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井冈山》电视剧经典情节、台词集锦(一)

《井冈山》电视剧经典情节、台词集锦(一)

             赵芳老师

 

1、子珍送给主席一片红叶做书签。

主席拿着那片红叶,无比感慨地说:“这个书签比什么都好。一叶而知秋。夹在书中即是收藏了整个秋天呵!”

 

体会:

从一片红叶憧憬整个秋天收获的丰富和喜悦,从一朵花的盛开想象整个春天生命的复苏和希望。这就是主席的诗人情怀呵!倘若没有这样开阔的胸襟和高远的境界和诗意的想象,他就不可能在人生的低谷时期发出“战地黄花分外香”的吟唱,更不可能在刚刚遭受了不公正的批评和指责之后又发出“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的感慨。无论是“战地黄花”的明丽,还是“雨后斜阳”的清朗,抑或是“关山阵阵苍”的雄浑,主席仿佛总能以革命家的见识,勾画着正义战争的美丽,以诗人的眼光,描绘着战场景致的美丽,同时又以哲学家的头脑,对于自己所投身的伟大事业进行着独到的思考,参悟着生命的意义。

“只要是猛虎,就是在山中盘踞十年也能一啸冲天!”

是的,毛主席注定不是闲适散淡的人。他浓郁的诗人气质注定了他终将不平凡。在此后领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征途中,在领导着人民一起创造历史的进程中,他终于谱写出了最为恢弘壮丽的人生诗篇!

刚刚走上理想主义道路的我们,日后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只要我们能够逐渐参透主席“战地黄花”的人生观,“雨后斜阳”的审美观,并将此化作推动自己前进的精神养料,还能有什么可以阻止我们追寻理想的脚步呢?

 

2、主席: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人生无时无刻不在奋斗,没有奋斗就没有成功。人是如此,党也是如此。我们党就是要在奋斗中成长、壮大,也会在奋斗中走向胜利。

 

体会:

人需要奋斗,党需要奋斗,我们各个新青年社团同样需要奋斗!当然,我们还要集体奋斗,在集体奋斗中不断成长、壮大。

 

3、秋收起义后,师长余洒度反对主席将队伍带上井冈山,指责主席是“偏安一隅,乐不思蜀”。毛主席反驳他说:“我不是乐不思蜀,我是得陇望蜀。”

但是,在余洒度离开井冈山之后,主席却谆谆告诫大家:“我们不是来做山大王的。我们的眼光要看到山外,看到全国。余洒度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果我们偏安一隅,乐不思蜀,就做不了‘革命的山大王’。所以,我们要得陇望蜀,把队伍拉出去,通过分兵游击,筹粮筹款,扩大政治影响。这样,可能以后的工作不太好做。刚上山不久,被窝还没焐热就走了,不少同志可能想不通。大家要做他们的思想工作,把道理讲清楚。”

 

体会:

毛主席说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但是,群众有时候就是物质性比较强的,就是不能看得那么长远、那么全局的。就像此处说的,当毛主席“要得陇望蜀,把队伍拉出去,通过分兵游击,筹粮筹款,扩大政治影响。”的时候,普通同志的工作可能就不太好做,思想上可能就想不通。因为他们自秋收起义以后奔波了将近两个月,其辛苦和疲劳程度自不待言,一定想在井冈山这里好好地把被窝“焐热”。

这个时候怎样做才是真正的“一切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呢?是迁就群众的物质性,满足他们的短期、局部利益,还是教育引导群众,着眼于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呢?当然是后者。所以,主席的群众路线最关键的还是在于这一句:要做群众的领导,不能做群众的尾巴。

南街的顾毅师兄好像也有一句比较类似的话,大概是:永远都不要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群众!

 

4、中央特派员周鲁对主席说:“难道你不怕我回去告你的状吗?”

主席回答:“我怕告状?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需要用自己的忠诚和生命为党探路,因为我们的党毕竟还很年轻。虽然以自己的主张去与中央对抗很艰难,但是再难也得坚持呵!一个人光想着自己的得失怎么可能会有整个事业的发展?既然把革命当做一生的抱负,那就得有舍得一身剐的精神呀!”

