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法门寺唐代“小金龟”被实证不是茶具是香具

▲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银龟盒”

30年前出土于法门寺地宫的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银龟盒”,一直被法门寺学术界认为是贮藏茶叶的茶具,其复制品也长期以来用于茶道表演,引发关注。法门寺博物馆文博馆员毛小东经过十余年潜心研究和实验,发现“鎏金银龟盒”不是茶具,其真实的功用是香具,吞香吐烟才是它的真实身世。这一新观点颠覆性改变了鎏金银龟盒的“茶具说”。

38岁的毛小东现为法门寺博物馆文博馆员、九三学社社员、扶风县政协委员。在该馆从事文博工作13年,先后在保管部、研究陈列部和宣教部工作,其关于法门寺金石学、器物学的相关学术论文曾发表于《中国书法》、《文博》、《收藏》和《中国文物报》。

昨天下午,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他说:“‘小金龟’是唐僖宗供奉法门寺地宫佛骨舍利的。主流观点都认为它是茶具,只有极个别人怀疑,但没有经过全面梳理和实验论证。”几年前,由于工作关系,毛小东经常亲近“小金龟”,每当其外展、移动时,他都要仔仔细细地检查。

毛小东告诉记者:“我发现‘小金龟’的盖子里面有燃烧熏香的痕迹,里面有一些遗留物,当时就怀疑它不是茶具,我通过一个复制品的燃香实验论证,发现它很快就从鼻子、嘴的两侧冒出香烟来,说明它就是一个香具,不是茶具。”

▲“鎏金银龟盒”正面照

▲揭去盖子后的腹部

法门寺是我国四大佛教圣地之一,唐代先后有8位皇帝开启其地宫,迎奉佛指舍利于长安、洛阳宫中供养。唐咸通十四、十五(873—874)两年,唐懿宗、僖宗父子为供奉佛指舍利赏赐规模惊人,把数千件稀世珍宝送入法门寺地宫,完成了举世仅存的地下礼佛阵容。

1987年4月,法门寺地宫在沉睡1113年之后重见天日、4枚佛指舍利、121件金银器、400多颗珠玉宝石、17件玻璃器皿、13件失传千年的秘色瓷、几十件丝金织物和一批宫廷茶具出土,震惊了世界。

法门寺地宫当时出土了一整套唐代金银茶具,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时代最早、配套齐全、等级极高的茶具。出土物除《物账碑》记载的茶具外,还有银龟盒等茶器。专家研究认为,这些器物为僖宗皇帝李儇(公元874—888年。懿宗第5个儿子,宫中称“五哥”)所供奉的御用真品,形象地反映了唐代宫廷茶具的风貌。

据记者了解,“鎏金银龟盒”重820.5克,长28.3厘米,宽15厘米,高13厘米。分体锤击,纹饰鎏金。该器物整体为龟形,昂首引颈,鼻部、嘴部中间及两端镂孔。以甲背作盖面,上有龟背纹,龟身内空,四足有力,内部中空。盖与腹焊有圆子母口相接。经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在法门寺博物馆。

▲“鎏金银龟盒”的头部、眼睛、嘴部,共有五处镂孔。

实验论证表明,“鎏金银龟盒”不适合作为茶具

古人认为龟是吉祥和长寿的象征,因此“鎏金银龟盒”做成了龟的形状。传统观点认为,它是唐僖宗的供奉之物,功用是贮存茶末,属茶具中的贮茶器具。唐皇室选用其贮茶,既显示了皇室的高贵富丽气魄,又显露了皇上祈求长生不老的心态。而用龟作装饰图案,表现了唐皇室祈求圣寿万春、圣枝万叶的心愿,比喻饮茶有益健康长寿。

“鎏金银龟盒”是否就是用来贮藏茶叶的茶具?文献《茶经·四之器》记载:“纸囊,以剡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茶经·五之煮》记载:“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

毛小东说,这些文献表明,不论是用纸囊包裹茶,还是用罗合和竹漆器贮藏茶,其共同的特征就是“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但鎏金银龟盒不是全封闭性的,全身有5处镂孔:龟头部的鼻子处有两个孔、嘴的正中间有一个孔,嘴的两侧有两个大孔。他认为,“不完全封闭的鎏金银龟盒难以作为贮茶器具。要是作为贮茶器具存放茶叶末,盖子扣好后,茶的香气就会从龟的头部镂孔处不断散发损耗甚至流失掉。”

