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社科院:中国产业竞争力位居全球榜首 超德美日

社科院召开2012年《产业蓝皮书》发布会,并在会上正式发布《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2012) NO.2》。会上,产业蓝皮书主编、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其仔对蓝皮书做出简要汇报。张其仔指出,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全球位居榜首,但是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结构性缺陷会是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井面临的严峻挑战。

以下是直播实录:

张其仔: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能有机会在这里对我们的《产业蓝皮书(2012)》发布会暨中国产业竞争力报告,做一个简单的汇报。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中国产业竞争力蓝皮书2012年情况做一个简要说明。二是对产业蓝皮书研究的具体问题进行简单的讨论。

一是从产业竞争力的情况来看,中国到底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井。二是2011年我国产业竞争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三是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空间格局到底怎么样。四是2012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走势展望。五是针对中国产业竞争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一、2012年产业竞争力报告的基本情况。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总报告、综合篇、行业篇、地区篇。总报告里重点分析了产业竞争力的结构,力图在这个基础上,对中国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井这个问题作出明确回答。2011年中国产业竞争力的走势风气和2012年的展望,中国结构的调整对碳减排的影响,碳生产率对中国地区积碳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原来稿子里包括了碳关税进行了介绍。对12个行业竞争力的变化和低碳的情况进行了评价,包括12个行业,新能源、电力、采掘、石油化工、机械等等。原来有16个行业,有造船和有色金属。地区篇,全国25个省的产业竞争的变化进行了跟踪评价,根据碳生产率的指标评估了各个省不同行业的碳生产率和低碳竞争力的情况。

我们这里只是发布了25个省研究的成果,今年的报告是我们的第二年报告,跟第一年相比增加了一些内容,重点分析了典型行业和全国各个地区的低碳竞争力,对中国产业竞争力的结构进行了分析,报告增加了对服务业创新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竞争的分析,引进了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各个省,56个城市,44个园区的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比较,我们对全球100多个国家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了比较,这是我们今年引进的一个新的指数,综合考虑了市场的份额以及贸易竞争力指标等等各方面的因素。

二、就报告中提出的一些具体问题进行讨论。1.从中国产业竞争力情况评价来看,中国到底是否会掉入中等收入陷井,从全球发展来讲,很多国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都出现了经济增长瓶颈的问题,中国按世界银行的标准2011年已经进入中上等收入国家,从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从中低收入国家向中上等收入国家,摆脱了收入陷井,中上等收入国家在向高收入国家迈进的时候,中国会不会遇到中等收入陷井的问题。我们分析了很多发展中国家,很多落于中等收入陷井国家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了一些问题。那些掉入中等收入陷井的国家,他们同时会在产业竞争力的表现上非常不佳,无论是拉美国家也好,亚洲国家也好。我们要回答中国到底是不是会掉入中等收入陷井,我们可以从中国产业竞争力的情况来寻找答案。对中国产业竞争力进行评估我们会发现一个特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全球是位居榜首,但是结构性问题非常突出。

2.我们对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和全球很多国家进行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中国现在产业国际竞争力是处于第一位的,美国原来在竞争力委员会对这个结论也发布过观点,我们看了之后感到非常惊讶,现在国际产业竞争力指数进行评价和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中国目前产业国际竞争力在全球确实位居榜首。在中国之后德国、美国、日本,美国第三位,中国的香港位于第13位,台湾地区位于第17位,这是从总体的情况来看,中国产业竞争力能力非常突出。结构性问题非常严重,在产品国际竞争力当中,在高中低三类技术含量当中,我们国家是第一技术含量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非常突出,高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虽然占有很高的市场份额,但我们国家既是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大国,同时也是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大国,从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衡量,我们高技术产品的的竞争力也大大低于低技术产品。中国在高中低三类技术含量的产品中,中国的中等技术产品含量的竞争力是最低的,无论从市场占有份额还是贸易竞争力指数来讲,都是如此。中国的中等技术产业的竞争力最弱。

