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井街
 广州街区史话--双井街

    双井街上曾有一口浅浅的双眼井,古井小巧玲珑,一到春夏,井水还会溢出地面,这便是街名的由来了。据《广州城坊志》记载,街旁还有一座山,高约六七米,方圆三公里,山势平坦,山顶上都可以跑马行车。因为这山像极了一顶倒扣的帽子,所以人们就把它称为席帽山。山虽小,却也遍植松柏,树多草深,一到春天,郁郁葱葱,是个踏青的好地方。不过,双井街最美的风景不在席帽山,而在芝兰湖。芝兰湖在清朝时就已湮没无存,据《广州城坊志》考证,清乾隆年间的学者檀萃曾在其名作《楚庭稗珠录》里写道,以前有人在此修园,曾发现一块断石,上刻一首诗,记录下了昔日芝兰湖的美景。诗是这样写的:“芝兰生深林,无人常自芳。君子处阶前,明德惟馨香。游鱼牣罝罗,好鸟名鸳鸯。微风动林岸,此心共回翔”。檀萃说,此诗以芝兰比喻君子,意境悠远,其中趣味,非魏晋人不能道。笔者古诗读得很少,但念着这首诗,倒像《红楼梦》里的香菱说的:“好像口里衔了个千斤重的橄榄”,可以回味许久。

   讲到双井街,还有一个名人不可不提,那便是名列明末“岭南三忠”之一的南海人陈子壮。陈子壮自小天资聪颖,24岁就中了探花,后来因为得罪了阉党魏忠贤,被削职为民。崇祯年间,他在双井街修园筑榭,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友人在此吟诗作赋。然而,寄情山水并不能安抚一颗滚烫的士子之心。1643年,广州发生大饥荒,陈子壮四处奔走筹款,日日忙于向饥民施粥,他救下了数千饥民的性命。

   1646年,南明小朝廷日薄西山,广州失陷,陈子壮与弟弟陈子升毁家纾难,愤而在南海起兵,不久兵败被俘。两广总督佟养甲诱降不成,下令对他施以 “锯刑”,即要把他从头顶向下,锯成两片。因人的躯体不时晃动,刽子手无从下手,陈子壮破口大骂:“蠢材,界(锯)人须用木板也!”刽子手把他绑在板上,这才成功用刑,而陈子壮在临刑之前,慷慨吟下绝命诗:“金枝归何处,玉叶在谁家?老根曾愿死,誓不放春花”。

   今日,双井街的地理位置仍可谓绝佳。它虽然藏身于闹市之间,但一侧是郁郁葱葱的越秀山;另一侧是波光潋滟的流花湖,这湖光山色,似乎仍延续着昔日的美丽风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胡荣锦诗词选丨 诗咏广州
山人戏墨选 49
广州现存最古老的桥――流花桥
卢丹《春光明媚兰湖里》油画
千年西濠涌 紧邻光复路
广州?市井味道【记忆?微影像第32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