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黄芩类方

黄芩类方

东子:

黄芩之长:黄芩性凉。黄芩黄连黄柏所治,古称血分。黄芩治上下焦血分热,治充血出血皮下出血,治剑突以上炎症,治胸部觉热,胸中烦,治头面部及五官眼耳鼻口炎症,红肿,觉热,触之痛。内眼睑红肿热痛,针眼。咽干咽痛,耳前后红肿热痛,口鼻觉热,鼻炎鼻塞,舌象舌前或舌边现红点。唇色紫,唇部开裂出血疼痛,口苦,口苦即苦于口腔不适,苦于口腔症状不除,其证口粘,口腔出血,口腔异味感,口腔热感。脑充血者易目眩眼花。黄芩服后,胸中烦躁当减,口腔当有冰凉感,鼻腔热感减轻。黄芩治生殖器炎症,肛门灼热,甚者肛裂痔疮出血。黄苓干姜为药对,治咳而痰多。口舌鼻腔热燥,小渴欲饮。黄苓生姜为药对,治饮冷则鼻塞,饮热则鼻舒。

黄芩之短:黄芩性凉。黄芩可致胃动力下降,可用生姜拮抗。黄芩易致打嗝,可加陈皮拮抗。

......

黄芩汤

黄芩汤原文:1.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伤寒论》(172)

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黄芩汤主之。欲呕吐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东子》

2.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173)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连汤。《东子》

3.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芩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芩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伤寒论》(333)

伤寒脉迟六七日,而反与黄连汤彻其热。脉迟为寒,今与黄连汤复除其热,腹中应冷,当不能食,今反能食,此名除中。必死。《东子》

黄芩汤原方:黄芩三两  芍药二两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一斗 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原文:干呕而利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

干呕而利者,半夏泻心汤主之。《东子》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原方: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半夏半升  生姜三两  大枣二十枚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注:

东子:172黄芩汤条文、173黄连汤条文、333黄芩汤条文互为错简,诸家多强解乱解。特此更正。

阴证服黄连可致腹冷,黄芩却不会致腹冷。

wojiaocxq:171,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172,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这两个条文有几个疑点:

1,太阳少阳合病,为何不用桂枝?根据白虎加桂枝汤治太阳阳明合病及协(挟)热利的桂枝人参汤可以知道这里根据张仲景的用药特点应该是有桂枝的;

2,腹中痛,为何不用芍药?根据小建中汤、当归芍药散等可以看出张仲景是惯用芍药治腹痛的,不管是寒证热证,小建中汤就是虚寒证,配伍合适照样用。

3,前面是“与黄芩汤”,后面何来“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那前面是不是也是“主之才好”?

4,三条疑点同时出现,是巧合吗?

基于以上分析,这两条应是:

“171,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连汤。”

“172,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黄芩汤主之。欲呕吐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

这样一来,两条方证就从药证上看就恰好合适不是吗?

跟贴黄煌:楼主大胆怀疑,见解独到,而且与临床实际相符。黄芩汤因有芍药,治疗腹痛特别灵,不仅是热利腹痛便血,还是痛经血块。而黄连汤对腹泻效果好,尤其是酒后腹泻呕吐,不少患者反馈,服用黄连汤后,原本粘滞不爽的大便也变成形畅解。

医案:

黄煌:W女士,37岁,体态丰腴,头发乌黑油亮,面润唇红。痛经4年。每次剧痛,在床上打滚,甚至晕厥,经常使用止痛栓剂,最多一次经期用12片。诊断为子宫腺肌症。去年11月下旬来诊。询得其月经量大,烦躁怕热,入睡难,夜间盗汗一夜更衣数次,痔疮常发,断为热性痛经。处方:黄芩20克、白芍20克、生甘草5克、红枣20克,水煎服,每周服5剂。此方间断服用至今年3月,疼痛明显缓解,无需止痛栓。

