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大做强阿克苏纺织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纺织产业是新型工业化的先导性产业和优势资源转换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民生产业及引领时尚生活文化的朝阳产业,在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吸纳各民族就业和改善各民族生活,支持农业及相关流通企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阿克苏纺织产业在自治区纺织产业“两城七园一中心”的整体布局中有一城两园之重,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阿克苏“64122”五项工程中是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支撑作用。阿克苏“一城两园(含兵团阿拉尔工业园区)一带”的纺织产业仍处在加速建设发展的初始阶段,既面临着做大,更面临做强的艰巨任务。如何做大做强,实现从历史性突破到历史性跨越的重大转变,是阿克苏纺织产业发展必须重视的重大战略性课题。一、阿克苏纺织产业新布局基本形成
1、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规划面积约54.58平方公里,2010至2020年完成600万锭纺织总规模,并建设内容包括棉纺、化纤、针织、梭织、染整、家纺、服装、仓储物流、动力能源、生活商贸等十大功能区。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流动发展”要求,前5年实施一期300万锭棉纺产能,预计总投资280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约100亿元。二期规划再用5年时间实现600万锭纺织规模,形成配套产业集群,届时预计年产值将超过1000亿元,实现利税200亿元以上,产业工人和通勤人口将超过20万人。按照自治区纺织产业发展规划和阿克苏10年发展目标,阿克苏纺织工业城还将辐射沙雅县、阿拉尔市、阿瓦提县、新和县等地,形成1000万锭棉纺及化纤的总规模。
2、沙雅循环经济纺织工业园。总规划近期15平方公里,远期发展区域35平方公里。作为阿克苏纺织城的一部分,近期按100万锭规模、远期按200万锭规模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纯棉纺织、粘棉混纺、三聚氰胺纤维与棉纤维混纺、棉花与氨纶混纺,着力打造纺织、织布、印染、制衣等产业为一体的循环经济纺织产业链。
3、形成纺织产业集群带。按照“相对集中、规模经营、放手发展”的原则,重点发展规划面积一期30平方公里的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加快沙雅、阿瓦提、新和等县棉纺织加工区建设,形成棉纺产业集群带。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棉花产业链。将纺锭规模发展到300万锭,气流纺10万头,精梳比例要求达到70%以上。在此基础上大力发展织布、印染、成衣制造等后续产业,同时抓好棉短绒、高级棉籽烹调油、脱酚棉籽蛋白等棉花产业链,大力发展织布、印染、针织、坯布、成衣产业,扎实落实国家棉花储备库、棉纺制品检测中心、保税库等项目,着力打造新疆优质棉纱、棉布和纺织品生产基地。
4、提升纺织产业链。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总体规划,对带动全疆纺织行业发展,在疆内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辐射能力大、竞争力强的纺织产业聚集地和承接东部省区纺织产业转移的重要示范基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阿克苏地区棉花的品质从色度、马克隆值、纤维长度等参数均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埃及棉相媲美,“中国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看阿克苏”已成为共识。把阿克苏建成优质棉纱生产基地,把最具有长绒棉、彩棉、细绒棉产质量优势、资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进一步加强区域棉产业的整合,加快棉花资源优势向纺纱、织布、印染、面料、服装各个产业链的提升。努力把阿克苏建设成为中国中西部规模最大的现代化棉花深加工基地、最大的棉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亚洲排名前列的纺织服装展示交易物流中心。加快引进聚酯、涤纶、粘胶、锦纶、腈纶等化纤产品生产企业,形成棉花“种植-加工-纺纱-印染-织布-成衣-家纺”紧密相连的产业生产模式,重点发展中高档棉纱、高档针织、梭织面料等家纺产品、针织服装、休闲服装和运动服装制造产业,大力推动纺织工业规模化、产业化、集群化发展。
5、今年上半年,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形势喜人。上半年,开发区完成全口径工业总产值136478万元,同比增长23.5%,完成全年目标的68.3%,实现工业增加值34064万元,同比增长42.1%,完成全年目标的68.2%,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4335万元,同比增长20.6%,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2.17%;目前,开发区内落户企业已达90家,企业实现就业人数已达7900人,开发区经济保持快速发展。目前,开发区已培育重点工业企业39家,预计年底将形成“日月星珠”企业40家,其中星星企业20家,珍珠企业20家,纺织企业将达到20家,纺织规模力争达到100万锭,实现工业总产值预计25亿元,同比增长35%。下半年,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将抓住中国纺织协会已将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列入全国纺织产业转移示范区域的重要机遇,争取年内再引进一批重点棉纺企业进驻,形成100万锭纺织规模。
