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方有条兴盛了两百多年的张库大道

车轮辚辚,驼铃声声

旅蒙商人赶着勒勒车

牵着成百上千头骆驼

春去秋回,年复一年

古道若隐若现

从东南向西北

漫漫浩浩

伸向遥远的大漠

⚪ 嘉卜寺尔驿站主题雕塑。

01 白银铺就的草原商道

张库大道是以塞外重镇张家口为起点,通往蒙古草原腹地城市——乌兰巴托(当时名为库伦),并延伸到俄罗斯恰克图的贸易运销线,全长1400多公里,是有着“北方丝绸之路”之称的古商道。

张库大道历史悠久,它始于明,盛于清,衰于民国,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数百年间,在悠长的声声驼铃中,它的辉煌可与丝绸之路相媲美 ,也书写了一段载入史册的传奇。

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将统治中心由漠北蒙古高原迁往中原地区。为加强对广阔疆域的管理及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友好往来,元朝在全国设立驿站1500多处,从而形成以大都为中心通往全国的驿道交通网。从大都通往上都、从上都至岭北行省的驿路,将中原与蒙古高原地区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张库大道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这些驿路。

《河北省公路史志资料》记载:

“张库大道历史悠久,早在元代,便辟为驿路,明清两代又辟为官马大道 。当时运送物资所走路线,多为驿路,多依驿站。”

《张家口文史资料》也有记载:

“张库大道历史悠久,七百多年前,元朝定都北京,为了加强对岭北地区的统治,便开辟了这条官马大道, 但只是用于'通达边情,布宣号令。”这些驿站除了“钦使来往休息之用,而且还接待过往来商旅”。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一条始于福建、湖南等地,经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北京以及内蒙古的呼和浩特、二连浩特,进入乌兰巴托,过俄国恰克图,终点抵达莫斯科及圣彼得堡的商路,因茶叶贸易而日渐繁华。这条路,被称为“茶叶之路”或“万里茶道”。

⚪ 万里茶道路线示意图。

作为“万里茶道”的重要一段,张库大道由此进入兴盛阶段。当时的主要运输工具是骆驼和牛车,旅蒙商人从内陆采购丝绸、蒙靴、茶、糖等,与牧民交换牛羊、皮张、药材,与俄国人交换毛呢、银器等。据史料记载,在张库大道上经营的商户,清初达80家,道兴年间达260家,同治年间达530家,民国初年仅大境门外的店铺就达1500多家。全盛时,最高年贸易额达1亿5千万两白银,被称为“用白银铺就的商道”。

⚪ 伊林驿站博物馆里的“老砖茶”。

暮春时节,草原静寂,和风细雨。向北遥望,从中原至草原深处的古商道、古驿道和张库大道,时而重叠,时而相望,古车辙印已深深镶嵌于草原上。千百年前,张库大道上川流不息的车马、清脆的驼铃声与人群熙来攘往的热闹场景似乎还在眼前隐约浮现。

02 嘉卜寺尔历尽沧桑

嘉卜寺尔(今为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是塞北一个有着上古先民遗风的文明之地,是当时旅蒙商人往来必经的草原驿站,也是张库大道11个驿站中重要站点之一。

⚪ 张家口大境门。

张库商道以张家口为起点,呈扇形分出多条路线,形成了范围极广的辐射面。其中具有代表性的路线有中路、东路和西路。嘉卜寺尔作为中间地带,张库大道的东、西路在这里交会,地理区位优势明显。

不仅如此,嘉卜寺尔的自然优势也是得天独厚。其东南10余公里处有民乐淖尔,北边4公里处有勿兰淖尔。这两个湖泊正好在大道沿线,水草丰美,建有车马大店,方便旅蒙商人的驼队、马队、车队歇脚。旺季时湖畔帐篷连片,骆驼、牛马成群。嘉卜寺尔借势发展了小商业、旅店业、餐饮业等。

