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守力:有关张志春《四柱地支藏干中一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该文认为传统四柱地支藏干中把巳、亥、子、午四个地支所藏天干本气阴阳属性弄颠倒了,即巳中应为丁火,而不是丙火;亥中应为癸水,而不是壬水;子中应为壬水,而不是癸水;午中应为丙火,而不是丁火。

张志春《四柱地支藏干中一个重要问题》一文,最初发表于《国际易经》总第29期,2010年第3-4期合订本17页。这篇文章在网上流行,很容易搜到。
该文认为传统四柱地支藏干中把巳、亥、子、午四个地支所藏天干本气阴阳属性弄颠倒了,即巳中应为丁火,而不是丙火;亥中应为癸水,而不是壬水;子中应为壬水,而不是癸水;午中应为丙火,而不是丁火。由于这四个地支所藏本气阴阳颠倒,导致十神吉凶属性颠倒,从而影响命理预测的准确率。作者认为应予纠正,并举例证明纠正后的准确性。
我认为,在对先贤的学说有了充分的理解后,再质疑其学说不迟。张先生的结论下得未免有些草率。
一.地支藏干理论与五行寄生十二宫的关系:
袁树珊 《命理探源》说:
王逵《蠡海集》云:地支内所藏天干者,子午卯酉为四极,寄四禄焉。辰戌丑未为四藏,寓四墓焉。故此八支各藏一阴。寅申巳亥为四开阖,就生四禄焉。故各藏二阳,戊藏辰戌,己藏丑未。阴阳各归其所,戊藏于巳,己藏于午,则亦就寄禄而藏焉。
按:支藏之五行,以孟、仲、季区别之,其义有三。四孟者,乃阳干长生临官寄临之所也。寅为丙戊之长生,又为甲之临官,故丙火戊土甲木寓焉。巳为庚之长生,又为丙戊之临官,故庚金丙火戊土寓焉。申为戊壬之长生,又为庚之临官,故戊土壬水庚金寓焉。亥为甲之长生,又为壬之临官,故甲木壬水寓焉。四仲者,乃阴干临官寄临之所也。子为癸之临官,故癸水寓焉。卯为乙之临官,故乙木寓焉。午为丁之临官,故丁火己土寓焉。酉为辛之临官,故辛金寓焉。四季者,乃阴干、阳干、冠带、墓寄临之所也。丑为癸之冠带,金之墓,又为己之墓,故癸水辛金己土寓焉。未为丁己之冠带,又为木之墓,故辛金丁火戊土寓焉。