二、阿克苏纺织产业面临的市场形势和问题
1、国内纺织品服装消费需求的持续增长,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有非常广阔的国内市场。进入新世纪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发展,为中国纺织工业从大国走向强国创造了最重要、最可靠的内需条件。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日益提高,衣着消费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加,而且在质量上也不断升级。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农业、消费品工业、重化工、信息通讯技术等产业快速发展,既为纺织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了新的要求,又为其加快发展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
2、国家对新疆发展与稳定支持力度的空前加大,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发展良机。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全面启动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的各项工作,明确提出了促进新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大政策及战略措施,对于作为高就业的重要民生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纺织工业发展十分有利。为支持纺织产业的发展,自治区出台了相关财税政策,将阿克苏、石河子等地加快发展纺织产业放在了突出位置,采取了多项措施和支持政策。自治区和的决心及各有关地方的强烈愿望,已转化为加快纺织产业发展的合力和实际行动,成为推动纺织产业加快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全国纺织产业区域布局的调整,为新疆纺织产业的超常发展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
3、国家加快推进纺织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在加快推进产业转移,优化区域布局中明确支持新疆发挥棉花资源优势,根据市场需求情况,发展棉纺织工业,建设棉花、棉纱、棉布和纺织品生产基地。支持具有产业链优势和销售渠道优势的大企业大集团将其产业链的一端移入新疆发展,构建跨区域上下游紧密联系,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全国纺织产业区域布局的调整,为新疆有效承接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力的外部环境。
4、全国纺织产业总体战略规划了发展方向。《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纺织强国纲要》对今后5~10年的发展提出了总体要求,产业转移其实质就是升级,要坚持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紧密结合。为纺织产业和企业直面国际国内的种种不确定性因素,从“危”中求“机”,要用创新思维推进纺织服装行业产业转移,阿克苏纺织产业的加快发展,将从中直接受益。
5、地处亚洲中心,具有向西开放的地缘优势。第二座欧亚大陆桥横贯新疆全境,有霍尔果斯、阿拉山口等多个陆路口岸,阿克苏就近有传统的乌什口岸(待开通),具备了向西开放的基础条件。“十一五”以来由新疆口岸出口的纺织品服装贸易额最高年份达到107亿美元。周边国家巨大潜在的需求市场及较短的产品销售半径,有利于吸引区外企业在疆建设向西出口纺织加工基地,进而促进纺织产业的加快发展。
6.独具国内长绒棉生产优势。在世界四大棉花品类中,陆地棉、长绒棉都特别适合在阿克苏生长,而长绒棉在这里尤其如鱼得水。长期以来,中国90%以上的长绒毛棉来自阿克苏,与埃及长绒棉媲美。由于日照和绝少病虫害的骚扰,这里的棉花具有罕见的优良品质。阿克苏长绒棉特别适宜中高支、特高支精梳棉纱的制造,可制成高级大胎帘子布、防化防原子辐射布和其他纺织品,还可以制成各类宝塔线、缝纫线、绣花线、针织线等,是高档纺织产品的理想原料。世界上长绒棉的主产国有美国、埃及、印度,中亚各国、苏丹、以色列、秘鲁等,而主要出口国为美国和埃及。其中美国皮马棉出口量占到世界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常年出口量在10万吨左右,出口中国一般在6万吨左右。埃及出口超长绒棉2万到3万吨之间,出口中国1万吨左右。阿克苏长绒棉在全球长绒棉生产中占有较大比例。
与此同时,还要充分的认识到现实的挑战和问题:
1、来自于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强势发展的竞争挑战。随着各项要素成本的日益上升,中西部资源禀赋的优势日趋明显。2010年以来,中西部地区纺织产业投资增长和新开工项目数增长,均高于东部地区的增幅。近几年来,新疆有多家东部企业纷纷落户,其中以棉纺企业居多。但就总体趋势来看,全国纺织产业的转移是梯度的,是有政策背景和环境条件的。湖南、河南、江西、安徽等中部省市承接地政府及企业吸引投资的支持政策不断出新,带动了产业转移的不断加快,对新疆有效承接更多东部产业转移,加快纺织产业的发展带了一定的现实挑战。
