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台州历史上自然灾害大事记

 

 

台州历史上自然灾害大事记

l 春寒

宋乾道元年(公元1165年)
           
台州寒,败首种,夏无麦,饥。(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O

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
           
台州春无大麦,饥。(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
           
临海,正月雪深丈余。(《临海县志》)

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
           
台州大无麦,民饥多殍。(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
           
临海冬寒道饥相望。(《临海县志》)

元至正十四年(公元1354年)
           
春,台州大饥。(雍正《浙江通志》卷一O八)
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

        
三月谷雨,天台陨霜如雪,杀草木,蚕无食叶,麦无收。(宣统《天台县志稿(油印本)》卷五)

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
           
黄岩大无麦。(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

        
三月二十日,天台雨雹,四月初二日立夏,又大雪,是岁饥。(宣统《天台县志稿(油印本)》卷五)

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
           
临海冬大寒,冰冻经月。(《临海县志》)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
           
临海十二月十四日大雨雪,深丈许,至次年正月止。(《临海县志》)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温岭十二月大雪丈深。(《温岭县志》)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
        
三月十二日,黄岩雨雹;闰三月十七日,台州陨霜。三月十二日,温岭雨霰、大雪,寒甚(翌日为清明节)。(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六、《温岭县志》)
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

           
春,仙居无麦。(光绪《仙居县志》)
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

           
临海冬大寒,草木尽萎,江为冰,流水断浮桥。温岭十一月大雪,深尺余,寒甚,咳吐成冰,河流尽冻,不能行舟,花木多萎。(《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l 雹灾

唐长寿二年(公元693年)
           
台州蝗。(雍正《浙江通志》卷一O八)

唐长庆二年(公元822年)
           
临海虫蝗。(《临海县志》)

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
           
台州蝗。(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
           
台州蟊为灾。(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元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
           
台州有飞蝗自北来,禾稼竹木皆尽。(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元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
           
夏六月,台州蝗;黄岩有飞蝗自北来,禾稿竹木皆尽;仙居大蝗,禾稼竹木俱尽。(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民国《仙居县志》卷二四)

元正统十一年(公元1446年)
            
台州蝗。(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元成化十一年(公元1475年)
            
台州、黄岩、温岭、仙居蝗食苗。(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民国《仙居县志》卷二四)

元正德三年(公元 >1508年)
          
夏,台州、黄岩、仙居旱螟,大饥,民殍。(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光绪《黄岩县志》卷三九、民国《仙居县志》卷二四)

元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
          
台州、仙居旱蝗,食苗根节俱尽。(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民国《仙居县志》卷二四)

元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
          
台州、仙居旱蝗,豆粟食尽。仙居螟害,豆粟尽死。(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民国《仙居县志》卷二四、《仙居县志》)

元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
          
太平(温岭)蝗,伤稼。(嘉庆《太平县志》卷一二)

清顺治六年(公元1649年)
          
天台虫,食禾殆尽,乡民皆入山采蕨,村舍无烟。(宣统《天台县志稿(油印本)》卷五)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
          
秋,仙居旱蝗。(民国《仙居县志》卷二四)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仙居秋蝗食苗,根节俱尽,并及木叶。(民国《仙居县志》卷二四)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
          
秋,黄岩、温岭旱,虫伤禾。(光绪《黄岩县志》卷三九、《温岭县志》)

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
          
太平(温岭)稻生虫。(嘉庆《太平县志》卷一二)
清嘉庆十一年(公元1806年)

          
太平(温岭)稻生虫。(嘉庆《太平县志》卷一二)
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

          
仙居蝗。(光绪《仙居县志》卷二四)
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

          
黄岩虫,害稼。(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六)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

          
秋,太平(温岭)虫,伤稼。(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六)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
          
仙居夏,秋螟虫,浮尘子为害,全县水稻减产六成以上。温岭虫,早稻螟虫滋生,晚稻亦受螟害。(《仙居县志》、《温岭县志》)

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
          
温岭虫灾,淋川、松门、必胜、太平、滨海、河洋等乡晚稻受害严重。(《温岭县志》) 

l 地震

唐景龙二年(公元708年)
           
七月辛卯,台州地震。(《旧唐书·中宗纪》)

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九月丙午,台州地震。(康熙《台州府志》卷一四、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
         
六月辛未,黄岩县大雨水,有山徒五十里余,声如雷,草木冢墓皆如初,而故址为渊潭;时临海清潭山亦自移。(《文献通考》卷二九七、雍正《浙江通志》卷一O八)

元至正九年(公元1349年)
          
六月,台州地震。(《元史·五行志》、雍正《浙江通志》卷一O八、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
            
十二月丁已,台州地震。(《元史·五行志》、雍正《浙江通志》卷一O八—)

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
         
九月庚子,台州地震,有声,地生白毛。仙居九月十三日半夜,地震有声。(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温岭县志》、《仙居县志》)

明万历二十三年(公元1595年)
            
冬至日,天台地震。(宣统《天台县志稿(油印本)》卷五)

明万历二十四年(公元1596年)
         
五月二十八日,天台地震,六月初十日又震,十一月十五日又震。(光绪《台州府志》卷二十九、宣统《天台县志稿(油印本)》卷五)

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
         
十一月初九日夜戌时,全省各府县地震波及临海、仙居。十一月十一日戌时仙居地震有声。(科学出版社《中国地震目录》第一册第一部分“强震目录”第6263页、《仙居县志》)
明崇祯八年(公元1635年)

