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水墨里的王文英
和王文英相识,是在第七届冰心散文奖的颁奖活动上,我俩同去领奖。她获奖的篇目是《写意的宋朝》。后来知道了她的身份,不禁感叹,不愧是搞书画艺术的,连获奖的散文也是“写意的”,对她的多才多艺由衷地敬佩。
我们成了微信好友,但是联系并不多。她在朋友圈发的,多是书法绘画方面的内容,倒是让我学到了不少。
王文英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应该将主要精力放在文学创作上的,但是她好像更倾心于书画。我一直没有机会解开心中这个疑问,直到有一天从报纸上读到了一篇对她的专访。
那篇专访说,王文英的童年时光,是随着当兵的父亲工作地的变化,辗转在京郊,基本是在乡村学校度过的。
王文英对书画的热爱,是受到了一位老师的影响。

王文英作品《活色生香》

那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老师。“他特别喜欢文艺,学校的鼓乐队、武术队都是他创建的。他的蝇头小楷也写得特别漂亮,他的生活就像小楷似的,一丝不苟。”王文英说,其中最吸引她的,就是老师一手漂亮的书法。
模仿从那时候开始。比起描红模子,王文英更想写成老师的那样的字。她多希望每个字都能像老师写得一样漂亮啊!
只可惜,那个年代生活困苦,王文英有兄弟姐妹四个,她在家中排行老大,小小年纪就要分担家务事,属于她的时间并不多,能够自由读书的时光就更有限了。虽然住在乡村中的部队大院,也一样会时常停电。停电时,一家人只能就着一盏光柱昏黄的煤油灯,就是写作业也只能将就着。
王文英有着永远干不完的家务事,别的孩子吃完饭会结伴出去玩,她很少有这样的机会。母亲上班很远,只能赶部队每天唯一的一班车,每天都起早贪黑。但只要一有了时间,王文英最喜欢的就是读书、写字、画画。有的时候,夜里父母睡下后,她就悄悄爬起来,把衣服罩在本来就不太亮的灯上,趴在床上读书,有时天大亮了她都不知道。
王文英儿时最好的小伙伴是邻居家的妹妹,她的妈妈为她请了一位美术老师,王文英羡慕极了。只要有空,她们就在一起画画,有时候画插图,有时候画连环画,有时候绣十字绣,不亦乐乎。
虽然从小生活在农村,公共资源匮乏。但王文英一直住在部队大院里,守着一座不算大却也足以让人羡慕的图书馆。他的父亲是总后一个汽车团的宣传股股长,平时很喜欢读书、写字。受父亲影响,王文英从小就喜欢读书,她先把家里的书读了个遍,之后又和小伙伴们换书读。虽然她心里最先埋下的是一颗作家的种子,但她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书法。
为了学习书法,王文英在北京中国书画研究社书画学校报了名。每天晚上从通州(当时叫通县)到位于西城的二龙路的书画学校去上课,下课再回通州,那时的公共交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没缺过一次课。那个时候她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临帖,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没有一日休息。
每年七八月份,酷暑难耐,当大家坐在电扇下纳凉的时候,王文英却生怕电扇把墨汁吹干,总是独自跑到闷热的小屋里临帖,一临就是几个小时。

王文英作品《草书·唐人王昌龄诗出塞》

1983年,王文英参加了首届北京青年书法大赛,每个书体只有四个人获奖,她是四个隶书获奖者中的一个。
此后,王文英又多次参加了中国和日本的书法展览和比赛,并屡次获奖。1985年,她凭借多次入选重要展览、获奖,加入了北京市书法家协会,几年后加入了中国书法家协会。
王文英在《兰堂偶记》一书的序言中说:“人的一生很长,长到你总是以为还有下一个春天;人生很短,短到你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人生就到了冬天。一直忙忙碌碌奔波在路上,偶尔回头望望,好像只是一个错神儿,我就从青葱少女变成了资深的熟女,再看看来时的路,竟也这么长。这么长的人生路上,除了职场,我把大把的时光交给了书法绘画,而不是从小就喜欢的文字,就像忘记了自己是学习语言文学出身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文英相继入选中国书法家会协举办的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第八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家作品展,全国第四届、第六届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优秀作品展,荣获全国第三届楹联展铜奖。
现在的王文英,是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近些年,她先后在《中国文化报》《书法报》《艺术市场》《青少年书法报》等报刊杂志开设了“兰堂品读”“兰堂偶记”等六个专栏,从事书法艺术的鉴赏、推介传播和批评。特别是《青少年书法报》上的“兰堂品读”,《艺术市场》杂志的“兰堂笔记”,影响大,好评多,其中《拿书法和世界接轨,行吗?》荣获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媒体优秀作品评选杂志理论、评论类二等奖。
可喜的是,王文英并没有忘记文学创作,这几年先后出版了《北窗夜话》《兰堂偶记》《风过梦窗》等散文随笔集。诗词作品曾被《诗词报》专题介绍,并被收入《现代古诗三百首》《古今妙词一百首》(文史出版社出版)。
著名画家、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纪清远先生这样评论王文英:我感觉王文英的书画艺术颇有格调,就是因为她的画是带有很典型的文人画特点,更准确地说她的创作具有文人画精神的感知和实践,体现了抒发性灵的文人风骨。以文入画是文人画最重要的特征,王文英继承了这一传统,从一幅幅“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作品中看,她造就了“家山梦忆”中“四美”完胜的理想境地。如她所说“我非文人,却常做着文人惯有的梦,逍遥天地之间,任云卷云舒。”尽显“尽得风流”的禅意。
期待着,王文英的艺术世界更加精彩。

文 | 沈俊峰



王文英,字仪羲,号兰堂、双清山馆主人。

书法家、画家、散文作家。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九三学社中央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九三学社中央书画院副院长。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法报》遴选“当代十大女性书法家”、《书法导报》推介当代书法50家,入选书艺公社2017年百位最具收藏及投资价值的书法家。荣获第七届冰心散文奖。

1983年参加北京青年书法大赛,荣获“青年优秀艺术作品奖”,1986年加入北京书法家协会,1992年加入中国书法家协会。

 出版有《北窗夜话》《兰堂偶记》《五分钟读懂一幅书法作品》《青少年书法早成》(隶书卷、行书卷)《中国书法家协会书法考级理论辅导教材》《中国书法家协会软笔书法考级教材(专业级)》及多种书画作品集,诗词曾收入《现代古诗三百首》《古今妙词一百首》。在报刊杂志上开设兰堂偶记、兰堂笔记、兰堂杂记等专栏。

绘画作品有《逍遥游》《家山梦忆》《时光里的诗》《清平乐》《满庭芳》《活色生香》等系列。 


END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文英:故事从这里开始
王文英书画欣赏|心中有山水,便是居林下
人美、画美、书法美,著名女书法家王文英将美进行到底
王文英
王文英 | 遇见
王文英丨我的画笔我做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