2、来源于全国纺织产业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压力。以结构调整推动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是我国纺织工业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最佳途径,也是纺织产业今后发展的明显趋势。要从主要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向主要依靠创新驱动的核心竞争力优势的转变。在深度参于国际产业链纵横向分工中促进产业从低端向中高端提升,拓展获取产业高附加值的空间,从资源消耗型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继续推动产业组织结构从小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转变。新疆纺织工业能否顺应这种转变,与全国发展趋势保持同步,是一个重要考验。
3、远离主销市场。新疆人口相对较小,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和整体消费能力还比较低,区内纺织市场容量很小。在周边中西亚市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新疆纺织品产品95%以上需要销往江、浙、粤、闽、沪等东南部市场。一是运距长,运费高。二是销售周期长,资金周转慢,产成品资金占用多。三是信息反馈慢,不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短周期、快交货”的现代纺织经营特点,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性因素。
4、生产经营要素市场欠发达。由于新疆整体经济基础薄弱,生产配套水平低,本区域内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经营要素市场欠发达,工业原始资本积累不足。相对于江、浙等经济发达地区,完全依靠本区域生产要素发展纺织工业还有相当大的困难。受资金、运力等生产要素制约,已有产能尚不能发挥应有的效率。从总体上说,新疆虽然是我国产棉大省,且棉花质量好,有着其它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也存在着制约发展的三大劣势:一是新疆本地只有初加工的棉纱产品,远距离运输无疑会造成本上涨,很自然地就会造成价格优势的丧失;二是新疆纺织行业的技术力量较为薄弱,这也是造成新疆纺织行业迟迟不能自强起来的根本因素;三是新疆纺织业的产业链太短,大部分企业仅仅停留在产业链的初级阶段。
5、国内外棉花价差不断拉大,导致企业竞争力明显减弱。目前国内棉花价格每吨高于同期国际棉价5000元左右,国内纺织企业失去成本优势。与内陆相比,新疆纺织企业难以申请到进口配额,无法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内棉花价格大幅波动,低点较上年高点浮动近60%,棉价的大幅波动造成棉纺企业的产销不畅、库存增加、经营潜亏和盈利下滑。一些企业消化上年购买的高价棉生产的棉纱,亏损加剧。目前新疆企业主要利用新疆的棉花等天然纤维生产,相比其他内陆企业利用多种纤维生产,十分缺乏比较优势。
三、国内外纺织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跨国转移的主要经验
美欧等发达国家对我国纺织品经常提出反倾销指控,这一方面反映出中国纺织业的发展已经引起了发达国家的恐慌,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在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已经失去。同时,发达国家也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技术优势、研发设计优势、营销管理优势的发挥继续控制发展中国家。制造环节的跨国转移只是发达国家采取的一种最优资源配置策略。
以比利时为例,比利时西北部城市根特周围是纺织业比较集中的地方,共约有4万人从事纺织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室内纺织品和专业纺织品。但四十多年以前,这里主要生产亚麻制品,后来随着人造纤维的出现,大规模的亚麻制品织造难以为继。他们纷纷进行结构调整,几十年后,形成了目前的格局。专业纺织品生产大约占纺织品总产量的1/4,所谓专业纺织品生产指的是为汽车制造、宇宙航空、食品加工、建筑、农业、医疗、制药、体育运动等行业生产具有专业要求的纺织品。专业纺织品生产商与客户之间的联系比较密切,相互之间有着长期的合作,彼此关系相对比较稳定,不像服装制品那样存在诸多的中间环节,根特附近地区有8家生产弹簧床垫面布的企业,其销售量占了世界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其成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生产商与客户之间的短距离。
在德国,纺织业中约有50%的企业从事专业纺织品生产,而20年前,这一比例只有25%。总体来说,专业纺织品围绕不同产业转,像德国制造业发达,围绕这一产业的专业纺织品生产也比较发达。比利时的建筑业比较发达,为建筑业供货的专业纺织品生产就比较发达。但是从事专业纺织品生产,其专业要求很高,顾客群比较单一,供应链比较脆弱,不过一旦能稳定合作关系,其前途非常光明。
总之欧洲纺织行业面临来自发达国家的激烈竞争,一方面,技术优势已不复存在,另一方面,全球资讯业高度发达,市场信息实现了零距离交流,为了适应当前形势,一些欧洲企业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增加从中国进口,他们销售的产品中有30%来自中国,今后这一比例会进一步提高。欧洲纺织产业外包是流行趋势,他们通过外包发挥自己的设计优势、品牌优势、语言优势、地理位置优势。而目前这可以说构成中国纺织企业加入国际供应链的契机。
四、产业链的相关理论及国内的成功实践
(一)产业链相关理论及有关问题
1、产业链的涵义。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以若干个企业为节点、产品为小节点纵横交织而成的网络状态系统。产业链始于自然资源、止于消费市场,但起点和终点并非固定不变。产业链不仅不局限于某一特定产业之内,更不会局限于某一特定产品的生产环节之中,而是可以涉及某一特定产业的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四个基本环节之中,也可能涉及某几个产业。产业链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垂直的供应链,另一种是横向的协作链。垂直关系是产业链的主要结构,一般把垂直分工划分为产业上、中、下游关系,横向协作关系则是产业的服务与配套。