         
十一月二十六日,台州府临海、仙居地震;仙居屋脊皆动。(康熙《台州府志》卷一四、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光绪《仙居县志》卷二四、《仙居县志》)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3年)

         
六月十七日戌时,浙江各府县俱地震,波及黄岩、临海。(《中国地震目录》第一册第一部分“强震目录”第99100页、李善邦《中国地震》第198页、《临海县志》)
清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

            
黄岩地震。(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

            
十一月,台州地震。(雍正《浙江通志》卷一O九)
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

            
九月朔酉时,临海地微震。(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
            
二月二十三日寅时,黄岩地震。(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
            
临海地震。(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
            
十一月初一夜,临海地大震。(《临海县志》)

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
            
十一月初六日夜,黄岩、太平皆地震。(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六)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
         
自正月至三月,黄岩地震者五;临海三月初七日夜地震。(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
            
十一月,黄岩塘水无故震宕,是岁地震。(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
         
黄岩是岁地震,凡十余次。(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六、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
         
八月十三日,仙居地震有声;十一月十八日,仙居十六都地震,平地人不能直立。(光绪《仙居县志》卷二四)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
            
八月十三日,仙居地震。(《浙江灾异简志》)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四月,太平(温岭)地震。是年冬,台州府黄岩、太平、仙居各县俱震。十一月十八日,仙居厚仁等地地震,人难立。(光绪《太平县续志》卷一七、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六、《仙居县志》)

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
            
临海地震。(《临海县志》)

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
            
七月初一日夜,玉环地震。(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
            
四月,太平(温岭)地震,五月地又震。(光绪《太平县续志》卷一七)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
         
九月二日,仙居谷坦道人寮村附近山上发生一里长大裂缝,村民冒雨离村,三日晚回村;四日,突然山崩地裂,全村近百人葬身于泥石之下。(《仙居县志》)

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
            
临海21314地震,屋物皆动。(《临海县志》)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
            
临海131日夜地震。(《临海县志》)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
            
临海915寅时地震。(《临海县志》)

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
            
临海231213地震。(《临海县志》)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
            
临海119夜半地震。(《临海县志》)

l 旱灾

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
           
黄岩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唐会昌五年(公元845年)
           
台州旱。(万历《黄岩县志》卷七、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
           
台州旱。(嘉定《赤城志》卷二三)

宋绍兴二十四年(公元1154年)
           
台州四月不雨至于九月,五谷无收,人多流亡。(光绪《台州府志》卷二八)

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
           
台州春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宋乾道六年(公元1170年)
           
浙东旱,温、台为甚。(《浙江灾异简志》)

宋乾道九年(公元1173年)
      
台州久旱,无麦苗。临海久旱无麦,秋饥。九月大火,仙居久旱无麦。(《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仙居县志》)
宋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

      
浙东旱,台、处为甚,临海大旱,饥甚。(《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宋淳熙七年(公元1180年)
           
台州大旱,自四月不雨至九月。(《浙江灾异简志》)

宋淳熙八年(公元1181年)
           
台州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
           
仙居大旱,四月不雨直至九月。(《仙居县志》)

宋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
      
七月十九日,浙东提举田渭言:绍兴、台、婺、处四州为旱特甚;仙居旱。临海七月旱至九月始雨。(《浙江灾异简志》、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八、《临海县志》)

宋绍熙四年(公元1193年)
      
八月,台州旱。临海六月旱至八月不雨。(《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宋嘉泰元年(公元1201年)
           
台州旱。(嘉定《赤城志》卷二四)

宋嘉定七年(公元1214年)
           
临海大旱无麦。(《临海县志》)

宋嘉定八年(公元1215年)
      
春旱至八月,浙群县皆旱,台州为甚;黄岩春旱,至八月乃雨。临海春旱,首种不入,至八月始雨。仙居春旱,禾秧不入土,八月始雨。(《浙江灾异简志》、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临海县志》《仙居县志》)宋嘉定十四年(公元1221年)

           
台州大旱。(《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
           
台州夏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宋绍熙三年(公元1239年)
           
夏,台州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宋嘉熙四年(公元1240年)
           
仙居六月大旱,五谷不熟。(《仙居县志》)

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
           
台州诸路旱。(《续文献通考》卷二二二)

元大德十年(公元1306年)
           
台州旱。(《续文献通考》卷二二二)
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
           
台州自夏四月不雨至秋八月,人相食。(《续文献通考》卷二二二)

元至正二年(公元1342年)
           
台州自春不雨至于八月。(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
           
台州旱,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明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
           
台州夏秋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
           
台州春夏旱,二麦无收。(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
           
台州春夏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
      
台州春夏之交淫雨后大旱,自五月至六月不雨,禾尽槁。(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宣德四年(公元1429年)
           
临海秋大旱,伤稼。(《临海县志》)

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
           
黄岩旱,饥。(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明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
           
台州夏秋大旱;黄岩旱。(《浙江灾异简志》、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
           
临海五月亢旱,田禾焦枯,秋粮无收。(《临海县志》)

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
      
临海、天台等县五、六月间大旱,伤稼;黄岩旱。临海五月至十月旱,伤稼。(《浙江灾异简志》、万历《黄岩县志》卷七、《临海县志》)