 

5、毛主席在与余洒度争论中国革命道路时说:“其实走没走错路回头看路才知道!”后来余洒度执意离开,毛主席语重心长地对他说:“高山大川,层峦叠嶂,小心别走错了路呵!”余洒度走后去中央做了歪曲事实的汇报,继而又投靠了蒋介石,最后因贩卖鸦片和贪污被处决……

 

体会:

“其实走没走错路回头看路才知道”。这让我想到了韩老师在《三大自信,从何而来》一文中所说的:“做一件事情,事后来说这个决策多么英明伟大,事前看其实有无数条路可以选择,事前是根本看不清楚的。没干过事的人不太清楚,干过事的人大概会比较清楚。干过事的人会发现,路实在是太多了,有各种可能性,各有各的好处,各有各的风险。”

 

6、毛主席初上井冈山时与王佐的一段对话:

主席:中国古代有“盗虽小人,智过君子”的说法。我现在要对你说的是:盗非小人,义过君子!

王佐:就冲你这句话,我南斗跟你跟定了!

主席:不是跟我,是跟共产党。共产党才是我们全国老百姓的领路人哪!

王佐:共产党我是见过不少,可是我就认你这个共产党。

主席:认识我毛泽东容易,可是认识共产党就不那么容易了。我想你会慢慢想清楚的。

 

体会:

“不是跟我,是跟共产党。共产党才是我们全国老百姓的领路人哪!”

这句台词与《韩老师谈青年立志》一文中的一段话有异曲同工之妙,现摘录于下面,希望可以促使大家就此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推倒了所有的神像,是不是要让大家因此把我当作一尊神来相信呢?绝对不是这样!我还真的不是要大家相信我。如果是让大家来相信我,那就是我把自己当神了。我说的是:“相信你自己,相信你自己内在的良心,相信你自己内在的善良,要从你自身的切身经历当中寻找为人民服务的动力。”我是这样说的吧?这就不是要大家相信我,而是要大家相信自己。所以,当我推翻了所有的神像之后,实际上是希望诸位能够成为自己的神,把你们内在的良心、内在的正义、内在的光明发扬光大,而成为未来的人民群众的神!

 

其实,共产党不就是把韩老师所说的那个我们每个人都有的“内在的良心、内在的善良、内在的神性”给激发、强化并且汇聚了起来,才能最终成为“全国老百姓的领路人”吗?

 

7、主席:一根稻草,一拉就断。若是拧成一股绳就不容易拉断啦!

 

体会:我们平日里总是强调要集体成长,强调“抱团成长”。因为作为刚刚走上理想主义道路的单个的个体(一根稻草)来说,需要面对的是来自世俗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阻力。这个时候,思想和志向还不够明晰、坚定的我们极易陷入彷徨、犹疑、惶惑的状态,直至最后退出,回归到主流世俗社会的生活,也就是被“拉断”了。但是,如果我们能够在集体当中成长,“拧成一股绳”,那我们就会感受到来自集体、来自同志的强大力量和希望,进而更好地成长。而集体也会因为我们的成长而变得更加强大、更加有希望。如此形成良性的正反馈。当无数颗心灵的火焰互相映照、互相温暖、互相辉映的时候,就可以燃烧成为照亮明天的太阳!

我们各自所在的社团,我们每天关注的大学网、新人圈,就都是将我们这一根根脆弱易断的稻草,拧成结实、有力、粗壮的绳子的力量呵!

 

8、朱德率领南昌起义部队在上井冈山之前决定要攻打宜章县。但强攻代价太大,需要智取。如何智取呢?恰好队伍中有黄埔军校出身的此前又是宜章县有名的胡家五少爷——胡少海。经商量之后,决定利用县城中主事者急于巴结胡少海这样一个国民党军官的心理,骗取他们的信任,带领队伍进入城内。就在对方设宴款待胡少海等人并且毫无戒备的情况下,一举拿下了宜章县城。

当胡少海举起枪对着款待自己的宜章县长时,对方惊讶地问:“你不是五少爷?”

胡少海回答:“我以前是五少爷,现在是共产党!”

