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网摘:心里咨询师的实践精髓总结
        无论你是否同意,我都要在未做任何论证的前提下,抛出本文的第一个观点: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无论你现在身处何种逆境,正遭受着多么大的痛苦,都请你不要放弃,因为你的放弃,就等于是上帝抛弃了你,那样,谁还能拯救你呢?所以,你想得到什么,想改变什么,不要怨天尤人,不要寄希望于别人的施舍,求求自己就可以了。以上这段话,并不是什么新观点,在很多的著作、文章、文艺作品中,已经被广泛引用,反复论证,比较著名的有好莱坞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当幸福来敲门》等。

        在我看来,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层面,即理性、情感和本能,这三者既各自独立,又互相影响、紧密联系,它们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的软件系统。当这三大层面不太协调,出现冲突的时候,人的心理问题就产生了。如果这种冲突相当的巨大且强烈,人就可能心理崩溃(类似计算机的系统崩溃),也就是精神失常。如果这种冲突得不到有效解决,从而长时间的存在,并且形成惯性,那么人的性格将会发生扭曲,最终发展为人格障碍,影响人的一生。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的所谓自信,是通过把自己与他人对比之后建立的。比别人强的时候,或者面对弱者的时候,他就感觉自信满满。当他比不过别人时、面对强者时,他便不那么自信了,甚至于出现自卑感。比如,有很多国人在人家北朝鲜人民、额塞俄比亚饥民面前往往表现出一种居高临下的同情,可怜人家吃不上饭,而当面对来自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富人时,他们要么表现出一种貌似谦虚的谦卑,要么就通过歪曲事实的做法硬去诋毁人家,反正就是以各种形式表现他的自卑。CCTV的新闻播报风格就是这种心态的典型表现,动辄就和发达国家比指标,或者抬出咱们老祖宗的四大发明来证明欧美人的老祖宗都是脑残。最让人无语的是,CCTV硬是把这种做法说成是树立民族自信心。
  看明白了吧,这种通过“对比优势”建立的“自信”,其实不是真正的自信,这是一种优越感,而优越感与自卑,实质上是一回事儿,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个面。在此提醒已经身为父母的朋友们,再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的孩子作对比了,千万不要再那么做了,那种做法等于是培养孩子的自卑心理啊。哪怕是你的孩子比别人优秀,这种比较的结果也是一样的,也仍然是在培养孩子的自卑心理。

  好了,下面给出自信的真正含义:个体人格对自我和现实做到客观认知并高度接纳之后,对自身作出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未来给出的理性预期。这就是说,我们之所以自信,并不是因为我们绝对的优秀、绝对的强大,而是因为我们勇于面对现实,乐于接纳自我。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的自信心,即使遭遇再大的挫折、面对再大的困境,哪怕是世界末日来临,也不会有丝毫动摇,用专业的术语说,这叫“内在安全感”。
      说的再通俗一点,自信就是一种做人做事的健康心态,一种成熟理性的行为模式。拥有真正自信的人,在弱者面前不会自大,不会摆出一副强者的姿态,在强者面前也不会自贬,更不会奴颜卑膝,他们能够坦然接受失败,能够勇敢正视自身的任何弱点和缺陷,而获得成功也不会变得狂妄。面对别人的成功呢,他也不会嫉妒,他能够欣然接受。

  还有一点必须说明,那种自我感觉超级良好,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认为自己可以达成任何目标的心态,绝对不是自信,那是标准的狂妄,距离精神分裂已经不远了。

       请记住,有些人无论表面看上去多么的自信开朗、坚强果敢,他的骨子里其实是极其自卑的。比如,喜欢吹嘘炫耀的人,爱慕虚荣的人,喜欢攀比的人,追求完美的人,特别要强的人等等。自卑感是追求优越感的最原始动力,自卑的人追求的是比别人强,他要的是胜过别人,自信的人追求的是比自己强,谋求的是超越自我。

      自卑呢,并不是简单的认为自己不行、感觉自己不够优秀。如果你某一方面确实比较差劲,而你能坦然承认这一客观事实,我说这不是自卑,相反这恰恰是自信的体现。自卑的人抱有的是一种“双重歪曲”的模式,这种人通过扭曲自我(无原则、无根据的贬低或抬高自我)、歪曲现实(无理性、无逻辑的夸大或无视困难)的方式来处理所遇到的一切问题。这种行为模式的后果非常严重,不但会大大降低自我的生存质量,也会给身边的人带来许多麻烦。比如,自卑的人普遍有那么点神经过敏,一点小事,一句话,甚至一个眼神,都能令其产生巨大的心理波动与情绪冲动。与自卑的人沟通和相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很可能在不经意间,你就冒犯了对方。