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
           
三月,台州久旱。临海三月大旱,疫死甚众。(《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
      
临海四月大旱,饥。( 《临海县志》)

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
           
台州水旱相连。(《浙江灾异简志》)

明成化十九年(公元1483年)
           
太平县岁旱。(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五九)

明成化二十二年(公元1486年)
           
台州自春徂夏不雨,民饥。(《浙江灾异简志》)

明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7年)
           
黄岩大旱,饥。(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明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
           
台州夏大旱。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
           
温岭旱,饥,民食草根。(《温岭县志。》

明正德三年(公元1508年)
           
台州夏旱。(《浙江灾异简志》)

明正德五年(公元1510年)
        
台州夏旱。临海、温岭夏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明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
           
以旱免天台县税粮。(雍正《浙江通志》卷七五)

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
        
台州旱饥,草木俱尽,死者相枕;黄岩大旱。临海大旱,饥甚,人食草木,死者枕藉。温岭大旱,六月至九月不雨,民大饥。(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万历《黄岩县志》卷七、《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
           
台州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嘉靖二十四年(公元1545年)
        
台州大旱,自四月不雨至于六月,各邑俱荒。临海大旱,无麦,禾秧尽槁。(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临海县志》)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
            
三月,黄岩旱。(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明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
            
台州旱。(雍正《浙江通志》卷一O九)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
            
台州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明万历十八年(公元1590年)
            
台州五月至六月不雨,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万历二十一年(公元1593年)
            
台州无雨,大饥。(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
            
台州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万历三十年(公元1602年)
            
六月,台州亢旸不雨。(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七)
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年)

            
台州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明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

            
台州自此年起连旱三年,井泉皆枯。(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
            
台州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明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
            
台州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
           
台州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明万历三十九年(公元1611年)
           
台州旱,三月至五月不雨。(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明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
           
台州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明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
           
临海旱。(《临海县志》)

明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
           
临海大旱,饥,民食草根树皮。(《临海县志》)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
           
天台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
           
仙居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明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
           
台州大旱,民食树皮草根。(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
        
台州自三月不雨至五月。临海二月至五月不雨,苗尽枯。仙居大旱,饿殍载道。(《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仙居县志》)

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
           
台州府旱。(《浙江灾异简志》)

清顺治十一年(公元1654年)
           
四月,天台大旱。临海大旱饥。(《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
           
天台旱。(《浙江灾异简志》)

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仙居五至十月不雨,禾无颗粒,民食草根;灾后城中仅存十余户。台州五月至十月不雨,大旱。(光绪《仙居县志》卷二四、《仙居县志》、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
           
台州自春入夏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
           
台州夏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清康熙五年(公元1666年)
           
台州秋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
           
七月,台州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清康熙十年(公元1671年)
           
临海、天台、仙居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清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
           
台州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
           
仙居五月望后至十二月初不雨,五谷无收。(光绪《仙居县志》卷二四)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
        
台州、黄岩、温岭秋旱,仙居干旱。(《浙江灾异简志》、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温岭县志》、《仙居县志》)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
           
台州、黄岩、仙居、太平俱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
           
台州夏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

           
台州五月旱;太平七月旱。(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
           
台州四月大旱,至六月始雨。(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
           
太平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五四)

清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
        
五月,台州大旱,至七月始雨;黄岩五月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
           
台州五月旱。(《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四十九年(公元1710年)
           
台州旱;仙居旱。(《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
           
台州五月不雨至于七月。(《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
           
临海六月旱,饥民入城求食。(《临海县志》)

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721年)
        
台州大旱。临海六月大旱至八月,井泉尽涸,晚禾颗粒无收,岁大饥,民食蕨根。(《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

        
台州府旱。临海大旱,麦禾无收,饥,斗米银二钱。(《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清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
           
临海六月大旱。(《临海县志》)

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
        
临海大旱,饥,乡民食草根。温岭、仙居大旱,禾无收。(《临海县志》、《温岭县志》、《仙居县志》)

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
           
临海旱。(《临海县志》)

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
           
临海旱。(《临海县志》)

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
           
天台县旱。(《清朝通志》卷一二三)

清乾隆三十四年(公元1769年)
           
临海夏旱,斗米钱百八十丈。(《临海县志》)

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 
          
临海旱。(《临海县志》)

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
           
临海旱。(《临海县志》)

清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
           
三月,玉环旱,五月又旱。(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1808年)
           
台州夏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
           
玉坏夏旱;仙居秋旱。(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浙江灾异简志》)

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
           
台州夏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

           
玉环秋不雨。(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

        
台州旱。温岭、玉环秋旱。仙居大旱。(民国《临海县志》卷四一、《温岭县志》、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仙居县志》)
清道光元年(公元1821年)

           
秋,台州、黄岩、太平大旱,饥。(《浙江灾异简志》、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
           
仙居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
           
玉环春旱。(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
           
台州旱。(光绪《台州府志》卷二八)

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
        
台州旱。黄岩自五月无雨至于七月;太平夏旱。仙居干旱,斗米五百钱。(光绪《台州府志》卷二八、《仙居县志》)

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
        
台州旱;太平夏旱,饥。(光绪《台州府志》卷二八、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
           
台州秋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
           
仙居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
           
台州大旱。(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
           
太平旱;玉环旱。(光绪《玉环厅志》卷九)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
           
临海六月旱。(民国《临海县志稿》卷一)