2、产业链演进过程。产业链不是静态的,它随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等而动态演进。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伴随分工会出现产业协作和产业融合,并带来产业横向扩张与纵向延伸,引起产业结构、空间布局、产业组织、增长方式等发生变化。产业链延伸度越长和延展范围越宽,产业关联就越密集,资源配置效率越高,市场空间就越宽泛,产业链上的企业扩张能力和竞争能力就越强。
3、纵向产业链结构不合理。从纵向产业链条来看,目前,我国纺织服装的各部分发展不平衡,整体架构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格局。即在中间的生产加工环节优势较为明显,而在两端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环节能力相对薄弱。在现阶段国际分工体系中,发达国家日益专注于纺织产业链的两端,即前端的原材料生产和产品研发以及末端的深加工和市场渠道。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处于利润附加值、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中部,受到发达国家的双重挤压。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业更多的是用OEM生产方式,生产商在全球纺织品价值链中仅占到10%的利润,90%的利润都属于品牌拥有者、批发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等各个环节,而这些环节大多被进口国垄断,都落入位于产业链两端的发达国家手中。此种产业优势结构的可替代程度很高,市场竞争激烈,很容易为其他国家取代,引起“微笑曲线”的下移,也就是利润率呈现下降。
4、产业链创造的附加值低。纺织产业链主要有纺,织、印染、加工及出口等环节,目前整个纺织产业链都面临压力。该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环节印染、加工及出口主要集中于国内沿海地区,而“织”这一环节是整个产业链中劳动密集度最高但附加值最低的环节。经过测算,印染、加工企业一个职工平均每月增加的劳动力成本为每人274.5元,劳动力成本一下子增加了20%-30%。据悉,纺织企业承受的多重压力,一是受人民币升值影响,沿海地区的纺织企业出口压力大,不得不对上游企业压价;二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石油价格暴涨导致化纤产品暴涨;三是从事“织”这一劳动高密集型环节的纺织企业一旦人力成本提升,难以应对。
5、产业链上的服务与配套不完备。纺织产业链缺少公益性产品开发服务以及其他配套服务。有关信息传递、公共咨询、培训等服务平台尚未搭建。专业分工、协作、配套功能不强,部分企业尚处在做产品状态,还未向做品牌、做文化的方向迈出实质性的步伐。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产品质量水平不高和终端建设重视不足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交通运输、物流、信息等方面成为产业发展的发展的瓶颈。
(二)产业链结构图
(三)江阴市纺织业的成功经验
纺织业是江苏江阴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目前已形成五大特色:一是产业链条完整。现有化纤、棉纺、棉织、针织、印染、毛纺织、服装、产业用纺织品等八大子行业,从原料、面料生产到服装成品、营销网络的完整产业链,区域知名度高,加工制造能力强。2010年,江阴市规模以上纺织企业588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126亿元、销售收入1109亿元,分别增长13.8%、17.52%;纺织业也是江阴重要的出口产业。2010年自营出口纺织品服装25.24亿美元,同比增长34.21%,占全市出口的26.78%。二是集聚效应显著。江阴纺织产业目前已形成以镇为单位的纺织集聚区,基地集中了全市超80%的纺服生产企业、出口实绩企业。三是龙头企业实力强。拥有华西集团、阳光集团、三房巷集团、海澜集团等全国500强企业总部和一批龙头企业,还有亚洲最大纺织空调除尘产业基地—精亚集团、全国首家麻针织产品研发创新基地—桑阳纺织、中国色织面料色彩研发基地—福斯特纺织、国内整经机行业的龙头企业—江阴四纺机等等。四是装备技术人才优。精毛纺行业拥有世界一流的生产设备,织造行业的无梭化率基本达到100%,服装行业广泛应用电脑排版排料系统、自动裁剪工艺、立体吊挂流水线作业等。基地的呢绒、西服和西服套装、中高档的针织面料和服装等产品技术领先优势明显。拥有陈丽芬、周建平、郭建等一大批优秀企业家和带头人。五是品牌知名度高。阳光集团是纺织行业唯一同时获“世界名牌”和“出口服装免验”荣誉的企业,培育和发展了庞贝、威尼帝、佳思丽、阳光时尚等品牌;海澜集团是服装业唯一通过国家科技部和中科院“双高”认证的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针对不同消费群体创出了奥德臣、圣凯诺、朗维高、海澜之家、H兔等品牌。云蝠公司是国内毛针织服装最具品牌竞争力企业之一,其“SHERFFER”等自主品牌在美国直接进入批发、零售渠道等。
为推动纺织业发展,江阴市政府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始终坚持抓好产业转型这一基础,以产业转型促外贸转型。包括加快纺织行业粗转精,推动由“橄榄型”向“哑铃型”转变,探索“企业+技术+资本”的转型发展之路;推动产业链式发展,促进企业更集中,产业集群有特色;注重强化公共平台建设,已拥有一批功能性载体。由财政投入3000万元并于去年4月正式运行的国家纺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能力涵盖服装等五大类262项,开业当年已为300余家基地企业提供近6000余个批次的检验服务工作。2009年启动建设了“中国裳岛”项目,目前投入已超8000万元,并正加快建设完善产品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功能。
