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虚室有余闲

虚室有余闲

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颠 通 巅)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译文
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三十年。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依着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种田园。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扬。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翻译
少年时就没有迎合世俗的本性,天性原本热爱山川田园生活。 
错误地陷落在官场的罗网中,一去三十个年头。 
关在笼中的鸟儿依恋居住过的树林,养在池中的鱼儿思念生活过的深潭。 
到南边的原野里去开荒,固守愚拙,回乡过田园生活。 
住宅四周有十多亩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间。 
榆树、柳树遮掩着后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堂前。 
远远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见,村落上的炊烟随风轻柔地飘升。 
狗在深巷里叫,鸡在桑树顶鸣。 
门庭里没有世俗琐杂的事情烦扰,空房中有的是空闲的时间。 
长久地困在笼子里面,现在总算又能够返回到大自然了。

注释
1少:指少年时代
1适俗:适应世俗。韵:情调、风度。 
2尘网:指尘世,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罗。这里指仕途。 
3三十年:有人认为是“十三年”之误(陶渊明做官十三年)
4羁鸟:笼中之鸟。池鱼:池塘之鱼。鸟恋旧林、鱼思故渊,借喻自己怀恋旧居。 
5南野:一本作南亩。际:间。 
6守拙:守正不阿。潘岳《闲居赋序》有“巧官”“拙官”二词,巧官即善于钻营,拙官即一些守正不阿的人。守拙的含义即守正不阿。 
7方:读作“旁”。这句是说住宅周围有土地十余亩。 
8荫:荫蔽。 
9罗:罗列。 
10暧暧:暗淡的样子。 
11依:轻柔的样子。墟里:村落。 
12这两句全是化用汉乐府《鸡鸣》篇的“鸡鸣高树颠,犬吠深宫中”之意。 
13户庭:门庭。尘杂:尘俗杂事。 
14虚室:闲静的屋子。余闲:闲暇。 
15樊:栅栏。樊笼:蓄鸟工具,这里比喻仕途。返自然:指归耕园田。这两句是说自己像笼中的鸟一样,重返大自然,获得自由。



鉴赏

作者:佚名

  公元405年(东晋安帝义熙元年),陶渊明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

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这是第一首。

  陶诗通常呈现素淡平易的面貌,不见组织雕镂之工。然而苏东坡说:“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与苏辙书》)又说:“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看有奇句。”(《冷斋诗话》引)东坡偏爱陶公之为人,尤推崇其诗,以为自古无人能及,反复吟咏,烂熟在胸,并一一唱和,著有《和陶集》,体验实较常人为深。这一首主要体现其质朴中的深味,散缓中的精巧。

  起首四句,先说个性与既往人生道路的冲突。韵、性,都是指为人品格与精神气质。所谓“适俗韵”无非是逢迎世俗、周旋应酬、钻营取巧的那种情态、那种本领吧,这是诗人从来就未曾学会的东西。作为一个真诚率直的人,其本性与淳朴的乡村、宁静的自然,似乎有一种内在的共通之处,所以“爱丘山”。前二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看破官场后,执意离开,对官场黑暗的不满和绝望。为全诗定下一个基调,同时又是一个伏笔,它是诗人进入官场却终于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但是,人生常不得已。作为一个官宦人家的子弟,步入仕途乃是通常的选择;作为一个熟读儒家经书、欲在社会中寻求成功的知识分子,也必须进入社会的权力组织;便是为了供养家小、维持较舒适的日常生活,也需要做官。所以不能不违逆自己的“韵”和“性”,奔波于官场。回头想起来,那是误入歧途,误入了束缚人性而又肮脏无聊的世俗之网。“一去三十年”,当是“十三年”之误。从陶渊明开始做官到最终归隐,正好是十三年。这一句看来不过是平实的纪述,但仔细体味,却有深意。诗人对田园,就像对一位情谊深厚的老朋友似地叹息道:“呵,这一别就是十三年了!”内中无限感慨,无限眷恋,但写来仍是隐藏不露。

  下面四句是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虽是“误入尘网”,却是情性未移。“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两句集中描写做官时的心情,从上文转接下来,语气顺畅,毫无阻隔。因为连用两个相似的比喻,又是对仗句式,便强化了厌倦旧生活、向往新生活的情绪;再从这里转接下文:“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就显得自然妥贴,丝毫不着痕迹了。“守拙”回应“少无适俗韵”——因为不懂得钻营取巧,不如抱守自己的愚拙,无须勉强混迹于俗世;“归园田”回应“性本爱丘山”——既有此天性,便循此天性,使这人生自然舒展,得其所好。开始所写的冲突,在这里得到了解决。

  从冲突中摆脱出来,心中欢喜,情绪开张,以下八句,便以欣欣之笔,咏唱居所一带的风光。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平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其实,幻想的桃源也好,现实的乡村也好,都是表现着陶渊明的一种理想:合理的社会,应当是没有竞争、没有虚伪、没有外加的礼仪束缚,人人自耕自食的社会。这种社会当然不可能实现;陶渊明笔下的乡村,也有意忽略了生活艰难和残酷的一面。但作为诗的构造,却给人以美的安慰。——文学常常起着这样的作用。