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
        
太平秋冬旱。(《温岭县志》记载,九月不雨至下年,沿海大饥。)(《浙江灾异简志》)

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
      
太平自上年八月不雨至于三月,沿海大饥。(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
           
七月,太平旱。(《浙江灾异简志》)

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
           
临海六月旱。(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
           
临海夏旱,大疫。(《临海县志》)

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
           
临海夏旱。(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清光绪十九八年(公元1893年)
           
五月,温岭旱。(《温岭县志》)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
           
温岭七月至十月不雨。(《温岭县志》)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
           
六月,太平大旱。(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
           
临海夏大旱,稻枯死,冬饥。(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临海县志》)

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
           
临海夏旱,大荒。(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临海县志》)

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
           
临海六月旱,至九月初一始雨。(《临海县志》)

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
           
仙居大旱,五谷无收。(《仙居县志》)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
           
仙居5月至7月无雨,大旱。(《仙居县志》)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
           
临海秋旱80天。仙居5月—8月无雨,大旱。(《临海县志》、《仙居县志》)

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
           
仙居大旱,插秧起至5月始雨。(《仙居县志》)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
        
温岭夏空前大旱,受灾面积15万亩,严重灾区颗粒无收。仙居518719无雨,大旱。(《温岭县志》、《仙居县志》)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

        
温岭久旱不雨,河水干涸,田土龟裂,晚禾枯萎,兼以螟虫侵害,收成极微。(《温岭县志》)

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
           
临海冬无雨,井多涸。(《临海县志》)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
        10
月,温岭久旱成灾。临海旱。仙居秋旱。(《温岭县志》、《临海县志》、《仙居县志》)

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
        
温岭久夏久旱不雨,23个乡(镇)22.6万亩晚禾受灾减产五成以上。(《温岭县志》)   

l 水灾

汉元和二年(公元85年)
           
回浦久雨,害稼。(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晋太和三年(公元368年)
           
临海大水。(《通志·灾祥略》)

晋太和六年(公元371年)
           
夏六月,临海大水,饥馑。(《浙江灾异简志》)

唐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
           
六月,台州水。(《浙江灾异简志》)

唐天成四年(公元929年)
           
七月,台州大水。(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宋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
        
六月,临海群大水环郭,溺人数千;黄岩海溢,人多溺死;仙居大水。(壅正《浙江通志》卷一五四、万历《黄岩县志》卷七、《仙居县志》)

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
           
七月,海水入台州杀人。(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宋庆历七年(公元1047年)
           
台州海潮坏城,没溺甚众。(壅正《浙江通志》卷一五四)

宋至和元年(公元1054 


           
台州大水,城不没者数尺。(嘉定《赤城志》卷二)
宋嘉祐五年(公元1090年)
           
天台水,坏临川桥。(民国《天台县志稿残卷》卷九、卷一一)

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
           
七月,临海大雨竟月。(光绪《台州府志》卷二八)
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

        
台州大水环城,淹死者无数。仙居大水冲坏县城。(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仙居县志》)
宋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

           
八月,积阴若雨,台州大水。(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
           
玉环溺死数万人,市肆皆尽。(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宋乾道三年(公元1167年)
           
台州久雨不晴。(嘉定《赤城志》卷二三)

宋乾道五年(公元1169年)
        
夏、秋,台州大水,漂田庐害稼,黄岩县为甚;台州夏、秋大风水凡三次,漂庐舍,溺人畜。临海县大风水,漂庐。坏田稼,人畜溺死者甚众,饥。仙居县大风,水漂民庐。(《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仙居县志》)

宋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
        
台州大雨水,坏城;黄岩大雨。秋,临海大风暴。大雨没城。仙居平原皆水。(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万历《黄岩县志》卷七、《临海县志》、《仙居县 志》)
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

        
五月,台州水;八月,台州大风雨连日,海潮合溪流决江岸。坏民庐。八月,临海久雨,大水决江岸,坏民庐,溺死甚众。(《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宋淳熙六年(公元1179年)
           
台州皆水,坏圩田。秋,临海大水,坏田庐。(《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宋淳熙十年(公元1183年)
           
秋,台州水。(《浙江灾异简志》)

宋淳熙十二年(公元1185年)
           
九月,台州水。(《浙江灾异简志》)

宋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
           
七月,黄岩水败田。(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宋绍熙二年(公元1191年)

           
七月壬申,仙居县大水连夕,漂没民居。(《浙江灾异简志》)

宋绍熙三年(公元1192年)
        
七月壬申,天台、仙居二县大雨连旬。七月,临海大雨连旬,漂没田庐五百六十余。(《浙江灾异简志》、《临海二千年自然灾情志》)

宋绍熙五年(公元1194年)
           
台州夏秋大水。八月,临海大水。(光绪《台州府志》卷二八、《临海县志》)

宋庆元元年(公元1195年)
        
六月壬申,台州县属大风雨,海涛、山洪并作,没田庐溺人无算;黄岩水。六月,临海大风雨,山洪海涛并作,没田庐无算,死者蔽川,漂沉旬日,水后大疫。六月,仙居大风雨,没田庐。(光绪《台州府志》卷二八、《临海县志》、《仙居县志》)

宋庆元二年(公元1196年)
        
六月辛未,黄岩县大雨水;临海大水,大风雨,没庐田。六月,临海狂风暴雨,七月,飓风洪潮并作,漂田庐,青潭山自移。仙居飚风暴雨连夕,坏田庐。(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仙居县志》)

