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457年,于谦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 明英宗朱祁镇回到宫中后,孙太
userphoto

2022.08.16 云南

关注
1457年,于谦被莫须有的罪名处死。明英宗朱祁镇回到宫中后,孙太后怒斥他道:“你这个皇帝是怎么当的,于谦保卫京师有功,天下人都知道他的忠义。你现在却将他杀害,谁不说你是昏君?”朱祁镇颓丧地回答道:“我也是没有办法,那几个拥立我重新登上皇位的人,我得给他们一个交代啊!”孙太后看着这个愚蠢又没有头脑的儿子,摇了摇头,叹息着回到了自己宫中,再也不过问政事。

按理说,土木堡之变后,于谦独自一人力挽狂澜,主持北京守卫,将瓦剌也先击退,为明朝续命近两百年,否则的话,明朝将成为另一个南宋。而明英宗的弟弟景泰帝登上皇位后,又是于谦力排众议,力主迎回被也先俘虏的明英宗,使得明朝的耻辱能稍稍减轻一些。而就是这样一位忠臣,却被明英宗处死,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这还得从明成祖朱棣对于谦的赏识说起。

于谦的仕途也算是两起两落。在永乐十九年,于谦以第一名(会元)的成绩夺得了当年礼部会试的首魁,在所有官场人士以及同届考生的眼中,只要在接下来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上正常发挥,于谦肯定是二甲前几名,夺得一甲的状元、榜眼、探花也是机会大大的。可令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于谦竟然在殿试上只考了个三甲第九十一名,这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不过这也是于谦“咎由自取”,因为他竟然在殿试的策论环节,猛烈抨击时政,将成祖朱棣的施政错误,以及当时内阁六部的各项陋规都喷了个遍。于谦本身声音就很洪亮,个子又高,所以当他怒喷朝政的时候就非常有气势。成祖朱棣以及内阁、翰林院大学士等人,都被他说得目瞪口呆。
朱棣是一个很会用人的皇帝,也不在乎这些。但他知道,像于谦这样的大才,要是一入官场就这么锋芒毕露,恐怕最后不会有好下场,也就没机会对国家做出贡献了。于是朱棣大笔一挥,于谦就落到三甲最后几名了,其实是为了保护他。

不过于谦倒是没什么,他这个人根本就不“谋身”,他的心里只有家国天下,至于科举考第几名,授予什么官职,于谦压根儿就不在意。成祖朱棣便授予了他监察御史的职位,不过令朱棣想不到的是,就这这么“打压”于谦,仅仅四年后,于谦就凭借自己的口才飞黄腾达,一飞冲天了。

四年后的明宣宗宣德元年,明朝的皇帝已经换了两个了,成祖朱棣前一年去世,继位的明仁宗朱高炽做了十个月皇帝也驾崩,现在轮到了朱棣的孙子明宣宗做皇帝了。可是明宣宗的龙椅还没坐热,他的二叔汉王朱高煦就在山东乐安造反了。

明宣宗立即率军五十万御驾亲征,他带着文武重臣一起出发。可在临行前,宣宗却突然下命令,要带上七品监察御史于谦同行。
十天后的乐安城下,宣宗一战将朱高煦打败,朱高煦见大势已去,只得出城投降。但这家伙仗着自己是宣宗二叔的身份,也不跪拜,也不认罪,就这么仰着头站在那里。

宣宗知道朱高煦心中不服,不过宣宗也有办法让他服。只见宣宗皇帝随手一指,指向了于谦,命他站出来,做什么呢?命他做三件事,口述朱高煦的罪状,痛斥朱高煦的罪行,宣布朱高煦按律当如何处置。
其实说白了,就是让于谦骂他,最好是能骂得朱高煦当众屈服。

虽然众人都知道于谦口才好,但是这边皇上一下旨,于谦立马就得上前去骂,这搁谁都得紧张得不行吧,也没打草稿,事前也没做任何准备。这就算是平时再会骂人,在这样一个历史的时刻,也得紧张吧。

可是于谦不紧张,只见他器宇轩昂地从朝班中走出,一米八的大个子往朱高煦面前一站,一出口嗓音就如洪钟一般响彻整个中军大营。于谦骂起朱高煦来,是声情并茂,手舞足蹈,众人听得是如痴如醉,把朱高煦吓得,从一开始仰头不拜,到逐渐低下头,再到双腿发软,直到最后更是吓得瘫在地上,不停地喊:“臣罪万死,一切听候皇上发落。”
明宣宗当即大悦,将朱高煦关了起来,又将于谦提拔,与在场朝中重臣等同了。

《明史》上记载,明宣宗实在是太喜欢听于谦说话了,每次朝会时,别人讲话,宣宗都听得没精神,可于谦一讲话,宣宗就很认真地听完。没过多久,宣宗便直接让于谦担任经筵日讲官,也就是给皇帝上课的老师。要知道,以前可只能是翰林院大学士才有资格担任日讲官的。

明宣宗为了历练于谦,还将他下放到地方,担任山西、河南两省巡抚大员,兼兵部右侍郎。于谦由一名七品御史,一跃而成为朝廷重臣,真正走上了历史舞台。

可是明宣宗只当了十年的皇帝,继位的明英宗只有九岁,这个九岁的孩子,不相信外朝老臣,他只相信陪着自己长大的太监,王振。于是明朝出现了第一个宦官专权的时代,明英宗正统年代。

到了正统14年,王振裹挟着明英宗率50万大军亲征瓦剌,结果全军覆没于土木堡,明英宗也被俘虏。正是于谦在京城中全力守御,才使得瓦剌没有攻破京城,避免了国家灭亡或南迁的惨剧。土木堡之变后,为了不受瓦剌要挟,朝臣们另立景泰帝为皇帝,而等到明英宗重新夺位后,于谦便因为另立了景泰帝,而被冠以谋反罪名处死。

就这样,一位挽救了国家存亡的救世之臣,却被迫卷入了两个皇帝争权夺位的斗争,最终被陷害冤枉之死,诚可谓是天下奇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忠臣,从御史到封疆大吏,为何于谦却惨遭杀害?
[人物传记]于谦让大明王朝续命200年,“要留清白在人间”,却惨遭杀害
世人皆知于谦枉死,可惜却甚少有人知晓于谦死后的身后事
历史上的于谦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经历与《大明风华》中有何不同?
大明最牛皇叔朱瞻墡:三次卷入皇位之争,历经七朝六帝,活到72岁
于谦:明朝的救命稻草,也是另外一个版本的岳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