二是坚持科技兴贸品牌兴贸,以品质提升拓外贸空间。阳光集团成为国内首家承担ISO/TC38国际秘书处工作的企业,18家基地企业主持和参与制定58项标准;越来越多企业从贴牌向创牌转变,全市有23个出口品牌入围2011-2013年度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名单(其中纺织原料及制品类占10个).
三是坚持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内外并举增发展活力。江阴纺织业的外贸增幅不仅继续领先全国,而且海澜之家,阳光时尚等企业的加盟联锁店也在加快推进中;海澜、华西等境外投资均超千万美元,云蝠在孟加拉达卡投资建立服装生产基地。此外江阴还积极推进贸易便利化建设,建立了各类政务信息平台、外贸企业短信平台等,每年组织涉外部门对出口重点企业联动上门服务;用足用好各级外贸扶持政策,加大本级财政支持力度,推进更多企业通过诚信守法充分享受贸易便利化政策。
五、做大做强阿克苏纺织产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建议
紧紧依托阿克苏地区的棉花资源优势,大力推进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建设。以构建现代化纺织工业体系为目标,把阿克苏纺织工业城打造成阿克苏地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纺织产业集聚发展的重要平台,成为展示阿克苏形象、承接产业转移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纺织工业城是阿克苏地区纺织工业体系的核心和龙头,阿克苏纺织产业的发展以推进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建设为核心任务,并以此统筹阿克苏地区纺织产业体系的构建打造和发展战略。
(一)做全产业链。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统筹,把 “一城两园一带”阿克苏纺织产业链体系配置,作为与阿克苏地区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结合点,发挥特色化、差异化的优势,建设跨区域的纺织产业链上下游、价值链各环节相协调的产业布局体系。充分利用引进龙头企业和绍兴中国轻纺城纺织加工企业网络体系,组织有实力、有规模的纺织企业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内新建纺纱、织布、印染、针织、坯布、成衣等纺织项目,打好绿色牌,拉长棉花产业链。充分利用阿克苏地区口岸优势,联合相关企业和绍兴中国轻纺城积极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内建立中国轻纺城纺织品销售基地,并以此为依托,向阿克苏周边地区出口,辐射到巴基斯坦、吉尔吉斯坦等中亚、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形成国际便捷通道。同时,为促进阿克苏纺织工业城、阿瓦提县棉花、棉纱等产品在东部沿海地区的销售,引进绍兴中国轻纺城积极为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和阿瓦提县在绍兴建立分销中心。依托阿瓦提县长绒棉优势,,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重规划设立“阿瓦提纺织园”,划分一定地块(不少于2000亩)有阿瓦提县委、县政府负责,全力招商引资引入纺织企业落户。入驻企业在项目申报、专项资金扶持、用工培训上享受纺织工业城和阿瓦提县双层服务,接受双方管理。企业建成投产后,企业产值、税收等各类经济指标,划入阿瓦提县统计。与此同时,阿瓦提县现有棉纺织企业在电价上享受地区纺织工业城优惠政策,新扩建棉纺项目在电价、产能补贴上享受地区纺织工业城优惠政策。加快推进建设棉花交易市场和储备库。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建立棉花交易市场,同时申请国家在阿克苏纺织工业城(开发区)建立一定规模的棉花储备库,并申请郑州商品棉交易所在其设立棉花期货商品交割库。设立网络服务平台。依托绍兴中国轻纺城的“网上轻纺城(全球纺织网)”、“布满全球对接网络”和中国·柯桥纺织指数等信息平台和网上贸易平台,设立阿克苏纺织工业城信息专栏,为阿克苏纺织工业城、阿瓦提县发布棉纺织商品的市场和价格信息。
(二)提升价值链。摆脱低端,走集成创新的道路,将产业链变成价值链、变成黄金链———打破原有的产业链分工,建立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思维,将创新的触角伸向包括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以及终端零售的垂直高效整合。在追求产业链完整的同时向价值链完整提升。产业链集成创新的运作思维贯穿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纵向合作,同时也覆盖了与关联企业实现横向合作的有机协作,它将帮助纺织企业降低交易成本,减少过程的不确定性,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高供应链的透明性与敏捷度。把市场和消费的有效需求作为供应链条上的一个价值导向。一是采取嵌入东部发达地区乃至全球价值链模式,促进本地区纺织产业集群升级,通过在全国纺织产业中颇具代表性纺织产业集群融入全球价值链参与国际分工;二是引进和依托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引领纺织产业转移和升级,将企业高端产能转移至阿克苏,一方面形成园区产业链配套的支柱产业,另一方面提升园区建设的品牌效应。突出围绕优质产品和优势技术两大纽带,利用他们技术、管理、品牌、文化和资金优势,发挥他们在供应链、产业链上的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吸引国内外上下游及相关企业入驻,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致力于打造纺织高端产业链,形成供应链相关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三是提高产品附加值。