宋庆元三年(公元1197年)
           
六月,黄岩山水发。(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宋庆元五年(公元1199年)
        
台州水,仙居水漂民庐。秋,临海大水,漂民庐,害稼。(《浙江灾异简志》、《仙居县志》、《临海县志》)

宋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
           
七月,临海大雨驾海潮,坏屋杀人。(《临海县志》)

宋嘉定元年(公元1208年)
           
七月壬辰,台州大风雨驾海潮坏屋杀人。(《浙江灾异简志》)

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
        
七月,台州大风雨海潮,漂二千二百八十余家。七月,临海大风雨夜作,激海涛,漂圯二千二百八十余家,溺死尤众。(《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宋嘉定五年(公元1212年)
           
六月丁丑,台州水,坏田庐;七月,台州大水。(康熙《临海县志》)

宋嘉定九年(公元1216年)
           
五月大水,台州漂田庐害稼。(《浙江灾异简志》)

宋宣庆二年(公元1226年)
           
九月,台州大水,坏屋舍溺人。(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宋宣庆三年(公元1227年)
           
秋,台州大水。(《浙江灾异简志》)

宋绍定二年(公元1229年)
        
九月朔,台州府大雨,在台、仙居水自西来,海自南溢,俱会于城,平地水高丈有七尺,死人民逾二万;黄岩大水,九月,仙居平原皆水,冲坏田地一万七千多亩。(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万历《黄岩县志》、《仙居县志》)

宋绍定三年(公元1230年)
           
临海大水,江岸仅存桑竹。(《临海县志》)

宋嘉熙三年(公元1239年)
           
七月,台州大水冒城。(《浙江灾异简志》)

宋淳祐十年(公元1250年)
           
台州大水。(《浙江灾异简志》)

宋淳祐十二年(公元1252年)
        
六月,建宁府、严、衢、婺、信、台、处、南剑州、邵武军大水,冒城郭,漂室庐,死者万数。(《浙江灾异简志》)

宋宝祐元年(公元1253年)
           
七月,台群水。(《浙江灾异简志》)

宋宝祐三年(公元1255年)
           
三月,黄岩淫雨。(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
           
九月,临海大水。(《临海县志》)

宋咸淳六年(公元1270年)
           
九月,台州水。(《浙江灾异简志》)

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
           
台州风水大作,宁海、临海二县死者五百五十人。(《浙江灾异简志》)

元延祐元年(公元1314年)
           
八月,台州路水。(《浙江灾异简志》)

元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
           
闺七月,临海大水。(《临海县志》)

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
           
秋海啸,台州海溢,上平陆二、三十里。(光绪《黄岩县志》、《临海县志》)

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
           
黄岩州海溢,飓风拔木,禾稼尽偃。(《元史·五行志》)

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
           
七月,台州海溢,人多溺死。(《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明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
        
八月,天台大风雨,山谷水暴涨,沿溪民居多被冲荡。(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
        
八月,台州大风雨,拔木,没禾稼,暴流冲毁临川桥;黄岩飓风,坏官舍。(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光绪《天台县志残稿·舆地略》)

明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
        
台州大风雨,坏临川桥。(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光绪《天台县志残稿·舆地略》)

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
           
十月临海水灾,饥。(《临海县志》)

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
           
春夏之交,台州淫雨。(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

        
七月,台州大水;仙居还原皆水。(万历《黄岩县志》卷七、《临海二千年自然灾情志》、《仙居县志》)

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
           
七月,黄岩潮溢,溺死八百人。(《浙江灾异简志》)
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

        
六月十五日,黄岩县大雨,水高平地五、六尺,伤禾稼六百二十顷。(《浙江灾异简志》)

明正统四年(公元1439年)
           
临海县霖雨,害稼。(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五四)

明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
           
四至八月,连雨腐麦;八月,海门海潮汜溢,坏城郭民舍。(《临海县志》)

明正统九年(公元1444年)
        
台州大水,临海七月大水,冬瘟疫大作,死者甚众。(《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
           
临海大雨,海溢。(《临海县志》)

明成化六年(公元1470年)
        
台州、黄岩大水。临海五月大水,民饥。温岭大水,饥。(万历《黄岩县志》卷七、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
           
临海县被水。(《浙江灾异简志》)

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6年)
        
台州大水;黄岩大水。临海大水。温岭水灾。(《浙江灾异简志》、万历《黄岩县志》卷七、《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明成化十三年(公元1477年)
       
台州水。临海水旱相继。(《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明弘治元年(公元1488年)
         
四月,台州大风雨,拔屋走石,海溢。黄岩、温岭大风雨,拔屋走石,海溢。临海四月大风雨,拔屋走石,海溢平地数丈,漂没陵谷,死者无算。仙居四月大风雨,屋倒、石飞、水溢。(万历《黄岩县志》卷七、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临海县志》、《温岭县志》、《仙居县志》)

明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
         
九月十八日,台州、黄岩海溢,波涛满市凡五尺,越日不退。(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明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

         
八月初六日,台州大风雨,坏民居;同日,黄岩大风雨,坏民居。(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

         
台州大水,民多淹死。六月,仙居大水,民多淹死。(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仙居县志》)

明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
         
八月十六日,台州大水,漂田庐,天台水高寻丈。临海大水,西城下陷尺余,漂坏田庐,死者甚多。(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临海县志》)