待胡少海随部队离开宜章县以后,其父亲登报声明,断绝与胡少海的父子关系。

 

体会:

胡少海被称作“胡家的叛逆”。这样的“叛逆”在共产党的队伍中不计其数。正是因为有了这无数个“叛逆”,才最终成就了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伟业。

我们不妨将镜头拉向《红色摇篮》当中去,去看一看另一个“黄家的叛逆”——黄公略。

蒋介石组织对中央苏区第三次围剿的时候,扣押了黄公略的母亲和妻子,同时派了黄公略的叔叔黄梅庄和哥哥黄汉湘秘密去苏区进行拉拢劝降。在这种情况下,黄公略大义灭亲,决定杀掉前来劝降的叔叔,并且要将蒋介石的阴谋布告于天下。毛主席劝说他要谨慎行事,毕竟其母亲和妻子还在蒋介石的手里。黄公略回答: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我们共产党人更应如此。重症下猛药!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手段。人有血缘之亲,更有革命之情!我的亲人和兄弟多得很呢。大家都说你对我比亲兄弟还亲,连我的名字都写进了你的诗里……”

黄公略最终于红军第三次反围剿中牺牲于吉安东固方石岭,以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捍卫了对党和革命事业的忠诚!

 

体会:

“人有血缘之亲,更有革命之情!”

这不就是韩老师所说的“为人民服务就意味着要斩断此前的因果链”的另一种诗意表达吗?

曾经有同学问韩老师,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个人倒也无所谓了,但是毕竟还有这么多家庭责任呢?如果一个人处理不好与家庭的关系,不能为父母尽孝,不能为家庭尽责任,那是不是会有无所着地的感觉?”

韩老师回答大概可以帮助我们更进一步去思考究竟该如何处理“血缘之亲”和“革命之情”两者之间的关系。

你所说的就是所谓“因缘”嘛,自己就是前面因缘的产物。而一旦说要为人民服务,那就意味着要斩断此前的因果链。“斩断因果链”就叫神!你觉得“过不去”,那就是还停留在原来的因果链当中,还真的就过不去。如果你下决心斩断因果链,就让父母当自己这个孩子已经死了,这个就叫斩断了因果链,也就因此而开启了一个新世界,自己也就因此而成为了一个新人!

这个地方有一个要害。我常常说一个人在18岁以前,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是要尽孝的,“忠臣还是出于孝子之门”呢。第二,18岁以后该做什么?你要知道,因为你的斩断因果链,就使得天下无数的父母和子女得以有和平的生活。如果你不能斩断,落入因果链当中,就会有30万南京大屠杀。这就是“舍小家,顾大家”。你当然可以说“我去牺牲了,革命了,那父母的责任怎么办?”如果你老是停留在这儿,这一关就过不去。只要这一关过不去,那父母是会有很多期待的。而你要满足他们的愿望,就得结婚吧?生子吧?升官发财吧?其实他们的愿望是非常多的,会不停地套上你!

如果有人去承担天的功能,地上就可以草木葱茏,欣欣向荣。问题在于现在那些本来承担天道的人,他们塌下来变成了地,那地面上就暗淡无光了,甚至就是人间地狱。也就是说,像中共的高级干部,他们客观上是处于天的位置,但是他们的心性却是个“地的心性”,所以天就塌下来了!那么什么叫新人?就是要承担未来社会的“天之道”,这样才会为普通人良好的日常生活撑起一片广阔的天空!就像毛主席当年“立志出乡关”,当然,那时他还有“学不成名誓不还”这种“地”的成分。

什么叫“立地成佛”?其实斩断因果链就叫立地成佛,然后就开启了一个新的因果。这就叫新人新社会。我反复讲“立志”这两个字,其实一旦立志了就不再是普通人,因为普通人的状况其实是跟着因果走的,而立志则是一件斩断因果的事情,或者叫“不被以往的因果所束缚,要开启新的因果”,这就叫立志。我以前还有这样一个说法:什么叫立志?立志就是个黑洞。立志之前的世界是儿童时期、少年时期的世界,那里面有很多的因果。最后通过思考之后,相当于前面那个宇宙不断地坍缩,最后就坍缩成一个黑洞,到了黑洞之后,啪的一个大爆炸,又开启了一个新宇宙。所以,立志这一点是一个基点,数学上的基点,人生的一个“黑洞点”,把此前的所有因果作一个了结,然后去开启一个新宇宙!

