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悦读】由“焚书”到“读书”,是不断的觉醒与超越

原题:由“焚书”到“读书”

| 方略

为什么而学习,如何学习,这是学习的首要问题,也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学习旅途中不断探询的问题。中国人在学习的道路上走过的,是一条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在这个历程中,给人们留下的有无尽的悔恨和苦涩的的泪水,有的为此蒙受不白之冤,甚至命丧黄泉;也给人带来过无尽的欢乐和丰收的果实,使人们从中受到觉醒和超越。

曾几何时,一讲到读书,人们不禁望而生畏。因为不仅乱臣贼子,古代的的专制帝王也是如此。最害怕书的是秦始皇,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他竟不择手段,收民间藏书,付之一炬。然而,推翻他政权的,却不是读书人,而是不读书的刘邦、项羽。“书足以记姓名而已”,“乃翁以马上得天下,安用书为”,这是书和读书人最倒楣的时代。

史书记载: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213年)丞相李斯上书日 :“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士则学习法令。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

李斯主张,禁止儒生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记,对不属于博士官司的私藏《诗》、《书》等,限期缴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以古非今 的灭族;并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以吏为师。次年,卢生、侯生等方士、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御史查究,将460多名方士和儒生坑死在咸阳。吏称“焚书坑儒”。

秦始皇推行的显然是一条失败的政策。所以烧书也不是办法,与其烧书,不如读书,但须有一定的范围,不得自由乱读,将统一思想寓于读书之中,这是汉武帝之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学的理由。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之后,儒家的书被尊为“经”,其他则一概称之为“诸子百家”。钻研儒家的经,可以升官发财,可以光宗耀祖,可以显亲扬名。而读诸子百家的书,便被谥为“异端”,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反动”。

与秦始皇反其道而行之,替读书人开辟一条读书做官的捷径,便是科举制度,这也是唐太宗的高明之处。有了这种选择官僚的考试制度,读书人便可以求取功名。从此以后,只要不是钻研“异端”,写诗也好,贴经也罢,都可以飞黄腾达。士子们埋头读书,皇帝则点头微笑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中国自古有着“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 的说法,试图以金钱、美女、食物诱导人们读书学习,当然,这也不排除是封建阶层为防止读书人生事,而想出的“高招”。

后来,皇帝的谋臣更替皇帝想出了更妙的方法,索性把文章也划定范围,规定格式。因此有了宋朝的经义和明朝的八股。不论是经义还是八股,都是要代圣人立言,不准讲自己的话。从此以后,士子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说的也都是圣贤话:“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天无二日,民无二主”,封建制度万年有道,皇帝可以万寿无疆。

总而言之,秦始皇的烧书和后来许多皇帝劝人读书,方法虽有不同,但精神却是一致的。无非是想借此统一民众思想,防止出现“反动”,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焚书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探究秦始皇焚书的真相
180 焚书坑儒
如果不“焚书”中国是否还可以统一——青蝉读史
三十一|焚书坑儒
不要再冤枉秦始皇了,“焚书坑儒”
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