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
            
太平县水,新隘顽城(今岙坏乡)淫雨百日不止。(《温岭县志》)

明嘉靖二十年(公元1541年)
         
七月十八日,台州、黄岩飓风,大雨如注,洪涛暴涨,平地水深数丈,溺人无算。(《浙江灾异简志》、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
           
台州水患。(雍正《浙江通志》卷一五四)

明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553年)
        
五月,台州、黄岩大风雨,害稼,九月又大风雨,害稼。(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
        
七月,台州大风雨,坏庐舍禾稼;同月,黄岩大风浃旬,大伤禾稼。万历《黄岩县志》卷七、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
        
七月二十九日,台州飓风挟潮,天台诸山水入城三日,溺死三万余人,没田十五万亩,淹庐舍五万余区,民上屋脊,敲椽拆瓦,号泣之声彻城,旧传台州仅留十八家,水未退,有在屋上生育者,裹尸者,或操舟市中者,水退,人畜尸骸满闾巷,埋葬数月方尽;玉环厅大风雨,坏田地禾稼;仙居蜃水,山摧;黄岩七月二十九日平地水高丈余。七月,仙居大水,田禾淹没,民多饥死。(《浙江灾异简志》、万历《黄岩县志》卷七、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仙居县志》)

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
        
玉环厅大风雨海溢;黄岩大水。秋,临海大水;仙居蜃发,水溢山崩,禾尽没。(万历《黄岩县志》卷七、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临海县志》、《仙居县志》)

明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
           
台州府水灾。(《浙江灾异简志》)

明万历二年(公元1574年)
           
温岭七月大风雨,漂没无算。(《温岭县志》)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
           
秋,台州、黄岩水,坏民居禾稼。(《浙江灾异简志》、万历《黄岩县志》卷七)

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
           
七月十八日,黄岩大雨,山崩。(光绪《黄岩县志》卷七)

明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
           
台州大风雨,拔木伤禾稼。(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明万历十七年(公元1589年)
        
六月台州海沸,属县廨宇多圯,碎官兵船及战舸,压溺者甚众。(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
           
五月,温岭大风拔木。(《温岭县志》)

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
           
秋,健跳所健阳塘决。(民国《台州府志》卷四八)

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
        
九月,浙江水灾,临海被灾五分,天台、仙居、黄岩、太平被灾三分。(《浙江灾异简志》)

明万历二十七年(公元1599年)
           
太平大风雨,漂没无算。(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
        
四月二十七日,太平县大风雨,水门崩。(《温岭县志》记载:水决西门出东门,下水洞崩。)(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万历四十五年(公元1617年)

           
临海水,田庐、人畜淹没无算。(《临海县志》)
明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

           
秋,台州烈风暴雨,禾稼尽拔,民采蕨充食。(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四)

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
           
六月十三日,台州大风雨,折屋发石,大木尽拔。(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

清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
        
台州水;仙居大水;十月,仙居大水,城北隅坍坏,民多溺死。(《浙江灾异简志》)

清顺治十三年(公元1656年)
        
七月,天台大水;十月,天台大水。十二月十二日夜,临海大风雨,迅雷。(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临海县志》)
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

        
三月,台州大水;秋,台州大水,临海大水决城溺人。(《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
           
十一月,仙居大水。(《清史稿·灾异志》)

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
        
台州大水,仙居大水,下沈横街(七都)水深丈余;下溪(十都)地陷,水深三四丈。(《浙江灾异简志》、《仙居县志》)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
           
仙居大水,平原皆水。(《浙江灾异简志》、《仙居县志》)
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

      
台州大风雨。七月,临海大风坏屋。(康熙《临海县志》卷一一、《临海县志》)

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
           
四月,临海大雨,山崩。(《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
        
四月,仙居大雨十余日,田庐俱没;四月二十日,临海、天台大风雨,淹田;太平大雨如注;五月,太平积雨旬余;台州大水;黄岩大水;四月二十日,临飓风,崩山拔木,城坍,骤雨,倾刻水深数尺,人多淹死。(光绪《台州府志》卷三O、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临海县志》)

清康熙十八年(公元1679年)
           
八月,太平淫雨。(《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
           
台州春夏大水,蜃水发,山崩。(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

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
           
一至四月,台州淫雨不止。(民国《临海县志》卷四一)

清康熙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
           
七月,台州大水,临海大水漂田庐。(《浙江灾异简志》、《临海县志》)

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
           
黄岩大风拔木。(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清康熙三十二年(公元1693年)
           
温岭水,平地水深丈余。(《临海县志》)

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
           
春,太平县长山发蛟水,平地水高丈余。(民国《台州府志》卷三五)

清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
           
八月,台州大水,平地水高丈余。(《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
        
七月初七日,台州飓风骤雨,坏田庐。七月初七夜,临海县忽风雨大作,发屋拔木,石坊十余座倾,漂民庐,坏田稼。温岭大风雨,学宫、文庙塌。(《浙江灾异简志》、《临海二千年自然灾情志》、《温岭县志》)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

           
六月,台州大水。(《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

      
八月,太平大风雨,海溢,男女漂没无算,晚禾淹没七、八天,根坏烂。(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二、《温岭县志》)
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

           
台州大水。(《浙江灾异简志》)
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

           
仙居水灾。(《浙江灾异简志》)
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

           
秋,临海大水。(《临海县志》)
清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

           
温岭水,天雨十日不止,低地已成泽国。(《温岭县志》)