⚪ 张商道上的“小房子”。

1917年,大成汽车公司修筑张家口至库伦的公路,这是我国最早的汽车运营公路。张库公路共设若干个车站,嘉卜寺尔是其中之一。1918年张库汽车路通车,嘉卜寺尔汽车站开办客货运营。自有汽车站后,嘉卜寺尔人口逐渐多了起来,各种旅店、餐馆、商铺等也纷纷兴办,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

到了民国初年,嘉卜寺尔相继设立邮局、电报局等机构,将张家口、张北、康保等地的邮政通信业务联系在一起。最初的嘉卜寺尔地区荒无人烟,在“移民实边、借地养民”政策鼓励下,大批汉民从山东、山西、河北等地迁入。大量劳动力的涌入,促进当地农业发展及经济社会的进步。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张库大道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条红色交通线。

1925年9月

冯玉祥派遣30名军官赴苏联学习,学员们乘坐一辆带篷的卡车,从张家口颠簸3天到达库伦,走的就是张库公路。

大革命时期

张库大道担负起了中国共产党联系第三国际的重要交通任务。

上世纪20年代初

中国共产党在这条线上设立交通站,负责传递第三国际的文件,同时负责护送前往苏联及苏联归国的一些革命同志等。

1931年9月

王若飞受命组建西北特委,他假扮旅蒙商人,骑骆驼经此线路回国……

⚪ 张库大道经嘉卜寺示意简图。

作为这条红色交通线上的一个重要站点,嘉卜寺尔见证了上个世纪的烽火硝烟,众多爱国志士、革命同志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奔走的艰辛历程。

03 伊林驿站古风犹存

伊林驿站初设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现遗址位于二连浩特市区东北9公里处,在张库大道的中点位置,向北向南均距离700里,是连接中原和北方贸易通道的咽喉要地。

⚪ 伊林驿站遗址。

“伊林”在蒙语中是“纪元、初始”的意思。过伊林驿站向北不远进入戈壁和沙漠地带,牲口补给极为困难,伊林驿站正是为走茶道的商旅提供暂息、食宿、补给、换乘等服务的中转站。

清代地理学家何秋涛在谈到张库大道的商旅者时描述道:“饥渴痨病,寇贼虫狼,日与为伴。”

这正是对当年途经伊林驿站商人们的真实写照。在茫茫草原上,有一道栅栏、几排房子、几个驿工,无数在万里茶道上生生死死的茶商、旅蒙商人,要在这里歇歇脚……

清雍正五年(1727年)将恰克图开辟为中俄贸易的主要商埠,张库大道作为通往恰克图的货运通道日渐繁荣。贸易鼎盛时期,每年有数万峰骆驼和成百上千辆牛马车经过伊林驿站。伊林驿站旁的那几十道车辙印就是当时古道驿站繁华的印证。

2009年,二连浩市建设了我国首个反映驿站文化的主题博物馆“伊林驿站遗址博物馆”。馆内以“路(北方草原丝绸之路)—道(张库大道)—桥(欧亚大陆桥)”历史演化为主线,用不同历史时期的重要事件进行贯穿,对古代驿站制度、草原商贸文化、草原盐文化以及相关历史主题进行系统展示,再现当地“茶叶之路”的遗风、特色,突出二连浩特的历史文化。

古道无言,马蹄声远。如今,在曾经的张库大道旁,二连浩特至秦皇岛高速公路苏尼特右旗至化德段、赛汉塔拉至二连浩特高速公路正在紧张建设中。一条新的“张库大道”搭乘着沿线国家共商、共建、共享的“时代梦想”,续写着“万里茶道”新的传奇。

本报记者 冀云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蒙古行思录第24集 二连浩特
环中国自驾第42站|二连浩特:祖国正北方,中国最北门
寻找恐龙踪迹 “草原之星”二连浩特旅游专列开行
伊林驿站位于通往漠北蒙古的必经之路上,曾是万里茶道的咽喉要地
游世界[国内665]---神州边境景迷离,二连浩特多惊喜
距首都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城市内蒙二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