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专业歌评角度分析朱之文,他唱的到底好不好?
userphoto

2022.12.20 河北

关注

好!华语T2强,靠2块钱歌谱自学混声,深度腹腔支撑、胸腔共鸣,音域两个八度+2度

蒋D为:老百姓喜欢你(朱之文)是因为你是农民,如果你们把自己认为是艺术家,那门都没有,边都沾不上。

音乐面前人人平等,无阶级之分,大自然音高法则馈赠的旋律、节奏美感,是平等给所有生物的,无高低贵贱,无所谓农民不农民,艺术家不艺术家,都是100岁要入土的百姓。音乐、声乐不会因为你身上有所谓艺术家的标签,在C3-G4的音高质量上就单独给你开挂,也不会因为你是农民,就剥夺农民演唱C3-G4享受音乐美感的资格。

朱之文唱得好不好,当然是好。从声乐角度讲,一个普通人,要想唱到朱之文这样的水准,需要以下能力:

  • 1:基础音准->绝对音准。
  • 2:基础节奏->相对乐感。
  • 3:声乐-软腭上抬;
  • 4:声乐-喉舌分离;
  • 5:声乐-腹腔支撑->深度支撑。
  • 6:声乐-胸腔共鸣->深度共鸣->完美声压。
  • 7:声乐-强混声->质量长音强混声。
  • 8:声乐-鼻咽音。
  • 9:声乐-面罩共鸣。
  • 10:声乐-喉位稳定->音色统一。
  • 11:声乐-喉位对抗->甲杓肌、杓状软骨内倾。

这些能力,即使95后年轻人依赖高质量的知识搜索引擎,也很难拥有。这些能力需要一定的天赋和长时间的坚持热爱,以及足够幸运。可朱之文是一个农民,一个身份最底层、知识最匮乏、眼界最局限的农民。他却拥有远超出自身知识获取的能力。

这些能力,都源自于朱之文花两块钱买了一个混声唱法训练谱开始拥有,真的是“飞鸟是关不住的,你热爱的,一定是你会去想方设法去学习的”。朱之文就凭借这本2两块钱的“绝世秘籍歌谱”,坚持唱了30年(可能存在夸大),这运气和热爱的确高,无师自通,科学度拉满,直接上混声。

有同学知道这是哪本书吗?小辫子表示也想学。但实际上即使小辫子获得这本歌谱,热爱也远远不及朱之文,因为小辫子获得知识的渠道过多,会导致我注意力分散,进而练习专注度降低。而朱之文的农民身份,让他在局限的世界内,越发笃信和专注于这本2块钱歌谱,这份对音乐的热爱可移山填海。

除了歌谱的知识和方向外,我个人认为,朱之文的天赋不能忽视。

天赋集中在朱之文是属于拥有绝对音准的小部分人群,猜测偏向双向绝对音准,唱得准,听得准。原因很简单,朱之文作为一个农民,在2011年未接触声乐系统,只靠一本2块钱书籍的前提下,所有的Live现场没有一个音的音准是有问题,转音全对,这就很有问题,而且是大问题。

同样拥有单向绝对音准的周杰伦,也存在唱不准,只听得准。一个农民是不懂什么音高符号、不懂调式的,可是人家不懂音乐界的交流语言,也能更随调式转变而唱准,这已经是双向绝对音准的能力范畴。既能听得准,又能唱得准。

绝对音准,是一个出现比例万分之一左右的音乐小天赋,他的基础是部分人群人脑对固定音高的先天性敏感,在不需要对比初始音的情况下,可以直接唱出听到的任意音高。绝对音准还有一个弱版概念叫相对音准。

比如小辫子、绝大部分音乐爱好者、部分音乐生都是属于相对音准,需要初始音区对比,去训练、去记忆固定音高的频率听觉,才能完成音准的把握。相对音准在儿时3-14岁完成系统强化记忆训练的话,也可以达到绝对音准的效果,大部分乐器钢琴生都是如此。

全中国就一个朱之文,实际上太少太少了。农民差不多有2亿,最少说全中国也有2万个绝对音准的农民,但实际上,只有朱之文一个人以热爱成功从农村走出来,出现在大众视野。一个先天不足的农民都做得到如此,上荧幕,假唱对口型端着架子的艺术家实际上是时代既得利益者。当然,朱之文也开始大量对口型假唱了,逐渐同化

