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致我们曾拥有的国产剧「黄金时代」

现在提到编剧六六,很少有人能第一时间记起:

原来她还是现象级国产剧“上海家庭三部曲”的原作和编剧。

2003年,新人六六开始在网络上撰文。

出道这年,她的处女作小说《王贵与安娜》就蜚声海内外网坛。

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写新作、影视化,六六忙得风生水起。

身处国产剧江湖番位中的第一梯队,她的确有过光辉岁月。

可如今的风评里,“六六三观不正”的title早已盖过一切。
就算她说要赴武汉挖掘能打动人的抗疫故事,评论里也都是一片真诚“劝解

别去添乱。

《少年派》到《安家》,再到亲赴武汉,她也许一直没明白:

为何昔日追捧不再,网友如今总执著于对她吐槽、声讨?

褒贬两极化的编剧,六六也只能算前三甲之一。

稍早些的2001年,年轻的申捷就已靠《重案六组》一剧成名。

刚进这行的他并不知道,多年后自己会因为一部叫《诛仙Ⅰ》的电影,拿下金扫帚“最令人失望编剧”。

和《重案六组》前后脚的功夫,《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也在电视台播出。

这是海岩原创小说“生死之恋三部曲”改编的第二部剧(第一部《永不瞑目》)

延续以往犯罪+爱情的风格,他的作品再次引起了全民热议

那时的他也不会想到,新时代自己剧本改编的电影《长安道》,票房将定格于区区2614.8万。

信息数据取样之后,摆在老一代追剧粉眼前的便只一个结论——

纵使仍身处一线,但以上几位编剧的水平就像正弦曲线。

曾经波峰有多优秀,现在波谷就让人多难受;

曾经写得出豆瓣评分8.3的神作,现在也写得了3.8的“神作”。

而属于他们与更多人的电视剧黄金时代,终是不再。

01

六六,诚心添堵的职业编剧

在我看来,“三观不正”一词,无法成为六六的“罪状”。

因为出道伊始,这便是她的个人风格。

最初的六六“三观不正”,胜在一针见血,且足够犀利。

也胜在大逆不道,但反映实际。

她的第一部电视剧,是海清和涂松岩主演的《双面胶》。

这部被奉为当代恐婚恐育的22集经典神剧,程高能无注水,极度易上头:

上海姑娘丽娟不顾父母门不当户不对的反对,嫁给了东北小伙亚平。

在丈母娘家的帮助下,亚平才在上海买了房子,成了家。

故事开始,夫妻二人世界,相安无事。

但婆婆的到来,让温馨小家开始发生质变。

因为婆婆传统思想严重,总想以自己的生活方式“改造”上海媳妇。

婆媳俩为此没少较劲。

媳妇不听话,婆婆就干脆把她当外人,处处怼。

丽娟吃几块红烧肉得管,吃多了要提醒:

或者明面上不说,暗地里数。

数完还特气愤。

男主人亚平一直在两人之间和稀泥。

即使在丽娟生下儿子后,婆媳关系仍然没有缓解。

并且,因奶奶的故意挑唆,孩子一句“妈妈 坏”彻底点炸了这个家庭。

丽娟怒极开撕,表示要将亚平逼上无家可归的境地。

而亚平也丧失了理智,疯狂地将拳头砸向丽娟。

电视剧的结局强行和谐,安排了丽娟和这对母子言归于好。

原著小说的结局更绝,丽娟直接被亚平毒打致死。

《双面胶》的故事如此暗黑系,但难得的是有批判。

还有对现实家庭、婆媳问题鞭辟入里的所思。

六六后来的《蜗居》也很写实,写实到电视台播完就被下架了。

和亚平一样漂在上海,宋思明是典型的岳父档。

他靠岳父上位,有钱有权。

私下里他却一直嫌弃自己的老婆不是处女,并因此勾搭上了小三海藻。

他对海藻的情感大爆发,正始于错把垫子上的月经血理解为纯洁的象征。

▲海藻不知道,海藻不敢问

六六早期写的剧,一般都绕不开两性 、小三、婆媳、买房这类话题。

其间穿插着各种歪三观的家庭矛盾,让人口吐芬芳的同时又觉得无比真实。

对于影视作品来说——

只要大的三观,也就是核心价值观正确,细节之处是允许存在“不正”的。

如果每部剧都追求绝对的伟光正,那才是真的不现实。

没有讨论度就没有艺术价值。

曾经的六六深谙这个道理,只是到了后来才逐渐跑偏。

2012年的《心术》,是她转型的第一部职业剧。

也正是这部剧,让她成功地从家庭题材走向了社会。

剧里各种泼皮耍赖的情节,把医患矛盾落地现实。

“深刻切入了社会病症,而不失火力地打击着社会痛点。”

类似的好评是她之前所不曾有的。

所以《心术》之后,她开始沉迷于挖掘社会热点里,不够阳光美好的元素。

这的确能让她的剧把握观众的口味,保持高话题度。

为赋新词强说愁,想跟时代硬拼凑最后反倒成了魔幻现实主义。

三观不正的情节渲染,也近似于无止尽地撒狗血。

尤其是“小三”这种梗,新剧《安家》仅前十五集里就出现了三次。

先是张乘乘前脚和哥哥徐文昌假离婚,后脚就和年轻弟弟搞在一起;

