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行草之外开一门,风行雨散最风流:王献之的半生之憾

公元222年,曹植途经洛水时邂逅了传说中的伏羲之女洛神,写下了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洛神赋》,在文章中,曹植把所能想象到的最美好的词汇,都毫不吝惜地加在这位神女身上,极尽描摹这位洛神的风采神姿,字里行间充斥着强烈的倾慕之情。其中诸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凌波微步,罗袜生尘”之类的描绘,已成为千古名句。

一百五十年后,王献之抄写了小楷名篇《洛神赋》,或许是因为王献之和曹植心灵相通之故,王献之将洛神赋写得字画神逸,墨彩飞动。《洛神赋》的真迹现在我们已经看不到了。只能看到传为贾似道所刻石本,因石色如碧玉,世称“碧玉十三行”,又称“玉版十三行”,“十三行”。这件被后人誉为“小楷极则”的作品可谓体势秀逸,灵秀流美。甚至有人戏称,《洛神赋》是小楷里的第一美女。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洛神赋》文章饱含深情,书法散逸自然。

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小字官奴。祖籍琅琊临沂,书圣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官吴兴太守,中书令,世称“王大令”。人们将他和钟繇、张芝、王羲之一起并称“四贤”,又将他和王羲之并称“二王”(大王、小王),并有“小圣”之称。可惜天妒其才,四十二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是魏晋书家群体中的一位巨子,风流蕴藉,乃一时之冠。王献之从小跟父亲学习书法,胸有大志,后期兼取张芝,别为一体。他以行书和草书闻名,但是楷书和隶书亦有深厚功底。父亲王羲之的悉心的传授和指导,使他奠定了坚实的笔法基础。由于他是魏晋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观上为他提供了博采众家之长、兼善诸体之美的机遇,加之他过人的胆识和杰出的才华,终于没有被笼罩在王羲之的盛名之下,赢得了与王羲之并列的艺术地位和声望,开启了新的书风,彪炳千秋。

由晋末至梁代的一个半世纪,他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其父王羲之。“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鼎能,献之冠世。”

到了唐代,由于唐太宗并不十分欣赏其作品,竭力褒扬王羲之而贬抑王献之,皇帝的“扬羲抑献”,使得他的作品未象其父作品那样有大量留存。但他的作品《洛神赋》、《鸭头丸帖》、《中秋帖》(米芾临)、《东山帖》等,都是书法艺术的瑰宝。

即使是在唐代李世民推大王、贬小王的时代,唐人学小王的仍然有很多。尤其是学草书的,无不以学王大令为时髦。

宋初的书法,并举“二王”,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帖》,其中单著录王献之书帖的有七十三件。宣和年间,宋徽宗雅好王献之书法,《宣和书谱》所收的王献之书迹增至八十余件。但这些墨迹本绝大多数没有保存下来,仅存的墨迹本,不逾七件,而且都是摹本。好在历代刻帖还保留着一些真迹刻本,给我们学习了解王献之书法留下宝贵资料。

王献之创“稿行之草”为其一大贡献,其行草:天然有妙趣,无上称神品。王献之的行草书以《鸭头丸帖》最为著名。其用墨由润到枯,结体妍美质朴,运笔流畅舒张,气韵生动流转,可惜现在流传下来的是唐摹本。

'一笔书'为其又一大贡献,其一笔书:绵绵不间断,爽爽有生气。《中秋帖》就是其“一笔书”的代表作,但遗憾的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中秋帖》经考证,是北宋米芾的临本。米芾是否融合了自己的笔意,小王当年的一笔书风貌到底是否真的原形如此,我们现在都不得而知了。

王献之学书和他的父亲一样,不局限于学一门一体,而是穷通各家。所以能在“兼众家之长,集诸体之美”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独特的风格。王献之用笔“外拓”,完全与其父的“内擫”相反,由于王献之的“外拓”法更多地吸取篆书的特征,使得他的用笔线条更加生动自然、轻松优雅,从美学角度看,具有宽绰舒展、典雅大方、爽利劲健的美学特征。

“始从破体变风姿,一一花开春景迟。”

父之灵和,子之神骏,皆古今独绝。

王献之在勤奋研习前人书法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开创进取,创造破体,形成更为抒情张扬的书体,与大王一样,分别开创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书法意境和审美情趣,对后世草书,尤其是大草影响巨大,具有堪称典范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曹植笔下的宓妃含辞未吐,气若幽兰。

王献之笔下的洛神又是谁呢?是与他青梅竹马的郗道茂?亦或是桃叶?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在那个男权的社会里,郗道茂与桃叶们固然没有什么选择的权利,但背负了太多枷锁的曹植与王献之们呢?

王献之一生官至中书令,荣宠加身,又兼书法传世,蕴藉风流,应有尽有;然一念蹉跎,自甘毁伤,终悔咎于心,成半生之憾,应无尽无。

《思恋帖》可见其心头之悔,《奉对帖》亦为其一生之痛。

爱书法,关注六博之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文人书法之十九??王献之青出于父
完成书体演变的魏晋书法
/◥◣书法欣赏:晋名家王献之书法赏析_《廿九日帖》/◥◣
王献之《草书九帖》
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及其作品
江山都要丢了,这个君主还在写书法!苦学王羲之50年,他终于书艺大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