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羊城古城门

  

 

广东民俗

   广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越秀山上保存下来的明代古城墙是昔日的见证。虽然上世纪初由于开辟马路拆除了各城门令人惋惜,可这些古城门化作了地名,一直沿用至今,活在广州市民的生活里。虽然广州的城门至今已基本不存在,但消失的城门变成了鲜活的地名。

  广州城门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时期,现存广州最早的地图出现在明代,但关于广州城门的历史可追溯至秦汉,早在2000多年前,南海郡尉任嚣就在广州修筑城池。赵佗于公元前204年建立南越国,他建筑了具有王国都城气派的城池,史称“赵佗城”。

  赵佗城北至今越华路一线,南至今西湖路一线,西至今小马站一线以东,东至旧仓巷一线,规模和范围比任嚣城要大,至少有东、西、南三个门。

  到了三国时代,吴国大将步骘,把交州刺史治所迁到番禺城,在被焚毁的赵佗城基础上重建起宫殿城池。当时文溪东西支水道已较以前狭窄,珠江北岸也已向南推移,面积比赵佗城有所扩大,三个城门的位置,与赵佗城相去不远。在现在的中山路南面,开始出现民宅商贸区,城门开始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成为百姓免受外敌侵扰的一道屏障。

  但到了唐末,随着珠江北岸南移,南城门外形成繁盛的商业区,这二山反成了城市南拓的屏障。南汉国开国君主刘隐驻节广州,他率先凿低番、禺二山,重建南门城楼。在北京路的“千年古楼遗址”,仍可看到下面层层叠压的门楼遗迹。后来在清代,这里曾建拱北楼,成为当时的地标。

  到了南汉刘龑继位,再次凿低二山,城区突破了唐城的南界,扩展到约现在大南路、文明路一线,称为“新南城”。新南城的南城门叫鱼藻门,约在今北京路与大南路、文明路相交处。

  宋代城中有城 穿越朝天门景致大不同,宋代是广州城大规模扩建的时期,重修了中城,增筑东、西两城,史称“宋三城”。东约至今芳草街一线,西至今人民路,南至今大德路、大南路、文明路一线,北至今百灵路一线。在约为2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分布着16个城门。

  当时,“宋三城”连在一起,又相对独立,三城之间,有厚实的城垣与宽阔的濠涌相隔,城门便成了相连的通道。中城和东城,靠行春门连通;中城和西城,靠朝天门连通。城内有城,从东往西,穿过城门,三城气象迥然各异:东城是新建的城区,还保留着一派田园风光;中城最古老,既有守备森严的官衙,又有书香氤氲的书院、学宫;西城是繁华商贸区,又是众多寺观的清修地。

  明代广州城大拓展 城门上建城楼,广州的城市扩展在明代迎来大开拓,将“宋三城”合为一体,扩筑了旧城,并建起新南城,城区范围比原三城扩大一半以上。同时伴随了城垣的北扩,原位于今百灵路、越华路、豪贤路南侧一线的城墙北界,向北扩展到越秀山上。把原位于芳草街一线的城墙东界,扩至今越秀路一线,与扩展了的北城墙相连接。

  原来“宋三城”之间的城门被拆去,合成一个完整的城池,四面开辟八个城门,建筑更坚固雄伟,城门上均建有城楼。

明代的广州城已经具备了今日越秀区的格局,明代旧城北面是大北门(今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和小北门(今小北路与越秀路相交处)。南面城门从东至西,共有四个门:定海门、文明门、正南门和归德门。其中,定海门又称小南门,在今德政路与文明路交界处。归德门,又叫小市门,在今解放路和大德路相交处。东面的城门,叫正东门,位于今中山路与越秀路相交处。正西门即现在西门口。此外,随着珠江北岸继续南移,明代还建有新南城,是相对于旧城来说的。比旧城更加繁荣,于是新修筑了城墙来保卫南城商业区。共建有8座城门:永安、小南、永清、五仙、靖海、油栏、竹栏、太平。

  小北门旁依明城墙样式重建小北城门,在广州博物馆碑廊,至今保存着一块珍贵的文物:横书篆体刻着“归德”二字的城门石额,这是广州仅存的明代城门石额。在18个城门中,归德门的地位尤为特殊。当时,广州分属南海县、番禺县管治,归德门正好是旧城两县的分界。归德门外建有归德桥,南北向跨于玉带濠上,门内有归德直街,街的东面,是番禺县属地,西面就是南海县属地。因此广州人把“归德”借代为“门”的意思,把门关上,就叫“闩埋度归德”。

虽然广州的城门至今已基本不存在,但消失的城门变成了鲜活的地名:直接以当年城门命名的地名,有靖海路、大南路、文明路、朝天路、小北路、西门口、素波巷等,大东门则出自昔日的正东门。人民路和北京路原本也出自城门,人民路本叫太平路,因明清的太平门得名。北京路本名永汉路,这里曾是清代的永清门,辛亥革命后,把“清”改为“汉”。

如今在小北路越秀公园的东门,即历史上小北门的旁边,依照明城墙的样式重新建造了气势恢宏的小北城门。高高的城墙以灰色为主色调,城楼上有两层建筑,门楼中间采用大拱门设计,城楼两端则各连接一段仿古城墙。人来熙往穿过“城门”,颇有羊城古韵。

  广州历史走到今天,在我们的“文物保护”观念日渐回归,大家都高举“文物保护”的醒目旗帜时,我们真正的“文物保护”行动又在如何实施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州消失的城门,居然就藏在这里?
榆林人你真的了解榆林古城的变迁吗
闲游胡侃话平门,小巷深处找城楼
“三滴水”门楼
宋朝-城池-东京城
古代城池中的“瓮城”是怎么出现的?它有什么功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