毛主席当年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如果他在原来的因果链当中,那就是老老实实地去当一个富农,慢慢变成地主,变成官僚。那都是在这个因果链里面,也就是一个“好孩子”,对得起父母,对得起家族,但是就出不了韶山这个圈子。后来因为读书思考,要救国救民,此后的他对于家庭而言,就相当于是死了,而且不但是死了,实际上还要那么多的家人都跟着一起死(算上江青一共是牺牲了七位亲人吧),因此才开启了后面一个巨大的因果链!所以“走上神坛”不是假的,而是真的!此前我们无非是没有这样去认识过而已,不知道这样去总结提炼人的成长过程。

后来1957年的时候,毛主席大概说过一段话,意思大致就是:年轻人就是该有年轻人的样子,共青团不要搞得那么死气沉沉,就是要唱歌跳舞。也就是说他那个时候讲的与我现在讲的不太一样,没有把立志这个东西看得那么重要,因为立志就要读书思考,于是唱歌跳舞这些东西就跟着减少了。当他为普通年轻人撑起一片天空的时候,年轻人反而可以通过什么“向雷锋同志学习”、“向焦裕禄同志学习”,这样慢慢地濡染,去形成新的道德。但是问题在于:那是在已经有了一个相对美好社会的前提下,才可以通过慢慢的濡染而不是通过立志去形成新的道德。立志其实是一个断裂,是一个顿悟!也正因为是濡染的缘故,比如说整个五六十年代通过濡染的那一代,到了八十年代以后,根本就抵挡不住各种诱惑,所以不得不又出现一个“立志的一代”。

 

9、王佐、袁文才要与毛主席结拜兄弟。毛主席拒绝了,说共产党人“不兴这个”。

王佐说:“那我就加入共产党!”

毛主席回答:“你现在还不够格呢!”

王佐很困惑:“你们共产党人杀富济贫,我们也是杀富济贫的。既然都是杀富济贫,为啥我就不够格呢?”

毛主席问:“你的‘富’是‘劫’了,可是‘贫’又‘济’了多少呢?你们劫的东西基本上让你的兄弟们分了用了。”

王佐:“古往今来那绿林好汉不都这样吗?”

毛主席:“可共产党不是这样。打土豪、分田地那是真正的劫富济贫,要使劳苦大众翻身解放永远过上好日子。”

贺子珍:“共产党有句话,要解放天下所有的受苦人,最后自己才能过上好日子。”

毛主席:“我们共产党人最讲抱团,不仅自己抱团,还要跟普天下劳苦人抱团。这份情义要比结拜兄弟纯得多,浓得多,也深得多呀!南斗兄弟要成为共产党队伍中的一员,你我要比结拜兄弟亲得多呵!”

 

体会:

我们读书会的确有很深的姐妹情,但是绝不是单纯的姐妹情,而是因为要改造中国与世界,要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理想将我们逐渐凝聚成了一个团结亲密的集体,自然也就有了姐妹深情,但又是远远深于、浓于、超越于姐妹的深情。姐妹情只是我们服务于理想的相对偏物质性的东西,是基础,而思想才是真正的主导。姐妹情因为有了理想的牵引和思想的主导、升华,而变得深沉、厚重、有方向、有灵魂,而思想也因为有了丰厚的姐妹情做基础而变得切实、充盈、可触摸、可感知。

但是,我们必须时刻谨记并警惕,决不能止步于肤浅、狭隘的“小情小爱”的姐妹情,更不能形成“山头主义”和“小团体主义”,而是要在正确思想的指引和主导下,与更多的兄弟社团抱团成长,与更多的新青年抱团成长,不断地向着理想主义者“大情大爱”的境界攀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一军团三大军长,并称井冈山三大骁将,唯一活到建国的成了元帅
井冈山时期毛主席的五虎上将
珍贵视频:1965年毛主席时隔36年重上井冈山!当地群众热烈欢迎
毛泽东的语言艺术,智慧与幽默并存
58年聂鹤亭反对一元帅当军委副主席:在井冈山上,他职务还不如我
1952年毛主席视察河南,遇到失联20年的爱将,当即问道:你去哪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