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己会不会发生心血管疾病?

心血管疾病轻则长期乃至终生吃药,重者支架、搭桥、心衰,甚至死亡!

对待心血管疾病,最好的方法,莫过于早发现早治疗。可是我们如何才能早发现心血管疾病呢?

比如心绞痛发现的时候,大部分心血管狭窄已经70%以上了,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发现的时候,更是为时较晚,危及生命了。

最好的方法是更早地去发现自己有没有心血管疾病,可是现在医院并没有这种仪器,也没有这种检查,我们无法通过一个什么检查就能判断自己未来不会不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那么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吗?

当然不是!

目前我们会根据一个人的习惯和三高等来综合分析,给予评分,得分越高,越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进而来判断未来这个人会不会发生心脑血管疾病。

一、是否抽烟

不抽烟者得0分;抽烟者得1分。

抽烟者甚至包括吸二手烟的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是不吸烟者的3倍以上。所以吸烟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如果自己吸烟,那么先给自己得1分,如果自己不吸烟,自然不得分。

我们在医院遇到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大部分都抽烟,抽烟越多,血管情况越糟糕。

二、是否有糖尿病

没有糖尿病得0分;有糖尿病得1分。

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内皮,增加血管内皮炎症反应,进而会加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所以糖尿病的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要比没有糖尿病的人风险更高。有糖尿病的人得1分,没有糖尿病的人不得分。

糖尿病对于血管的影响,常常是弥漫性的,也就是整个血管很多部分有斑块或狭窄。

三、是否有高胆固醇血症

胆固醇低于5.2得0分;胆固醇高于5.2得1分。

长期的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长期升高后,会增加血管内类脂质物质,这些类脂质物质会堆积在血管内壁,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血管斑块。

随着这个方案是参考总胆固醇,但我们更关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所以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于自己的参考值,那么就得1分;如果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那么就不得分。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三个标准,分别是低于3.4,低于2.6,低于1.8。

四、是否超重或肥胖

体重指数<24,得0分;24-27.9,得1分;>28,得2分。

肥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的人不但三高风险会增加,而且动脉粥样硬化风险会增加,冠心病、脑梗死等风险会增加。

判断一个人胖不胖,比较简单,相对方便的方法就是通过体重指数来判断胖不胖。也就是体重指数即BMI=体重(千克)/身高(米2),这个数值如果低于24,那么体重就属于正常,就不得分;如果在24-27.9,得1分;如果体重指数超过28,得2分。

看来越胖,以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越大。

五、年龄

39岁以下得0分;40-44岁,1分;45-49岁,2分;50-54岁,3分;55-59岁,4分;

60-64岁,5分;65-69岁,6分;70-74岁,7分;75-79岁,8分。

看到年龄的评分,我们不难看出,心脑血管疾病是和年龄明确相关的疾病。我们出生的时候,血管是光滑且富有弹性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大部分人在40岁左右,我们的血管逐渐硬化。渐渐地,有部分人因为各种高危因素,比如抽烟、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等原因,那么就会出现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年龄越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越大,理论上说我们只要活到足够大的年龄,我们可能人人都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六、血压

收缩压(高压)<120,得-2分;收缩压(高压)129-130,得0分;

收缩压(高压)130-139,得1分;收缩压(高压)140-159,得2分;

收缩压(高压)160-179,女性得3分,男性得5分;

收缩压(高压)180以上女性得4分,男性得8分。

在没有吃降压药之前,我们的血压水平,决定了我们日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理想血压,不但不会加分,还会减分,如果您的收缩压低于120,那么还会减去2分。

正常血压也就是120-130mmHg之间,不得分,相对来说没有因为血压高导致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正常血压高值,也就是130-140之间,这时候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就会增加,会得1分;1级高血压得2分;2级高血压的女性得3分,男性得5分;3级高血压女性得4分,男性得8分。

根据上述6项评分,把自己的得分加起来,随后根据自己的得分对照表格查看自己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男性对照表

女性对照表

如果自己得分对照表格后,风险小于5%的为低危人群,也就是说未来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较低,那么请继续保持健康的生活,同时要查体,监测自己的血压、血糖、血脂。

如果自己得分对照表格后,风险小于5-9%的为中危人群,说明已经有三高或有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那么应该积极管理自己的三高,同时应该管理自己的生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这时候不控制,那么以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就比较高了。

如果自己得分对照表格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超过10%,这时候就更应该高度重视了,这属于高危人群。高危人群除了要健康生活,控制三高外,需要在医生的评估下,判断要不要吃他汀或/和阿司匹林。

当然,除了上述6个高危因素外,其实我们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还与遗传因素、酗酒、久坐不运动、不健康饮食、熬夜、压力大、心情不好、环境因素、对待疾病的态度等等都有这一定的关系。即使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不同人3高控制得怎么样也不一样,所以以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不一样。

上述6点,是影响以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因素,但不是只有这6项指标。

我们每人与其精心计算自己的得分,不如尽快地控制好三高,早点远离烟酒,控制体重,坚持运动,健康饮食,不要熬夜,好的心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辟谣:胆固醇升高都必须吃他汀吗?医生:关键要看低密度脂蛋白!
你只需控糖?很多糖友却因它丧命!解决它,你务必做好这几点~
胆固醇正常值因人而异 不能“一刀切”
血管好不好,就看一张表!做好两件事,远离心脑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偏高怎么办?
降压、降脂、降糖,共同保护你的心脑血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