      T女士,46岁,中等身材,脸颊虽有少量色斑,但明眸红唇,风韵犹存。去年11月来诊,诉经来腹痛剧烈,并下肢抽筋。检查雌二醇674 pmol/L(卵泡期),查子宫肌瘤36*24毫米。用黄芩汤:黄芩15克、生白芍20克、生甘草5克、红枣20克,20剂,每周服5剂,今年3月初复诊,告知痛经消失,查雌二醇降至168 pmol/L(卵泡期),子宫肌瘤30*25毫米。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中医认为的原因很多,寒凝、气滞、湿热、血虚、瘀血等均有,用方也很多,黄芩汤适用的仅仅是一种热性痛经。其病大多痛势剧烈,常常翻滚惨叫,或依赖止痛剂。月经量大有血块,经血粘稠色深红。检查多见子宫增大,或有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其人大多唇红舌红,烦躁难眠,手足心热,脉多滑数;或有痔疮肛裂便血,或有身热盗汗,或晨僵关节肿痛,或干呕腹泻,或头痛乳胀;其大便或泻臭秽,或干结难解,大多肛门口灼热。

      黄芩汤是《伤寒论》方,原文为“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后世多用黄芩汤治疗热利,如痢疾肠炎等。为何能治痛经?这与黄芩汤的主治有关。黄芩汤方用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全方可以看作是黄芩与芍药甘草汤的组合。芍药甘草汤专治“脚挛急”,而痛经本身就是一种子宫平滑肌的挛急状态。临床所见,适用黄芩汤的痛经患者,常常伴有腹肌拘挛,或腹痛便秘腹泻交替,或腰痛腿痛,或头痛,或乳房疼痛,特别是下肢易于抽筋。黄芩专治伏热。黄土汤治“下血”“先便后血”,泻心汤治“吐血衄血”,两方均有黄芩,是黄芩清血热。黄芩汤治“自下利”,葛根黄芩黄连汤治“利遂不止,脉促者”,是黄芩清肠热。三物黄芩汤除“四肢苦烦热”,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等治“心下痞”,是黄芩既能除热痹,也能除热痞。可见,黄芩能清里热,专清深伏血分及肠道之热,如配芍药甘草,则热痛是其主治目标。

      其实,黄芩汤不仅能治热性腹泻及热性痛经,许多以疼痛、出血、关节肿痛为表现的肠道、生殖道、关节的炎症及充血性疾病也有应用的机会。试举一例:S女,23岁,骶尾骨及左下肢牵扯疼痛,检查发现抗O、C反应蛋白、血沉均很高,但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西医莫名其病。其人肤白唇红,询得也有痛经,并有痔疮、肛裂便血。我用黄芩汤原方。1个月后复诊,腰骶疼痛消失,化验指标也恢复正常。

      顺便说一下,黄芩过用恐有食欲下降、恶心等不良反应,但是,黄芩汤是复方,只要方证相应,不仅汤液不苦口,还不会伤肝败胃。不过,方中大枣十二枚,请不要忽略。

汉唐遗风:朱M,女,28,肤白体壮,牙龈出血半年,如吃苹果或晨起刷牙则尤甚,口微苦,咽干,夜唇口干燥,检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正常,余无不适,舌质暗,苔簿黄,脉细数,以黄芩汤加生地阿胶:黄芩30赤芍20炙甘草20大枣20生地60阿胶15,3剂出血减少,6剂毕,询之,刷牙已无血丝矣!

......

《备急千金要方》三物黄芩汤

原文:治妇人在草蓐,自发露得风,四肢苦烦热,头痛者与小柴胡汤;头不痛但烦者,此汤主之。《金匮要略》第二十一篇附方

原方:黄芩一两、苦参二两、干地黄四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升,温服一升,多吐下虫。

注:

东子:苦参量多使人吐,用宜量少。

医案:

读中医经典:患者男,三十余岁,失眠,心烦,心悸,两足心烦热,但不感皮肤热,夜间烦热甚,睡着亦多梦,睡中易醒,舌质淡,苔薄白,边有少许齿痕,脉细长有力。

处方:温胆汤加黄连、酸枣仁 3 剂,无效。

因“两足烦热”,投以三物黄芩汤原方。

服药 6 剂后,诸证除。

附:《类聚方广义》:三物黄芩汤治每至夏月,手掌足心烦热难堪,夜间最甚,不能眠者。

紫云小鱼:上周我夫人又病了,好在有我这个家庭经方医生。

半夜给小儿喂奶完了,她说脚心发热,睡不着,我说,明天再说吧。

第二天,我问,你头痛吗?不痛。手心热吗?也一样热。

加上心烦之热,刚好五心烦热。妇人新产,手足烦热,不正是金櫃的三物黄芩汤证吗?