再是徐文昌目睹母亲从小三住的房子楼顶跳下,成了他一生挥之不去的阴影;

最后是阚老板抛下糟糠之妻,买房追求所谓的soulmate知否小姐。

六六深知社会群体对小三的拒绝,也特别明白该如何去操控观众的情绪。

但为了造剧情而写下的剧情,薄弱没有新意,反而会显得剧本“中年油腻”。

现在的六六,你可以称她为一线的职业编剧,并不能算作好编剧。

她喜欢蹭热点摆道理,却忘记了好编剧的初衷,好好讲故事。

一如她笔下的房似锦,是位被原生家庭吸血的女性。

剧里你有见到编剧对这样一个人物的思考与理解吗?

并没,她只是拿房似锦做一个唤起观众不忿的工具。

所以呈现出来的就是一段段大同小异的极端撕扯,看的人特累。

事实上,我们不反感描绘原生家庭的作品,甚至很愿意去聆听这样的故事。

这些被原生家庭拖累的人值得被关注和热爱。

然而六六忽略了创作的方向,可以不是歌功颂德,也不需要一味批判。

但至少,你得先尊重人之常情。

无论悲剧、喜剧,无论职业剧、家庭剧,编剧都不应该生硬地卖弄它们。

否则观众心里的堵添多了,也迟早有厌烦的一天。

02

海岩,执著造星的爱情教父

编剧海岩的影响力有多大?

上点年纪的大概都知道。

有人说,他的存在推动了内陆爱情剧的发展,是国产剧的“爱情教父”。

而海岩剧,一度是国内影视爆款的代名词。

其中他的代表作“生死之恋三部曲”,要分03年1.0,和11年2.0两个类目。

最经典的1.0,是十多年前男孩女孩必追版本。

也正是这一版本,让海岩带着一票“岩男郎”,推翻了唐国强、陈宝国的时代,走进观众视线。

《永不瞑目》里,小鲜肉鼻祖陆毅饰演男主童。

这个人物一出场时是个阳光的大学生。

但后来剧情深入,他为爱卧底,为爱吸毒,虐恋又情深。

夺去他一切的毒品面前,肖童的人格是割裂的。

会踉跄爬上屋顶,在屋顶大声呼喊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也会在寂静的夜里,抱着呼机里爱人欧庆春“保重”的短信,小心睡去。

他一直期待自己与欧庆春的爱情,但未开始就已结束。

肖童的爱太深,深到把一个人视作了一生的执念与梦想。

结尾当欧庆春不再压抑自己的感情时,缘分已尽爱已逝。

她对着肖童的尸体深情一吻,然后留下观众原地爆哭。

每一个看过《永不瞑目》的人,都无法忘记又帅又纯还年轻的陆毅。

而陆毅之后,刘烨接过了岩男郎的大旗。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中,他的龙小羽用一辈子证明了一个命题——

“挨过饿的人,和没有挨过饿的人,是不一样的”。

在他没得到上流社会能拥有的财富时,他可以无所谓。

但一旦拥有了,再想放弃已是不可能。

他因穷而受过的所有委屈、不甘,在那个狂风大作的夜晚,在那个简陋的工地小屋里,在那个为爱纠缠他,他前一刻还满怀歉疚的女孩面前,爆发了。

因冲动犯下杀人罪行,最后执行死刑前他见到了女主晶晶。

那一刻,他对感情有不舍,对人生有绝望,对自己有股深深嫌恶。

24岁的刘烨,在这部剧里忧伤得让人揪心。

他六分纯净懵懂、四分忧郁深邃的眼神,也成为后代岩男郎的标配。

有人曾吐槽海岩剧都一种模式,说的全是人的纠葛和爱而不得。

对此海岩回应道,“生活抽丝剥茧之后的本质,都是相同的”。

这正是他作品能滋养那个年代影视圈的原因。

不过可惜的是,后来海岩并没有把握时代的变化再去更新作品。

他上一部有姓名的原创剧,还是07年的《五星大饭店》。

随后,就陷入了无限翻拍的自我消耗之中。

11年跟江苏卫视合作的“生死之恋三部曲”2.0,他依旧用最新的面孔,造最in的岩男郎。

可同样的角色,贾乃亮高云翔、郭家铭都差了那么点意思。

要么颜值过关,纯度不够;

要么纯度尚可,忧郁欠奉。

▲亮哥那会走的还是古天乐路线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主要是海岩剧已经跟不上当时观众的口味和节奏。

剧情、人设无法捧人了。

认清了这一点,国产剧爱情教父也挺乐观,不再执着于他的造星事业。

而是转头投入了老本行,酒店管理的行列。

最初,商业奇才被安排到北京五星级昆仑饭店,出任总经理,CEO。

在他去之前,这家饭店帐上现金只有五十万,还欠有一千多万应付款。

但他一番神操作,硬是转亏为盈。

随后,商务人士的名声越做越响,小说、剧本也就越写越少。

属于编剧海岩的时代是否真的已经过去?