如石河子纺织城开建的“如意纺”产业化项目,包括年产600万米高档精纺呢绒项目,配套年产150万套高档西服项目,年产3000万米高档色织布项目,配套1000万件高档免烫衬衫项目。意大利的面料卖22美元/米,如意的面料可以卖到1000美元/米。值得研究借鉴。四是发挥石油天然气化工资源优势,吸引投资和发展化纤产业,进行规模化生产,形成产业。按照市场需要,发展合成纤维和特种合成纤维、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加快产品开发,为新疆纺织企业的技术创新和多纤维新产品开发,提供更多的差别化纤维和功能化纤维原料。五是集中建设发展印染产业,使其发展成为阿克苏纺织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推广无水及少水印染加工技术,选用高效、节能、低耗的连续处理设配和工艺;积极推广数字印花等新兴印染技术、低温漂白技术、节水减排印染技术、新型染化料和助剂,鼓励采用中水回用技术大幅开发和采用抗皱防缩、防霉抗静电阻燃仿真多种纤维复合染整等特种印染后整理新技术,提高服装面料的质量和档次。六是充分发挥地缘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服装产业。积极利用与中亚等国家有着地域、民族、文化等方面的天然联系,促进纺织品服装向中亚、西亚和俄罗斯出口。以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和培育本土高水平设计人才相结合,提升服装设计开发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服装面料监测评价系统,自动剪裁系统、服装设计三维虚拟图形系统、电脑控制多种形式管理、生产吊挂传输系统、主体整烫系统、主体仓储系统、产品配送中心等先进服装加工设备和技术,大力实施品牌战略,提高品牌产品比重。同时鼓励中小服装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五是发展产业用纺织品产业。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和使用涉及20多个领域,成为跨连纺织和新材料两个产业的新型现代化工业,发展前景十分看好。它包括各类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农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劳动防护材料,可以满足水利、交通、农业等建设日益增长的需要和新能源、环保、医疗等新领域的需求,发展潜力巨大。
(四)打造世界级长绒棉种植区和纺织品中心。阿克苏有长绒棉和石油石化产业的独特优势,需要扭住不放做足做大文章,聚天地人和之利,做响做大品牌,挖掘长绒棉财富之源,阿克苏纺织产业全盘皆活。以长绒棉为核心原料充分发挥化纤成本优势形成庞大的棉纺织能力,向纵深扩展,提高棉纺织品的科技含量,以增强市场竞争力,吸引海内外著名服饰品牌的进入,可望形成一个以高品质、高质量纺织品为龙头,集棉花交易、技术研发、信息交流、服饰品牌发布、会展经济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时尚之都。要把长绒棉种植作为阿克苏纺织产业发展的首要环节扎扎实实抓好。建立‘五大体系’即加强市场体系建设、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加强良种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机械装备体系建设和加强政策保障体系建设。稳定宜棉区的棉花播种面积,实施"高密度"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达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提高效益的目的;相对稳定长绒棉播种面积,压缩次宜棉区的播种面积,坚决砍掉非宜棉区的播种面积。除普通细绒棉外,积极发展长绒棉、中长绒棉、彩棉等特色棉和专用棉。以阿瓦提县长绒棉研究中心为依托、以阿瓦提县现有的自治区农科院的“育种家”基地及区域原种基地为基础,加大长绒棉的品种改良,同时积极申报建立“商品种子基地”,形成种子产业的完善发展。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实行良种科技创新,实行优质棉良种补贴,根据棉区特点,实行优势区域布局,根据纺织产业的需求,建设优质棉基地,推进棉花专业化生产。其次,积极推广成熟的栽培技术和管理模式,通过提高单产、降低成本,确保棉花的单产、总产持续稳定增长,以绝对优良的品质和产量保持领先优势。采取产业化经营模式,以棉花加工、经营和纺织企业为龙头,联合棉花专业合作组织带动千家万户棉农与市场对接,建立稳定的利益合作机制。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提高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建立稳定的产购销关系,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建设长绒棉良种繁育基地项目,在攻固提高现有种子良种繁育基地的基础上,鼓励企业把自有基地建成企业核心种子基地,开展品种研发、种源繁殖工作,与符合良繁条件的农场、种植大户采取长期租赁或合作建设方式,建成相对集中、长期稳定的优势种子基地,培训种地农民,改善基地的土壤、水利设施及道路交通条件。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棉花产业、棉纺和纺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四)避免地区间、园区间产业趋同和恶性竞争。随着国家推行纺织产业转移力度的加大,中西部各省加大了从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地区开展承接产业转移招商工作。但相比而言适宜转移的企业和项目数量有限,地区间竞争有所加剧。相比之下,优势和特色考虑不足。各地区,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承载地,必须结合本地区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加强科学规划,合理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体产业及必要的相关配套产业,形成有特色的产业集聚,避免仅强调行政区划,形成地区间的重复布局和同构性发展。建立跨区域产业链协作关系,避免无序竞争。
