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源工程首席专家的中国方案,能否为二里头遗址打开夏都之门?
userphoto

2023.02.20 河北

关注

(作者:赵辉)中国新闻周刊2022年度影响力人物榜单正式发布,其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王巍先生被评为“2022年度学者”。做为担任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达二十年的首席专家,王巍冲破“文明三要素”(冶金术、文字和城市)的桎梏,发现这 “三要素” 是从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特征中概括出来的,并不是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

因此,王巍研究团队围绕公元前3500到公元前1500年期间的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四处都邑性遗址和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的其他二十个左右的中心性遗址重点发掘材料,兼顾其他古老文明特质,根据中国的实际材料,提出判断进入文明社会新标准新“三要素”的中国方案:城市、阶级、王权和国家。

王巍先生曾用几组数据概括了自己四十年的的学术生涯:发掘了4座中国古代都城(西周燕国都城、偃师商代早期都城、安阳殷墟和陕西周原);外加一座日本古代都城;3次获得国家田野考古奖;带队在3个国家进行考古发掘(乌兹别克斯坦、洪都拉斯和埃及)。“探源工程确立了符合中国实际的文明标准,这个意义非同凡响。”王巍说,探源工程将散落在全国的史前考古项目结为“联盟”,从各自作战变为集体攻坚,最重要的变化是目标的统一。并对中华“探源工程的宗旨、研究思路与方法、主要内容和取得的成果进行阐述,以就教于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各位同行”。

对此,笔者做为中华文明探源与夏文化研究的专业人员,中华民族的一份子,有必要与王巍研究团队就一些人类文明的决定因素,就学界公认的人类文明“三要素”与“新三要素”之间的天壤之别,做一些穿越历史,跨越未来的深层次探讨。笔者个人愿意与有二十年中华文明探源经验的王巍团队做一次世纪学术对决,以早日解决中华文明起源与夏文化源头的民族历史问题。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因上世纪二十年代考古发现的殷墟遗址包含冶金术、文字、城市文明三要素,而被国内国际学者一致认可为通过考古实证的中华文明重要阶段,并由此正式诞生了中国考古学。但殷墟遗址的考古年代与中国文献史料记载殷商王朝年代相符,距今只有3300左右,中华文明历史年限通过现代考古学实证也只能算为3300年。中华文明最前面1700年左右的空白历史,只能通过进一步考古发现来证实。但是非常遗憾,中国考古界在殷墟遗址考古发现后的一百年间,在盘庚迁殷之前时期的考古遗址发现,只发现早商年代同时期的一些城市遗址,而无青铜器器物与文字的发现。

二里头遗址的年代处于中国文献记载的夏商年代之际,除了发现一些人类聚居的遗存外,还发现了一些青铜器器物,但无文字使用的痕迹。因此,我们勉强可以说,二里头遗址拥有了城市与冶金术,但无文字发现。这也导致担任二里头遗址二十年考古队长的许宏先生,虽对二里头遗址情有独钟,却能力排众议,以无文字发现为由,无法确定二里头遗址的夏或商的文化属性。许宏先生的这一学术底线,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因为作为夏商时期的“万邦”“万国”“千邦”“千国”的氏族部落社会发展阶段,任何地方发现的考古遗址在没有文字实证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无法确认其属于何方部落、方国,更不能将其认定为当时中国区域的都邑。

但是,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二十年所重点研究的四大遗址: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却已经被一些考古学术专家定性为“都邑”,是当时遗址所属年代统治全中国的“都邑”,是当时中国文明的制高点。这一四大“都邑”观点的抛出,要么是不学无术,要么是学术无能,要么是别有用心。笔者请问,这四大“都邑”对应五千年文明历史分别对应中国的哪段历史都邑?分别是什么历史名称?四大“都邑”的具体统治者是谁?每个“都邑”都历经哪几任最高统治者?每位最高统治者得具体统治年限是多少?

如果以上这些历史问题一个都回答不出,首席专家的研究团队又是根据什么考古发现,确定其是全国性的“都邑”?而不是“万邦”“万国”之一的氏族部落聚居地?如果它们不是全国性的“都邑”,它们的考古发现又如何能代表中国地区最高的文化发展水平?对它们遗址的考古,没有发现青铜器与文字,如何能代表其他同时期的地方就一定没有青铜器与文字的出现?就如距离殷墟遗址年代最近、被确定为早中商代时期的偃师商城遗址与郑州商城遗址,同样没有发现文字使用的痕迹遗留。我们只能说是那一时期的商城遗址而不能做为商朝的都城遗址。否则,我们必须首先确定其商朝最高统治者得身份与对应的历史名称。殷墟遗址以其无可辩驳的考古事实,解答了许多关键历史问题,而成为中国考古学诞生的标志。

但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由王巍担任二十年首席专家的探究团队,重点对浙江余杭良渚、山西襄汾陶寺、陕西神木石峁、河南偃师二里头的考古研究,先是盲目将其定性为“都邑”,进而在无青铜器与文字发现的情况下,否定人类文明社会“三要素”的冶金术与文字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历史意义,实在让人大跌眼界。王巍研究团队以阶级、王权、国家来代替冶金术与文字,更是让人中国考古学者的学术素养跌倒了地板上。目的无非是为了河南偃师二里头考古遗址打开“夏都”之门,进一步将二里头遗址确立为无文字、无历史证明的夏文化夏朝都城。

笔者实在想象不出哪些考古专家带着什么样的超级眼镜,能通过考古遗址有限的那些考古发现,看到了阶级、王权和国家,并把这些东西作为中华文明发展的标志?并进而把世界互不相干的各地区人类文明社会也界定在城市、阶级、王权和国家的标志内。如果按照此标准来界定各地区人类文明发展的标志,虽然大大提供了中华文明的年代起始年代,甚至超过了五千年,甚至八千年。但是,王巍研究团队,你们按此标准研究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年限又是多少年?它们只有三千年、四千年文明历史?那么,玛雅文明与南美洲的印加文明历史又是多少年?他们的后裔认同你们的研究成果吗?