  这一段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同“旁”)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是简笔的勾勒,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但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前四句构成一个近景。但陶渊明要描写出和平安宁的意境,单这近景还不足显示。所以接着把笔移向远处的景象:“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暧暧,是模糊不清的样子,村落相隔很远,所以显得模糊,就像国画家画远景时,往往也是淡淡勾上几笔水墨一样。依依,形容炊烟轻柔而缓慢地向上飘升。这两句所描写的景致,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四句近景转到两句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令人胸襟开阔、心旷神怡。读到这里,人们或许会觉得还缺少点什么。是的,这景象太过清静,似乎少一点生气。但诗人并没有忘记这一点,请听,“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一下子,这幅美好的田园画就活起来了。这二句套用汉乐府《鸡鸣》“鸡鸣高树颠,狗吠深宫中”而稍加变化。但诗人绝无用典炫博的意思,不过是信手拈来。他不写虫吟鸟唱,却写了极为平常的鸡鸣狗吠,因为这鸡犬之声相闻,才最富有农村环境的特征,和整个画面也最为和谐统一。隐隐之中,是否也渗透了《老子》所谓“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民老死不相往来”的理想社会观念,那也难说。单从诗境本身来看,这二笔是不可缺少的。它恰当地表现出农村的生活气息,又丝毫不破坏那一片和平的意境,不会让你感到喧嚣和烦躁。以此比较王籍的名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那种为人传诵的所谓“以动写静”的笔法,未免太强调、太吃力。

  从写景转下来,是这样两句:“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尘杂是指尘俗杂事,虚室就是静室。既是做官,总不免有许多自己不愿干的蠢事,许多无聊应酬吧。如今可是全都摆脱了,在虚静的居所里生活得很悠闲。不过,最令人愉快的,倒不在这悠闲,而在于从此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全诗便以这样两句收结:“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自然,既是指自然的环境,又是指顺适本性、无所扭曲的生活。这两句再次同开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相呼应,同时又是点题之笔,揭示出《归园田居》的主旨。但这一呼应与点题,丝毫不觉勉强。全诗从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写到田园风光的美好动人,新生活的愉快,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来。这样的结尾,既是用笔精细,又是顺理成章。

  自来评陶诗者,多强调其自然简淡的风格,至有“陶渊明直是倾倒所有,借书于手,初不自知为语言文字”,“渊明所谓不烦绳削而自合”之类的说法。其实,诗总是诗,“自然”的艺术仍然是艺术,甚至是一种不易求得的艺术。真正随意倾吐、毫不修磨,也许称得上“自然”,但绝非“自然”的艺术。从这诗来看,在谋篇布局、逐层推进,乃至每个细节的刻画方面,都非草率从事,实是精心构思、斟字酌句、反覆锤炼的结晶。只是有一种真实的情感始终贯穿在诗歌中,并呈现为一个完整的意境,诗的语言完全为呈现这意境服务,不求表面的好看,于是诗便显得自然。总之,这是经过艺术追求、艺术努力而达到的自然。

 




庄子把杂念丛生的心灵称之为“有蓬之心”,
意指心灵塞满了蓬草,这个比喻既尖酸又辛辣,实在是痛快淋漓。
庄子又说:“虚室生白,吉祥止止。”
心灵虚静了,智慧也就诞生了;智慧诞生了,人就有了福祉了。
人所有的福祉,皆来自于人的慧根。
而人的慧根,实在是源于一颗虚静的心灵。
竹子凌风舞蹈,自在逍遥,因为它的心是虚的;
水能随物赋行,自在
逶迤,处众人之所恶,因为它不把自己太当回事。

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
李白的脱俗,实在源于他那颗孩童般天真空灵的心。
这颗心没有被世俗的蓬草塞满,所以灵动如珠,秀润如玉。







现在生活,用一个字概括,就是“忙”。
忙于升职,忙于敛财,忙于应酬,忙于骑马找马。
这样说似乎太刻薄,仿佛这些“忙”没有什么意义。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不忙这些忙什么?
人不能免俗,人生就在忙这些身外的东西中虚度过去,实在有些得不偿失。
细细琢磨“忙”这个字,很有意思。
左边一个“心”字,右边一个“亡”字,合起来就是“亡心”,把自己的心弄丢了。
想一想也对,忙于往内心中塞满名呀、利呀、权势呀、美色呀等等蓬草,
虚室才能生白,一颗心塞满了茅草,
那点慧根或者说灵气早逃得无影无踪了。


《新约》中有一句话,很有意思:
“富人要上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
多财累己,这句话劝诫信徒们,在身前千万不要聚敛财富,
一定要广为布施,周济穷人,这样灵魂才能获得拯救。
我不是基督教徒,但我很欣赏这句话中包含的哲理。
人心被铜臭腐蚀,哪里还空灵得起来?
以敛财为目的的人生,就像一个纤夫,
终身背负着财富的重负,在乱石间匍匐爬行,
至死方休,这样的葛朗台或者阿巴贡,与一个没有开化的动物何异?


人生需要财富做根基,这话不假,
 但人生若以积累财富为目的,就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张伯驹散尽家资,将号称“天下第一山水画《游春园》
被书法界誉为“中华第一帖”的《平复帖》纳入囊中,并无偿捐献国家。
这种不以占有为目的的热爱,对文物的热爱,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实在是雅人高致,令人敬佩。
那些心灵雅洁之士,在交友中,很少有世道交。
“君子之交淡如水”,高山流水,人琴俱亡,乃至友人逝去,驴鸣不己,
那样的友谊中,何尝有一星半点交易的味道?
现代人却把友谊变为一种赤裸裸的交易,这样的友谊已经变味,
因为它失去了友谊之为友谊的核心部件:深情。



庄子曾说:“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
这句话如果反过来说,就应该是其嗜欲浅者其天机深。
我觉得这个推理是成立的。
人淡泊了,心中才有余闲。
自然天机醇厚,智慧畅达,成为庄子似的李白的赤子。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虚室有余闲,这余闲,是人生的留白,
有了这留白,人生的图画才真正空灵夭矮,气韵飞动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归园田居·其一赏析
归园田居 其一
每日一诗|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一天一首古诗词 | 高中古诗词,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从《归园田居》读陶渊明的清高品格
《归园田居》课文解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