(五)加紧培养引进急需纺织技能人才。今后纺织人才将更加紧缺,从外地引进纺织人才的难度加大,必须立足于以自己培养为主。目前虽然有地区职业技术学校,但大规模培养纺织人才的能力不足。因此,在加强地区所属培训体系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好疆内外现有纺织业人才培训资源培养急需的纺织人才。地区相关部门和企业要熟知国内纺织专业各类学校,主动接触,取得学校支持,早日介入毕业生供需洽谈会,尽可能多地引进内陆纺织人才。并积极组织定向对口培训。目前疆内纺织专业培训学校有:新疆大学、新疆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巴音职业技术学院、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教育学院、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供销学校、阿克苏技工学校等,实行订单培训、联合培训。加大投入,加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院系建设,和高水平进行纺织专业实验实训室建设,大幅提升自身纺织人才培训的能力和水平。纺织专业实验实训室在布局上要模拟纺织企业生产实际,要注重按柔性生产线的特点,采用当今最先进的设备按工艺流程进行布置,体现“一线多能”、“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的特点,不仅使学员能对实际生产流程一目了然,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也有利于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还能从总体上更好地熟悉生产工艺和操作,从而能有效地提高校内实践教学的效果,迅速提高学生技能,缩短学生的适应期,使学员一到生产实际就能发挥作用。积极推动阿克苏纺织经济技术博士后工作站,对阿克苏纺织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适时进行前瞻性研究。
(六)加快自主品牌建设。实施自主品牌建设工程,培育形成具有国际国内影响力的自主知名品牌,提升阿克苏纺织业在国内外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以终端产品自主品牌建设为突破口,选择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品牌企业,加强技术进步,提高质量水平,建设和完善设计创意中心、技术研发中心、品牌推广中心,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和市场快速反应能力。支持优势品牌企业跨地区兼并重组、加强产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增强品牌企业的市场控制力。
(七)提升企业竞争实力。纺织企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抓住产业调整和振兴的机遇,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步伐,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断提升企业管理和科学决策水平,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加强企业自律,强化质量管理,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加大产品研发和技术进步投入,增强新技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能力和生产能力,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档次和水平;把握国内外市场形势变化,努力开发适销对路产品,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反应能力,使产品开发、品牌培育与市场紧密结合;坚决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落后生产能力,加强节能管理和成本管理;优势企业可利用自身规模、技术和品牌优势,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员工培训,全面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和谐企业。
(八)大力推进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产品检测、品牌、电子商务、金融、市场、物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做好产业发展情况、工业集中区建设情况、通用厂房需求和入驻情况、工业企业原辅材料和产品供需信息的收集和更新,促进企业产品配套,提高资源利用率。鼓励企业在设计、制造、管理、营销等环节应用合适的信息技术,实现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集成和优化,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纺织产业链上的综合配套能力,积极加入国际供应链。使阿克苏纺织产业紧跟国内外纺织业发展趋势