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
           
八月,温岭大水冲县城新街,小西门。(《温岭县志》)

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
           
秋,临海大水。(《临海县志》)

清乾隆三十一年(公元1766年)
        
七月初八日,临海县海潮泛滥,人溺死无算。七月,温岭大风,海溢,二塘、三塘塌,漂没无算。(《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
           
秋,临海大水入城。(《临海县志》)

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
           
六月二十四日,临海大水。(《临海县志》)

清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六月十四日,温岭大风雨,海溢,小西门崩。(《温岭县志》)

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
           
六月二十四日,临海大水。(《临海县志》)

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
        
七月十八日,黄岩大雨海溢,平地水高丈余,死者无算;玉环厅八月初一日大风雨。(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
           
七月二十日,临海大水,洪潮上击毁庐舍,死者甚众。(《临海县志》)

清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
        
六月二十二日,玉环厅大风雨。同日,温岭大风暴,海中覆没大批盗船。(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温岭县志》)

清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
           
黄岩大风雨,损稼。(《浙江灾异简志》)

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
           
秋,台州大水。(《浙江灾异简志》)

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
           
六月二十九日,台州、黄岩大水,死百余人。(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

清嘉庆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
        
玉环厅大风雨。秋,临海大水,溺死甚众。(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临海县志》)

清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
           
仙居七月大水。(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

           
临海大水,风灾。(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

           
台州大水;仙居大水。(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

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
        
六月,临海大水;七月十七日,玉环大风雨,田禾尽漂没。(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清道光十四年(公元1834年)

        
五月,玉环霖雨;黄岩大风拔木;七月十四日,台州大风雨,平地水深数尺;同日,太平大风雨,平地水深数尺,县大堂倒塌。(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温岭县志》)
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

        
台州海潮入城;七月二十三日夜,太平大风雨。(民国《台州府志》卷一三五、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

           
七月,台州、太平大水。(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
           
七月初五日,台州、太平大水,平地水高八尺许。(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
        
台州、太平大水。八月十三日,临海大水。(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临海县志》)
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

      
六月,台州、太平大水。(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
        
六月,太平大水,城外白浪如潮,水乡高至丈余,二十天不退,早稻芽烂,斗米六百钱,饥民夺食。六月初九至二十日,玉环风雨连旬,拔木淹禾;六月十八日,台州大雨水,水深丈余,弥月不退。六月,仙居大水,有野兽五六成群,食猪犬,人称海狗。六月十九日,临海大风雨,激海潮;二十日,平地水高丈五、六,民露处屋脊,死人畜甚众。(《温岭县志》、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仙居县志》、《临海县志》)

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
        
七月初五日,台州大风雨海溢,太平漂没居民三万余人。黄岩淹死男妇五、六万计;玉环大水。闰七月,临海大水洪潮交作;十一月初五,海潮沸溢,历未申二时。(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光绪《黄岩县志》卷三八、光绪《玉环厅志》卷六、《临海县志》)
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

        
五月,太平大水;台州大水。(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
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

        
八月,台州大水。八月,仙居大水,张店一带水没屋梁,不举火者数十村。(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仙居县志》)
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

           
七月,玉环河水泛滥。(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

      
八月,仙居大水。(《仙居县志》)

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
           
仙居大水,下各民房没水三尺许。(《仙居县志》)

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
           
台州大水。(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

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
           
八月,太平大水。(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
           
七月,太平大风雨,坏城垣数十丈,民房数百间。(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同治十三年(公元1874年)
        
七月,太平大风雨,蛟水坏城垣;同月,台州大水。(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

清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
           
五月二十三日,临海大水。(《临海县志》)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
        
六月初八日,玉环大风雨,坏禾;同日,黄岩大风雨,拔木坏屋;同日,仙居大风雨;台州大风雨。(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仙居县志》)

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
           
五月二十三日,玉环大风雨成灾。(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
        
五月,台州大水;玉环大雨。(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玉环厅志》卷一四)

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
        
台州秋水涝。七月下旬,临洪潮泛滥;闺七月初三四日、又暴风雨,坏禾稼。(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临海县志》)
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

        
秋,台州大水;太平七月大水,伤稼。(《浙江灾异简志》、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
        
秋,台州大水;九日,太平大水。(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民国《临海县志稿》卷四一)

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
        
八月,台州大水;同月,太平大霖雨,漂庐室。(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

        
八月,台州大水;同月,太平大霖雨,漂庐室。(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

        
七月十四日,太平飓风淫雨,淹没近月;七月,台州大水。七月二十五日,临海大水。(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临海县志》)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
        
四月十二日,台州、太平大雨半月不止,早禾淹没。(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

清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
        
本年秋间,浙江大雨连旬,水势涨发,台州被水灾;台州七月大水;七月二十六日,太平飓风大雨,山洪暴发,城崩百四十余丈,淹死男妇七、八十人,倒屋数百家,田庐损坏无数,晚禾歉收,贫民食草根。七月二十七日,仙居大水,平地水丈余,秋大疫。七月,临海大水,没田庐。(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仙居县志》、《临海县志》)

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
        
台州大水;五月二十六日,临海大水;七月初二日,太平县松门海溢,塘堤尽坏,晚禾遭灾。(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临海县志》、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温岭县志》)
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