袁树珊认为,地支藏干与十天干五行生旺有关系,特别是与临官有密切关系。这是符合逻辑的。五行学说中最成熟的理论是五行寄生十二宫。十天干寄生十二宫生旺表是在五行寄生十二宫基础上分化的,实际违反了五行寄生十二宫理论(这里不再赘述)。
五行寄生十二宫理论源于先秦《日书》,成熟于萧吉撰《五行大义》。
目前据考古文献记载,五行寄生十二宫最早的源头是战国时期的天水放马滩秦简。天水放马滩秦简的时期:战国秦昭王38 年(公元前267年)。
《天水放马滩秦简综述》提到《日书》乙种第七类为《五行书》,原文如下:
    木生亥,牡卯,者未。乙63
    火生寅,牡午,者戌。乙229
    金生巳,牡酉,者丑。乙230
    水生申,牡子,者辰。乙231
这是关于五行与地支关系的一段重要材料。可惜由于照片不清晰和释文有误,未能引起研究者的注意。现将此文与《淮南子·天文训》所载五行地支关系对照:
    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
    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
    土生于午,壮于戌,死于寅,三辰皆土也。
    金生于巳,牡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
    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放马滩秦简《日书》除了缺“土”一行以外,其余各行的地支排列与《淮南子》相同。区别较大的是,放马滩秦简的生、牡、者,在《淮南子》中作生、壮、死。其“牡”字,是“壮”字的误释或通假。其“者”字,则是“老”字的误释或通假。这样,根据《淮南子·天文训》的正文,我们可以将放马滩秦简《日书》的“五行书”改释如下:
    木生亥,壮卯,老未。
    火生寅,壮午,老戌。
    金生巳,壮酉,老丑。
    水生申,壮子,老辰。
    放马滩《日书》将五行分生、壮、老三个阶段,并且以代表生的亥、寅、巳、申居前,代表旺(壮)的卯、午、酉、子居中,代表墓(老)的未、戌、丑、辰列后。这与后代五行家所使用的三合局完全一致。由此证明先秦时代的确已有完整的三合局存在。《淮南子》继承了先秦的成果。《淮南子》撰著于景帝一朝的后期(公元前143年),而于汉武帝刘彻即位之初的建元二年(公元前141年)进献于朝廷。
直到隋朝《五行大义》,五行寄生十二宫理论首次出现。《五行大义》共五卷,隋萧吉撰,传称萧吉出身齐梁宗室,祖父是梁武帝萧衍之兄、长沙宣武王萧懿。
《五行大义》一书在中国术数史上极有价值,因为它传承了汉晋南北朝几百年的术数成果。据专家考证,《五行大义》资料的积累和初稿的编撰,很可能开始于584年~594年。
《五行大义·论生死所》引文:
    五行体别,生死之处不同,遍有十二月,十二辰,而出没。
    木,受气于申,胎于酉,养于戌,生于亥,沐浴于子,冠带于丑,临官于寅,王于卯,衰于辰,病于巳,死于午,葬于未。
    火,受气于亥,胎于子,养于丑,生于寅,沐浴于卯,冠带于辰,临官于巳,王于午,衰于未,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
    金,受气于寅,胎于卯,养于辰,生于巳,沐浴于午,冠带于未,临官于申,王于酉,衰于戌,病于亥,死于子,葬于丑。
    水,受气于巳,胎于午,养于未,生于申,沐浴于酉,冠带于戌,临官于亥,王于子,衰于丑,病于寅,死于卯,葬于辰。
    土,受气于亥,胎于子,养于丑,寄行于寅,生于卯,沐浴于辰,冠带于巳,临官于午,王于未,衰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
戌是火墓,火是其母,母子不同葬,进行于丑,丑是金墓,金是其子,义又不合,欲还于未,未是木墓,木为土鬼,畏不敢入,进休就辰,辰是水墓,水为其妻,于义为合,遂葬于辰。昔舜葬苍梧,二妃不从,故知合葬非古。然季武子云:“自周公已来,未之有改。诗云:谷则异室,死则同穴。盖以敦其义合,骨肉同归,水土共墓,正取此也。”又以四季释所理归于斯。
高堂隆以土生于未,盛于戌,壮于丑,终于辰,辰为水土墓,故辰日不哭,以辰日重丧故也。袒踊之哀,岂待移日。高堂所说,盖为浮浅。其生王意,又别是一家。
《五行书》云:土虽有寄王于火乡,生于巳,葬于辰,然土分王四季,各有生死之所。
    辰土,受气于申酉,胎于戌,养于亥,生于子,沐浴于丑,冠带于寅,临官于卯,王于辰,衰病于巳,死于午,葬于未。
    未土,受气于亥子,胎于丑,养于寅,生于卯,沐浴于辰,冠带于巳,临官于午,王于未,衰病于申,死于酉,葬于戌。
    戌土,受气于寅卯,胎于辰,养于巳,生于午,沐浴于未,冠带于申,临官于酉,王于戌,衰病于亥,死于子,葬于丑。
    丑土,受气于巳午,胎于未,养于申,生于酉,沐浴于戌,冠带于亥,临官于子,王于丑,衰病于寅,死于卯,葬于辰。
……
以上《五行大义·论生死所》引文。
地支藏干理论完全可以由《五行大义》推导出。其原理是:
1.先从临官定本气:
临官,即官临,言官人(本气)莅临也。临官,又称禄。
如寅申巳亥,甲临官于寅,故寅本气甲;庚临官于申,故申本气庚;丙临官于巳,故巳本气丙;壬临官于亥,故亥本气壬。
如子午卯酉,癸临官于子,故子藏癸;丁己临官于午,故午藏丁己;乙临官于卯,故卯藏乙;辛临官于酉,故酉藏辛。
如果不用十天干寄生十二宫,只用五行寄生十二宫,则阳干为临官,阴干为帝旺。如此也完全合乎逻辑。
至此,张志春先生的“巳中藏丁火,亥中藏癸水,子中藏壬水,午中藏丙火”的假设就不合逻辑了。
2.次从长生定杂气:
寅申巳亥,丙戊长生于寅,故寅藏丙戊;壬长生于申,故申藏壬;庚长生于巳,故巳藏庚;甲长生于亥,故亥藏甲。
    3.辰戌丑未四库藏干按《五行书》之临官、长生以及序数阴阳:
按《五行大义》所引《五行书》:
辰土,生于子,临官于卯。子本气癸,卯本气乙,辰序数为阳,故辰中乙戊癸。
    未土,生于卯,临官于午。卯本气乙,午本气丁,未序数为阴,故未中乙己丁。
    戌土,生于午,临官于酉。午本气丁,酉本气辛,戌序数为阳,故戌中辛丁戊。
    丑土,生于酉,临官于子。酉本气辛,子本气癸,丑序数为阴,故丑中己辛癸。
 
二、地支藏干理论与古代历法太阳历、太阴历的关系:
   
     张志春先生在《四柱地支藏干中一个重要问题》一文中作了一副九宫天干地支所属图如下:

