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创作中的“险”与“救”的处理
谈谈章法中的“险”与“救”的处理心得

                                          唐明人士  

 

用笔为技法之最重要,但也不能轻视章法技巧学习,往往独字很好但摆放在一起时却没有什么“看头”,即嚼之无味!如何能让好字堆放在一起放射出“神采”光芒呢?以个人体会,结合经典帖分析,首先要懂得造“险”,然后才能施“救”,如此才有看头,如此才能“曲折”。- \! Q' w+ H' J: m0 x4 v
艺术确有相通之处,律诗是要符合平仄格式,但有时也会出“险”,造成”拗句“,怎么办?设”险“,当然还要施”救“(也叫“拗救”),如此才保证有音乐感(古人做诗,是要奏唱的,不是空念的),才有诗韵美。

如张籍七绝《凉州词》第二首后二句:
边将皆承主恩泽,无人解道取凉州。4 J7 J! S. b8 b# [7 f; j6 k0 {. G

前一句格律应是“(仄)仄(平)平平仄仄”,现在却是“平仄平平仄平仄”。第六字应是仄声字,而今却是平声字“恩”,所以其前一字施救改为仄声“主”,保证了韵感,古人真是聪明之极!- q+ a3 q4 l4 |% e
由此我们联想到书法的列,如何安排才是至于呆板。那就造“险”,让列“摆动起来”!一般使用“左倾”与“右倾”,加之错开挪让的配合,书法的“列”就“鲜活”起来了,倘若“一字排开,状如算子”,书法的“神气”就会闷在“列”的中轴线内,不得释放,就会失去了活力。

 

下左图一是《卜商帖》原迹,右图是重新“安排”后的《卜商帖》,整齐不少,但有些“呆”,“僵板”,无味!

 

 

下图是《卜商帖》原迹的轴线布局示意图,多为左倾挪让,偶右倾挪让,且幅度偏大。红圈为右倾处,绿圈为明显挪让处。) ?! r+ T9 E1 [2 M* X% K$ v

5 R* |  n4 R* l' p" }
下图为拟创作局部,* D! w" {! `! F% u& d& [0 n# m

2 A( |' O/ o8 ]
下图为上图拟创作局部的轴线布局示意图。
 

  上图分析,拟创作右倾幅度小,但挪让幅度尚可(绿圈处),不过总体稍感“静”,而不“活”,看来,“右倾”幅度对造“险”影响最重!应适当增大“右倾”幅度

 

下一图是继续加大左倾幅度,但右倾不变,结果进一步证明,左倾对造“险”的作用不大。值得注意的是列与列间的宽度对整体章法会起着什么作用呢?% Z  K& I1 N, d1 }4 A: ^  h

至于是“左“或是”右“倾,或是大幅度左、右挪让,要看具体情况而定,一味程式化反而越显”做作“,如一些书写“高手”及部分画家的字,原本是为求得布局自然,但反倒形式感强,以至于明显的在”做作“,不是“写”字,而是在“做”字,“主动”的安排字,其结果,没有达到自然的留露。4 P8 j' \: V0 f; n
当然要想开始不”做作“,也不会形成后来的所谓“自然的抒发”,然而,人们偏好那极摄眼球的艺术作品,为了达到这种一眼望去就能被“擂”住的佳作,对形式过分一味”经营“。

 

在我们所知道的经典大作中,章法属上乘的也并不多,《兰亭序》章法一般,布置有均匀之嫌,还算不上是最优秀的(应当承认,《兰》的笔法还是一流的),基本属左倾为主的安排,列间均匀,特点不突出,即使《韭花帖》的疏朗型布局,也有些单一,最佳的要属《祭侄稿》,自然而神采飞动,《书谱》中有些篇章局部也是布局变化丰富多采,都是值得一学的好范例。

 
下左图是《祭侄稿》局部精彩之处,以其为例,其中轴线排布右倾不少。3 F( e! D# X) j/ G' R1 u1 u0 S
 
 
 
  仿其章法,尽可能"做"右倾"安排",自书之作。) F1 H0 |6 s( j0 K5 O. i; Q
 
仿《祭侄稿》章法部局,自书之作。2 m- }) z: @  l9 M
, j5 t) z% M( q, J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耐心看的人早晚会成功【人生感悟】
明清紫檀 黄花梨家具
《巧手易》总第39期2010年12月 附纸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体征示意图
中国十大名茶冲泡方法(有图哦)
50种对待生活的态度【图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