       我们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事实是,从古至今,百分之九十九的婚姻,建立之初,是没有“爱”可言的。再告诉你一个真相,“爱情”这个玩意,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在心理学上是不存在的。爱情的实质是人在进入生殖期以后,在性激素刺激下而产生的一种生殖冲动,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生理反应,跟男人的勃起反应是一样一样的。

  所谓的“一见钟情”,事实上就是两个生殖冲动极其强烈的人,偶然碰到了一起,因为共同的生殖需求,双方会很快找到共同语言进而产生共鸣(我称之为激素共鸣),接下去俩人会无可救药的坠入了所谓的“情网”,也就是开始了恋爱。但是研究表明,因一见钟情而产生的婚姻,最后大多数是以悲剧收场。由此可见,“爱情”这个东西,确实是不存在的,或者说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不是你原先理解的那样。神马海枯石烂,神马地久天长,全都是扯蛋。

  当然,我不否认恋爱的过程是快乐的,是令人愉悦的,这也是事实。但是,恋爱的愉悦,也是建立在激素控制之下的,医学研究已经证明,恋爱中的男女,大脑中会大量分泌内啡肽,这种激素可以极大的缓解痛苦,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但同时也将大大的降低人的智商,使人的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决策等理性思维发生暂时退化。
    
       爱是关注、尊重、宽容、理解、信任和支持,再加一点轻微的暴力。最后呢,爱的体验是愉悦的、充实的,能给人以温暖,能抚慰心灵创伤,能使人振奋向上。

       亲爱的朋友,假如因为种种原因,你的生活中真的不曾有过爱,或者你的心理受到过很大的伤害,一直未能平复,但是请你不要悲伤,本文开篇就说过,不要放弃自己,至少我们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有个词,叫做“自爱”,请按照本文给出的爱的定义,尝试着用爱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吧。如果你自己都不爱自己,谁还会去爱你呢?自伤自怜没有用,不会改变残酷的现实,同情和怜悯也不是爱,那只会摧毁你的意志。请牢牢记住下面这句话:真正能帮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恐惧与疼痛类似,是人的本能,是一种人类自我保护的本能。比如,把你放进老虎笼子里,如果你不害怕,那么你的脑子一定出了毛病。恐惧,让我们远离危险,是我们的生存保障之一。问题是,失去工作,并不会让小张的生命立刻受到威胁,而他身强体壮,拥有大学学历,难道还会饿死不成?买不起房子,租房子、甚至露宿街头也能生活啊,这与人的生命安全完全没有关系,小张为什么要恐惧呢?这就是压力产生的根源:滥用恐惧。

  能理解吗?所谓的压力,就是不合理的恐惧感。

  随着人年龄的增加,社会化程度的加深,“恐惧”这个自我保护的最原始本能会被我们滥用,许多对人没有实质性威胁的事物和境况,会被我们逐渐纳入到恐惧的范围之内。仍然以小张为例,他害怕失去工作、害怕失去女朋友、害怕英语六级考试,所有这些恐惧,构成了小张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再有,很多富豪破产之后,因害怕面对巨大的人生落差,他们会选择自杀。破产最多过穷日子,并没到非死不可的地步,何况希望还在,为什么要自杀呢?是什么样的能量,让人克服了生的本能?

  我的答案是,当人对客观现实的认知被扭曲时,压力就产生了。尤其是当人把面子、荣誉、学业、地位、财富、权力等等,看的比生命本身更重要时,恐惧便会泛滥成灾,压力也就无处不在。从这一层面讲,所谓的压力,就是人的理性层面对人本能的一种干扰。
 
      你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和判断,决定着你情绪的走向。同样的一件事情,究竟会成为你的压力还是动力,究竟会让你产生快乐还是痛苦,很多时候取决于你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及理性层面最终给出的判断。
  
     一直以来,社会上流传着这么一个观念:对和错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非善恶。原因是,绝大多数人在判断一个事物对错与否的时候,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以自身利益为标尺去衡量一切。因为人们的利益不可能完全一致,那么所持的立场当然也就各不相同,对同一个客观事物的定性自然也就不一样。

  个人认为,以上论述中,最精华的部分是:衡量对错的标尺是利益。我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现实生活中,利益确实是最常用的一个标尺,人们几乎是用它来衡量一切。例如,一个人如果能够捍卫国家利益,或者像刘翔那样为国家赢得荣誉,他就会成为人们眼中的英雄,会得到许多的表彰,会得到大众的崇拜。这个人为国家利益所做的一切,当然也就算是正确的,具有相对正义性。