简单从音色、音域、腔体三点切入,仅对2011年刚刚参加比赛的朱之文做唱功分析。

1:音色;

在音色上,朱之文属于典型的2022年学院派民歌男中音音色。朱之文、学院派,两个词本身放在一起很违和,但实际上以那本两块钱的歌谱作为桥梁就可成真。对于音色,朱之文的理解完全是以鼻咽音为明亮度核心,以胸腔共鸣和腹腔支撑作为声压的低沉共鸣音辅助的思路。

这就是标准的混声思路,而且是属于民歌和美声范畴的混声思路,并不是流行音乐范畴。我们去界定朱之文音色的唱法范畴主要是通过对于音色芯体的分析:

流行音乐音色,是强调声带芯体的真声自然,胸腔共鸣的泛音音色不能盖过声门的话语音色,喉位是自然偏上,整体的明亮度较高,声压程度在中低音部较弱。整体听感更自然、更线性化。

民歌音色,对于男性歌手而言是强调厚度,以高强度的胸声共鸣来展示男性宏伟胸膛的魅力,在民歌音色之中,用于给声线作为锚点来确定声线集中芯体的音色,是通过鼻咽音为主。在学院派中,认为人声演唱的明亮度是来自于鼻咽音。这个思路和EVT流行唱法类似。

朱之文的选择呢,就是属于以鼻咽音为自己的主体音色,所以偏向民歌类型,似乎朱之文模仿的是金铁霖,就是唱民歌的。鼻咽音作为核心音色会存在一些小问题:音色熊二化。

是的,就是《熊出没》里面的熊二,熊二音色就属于一个舌根音和鼻咽音结合。朱之文在演唱一些熟练度不够的音乐时,就会有一些熊二鼻咽音的倾向,这是由于不熟练导致的腹腔支撑的程度较弱,整体的支撑从腹腔支撑转移至胸腔,一旦胸腔用于支撑混声会出现鼻咽音过多的问题。

但整体上朱之文的音色对于鼻咽音的运用非常好,尤其是低音部分,朱之文做到了高位置唱低音的思路,这让他在低音部分的音域拓展非常好,足足可以下潜至E2,E2可是张杰的极限胸声共鸣音色,可是朱之文也会。

在具体的音色技巧上,朱之文就有一些捉襟肘见了,因为民歌的类型他限定了表演形式,民族唱法无法像流行音乐一样,在音色技巧的种类上进行开拓,而是要高度保持真声的音色统一性,所以朱之文的具体音色,实际上只有一种真声,但是真声在不同压力下的声部,会有不同的音色听觉。

低音时,真声呈现具有胸声共鸣,整体厚重、低沉。中音时,就是自然喉位的真声。而高音时,按照朱之文的唱法就走入混声领域,具有一定的头声倾向,整体效果最好,高而厚实。本质上不论是胸声、真声,还是混声,都是不同音区压力下的自然真声。

相比于流行音乐,缺乏的音色技巧是:强混、弱混、平衡混、气混、声带边缘化、头声、海豚音/哨音、纯咽音。音色种类的缺乏也导致了商业性的传播较慢,集中在农村县城的下沉市场。

2:音域;

朱之文Live音域:E2-G4;

朱之文质量音域:E2-G4;

在音域上,朱之文就属于强项中的强项,他的最低音是《滚滚长江东逝水》的C3调低音3,也就是E2,最高音是《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G调最高音的1,也就是G4。G4还非常稳,但是升调A4就没有演唱。依旧是以2011年的朱之文为参考对象,后来的他假唱视频太多,素材太难找。


整体,朱之文功底扎实,如今阶级变迁,倒是少了几分早期的热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有哪些声乐上的知识,没有声乐知识的人一定不会相信?
声乐知识分享 高端粉丝必备
农民中的歌唱家——大衣哥朱之文的唱功到底好不好?答:天赋惊人
在京剧演唱中为什么总也解决不好跑调的问题。
中国大陆歌手的唱功与美国歌手相比,有何不同?
分享:马革顺教授的合唱训练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