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龄化与健康 让我们健康迈入老年

  据今天出版的《城市导报》报道,傍晚时分,薛阿姨开始为一家人的饭菜忙活,饭菜摆上桌,一家人团团围坐的时候,却偏偏不见了薛阿姨的影子。原来她正在房间里为自己注射胰岛素。今年72岁的薛阿姨是一个糖尿病患者,已经被糖尿病困扰了近10年,而晚饭前的胰岛素也几乎成为她每天雷打不动的“第N餐”。除了糖尿病之外,薛阿姨还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老年病”,每天要服用的药物以十数计,如此多的药物让薛阿姨的胃经常感到不适,为此,胃药也成了她的常用药。面对着成堆的药物,薛阿姨经常感到不堪其苦。

  跟薛阿姨有相似情形的老人,在申城还有很多……老年人占比24.5%,上海跑步迈入老龄化。

  在上海,根据权威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31日,上海市户籍总人口为1419.36万人,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47.76万人,占总人口的24.5%。在全国,这一比例是13.7%。

  上海正跑步迈入老龄化,其老龄人口比重已远高于全国老龄人口比重。而据上海市老龄科研中心等部门预测,进入“十二五”后,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还将快速增加。2015年上海市户籍老年人口或将超过430万,占户籍总人口比例将近30%。

  长期病痛,降低老年人生活质量。

  这些老人除了要面对退休后生活上的变化,还要面对年老后生理机能的退化所带来的不适。

  生、老、病、死历来被视为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病”被排在“老”后面,也就说人在年老之后,各种病症就会如不速之客,纷至沓来。事实也的确如此,研究证明,人一过45岁,身体状况就会明显走下坡路,像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颈椎病、骨质疏松等病症开始来袭。等到了老年,很多人会同时患有几种“老年”病,这些疾病侵蚀着他们的健康,让他们的生活质量随之急剧下降。

  上文提到的薛阿姨就是一个例子。由于患有多种慢性病,薛阿姨成了医院的常客,当其他老人在公园散步、锻炼身体的时候,她却经常奔波在各家医院之间。“医院各有所长,像我这种一身毛病的,想看到最好的医生,没有别的办法,只有多跑几家医院。”薛阿姨摇头叹息道。

  因为儿女们都忙于工作,薛阿姨每次去看医生,都由老伴作陪,“有时候看毛病光排队就得排几个小时,多亏老伴陪着,凡事有个照应,要不然还真吃不消。”

  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薛阿姨颇感无奈,“人老了真是不中用了,旧的病还没好,新的毛病就来了,这不前几天感觉看东西有点模糊,就去医院看了下,医生说白内障是肯定的了,还可能有青光眼。”

  而薛阿姨的病也改变了老伴的习惯和爱好。其老伴罗老伯原来挺爱旅游的,以前总是两人结伴跟团旅游。近几年薛阿姨的身体状况已不容许她再长途跋涉地劳累,于是罗老伯也只好放弃了自己的爱好,“毕竟身体才是最重要的”。

  疲于奔波,老年人渴望解决“看病难”。

  相对于习惯和爱好的改变,看病所带来的经济负担也让薛阿姨感觉压力颇大。前几天,薛阿姨去五官科医院看眼睛,早上7点多出门,由女儿开车送至医院,当天人特别多,两人到下午三点多才看诊完毕,挂号、拍片、开药等花费不少,薛阿姨虽有医保,自己也出了200多元。薛阿姨一向节俭,盘算了下,如果打车回家要花费四、五十元,如果坐公交,自己跟老伴都有老年卡,可以不花钱。于是,两人辗转换了三部车,历时一个半小时才到家。

  “没办法,一个月光看病就要花一千多元。现在物价这么高,过日子不盘算着点怎么行。”可见,这样的“盘算”对薛阿姨来说可谓是“家常便饭”。

  钱虽然省下来了,但这一天下来的劳累也是实实在在的。为此,薛阿姨对记者说,“我这一身病,经常这里痛那里闷的,要是一次能把我所有的病都看了就好了,哪怕挂号费贵一点,也省了我到处跑。”

  薛阿姨的这种“奢望”,在一些医院已经变为现实。据了解,在我国一些城市,已经有医院开设了老年病科,对就诊老人实行多科联合会诊。但这种联合会诊因为要汇集几个科的专家一同为病人看诊,因此看诊时间较长,而且也只是特设在一周的某一天,因此这个“联合会诊”的挂号名额也是非常紧张,往往是“一号难求”。

对此,有关社会学专家认为,当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0第十篇 达观世事 乐享生活
面对老龄化 我们能做什么
老年生活,期盼“精神呵护”
上班到80岁,日本这招靠谱吗
岱山老龄人口持续增长 比例达28%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国明确完善老年人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