中国服务业的竞争力与美国差距比较明显,从发展的轨迹来看,中国服务业出口的市场份额一直呈弱势上升,到2010年中国服务业出口占全球服务业的比重达到5%,这个跟日本、德国、法国大致相同,也大大高于很多发展中国家,很多发展的结果占市场份额不超过1%,印度超过3%,这个比例跟美国相比是非常大的。在服务出口占重要地位的行业的竞争力一直处于下降的渠道,在中国服务出口中交通、旅游、建筑、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占中国服务出口比较大的比重,交通服务和旅游服务两者加起来占到中国出口服务的50%以上,贸易竞争力表现出了较大幅度的下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的贸易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势头,但也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业贸易竞争的上市势头2009年受阻,保险和经营服务业竞争力虽然在弱势上升,但极端缺乏竞争力。

从创意性产业来看,近年来中国的创意性产业出口增长比较快,不但高于发达国家,也高于发展中国家。从2003-2008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创意性产业出口增长达到了16%,发达国家是11%,发展中国家是13%。在创意性产品中图书、报纸、电影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特别是电影和音乐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问题特别突出,2009年的贸易竞争指数分别是负的,这方面表现不佳,表现比较好的是创意产品,比如工艺品、服装、玩具等等,在电影和音乐方面竞争力不强。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潜在竞争力需要提高,数据相对比较缺,我们对它进行全面的评价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只能根据技术储备的情况进行初步分析。根据技术储备的情况,我们评估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潜在的竞争力明显是不足的。

与ICT技术相关的技术所占比例来讲,日本23%、美国30%、中国0.5%。生物技术专利占比日本占11%、美国13%、中国占0.6%,纳米技术专利占比日本是22%、美国36%、中国因为数据比较缺少还没有,但是总的来讲也是比较低的;跟新能源相关的专利,日本占到10%左右,美国22%,中国是4%。在四大领域里,我们跟新能源相关的专利技术相对还是比较好的,我们跟发达国家,特别是跟美国和日本相比,差距非常巨大,德国专利的占比达到11%。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线索,虽然中国的整体竞争力总体上来讲比较强大,但是确实存在结构性的缺陷,结构性的缺陷会是中国掉入中等收入陷井面临的严峻挑战。

三、2011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到底发生了什么样新的变化?总的判断是2011中国全球的产业竞争力仍然强势,但呈现进一步走弱的态势,竞争力的结构没有得到明显的优化。2001年中国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仍然居全国之首,我们用我们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对全球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2001仍然和2010年一样,在全国国际竞争力的排名是属于第一位的,德国、美国、日本和荷兰分居二、三、四、五位。印度的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加比较快,到2011升到了18位,中国香港的地位有所下降,台湾应该保持原有的态势。中国的产业竞争力整体上进一步走弱,从计算的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来讲,2011年也低于2010年。2007年中国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是8.7%,2008年中国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比重是8.86%,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所占份额一直呈现较快增长的速度,2008年受到了一定左右,2009年产品出口的比重呈现较大幅度的增加,达到9.6%。2010年达到10%。根据2011年上半年的情况判断,中国2011年出口比重大体上还会进一步增加,从下半年形势来看,可能中国的产品出口占全球出口的份额即使会增加也是非常缓慢,有可能是大体持平。如果我们以贸易竞争力指数或产业国际竞争力指数来衡量的话,2011年中国的产业竞争力在国际金融的冲击下进一步弱化。

中国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仍然保持弱势,2011年中国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弱化,主要是对中国相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下降,但是对发达国家的竞争力下降的同时,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从而造成总体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下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科院: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井的严峻挑战
联合国&社科院联合发布:2018-2019全球城市竞争力榜单
深圳在全球拥有创新驱动先发优势 竞争力体现在哪?
李迅雷:不应低估中国的出口韧性
都说“出口拯救了中国家电”,却忽视世界家电离不开中国造
“城市总体规划改革”专栏丨广州新一轮总规指标体系构建思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