缩前面的时间,最后发现后面的题不会做,前面的题也没做对。

2、不会用草稿纸:这其实是两个问题,第一个是写字比较乱,但是很多数学家的字也不好看,这里讨论的不是把字写的多么漂亮,而是要整齐,知道哪道题写在哪里。就像穿衣服,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穿漂亮的衣服,但是一定要干净。第二个是没有详细的过程,我曾经拿一个学生上节课的草稿纸问学生具体每道题在哪里,他就找不到了。

3、读题没有重点:前几天学而思杯刚考完,有些题目中的题干描述有'最大值'的字眼,但是发现很多学生都没有看到这几个字,造成了丢分的情况。

只发现原因是不够的,还要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1、很多学校的小升初试题呈现的是题目难度比杯赛低,但是题量巨大的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做题时,避免写一会玩一会的状态,能够全神贯注。如果有部分学生现在不能保证长时间写作业,那就把做题时间缩短,慢慢的延长,使学生能够踏实的做题。

2、草稿纸,我之前用的方法是,把学生的草稿纸留下订起来,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每次用完就扔的话,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草稿纸有多乱,给他留下来订上,再拿给他看,他就知道,噢,我的草稿纸这么乱啊,可千万别让别人看到。慢慢的就会改掉这个习惯。

3、读题问题其实不仅仅是数学问题,要解决这个难题得从阅读方面入手,多看文章,并且看的时候,不能囫囵吞枣,要问孩子文章讲了哪些事,什么重点,什么不重要,这对他们的语文数学学习都很重要。

其实奥数的学习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掌握好方法,都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如何学好小学数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对付马虎
孩子马虎怎么办?
期末考试,不要再让马虎大意成为孩子丢分的因素,值得一看(内含解决方法)!
百名清北学霸总结:怎样改掉平时会、但一考就错?
如何才能不做学习上的“马大哈”
期中考试前后,怎么帮孩子有效复习与总结?干货来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