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地为之一寒——八大山人的孤傲

在明末清初,中国的美术史上有一个人你绕不开,避不了,忘不掉,也参不透。这个人就是八大山人。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觉得生涩难懂,想大概是像“扬州八怪”那样几个文坛领袖的和称,到后来才发现八大原来只是朱耷一人。其于画作上署名时,常把“八大山人竖着连写。前二字又似字,又似字,而后二字则类似字,哭之笑之即哭笑不得之意。他一生对明忠心耿耿,以明朝遗民自居,不肯与清合作。他有诗无聊笑哭漫流传之句,以表达故国沦亡,哭笑不得的心情三百年来他饮誉画坛,扬州八怪,吴昌硕,近代齐白石,张大千,李苦禅等画家都一定程度上受到朱耷的印象。


朱耷画像

八大山人一生极富传奇色彩,也造就了他异于常人的艺术风格。朱耷本是天皇贵胄,本生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子孙,但皇室血脉并没有给他带来太多的好处,因为他出生之时明王朝已经是风雨漂泊,成大厦将倾之势。清初之时八大山人从明王爷成为遗民,承受国亡家破之痛,先出家为僧,后由僧入道,巧其“哭之、笑之”的人品和画品成为发人深思的画坛传奇。爱国、爱乡的八大山人,对清初的残暴疾恶如仇,终身苦守不阿,人品至上,成为后世为人的风范。脱俗叛逆吸附满天晖光,成为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代艺术巨匠。透过冷气逼人、嫉俗傲世的丹青,八大山人的扑朔迷离,隐晦幽涩的身世及作品,在世人的争论中化为难释之谜。

八大山人善画和花鸟。他的画,笔情恣纵,不构成法,苍劲圆秀,逸气横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

他的一花一鸟不是盘算多少、大小,而是着眼于布置上的地位与气势。及是否用得适时,用得出奇,用得巧妙。这就是他的三者取胜法,如在绘画布局上发现有不足之处,有时用款书云补其意。

八大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用他的话说是。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可以说少到不可再少了的程度。


前人所云惜墨如金,又说以少少许胜多多许,只有八大才真正作到了这点,可谓前无古人,后难继者。

少,也许能有人作到,但是少而不薄,少而不贫,少而不单调,少而有味,少而有趣,透过少而给读者一个无限的思想空间,这是难有人作到的,八大却具备了如上的要求


八大山人能诗,书法精妙,所以他的画即使画得不多,有了他的题诗,意境就充足了,他的画,使人感到小而不少,这就是艺术上的巧妙。

八大山人干擦而能滋润明洁。所以在画上同是“奔放,八大山人与别人放得不一样,同是滋润,八大山人与别人润得不一样。


如画鱼、鸟,曾作“白眼向人之状,抒发愤世嫉俗之情。后人看其画作,再结合其一生的经历,不免有天地为之一寒的悲凉感。


其花鸟画风,可分为三个时期,50岁以前为僧时属早期,署款传綮个山人屋,多绘蔬果、花卉、松梅一类题材,以卷册为多。画面比较精细工致,劲挺有力。


50岁至65岁为中期,画风逐渐变化,喜绘鱼、鸟、草虫、动物,形象有所夸张,用笔挺劲刻削,动物和鸟的嘴、眼多呈方形,面作卵形,上大下小,岌岌可危,禽鸟多栖一足,悬一足。


65岁以后为晚期、艺术日趋成熟。笔势变为朴茂雄伟,造型极为夸张,鱼、鸟之眼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幅白眼向天的神情。


他画的鸟有些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


有些禽鸟拳足缩颈,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在构图、笔墨上也更加简略。


这些形象塑造,无疑是画家自的写照,即愤慨悲歌,忧愤于世,寄情于笔墨


他在题黄公望山水诗中写道:郭家皴法云头小,董老麻皮树上多。想见时人解图画,一峰还与宋山河。表现出他的民族意识。这也是朱耷能够特立独行不入俗流的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解读八大山人画中的鱼和鸟
八大山人:半生写照,尽于画中所见
八大山人 | 一不小心翻出了天价白眼
清 八大山人朱耷作品欣赏
成语故事: 醉颠画僧
博物馆文物介绍——八大山人的《鱼石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