今年以前,他一直没能给我们机会去下定论。

票房惨案《长安道》,也只是他多年前作品再一次改编罢了。

但今年之后,他的原创新作《昆仑归》计划播出。

这也是编剧海岩和导演儿子侣皓吉吉的第一次合作。

▲侣皓吉吉代表作:鼓风机神作《太子妃升职记》

70集的庞大体量,是海岩闷头花了一年创作出来的。

新剧里,他解绑熟悉的现实题材,冲向了年轻人更喜爱的科幻宇宙。

为了防止世界被破坏,为了保护世界的和平,并贯彻爱与真实——

男主被设定为地球和外星双重血统的宇宙混血儿。

而饰演这部剧的演员,没错,又是履历一片空白的新人。

很少有编剧像海岩一样,一如既往地执着于以剧捧人的造星事业。

十几年前,尚是演员与编剧相互成就的乌托邦时代;

十几年后,风云变幻,流量为王,海岩剧在主角甄选上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坚持。

你说,这风险与勇气并存的新剧又将如何?

03

申捷,疯狂跨界的IP追随者

和前面两位比起来,编剧申捷的名气显然要小一些。

很多人没听过他的名字,但一定看过他的剧。

2000年左右的国产刑侦题材,水平并不输美剧和日剧。

而申捷的《重案六组》便是当时风头最劲的刑侦剧。

这部剧采用“一集两案,交织进行”的模式,第一部32集就讲了近60个案子。

案件数量虽多,但并不划水。

1999年的“石景山八女案”,是北京市建国以来最大的一起凶杀案。

凶手一晚连砍八人,受害者是八个合租的女生。

剧中的“八女案”,便是借此为原型,并靠着女主季洁的细心和缜密告破。

她在凶手家的阳台看到了隔壁的客厅而起了疑心。

而实际上,本案的凶手就是跨过自家阳台到了隔壁实施犯罪。

把刑侦破案的细节,包括犯罪分子一些犯案心理、手段,都描写得高度真实。

这是《重案六组》成功的地方,却也是葬送它的诱因。

2004年广电一则通知,让正如日中天的“六组”再也无法在卫视黄金档出现。

对此给出的理由,是容易在现实中产生负面作用。

比如犯罪手法会被复制,刑侦手法会被犯罪分子用来反侦破。

《重案六组》之后,吃过亏的编剧申捷就鲜少再涉足刑侦题材。

而是在热门的抗日神剧、都市情感里低调了很长一段时间。

直到2011年,他终于在电影《战国》里迎来了一次爆发。

一代军事家被刻画成了神志不清的黑长直、二愣子。

本着写史诗正剧的初衷,整了一出恶搞喜剧。

也让曾收获豆瓣8分好评的编剧,体会到了被贴上3分的难堪。

以为要从此扑到天边去,申捷又触底反弹地拿出了白玉兰奖作品《鸡毛飞上天》。

力挽狂澜地改编了豆瓣8.8的《白鹿原》。

两部都是年度大热剧集,好像是在无声地对观众说:

我还行。

而当你以为可以放心的时候,申捷又由经典文学走向了网络IP大电影《诛仙》。

过山车一样的水平发挥,让你真的没法弄明白这位编剧的上下限。

六六写家庭、职业,海岩写犯罪、爱情;

刘和平写史,王倦戏说,兰晓龙死磕兵团线;

但凡能叫得出来名字的编剧,都有自己的固定领域。

再看申捷的作品履历,你会发现他这么多年一直处于什么都想来一嘴的状态。

也就是没有确立自己的风格定位

说到底,编剧是什么?

他们不是服务员。

导演要什么,投资人要什么,市场要什么,我就给你编什么。

编剧服务意识很强的时候,往往是:

没有我的想法,我只是体现你的想法。

然后留给观众的,尽是毫无专业、美感可言的《战国》之流。

除了服务意识,编剧更重要的还是发自内心的艺术家意识。

就像申捷的艺术家意识觉醒时,他自己也会说:

“我们(编剧)应该有自己的尊严,没有必要自卑,去盲目崇拜模仿”。

说白了,编剧开倒车,不仅会导致个人口碑流失,它还是无数观众的损失。

创作环境不好,我们深有体会。

但有作品、有地位的一线编剧,比之新人到底是多出不少优势的。

既如此,也惟愿他们铭记:

能叩响时代钟声的原创文学,才是目前影视圈顶稀缺物件。

观众曾拥有的黄金时代,可以暂时沉寂,但不能永恒消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VB新剧《刑侦日记》下周将播,把期望值降低再看可好?
【聚焦】2019豆瓣评分第一刑侦剧,《漫长的告别》如何做到“不烂尾”?
国产剧糊弄不了打工人
好久没有看到豆瓣8.0的国产都市剧了
《谁是凶手》大结局稀烂,让人无法接受
电视剧中被编剧“写死”的这三个人物,想起来就让人心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