有的专家学者认为“鎏金银龟盒”的腹部供贮放碾碎的饼茶细末。“取茶时,既可揭盖(甲)舀取,也可以龟口中倒出,十分方便。”也有人认为它是贮热水的。

毛小东告诉记者,从利用复制品做的实验论证看,不管是《茶经》上记载的“末之上者,其屑如细米”,还是倒茶叶末时,龟盒头部前端的小孔处会被堵住,只能从龟嘴的两侧出茶末。在做盛热水倒取实验时,热水会从龟鼻部及口部等5处镂孔同时出水,水量大小和方向不一致。不论是倒出的茶末还是热水,难于将其聚拢一处,很不方便,更不符合常理。毛小东认为,“这些说明银龟盒设计多处镂孔的地方,就不是用来倒取茶末和热水的。“鎏金银龟盒”内底部凸凹不平对取茶叶末很不方便,这样的话,把它作为贮藏茶末的器具,很不利于实际操作。”

燃香实验表明,“小金龟”符合作为熏香具的条件,应是香炉

▲“鎏金银龟盒”(复制品)通过燃香实验论证后成为“鎏金银龟香炉”

“‘鎏金银龟盒’的巧妙镂孔和独特空间设计理念,是它作为熏香具的必要条件,它内部独特的构造为燃香提供了一定空间。”毛小东说,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盖子的熏香具,必然有不同程度的出香孔。法门寺地宫出土的“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象首金刚五足铜香炉”、“高圈足银香炉”、“鎏金带盖莲花银香炉”,还有“鎏金银香囊”等其它香炉,它们盖子和相关部位,都有设计巧妙的镂孔缝隙便于飘散烟香。

而这件“鎏金银龟盒”头部共有5处被巧妙镂孔。“这几处孔的大小、形状、位置不同,根据龟的眼口生理特征,巧妙镂孔,独具匠心,从而达到熏香用具功能性的出香散气。加上它的外表仿造龟形,内部中空,尤其是龟的四足内部中空,又扩大了体内空间,给作为熏香具提供了充足空间进行香品的有氧燃烧。另外,龟体似球体状,有利于香烟顺着弧线内壁快速流动出香。”

“银龟盒盖内侧靠前及中部有明显的黄褐色附着物,且有不同程度的结痂痕迹;银龟盒嘴部内侧和颈部都遗留黑褐色的痕迹;银龟盒腹腔内遗有分布不均、大小各异的深褐色和黑色斑点等残留混合物。”

▲“鎏金银龟盒”盖内侧残留的熏香痕迹

在全方位、多角度、近距离接触鎏金银龟盒中,毛小东发现它的内部多处遗留有附着物和残留物等痕迹,结合出土时“腹腔内残留有少量黑色(深褐色)粉末渣,与鎏金卧龟莲花纹五足朵带银香炉腹内残留物相同”的记载,毛小东分析认为,“这些不同部位遗留的痕迹,都反映出此物在唐代被作为香具燃烧过香品,或极有可能在随葬法门寺地宫供养佛骨真身舍利时被熏香使用。这些都给它作为熏香具提供了重要线索。”

“到底是不是熏香具,除了分析推理外,最主要的是要看它燃香实验论证的结果。”毛小东告诉记者,为了验证自己的分析,他找来这件文物的复制品,通过直接燃香实验进行论证:直接点燃普通的塔形檀香,然后吹灭明火,再放到龟盒底部自然燃烧,随即产生的热气流会裹挟着香烟向上运动,然后盖上龟盖子,烟自然而然沿着龟盖子内侧向龟颈部运动,最后从龟头部的镂孔处流出香烟。通过燃香实验,毛小东证实此物可以作为熏香具,而且找到了“鎏金银龟盒'内部遗留痕迹形成的原因。

▲“鎏金银龟盒”(复制品)倒取茶叶末实验论证

▲“鎏金银龟盒”(复制品)倒取热水实验论证

毛小东慨叹:“实验证明,‘鎏金银龟盒’并不是一件茶具,其真实功用是香具,名称改为‘唐鎏金银龟香炉’更为准确。它的功能不是盒具那么简单。”他认为,唐鎏金银龟香炉的造型形象生动、细致直观,“镂孔”和龟形器物的生理特征完美结合在一起,其功能蕴藏于器体的细节之中,彰显出唐人巧夺天工、匠心独运的工匠精神。他不无感慨地说:“金龟千年误作茶盒,吞香吐烟终显身世”。

静观千年法门遗珍,似乎令我们回到了千年之前:鎏金银龟香炉被唐僖宗御赐法门寺地宫供养佛骨真身舍利燃香时,龟吐仙云、云腾雾绕的“皇帝佛国”胜景又飘然若现……

文:文汇报驻陕记者韩宏图:法门寺博物馆毛小东供

编辑制作:韩宏 责任编辑:朱 辉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是茶具,是香具!法门寺千年小金龟的身世之谜
关于法门寺唐鎏金银龟盒的真实功用
法门寺地宫博物馆有个鎏金银龟盒,专家说是茶盒,应该是个误解
法门寺地宫的茶具欣赏
法门寺“地宫”中发现唐朝宫廷的御用茶具
《法门寺地宫博物馆 盛世荣华金银器(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