(九)深化改革,创新管理机制。纺织产业在全球产业体系中都具有十分突出的特殊性,竞争激烈,技术含量高,市场变动起伏性大。边疆地区发展纺织产业,参与国内外市场竞争,现仍处于起步初始阶段,必须充分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也就是常言说的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两只手的作用。否则将难以承受住市场竞争的激烈冲击,走弯路,遭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损失。在此情况下建议考虑成立阿克苏行署纺织工业局,其职责为:(1)统筹协调阿克苏纺织城规划落实和全地区纺织产业的建设、发展,纺织园区统筹、产业协调、行业规范、市场培育产品外销推介宣传工作。统筹纺织产业链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对国内外纺织企业状况、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等基础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为政府制订产业政策提供依据,为企业经营决策服务。(2)加强国内外信息交流,向本行业企业推荐高新技术,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技术咨询、技术攻关和技术培训活动。充分利用纺织城所属企业各自的科技、人才、设备、营销的特长,优势互补,资源共享。(3)协调地区内行业内企事业单位之间生产经营,技术合作中的问题,推动横向联合与专业化协作。在产品出口,技术引进方面,做好协调工作。统筹协调纺织城及企业在生产、经营、科研、培训教育等方面的实际问题。(4)研究国内外纺织工业发展动向,提出行业发展规划,技术经济政策,行业技术标准方面的建议;贯彻技术经济政策和法令、法规。(5)根据行业的特点,制订本行业的行规行约,以建立行业自律性机制,规范行业自我管理行为,促进企业平衡竞争,提高行业整体素质,维护行业整体利益。(6)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考察和参加国内外的产品展示展销活动,推荐名特优产品,提高产品的著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同时阿瓦提、温宿、沙雅、新和县纺织工业比重较大也相应成立纺织工业局,担任相应职责。
与此同时,筹建国家级长绒棉研究中心、服装设计研究中心、博士工作站,为阿克苏纺织产业搭建高端研发平台。并积极发展纺织机械装备制造业,为阿克苏及全疆纺织产业提供机械制造业强力支撑。
(十)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带动就业明显、信用记录较好、有竞争力、有市场、有订单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纺织企业,金融机构要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允许将到期的贷款适当展期;放宽纺织企业贷款呆账核销条件,简化税务部门审核金融机构呆账核销手续和程序,对中小纺织企业贷款实行税前全额拨备和提供风险补偿。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公司债券、企业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拓展企业融资渠道;鼓励担保机构为中小纺织企业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或降低相关社会保险费率等政策。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员工队伍,并保证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允许使用失业保险基金支付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加大对中小纺织企业扶持力度。现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基金)等向纺织企业适当倾斜,支持纺织企业巩固和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面向中小企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完善环保、检测、信息等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纺织应用基础研究及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积极要求追加进口棉配额缓解国内外棉花价差过大的问题。改进现行棉花加工资质审批办法,适应棉花资源分布和棉纺产业发展需要。
(十一)坚持节能减排,实现可持续发展。坚持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突出抓好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鼓励清洁化生产。纺织产业的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资源容量及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加快纺织工业城的污染防治基础设施建设和各县市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环境保护功能,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建设服务。
(新疆社科院新疆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曹兹纲,明广忠)
2012年8月8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纱线网带队考察阿克苏纺织投资环境
全国及各地区纺织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 促进再生利用产业发展
2017年中国纺织制造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新疆纺织布局大盘点:三城七园一中心
2021年中国纺织行业现状与趋势分析,将朝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图」
印度又输了?支柱产业被击溃,万亿生意惨遭流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