中国近百余年的历史,就是一个消灭王权、消灭阶级的历史,前赴后继的中华儿女为此付出了巨大牺牲。难道他们的牺牲与付出是为了消灭中华文明?今天的中国已经消灭的王权,消灭了阶级差别,走在通往人类文明最高阶段的路上。王巍研究团队,请问我们现在是一个没有阶级、没有王权的文明社会,还是一个有阶级、有王权的不文明社会?中华民族该如何依据你们的新标准,认识中国文明的过去与未来?

今天的中国,消灭了阶级、消灭了王权,依靠冶金术的进步,正在突飞猛进地发展科技,制造出了高科技的航天太空舱,最终建造一个中国太空城市,以中国文字传承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从人类文明诞生起,我们的过去、现在、未来,何时离开过冶金术与文字的杰出贡献?王巍首席专家,你今天的学术成就、学术地位,难道不是依靠文字的魅力取得的?你总不会是一个目不识丁的考古学者吧?为何要否定中华文字在中华文明与世纪人类文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国家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难道不是冶金术的飞速发展,为何要否认冶金术的杰出贡献?没有冶金术的成就,阶级与王权的暴力统治何以能维持?为了一个河南二里头遗址的“夏都”之梦,标新立异地改变中国考古学研究人类文明的基本认知,对得起你所获得的各种学术头衔吗?你在国际上所获得的学术头衔,是依靠你的阶级与王权理论获得的?

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延绵不断,绝不是那几个所谓“都邑”遗址所能展现的。它们只不过是伟大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遗失在中华大地上的几颗珍珠,侥幸被考古人员首先发现而已。用它们代表当时中华文明发展的最低水平,可以经得起任何质疑;但是以它们代表当时中华文明发展的最高水平,就是言过其实,其学术的虚伪性就难以自圆其说。作为即无历史来源,又无历史归属的中国考古四大“都邑”,又如何能代表传承有序的中华文明?相互孤立的四大“都邑”遗址,有如何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让阶级与王权永远消失于中华文明的发展历史中,才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之处。

为推翻中国帝制、消灭王权而与孙中山、黄兴齐名的“辛亥四杰”之一柏文蔚,在《淮河流域地理与导淮问题》的书序中,曾经有如下精辟论述:“大禹导淮,而后又勤治沟洫。同时益掌山泽,弃教播种,淮域之农业基础以定。历夏商周秦,而井田阡陌,农利大兴,郉沟既凿,四渎交通,漕转东南,助西京汴洛之繁荣。可知淮河流域,实吾族农业立国之根据地,而四千年文化产生之中原也。”淮河流域,实际上才是我中华民族农业立国之根据地,是中华民族四千年文化产生之中原。这不仅是栢文蔚的历史卓见,也是笔者的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与夏文化研究成果。

无四方,何以中国?淮河流域覆盖面太大,画龙必须点睛,淮河流域的中华文明之眼,为淮河中游北淝河四方湖畔的古城遗址,乃中华民族魂萦梦牵的中华文明发源地,夏文化之摇篮!从大禹治水开始,“大禹导淮,而后又勤治沟洫”于此,大禹建立夏王朝建都于此,商汤灭夏于此,殷商王朝建立商都于此,周武王灭商建立东都成周于此,《诗经》产生于此,中国夏商周的历史文化皆出于此。“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惠此中国,以为民逑”是对四方湖古城历史的记录,“信彼南山,维禹甸之;畇畇原隰,曾孙田之;我疆我理,南东其亩”是笔者的历史承诺与誓言,必将以五千年中华文明历史文化发展传承有序的历程,向中华民族展现伟大中华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华文化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做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笔者有必要向中华民族展现伟大文明发展的真实历程,以就教于全体中华民族。欢迎王巍研究团队及众多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与夏文化研究工程的各界专家学者(最好是懂文认字的专家教授,不会识文断字的专家教授也可以),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批驳。如有任何一项不符合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笔者将自挂东南枝、自投汨罗江,或者由王巍研究团队将笔者送到一个没有城市、没有阶级、没有王权、没有国家的非文明原始社会去,但要有文字发展的现代工具电脑与手机,冶金术发展高级阶段的高楼大厦、汽车、飞机及各种高精尖的生产生活工具。(作者:赵辉)

参考资料:《2022考古人物:王巍寻根探源,叩问文明》

《王巍 赵辉:“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及其主要收获》

《这就是底气!中国方案让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有据可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寻中华文明起源,良渚、三星堆文化属于“中国”吗?
王巍与赵辉教授的文明社会新“三要素”,将中华文明引入何境?
考古 | 王巍:陶寺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中华五千年文明获证实
如果冶金术必须西来的话:冶铜技术能从哪个路线传入中国呢?
【考古】王巍:中华文明探源研究二十年(B站直播弹幕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