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国画山水~罗树辉 松树苍劲老辣 大气雄浑 作品集
罗树辉 近照

罗树辉,号松云居士,师承黎雄才,著名岭南画派画家,1950年12月出生于广州,祖籍广东云浮,大学本科学历。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岭南文化艺术创作鉴赏研究院副院长、高级研究员、古今雅韵书画院院长、广东省企业文化协会常务理事。

罗树辉 ,自幼研习山水画,长期钻研岭南画派山水画技法,尤擅表现苍松云海,画风秉承岭南画派神韵,同时融入北派山水画表现手法。

笔墨苍劲老辣,用笔大气雄浑,气韵生动;画面构图奇特,矛盾对比强烈,意境深邃,个性鲜明,特别强调刚柔并济,阴阳平衡,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艺术风格。

罗树辉笔下的松,采用焦墨绘制技法,笔笔如篆,刚劲繁茂,枝干粗笔与铁线交叉其间,穿插自然,错落有致,娴熟而不失灵动,苍劲而兼顾飘逸。

既有简练准确的结构造型,也有空灵写意的东方神韵;既表现出了松的奔放之势和不阿之情,又彰显出中国画的纤巧之秀和含蓄温润。

罗树辉的“苍松云海”,用笔遒劲雄浑,水墨淋漓,黑白氤氲,于刚健中见秀逸,于婉约中显豪迈,无论是气韵、水墨、敷色,还是比兴、抒情、哲理都将中国山水画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他笔下,一棵棵雄壮伟岸、顽强茂盛之苍松屹立于观者眼前,给人一种震撼的生命张力,这是其一。


其二,罗树辉的松树,常常在构图上结合了青山绿水和云雾飞瀑,因此可以说,擅长对云雾的深入刻画,是罗氏作品的另一个显著特点。

说起画云雾的高手,近现代的山水画大家陆俨少先生就是深谙此道之翘楚,不过他们不同的是,陆氏笔下之云雾,主要是通过线条来勾勒,而罗氏笔下之云雾,更多是运用没骨来渲染;陆氏笔意格调高古且颇具个性,罗氏笔调写实而更加朴实自然。

罗树辉通过水墨层层叠叠的渲染,将山峦的连绵起伏、悬崖的陡峭险绝以及空谷云雾缭绕的神秘气氛表现得淋漓尽致,因此给人一种触手可及、身临其境的感觉。

其三,灵猴和飞鸟也是罗树辉时常用来点景的题材。他笔下的灵猴,虽然并非画面的主体,仅仅是画面中一个小小的补充,却依然看出罗树辉对他们的刻画一丝不苟,比如灵猴的各种不同动态、墨色的深浅以及毛发的纤毫毕现可谓栩栩如生;

他笔下的飞鸟,尽管小得只剩下一些符号性的黑点而已,但通过罗树辉的神来之笔,通过各种合理的疏密排列和阴阳调和,使得每只鸟的形态都变得活灵活现。

观其画,似乎能隐约听到深涧中鸟儿的鸣声,从而使画面有一种“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空寂悠远之意境。

在广州土生土长的罗树辉先生,自幼研习岭南画派的各种山水画技法,其画风秉承岭南画派之神韵,同时融入北派山水画的表现手法。

其笔墨苍劲老辣,构图大气雄浑,刚柔相济,对比强烈,气韵生动,意境深邃。

罗氏之松,胜在骨法用笔,笔道遒劲坚韧,苍松之形态在其笔下如龙蛇蜿蜒,气吞河山,通过线条的浓淡、干湿、粗细、虚实诸多变化,以及各种皴、擦、点、染的技法,勾勒、构建起粗干的整体框架和动态;树皮的大小、疏密和质感处理得十分生动自然,凹凹凸凸,斑斑驳驳,虚实相生,极具美感;

他在对细枝的处理上颇见功力,线条精细而不显单薄,笔道刚猛而不失弹性,与那细密工整的松针融为一体,可谓密处不透风,疏处能通马,虚实相宜,意境深幽。

自古以来,松树作为一种坚挺不拔、不屈不挠的文化象征,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推崇和赞颂。

比如李太白的“何当凌云霄,直上数千尺”(《南轩松》)、杜少陵的“青松寒不落,碧海阔愈澄”(《寄峡州刘伯华使君四十韵》)、杜荀鹤的“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松》)以及苏东坡的“凛然相对敢相欺,直干凌云未要奇”(《王复秀才所居双桧二首》)等千古名句,皆是对松树高贵品格的褒扬和礼赞。