  再比如,人与人之间,某人对你好,某人的言行符合你的利益时,你就会说某人是善良的,你会说他是个好人,你想想是不是这样?当某人的言行不符合你的利益时,你便会说某人是邪恶的、是个坏人,你参照世事想一想,我说的对不对?所以,十九世纪的英国首相HenryJohnTemple LordPalmerston才说出了这样一句名言:“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虽然,在现实中,大多数时候,利益是人们衡量善恶的标尺,但这却不是真相的全部。因为,我们还观察到了另外一个客观事实:利益总是在不断变化,个人的立场、国家的立场,也在不断的变化,可是人们对于是非善恶的界定标准,有时候却并不会因为自身利益和立场的变化而改变。

“利益”虽然经常被人们用作衡量善恶的标尺,但却不是唯一的标尺,更不是终极标尺,超越于利益之上,还有一把更精确、更公正、更客观的尺子,用来衡量人类社会中的一切事物。用这把尺子来衡量,善就是善,恶就是恶,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不存在任何相对性。

  这把无形的尺子,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普世价值观”。

 普世价值观,顾名思义,就是普遍适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人类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尤其是宗教信仰出现以后,普世价值观的内涵就基本确定了下来。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不同文明之间虽然存在差异,但对于普世价值的认同却是惊人的一致。西方基督文明推崇宽恕、博爱、诚实、公正;中国儒家的核心思想是中庸、慎独、仁爱、忠恕;佛教宣扬的是因果、慈悲、诚实、忍耐。

  普世价值,超越民族、种族、国界和信仰,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为啥普世价值观就如此牛逼呢?因为它是对人性的高度概括和客观总结,它体现的是全人类的一种共性。若你反对普世价值,就等同于是在反人类。这些年,一直有人在宣扬什么“西方普世价值观不适合中国国情”之类的论调,说这种话的人,说到家他就是反人类。

  具体的说,普世价值观由三个基本要件组成:公平、正义、自由。

       何谓公平呢?公平不是指物质财富的绝对平均,他是指竞争机会的均衡和基本人权的对等,简单说就是不能有特权。这么说吧,你可以有钱,你可以当官,你可以有个好爹,你爹也可以叫李刚或者李双江,你也可以是高帅富,但你不能因此就享有比屌丝们更多的机会和人权,不能因此就吃特供食品,不能因此就可以在下像棋的时候拿着小卒子当车使,更不能因此就可以随便开车撞人而不受惩罚。这就是公平。

      至于正义,我是这么理解的,正义就是事实真相,就是人的行为和事物的最终结果,必须符合逻辑、合乎道德规范。更通俗的说,正义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恶者,必须得到相应的惩罚,行善者,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比如,南宋时的岳飞,以“莫须有”的罪名冤死于风波亭,可是呢,历史最终还给了他清白,给予了他应有的地位和荣耀。而害死岳飞的赵构和秦桧,则被永远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这就是所谓的正义昭彰。澄清事实,还原真相,惩恶扬善,就是维护正义。

  很多时候,我一说起感觉自己的生活不够自由,一些朋友就反驳我,他们说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自由都是相对的,比起元朝时期的人们,我们的生活已经很自由了。对于说这些话的人,我感觉很无奈,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自由的真正含义。真正的自由,不是说为所欲为,想干嘛就干嘛,也不是说我不想干嘛就可以不干嘛,不是那意思。自由是指,我们每个人,必须要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便不妨碍他人的自由意志和固有权利,不违背公平正义的大原则。用最流行、最通俗的语言解释就是:我可以骚,你不能扰。

       在解释压力本质的那一章曾经讲过,人对现实的改造能力是有限的,当我们无法改变现实时,就只能改变自我。可是,不知道你想过没,我们自己,也是客观现实的一部分,改变了自我,其实也就是改变了现实。可以这么说,无论你改变了现实还是自我,你都在一定程度上,掌控了自己的命运。这也就是我们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的根本目的所在。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不断选择的一个过程。而人的性格,往往决定了你最终会做出何种选择。所谓:性格决定选择,选择即是命运。

      自信只是我们完善自我人格这一过程中的副产品,你不能把它作为单独的目标来追求。否则,纵然你找到了那种良好的自我感觉,恐怕也是暂时的,随着时间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这种感觉会随之消失。

      在实践中,越想消除自卑感的时候,往往自卑感就越强烈,你就越是把注意力放到那些引发你自卑情绪的事情上去,自卑感越强,你就越紧张,越紧张,你的自我感觉就越发恶劣。类似的还有社交恐怖、强迫行为等等,你越想克服它们,其症状就越是强烈,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负强化效应。
       请记住下面这句话:心态变了,命运就一定会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与控制欲强的人打交道
《归去来》完美收官、成绩斐然,多角度的声音更掷地有声!
培养自信
胆小怎么办
如何建立自信?20210829给未来的自己
自信的陷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