 

从这幅图可知张先生忽视了古老的二十四向图。二十四山向,见于《淮南子·天文训》、《黄帝宅经》。由此可知,二十四山向由来已久,当产生于先秦。


《黄帝宅经》插图
由《黄帝宅经》插图二十四向,是综合了太阳历、太阴历和八卦的结果。
太阳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太阴历: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太阳历是一年十个月,每月36天。后来古人发现一年中日月会合十二次,于是有了太阴历,太阴历实为日月合历。太阴历以寅卯对甲乙,巳午对丙丁,申酉对庚辛,亥子对壬癸。所以寅本气甲,卯本气乙,巳本气丙,午本气丁,申本气庚,酉本气辛,亥本气壬,子本气癸。太阳历戊己土寄于年中,太阴历则寄于四隅。
三、《四柱地支藏干中一个重要问题》一文所举例子辨析:
  张志春先生在文中列举了伟人毛泽东的命造:癸巳年、甲子月、丁酉日、甲辰时,他说:
……应为“偏官”凶格。纵观毛泽东一生,几乎就没有做过副职,怎么能是偏官命格呢?如果按纠正后符合易理的地支藏干法,子水中所藏天干本气应为阳水壬水,这样按十神则为“正官吉格”。
张先生对命理学知之甚少。主席八字确实是偏官格,但杀印相生,无疑是大贵格局,怎么是凶格呢?再者说了,偏官主军事,根本不代表副职。
即使按张先生所说,子中壬水为正官格,年干癸水为七杀,便成了官杀混杂了。《子平举要歌》曰:“露官藏杀方为福,露杀藏官是祸胎。”《万金赋》云:“官星怕逢七杀运,七杀犹畏官星临。官杀混杂当寿夭,去官留杀仔细寻。留官去杀莫逢杀,留杀去官官莫逢。”显然与实际情况不符。
  张志春先生又举他的《神奇之门》早夭女命之例。该女四柱是丙寅年、庚子月、甲午日、丁卯时,大运已亥。1996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午时落水溺死。文中说:
按《子平真诠》提出的格局论,正印吉格,此女既有月干庚金七杀生之,也有年支寅木,时支卯木比劫以护之,应为成格,为贵格。怎么反而十一岁就早夭了呢?按纠正后的地支藏干法,子月所藏天干本气为壬水阳水,此女命则应定为“偏印”又叫“枭神命格”,即为凶神命格。按《子平真诠》提出的格局论,“用神之不善而逆用之”,即枭神格,在岁、时其它六字中应有正财偏财以制之,有比肩劫财以化之,这样才能成为成格。而观此女四柱,枭神当令,既无正财,也无偏财以制之,只有比肩、劫财以化之,应为破格。1996年流年丙子,枭神子水当令旺相,冲破日支午,坐支午正是日干甲的食神,日干甲木另一食神丙火本就在年干上透出泄其气,在时干上又有丁火伤官泄其气,而流年天干又为丙火食神,子水旺相冲破地支午,形成枭神夺食之凶格,甲木又被众多食伤泄尽元气,自然就难免出现夭折之凶灾了。
按张先生所说,命主是枭神凶格,没有正财偏财以制之,所以是破格。实则命主正处于正财己亥大运,所以其判断是错误的。
所以命主符合《子平真诠》提出的格局论,是正印格。但大运正财破了正印,所以有凶险。观流年至于1996年丙子,食神生助正财,夏季火旺生财,1996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午时,丙子、乙未、丙子、甲午,子午相冲,印星彻底被破。月柱庚金能生印,为救神,却被流月乙未合住,如此难免罹难。
不能说,同八字的都如此,其中还有风水等因素。


公历:1986年12月16日6时0分  农历:丙寅年[炉中火]十一月十五日

     食神    七杀    日主    伤官     
坤造:  丙     庚     甲     丁     (辰巳空) 
     寅     子     午     卯      

十神:正财  偏财  伤官  食神  劫财  比肩  正印  枭神   
大运:己亥  戊戌  丁酉  丙申  乙未  甲午  癸巳  壬辰   
    3岁  13岁  23岁  33岁  43岁  53岁  63岁  73岁  
始于:1989  1999  2009  2019  2029  2039  2049  2059   


四、学习传统文化,继承远远大于创新
 天干地支,少说也有五千年的历史了,甲骨文中已有完整的六十甲子了。对于命理学而言,鬼谷子作六十甲子纳音,先秦《日书》中频繁使用干支纳音五行三合等理论,命理学中的诸多理论源远流长,经历了几千年无数人的检验,所以学习传统文化,继承远远大于创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地支循藏
命理学中关于'地支循藏'的详细解析
地支藏干探源
浅谈天干地支的活学活用
大道玄机八字
地支遁藏的记忆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