        
七月,台州大水;太平大水,平地水深数尺,晚禾淹没,饥。(光绪《台州府志》卷三一、光绪《太平县志》卷一七、《温岭县志》)

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
           
秋,临海大水,平地丈余,漂田庐,溺死无数。(《临海县志》)

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
      
八月,临海大水;是年,浙江风水成灾,台州卫亦成灾。(民国《临海县志》卷四一、《浙江灾异简志》)

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
        
七月初三日,临海狂风暴雨,山水骤发,矮屋均与檐齐,阅二日始退,又大雨累日,飓风并作,大木折拔,田禾尽淹,水入城高七、八尺,人畜溺死甚多。八月,温岭大雨,平地水深五、六尺。(《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
           
仙居全县大水,河埠水位6.6,板桥水深半米。(《仙居县志》)

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
           
温岭728台风,沿海渔民、居民死伤数万人。(《温岭县志》)

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
        
临海715日海乡洪潮,海门江岸市屋漂去十之八九,溺死无数;716大水入城,高丈余;823大水入城,高数尺;95暴雨四昼夜不止,大水漫城,城上通舟,三日始退,东乡平地水深数丈。温岭715台风,大雨倾盆两昼夜,山洪暴发,海溢,沿海平地水深丈余,内陆深数尺,冲毁田庐淹死人畜无算;92台州暴雨,海溢,淹没农田27.65万亩,颗粒无收,乡民饿死无数,沿海居民财产漂流殆尽。(《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

        
临海813大风雨2天,城中水满6尺,山区山洪暴发200多处。温岭715海溢,大潮泛滥,东南两乡沿海一带冲没禾稻、房屋,淹死人口无算,灾民3万余人,重以二次淫雨为灾,全县几成泽国,早晚稻大半均淹没,颗粒无收。仙居水灾,横溪一带受灾面积6000多亩。(《临海县志》、《温岭县志》、《仙居县志》)
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

        
临海813大水入城,平地丈余,东西北三乡氽去人畜无数,居民乘船登城避灾,中津桥南岸尉司漂去48家,仅余下街头徐姓小楼3间。912大水入城,钓鱼亭民居多遭漂没。92830日,连下大雨,城内水深五六尺。温岭911狂风暴雨,房屋、草厂坍坏不计其数,海上渔民覆舟丧命;928-29日大雨倾盆,两昼夜不止,山洪暴发,水深二丈许,冲毁房屋,漂流牲畜,财物无算。所储早谷水浸芽烂,半月水方退。1010-11日暴雨,洪水泛滥,陆地可以行舟,淹没农田11.7万亩,颗粒无收。(《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
        
临海87日夜,大风雨,洪潮入城,海滨死人甚多,灵江长船70多艘覆坏。811又大风雨,损失益重。温岭625洪潮,北港山岳家住房推倒,人溺死,财产漂没殆尽;87台风倒屋拔木,渔船倾覆,全县压死、溺死者无数;10-11日又台风大作,暴雨,海堤决口,内陆水深数尺,倒屋不少,淹没田禾16.7万亩,减产五成以上;109台风大作,海潮高数丈,海溢,淹死人口无算,无主尸棺达876具。仙居8月大风雨,水灾,屋倒无数,人溺死者甚众。(《临海县志》、《温岭县志》、《仙居县志》)

民国十三年(公元1924年)
           
温岭7月山洪暴发,田庐人畜损失极巨。(《温岭县志》)

民国十五年(公元1926年)
        
温岭823大水灾,淹没晚禾,至916始退,勃兴之苗,变为腐烂之物。临海824大水入城深四五尺。(《温岭县志》、《临海县志》)

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
        
温岭914大雨如注,内陆水深丈余,淹没田禾14.3万亩,歉收5-6成,有的颗粒无收。临海914城内水高五六尺,89月均多台风淫雨。(《温岭县志》、《临海县志》)
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

        
临海814大水入城,高五六尺。温岭9月大雨,陆地水深五、六尺,晚禾颗粒无收。(《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

        
温岭918台风暴雨,降雨量228.4毫米,一夜平地水深数尺,正值晚稻出穗扬花,风打水淹,颗粒无收,饥民嗷嗷待哺。(《温岭县志》)

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
        
温岭88狂风暴雨,海潮暴涨,南乡松门一带,平地水深数丈,刮风民房,漂失渔船,淹没人口无算,晚禾杂粮殆尽。。(《温岭县志》)

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
      
临海83降雨119.2毫米8日灵江水位7.12。(《临海县志》)

民国二十八年(公元1939年)
      
临海814降雨125毫米,三天总降雨215毫米,城内水深丈余。(《临海县志》)

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
      
临海930-102降雨389毫米101353毫米,大水漫城。温岭久旱后连日狂风暴雨,平地水深数尺,豆、棉、番薯均遭淹没,腐烂殆尽。(《临海县志》、《温岭县志》)

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
      
温岭旱季淫雨成灾。(《温岭县志》)

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
      
临海926降雨56毫米,灵江水位6.32。(《临海县志》)

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
        
临海75-8日降雨153毫米7日水位8.23821降雨175毫米,总降雨367毫米22日江水大涨,水位8.8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台州历史上地震灾害大事记
临海文化网
书院与学田、宾兴
台州各县市区地名中蕴含的故事与传说(二)
浙江省古籍地方志全集
国图 浙江旧志目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