而在国画界,松树同样是历代名家反复表现的题材之一,纵观古今,擅画松树者大有人在,若以近现代而论,在全国范围内最负盛名的画松名家,应首推京华董守平先生和岭南黎雄才先生二位莫属。

当今岭南地区的画松好手罗树辉先生,早年便是得到黎雄才先生的点拨和教益,数十年来专注于画松,并逐步呈现出自身艺术风貌的国画名家。

他认为:面对大自然的万千气象,艺术家笔下所表现的并不单单局限于它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花一鸟,更不是将自然景物简单照搬复制,而是在眼花缭乱的大自然景物中寻找自己的精神意境,

以笔传意,以意抒怀,寄托自己的情思;在笔墨运用上达到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在合理地在画面上制造矛盾对立的同时,又机智地将矛盾有效地统一起来,在似与不似之间寻求对“美”的艺术落脚点,完成对“美”的艺术追求与经营。

说起扇面画,一般人会认为既然大画画那么好,那么画扇面画小品自然是小菜一碟,易如反掌。其实,不尽然也。

这些年来,罗树辉先生不仅临摹了大量前辈的构图和笔法,还不忘通过写生和感悟生活来提升作品的精神境界。

甚至,他还通过对书法、音乐等门类的接触和研习,并试图将各种艺术之间的精神内核做到融会贯通。

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有一种“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王维《山水画诀》)的特质。

画家满怀着对祖国山山水水的热爱和激情,以酣畅的笔墨,巧妙地构思,意达笔端,情涌纸墨,方寸之纸,挥洒千里,神驰化外,以博大浩瀚的气势,变化万千的景象,新颖深邃的意境,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幅气韵生动、雄伟壮丽的画面。

正如广东省收藏家名誉主席黎展华先生所言:“罗树辉无疑是成功的,从笔墨技法,从学术层面上让我看到了他打通了自己的精神情感与描绘对象之间的通道,将人品修养与作品格调高度地统一起来,让自己的作品神采飞扬,飘逸超凡。

有人说字如其人,其实画也如人。为什么罗树辉先生画松,既能展现出松树饱经风霜、硬骨铮铮、顶天立地、高风亮节的一面,又少有地画出了松树顾盼生情,迎风起舞,婀娜多姿的妩媚呢?这显然是和他的性格和品格密不可分的。

乐观豁达是罗树辉先生的生活态度,乐于助人是他持之以恒的为人。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总是乐乐呵呵的,保持乐观和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和淡然处之的涵养。

虽然上门求画的人陆绎不绝,画作有价可沽,但每逢抗洪救灾或者资助弱者等慈善活动,他都会慷慨捐画。朋友熟人有求学求职的,他不仅上下沟通,还赠画以酬人情。

如果你认为这些事迹应该写在人事考评上而不是放在画评上的话,那你就错了。

人品如画品,品画如品人。你了解到罗先生平时的为人处事,你才能读懂他的松云山水,为何既有傲骨侠气,又有多情善感的一面。


罗树辉:山、石、松、云的构图组合示范例

1、首先设计并画出近景峭壁,处理近景峭壁时,预留松树树根部的位置。

2、画好近景峭壁后,加入松树。画松树时,可以从根部起笔,也可以从顶部画起,建议从顶部画起,首先让笔肚子粘上适量的水,淡墨、笔尖沾浓墨,然后从顶部起笔,运用笔的中锋,侧锋按压,提拉等运笔方法与变化,顺势到松树的根部。

3、在顶部加入大小、粗细不一的树枝。画树枝时,要注意顶部树枝的穿插变化。

4、树顶树枝画好后,在树身下方引出一枝较粗的主枝,此主枝以枯枝为主,不加任何针叶。目的是取其势,取其神韵。并与顶部较密的松针形成强烈的矛盾对比关系。

5、在松树顶部树枝上加入针叶。树顶主要部位松针要较密,旁边参差的松针较疏,与顶部的松针形成疏与密、厚与薄的矛盾关系。即“疏可跑马,密不透风”。

6、近前景的峭壁,松树画好后加入中、远山,最后画上云雾。画云雾时,要表现出轻飘,缭绕、灵动的感觉。最后全幅调整,对画面进行全面协调,统一。

人划线



冰雪及彩墨山水
好文·好画·伴君好时光


===赞美即是布施 | 分享传递智慧|====

版权说明为了传播正能量,共同学习和进步,非常感谢原作者的辛苦创作,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我联系,我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画 山水画谱 树谱1 松树技法示范讲解
黎展华:《松神崛起,奇姿超然》又一画松高手罗树辉的解读
罗树辉山水画作品欣赏
岭南三杰笔下的山水画,欣赏!
国画山水画法 云雾、点景(一)
国画山水画法 云雾、点景(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