头痛用小柴胡汤,不痛三物黄芩汤,这条我还熟悉。于是开方买药黄芩15生地40苦参15,2元不到,效果强劲,一剂已!

今年我给家人朋友出方,成功率颇高,因为基本都是外感病和单一症状。经方给我带来幸福。

中西医生:周姓男患,48岁,甘肃平凉来兰州陪护肿瘤病人者。2013年3月25日顺便来笔者坐堂药店求诊。主诉:手足心灼热三、四年,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一年四季均如此;曾大量服用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无效。全身尤其上半身怕热喜凉,时有口气,阴囊稍潮湿,饮食、二便、情绪、出汗等均正常。体格壮实、面红、舌暗红、稍干、苔腻微黄、脉沉微。即予三物黄芩汤原方:黄芩6、苦参12、生地24 ,五剂,带回老家自煎(在兰州无煎药条件)。一月后(4月25日)患者从家乡来电,言服药有效,停药一段时间后又有所复发,索方,即稍调整原方剂量短信发出:黄芩10、苦参20、生地40 。今上午笔者电话回访,言“好了”。

......

泽漆汤

原文:

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咳而脉沉者,泽漆汤主之。《金匮要略 卷三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方》

寸口脉沉,胸中引胁痛,胸中有水气,宜服泽漆汤。《脉经·卷二》

咳而大逆上气,胸满,喉中不利,如水鸡声,其脉浮者,厚朴麻黄汤方。夫上气,其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千金要方·咳嗽门》

原方:

半夏半升 紫参五两(一作紫菀) 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 生姜五两 白前五两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各三两上九味,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注:

东子:泽漆汤为小柴胡汤去柴胡、大枣,加桂枝、泽漆、白前、紫参,重用泽漆。宜合小柴胡汤类方。

自拟草药剂量:法半夏10、石见穿10 、泽漆30、生姜10、白前10、生甘草6、黄芩6、党参6、肉桂6。

网络:泽漆为中国植物图谱数据库收录的有毒植物,其毒性为全株有毒,乳汁对口腔粘膜有刺激作用,如入眼内有失明危险。大量内服能引起消化道粘膜肿胀及充血,严重时呼吸麻痹、昏迷。

泽漆含泽漆皂苷、三萜、丁酸、泽漆醇等,有强烈刺激性,泽漆的乳状汁液对皮肤、粘膜有很强的刺激性。接触皮肤可致发红,甚至发炎溃烂,但临床用其煎液内服,即使剂量大至150g/kg,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可能因有毒成分不溶于水。如误服鲜草或乳白汁液后,口腔、食管胃粘膜均可发炎、糜烂,有灼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水样便,严重者可致脱水,甚至出现酸中毒。

cofieco:大剂量泽漆的副作用是易引起呕吐, 故原方中用生姜5两拮抗泽漆的副作用, 同时少量频服(一日分10次服完)也是为了减少泽漆的副反应。

经方循证情报:【泽漆汤方】

【原文】《金匮》:咳而脉浮者,厚朴麻黄汤主之。脉沉者,泽漆汤主之。

【主治】身肿,胸中有水气,胸中引胁痛;肺癌

【组成】半夏半升 紫参五两(一作紫菀,亦有用石见穿代者) 泽漆三斤(以东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五升)生姜五两 白前五两 甘草 黄芩 人参 桂枝各三两

右九味,口父 咀,内泽漆汁中,煮取五升,温服五合,至夜尽。

本方历来被认为可治疗肺癌,但疗效和机制一直不明确。近日一项研究发现泽漆汤(ZQT)可通过P53途径抑制肺癌细胞生长,促进其凋亡。值得注意的是,本方中所用紫参即石见穿(Salvia chinensis,Rubia yunnanensis Diels)。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个泻心汤
中医常用方剂及组方技巧
【大塳敬节先生的心灵地图】眼睛障害
张祖师爷是变方高手,也是调脾胃高手。
【新提醒】胡希恕医案——下利(4)
肠胃胸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