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血虚体质养生法

血液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它包含人体所需要的物质,对全身各器官起着支持作用。血虚指体内阴血亏损的病理现象。



可由失血过多,或久病阴血虚耗,或脾胃功能失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血液等所致。由于气与血有密切关系,故血虚易引起气虚,而气虚不能化生血液,又为形成血虚的一个因素。主要可归纳为脏腑失于濡养、血不载气两方面引起的病症。


血虚体质辨识标准



成因:先天不足; 脾胃虚弱,生血不足; 各种出血; 久病耗血,思虑过度,暗耗心血; 瘀血阻络新血不生等。


形体特征:形体偏瘦;


心理特征:性格内向,注意力不集中,易健忘;


适应能力:不耐风、寒、暑、燥邪;


患病倾向:易感冒、眩晕、头痛、心悸、不寐等病证;


常见表现:面色萎黄或苍白,唇甲淡白,心悸少眠,手脚发麻,肌肤枯涩,心悸,健忘,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月经量少,或闭经,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等。


血虚体质的人养生原则以养血为主,因“气能生血”,所以还要兼顾补气。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主藏血,肾主藏精,精可化血,因此,养血应以肝、脾、肾三脏为主。


调养原则

 

调体方法:健脾养肝,益气生血。


调体要点:一、养血佐以益气:根据气血互根的理论,在养血生血的同时,佐入适量益气之品,以达阳得气血生化无穷。二、养血兼顾脾胃:调治血虚之质,要充分考虑顾护脾胃,脾胃是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始能饮食多进,化源不绝,体质强健。


精神调摄




血虚体质的人,时常精神情绪不振奋,烦闷不安,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在情绪不佳时,应采用振奋精神的方法。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或养花植木,观赏花草,消除郁闷心情,开阔胸怀,使人产生“沁人心脾”的快乐。


起居调护


血虚体质的人也不宜过度劳累,凡事宜量力而行,以免耗伤气血。因肝藏血,人卧则血归于肝,使肝气得养,所以血虚体质的人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尤其不能迟于晚上11时入眠(胆附于肝,夜间11时至凌晨1时,为胆气所主),以柔肝潜阳。又肝开窍于目,《内经》上说“肝受血方能视”、“久视伤血”,所以血虚之人要养成良好用眼习惯,读书、看报、工作、学习时,一般1个小时左右就应当停下来适当活动一下,远眺或做眼保健操,使眼睛 得到休息,尤其应避免长时间看电视,避免眼睛过度疲劳。


运动锻炼


由于“目得血而能视,耳得血而能听,手得血而能摄,掌得血而能握,足得血而能步”,因此血虚体质的人运动必须采取适度的原则,避免运动量较大的项目,可以结合医生的建议,选择一些运动量较小,节奏较为缓和的项目如瑜伽、太极拳等。


针灸按摩 



可以选择血海、三阴交、足三里穴位进行长期按摩,揉按以局部酸胀麻为度,可左右交替按揉,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血亏虚的3种情况及推荐食疗方法 调理5个步骤
中成药分享|精不足寿短,血不足失眠,气不足食少,三个中成药补精补气、补血
气血不足,气血亏虚,吃什么?
不同体质养生法 九种体质VS 九种中成药
血虚体质总论
中医体质养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