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西走向胡同四合院格局
北京城“瑰宝”胡同四合院

 

北京城的街巷胡同自元大都时代起就呈网状棋盘格局。《马可·波罗游记》述云:“全城的制高点是皇城,最高的建筑是太和殿,象征着皇权。皇城外是较矮的衙门和民居,形成一幅立体画面。全城的设计都用直线规划。大体上,所有街道全是笔直走向,直达城根。一个人若登城站在城门上,朝正前方远望,便可看见对面城墙的城门。城内公共街道两侧,有各种各样的商店和货摊……整个城市按四方形布置,如同一块棋盘。”


《析津志》载:元大都街制,“大街二十四步阔,小街十二步阔。三百八十四火巷,二十九弄通”。元大都街道分布的基本形式是:在南北向的主干大道的东西两侧,等距离地平列着许多东西向的胡同。大街宽约25米,胡同宽约6—7米”。元大都内的胡同,其规划是以相邻两城门区间为一区域,形成50坊。

明清继承元大都建城格局。胡同是以东西走向为主,如现在仍保留比较完好的西四北头条至八条地区、东四三条至九条条地区、东城区南锣鼓巷一带就是元代街道胡同典型例证。

 

东西走向胡同四合院格局

在东西走向的胡同内,四合院住宅分列在胡同南北两侧,形成坐北朝南的街北院落和坐南朝北的街南院落(指宅门而言)。

正规的四合院一般由大门、影壁、二门(垂花门)、正房、厢房、庭院、走廊等组成,三进、四进的大型四合院通常由门、墙、回廊分隔成若干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大一些的四合院一般都有后花园。四合院虽有一定的规制,但规模大小却有不等,大致可分为大四合、中四合、小四合三种。

四合院的大门又叫宅门、街门,除了王府大门外,一般不建在四合院建筑的中轴线上,而是建在院落的东南侧(八卦方位的巽位),街南边的四合院则将大门开在院落的西北侧。根据主人的地位等级不同,四合院大门分为广亮大门、金柱大门、蛮子门、如意门、墙垣式门等。广亮大门和金柱大门为做官人家使用的大门,大门距门楼外檐较远,广亮大门的门框设于门楼的中柱位置,金柱大门的门框较广亮大门前移,设于金柱位置。蛮子门和如意门为一般人家使用,蛮子门的大门更为靠前,门框设于檐柱位置,如意门则在檐柱位置砌一堵墙,在墙上开一小门。

由于北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所决定,北京的房子以坐北朝南的北房为最好,其次为坐西朝东的西房,东房和南房的朝向较差,不是理想的居住方位。北京人“有钱不住东南房,冬不暖来夏不凉”的民谚,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只要条件允许,人们建宅时,一般都要将主房定在坐北朝南的位置,然后再按次序安排厢房和倒座房。

北京小型四合院依东西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东、西厢房,四周再围以高墙形成四合,开一个院门。院门辟于宅院东南角“巽”位。房间总数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间,东、西房各3间,南屋不算大门4间,连大门洞、垂花门共17间。如以每间11—12平方米计算,全部面积约200平方米。四合院中间是庭院,院落宽敞,庭院中植树栽花,备缸饲养金鱼,是四合院布局的中心,也是人们穿行、采光、通风、纳凉、休息、家务劳动的场所。

小四合院卧砖到顶,起脊瓦房。可居一家三辈,祖辈居正房,晚辈居厢房,南房用作书房或客厅。院内铺砖墁甬道,连接各处房门,各屋前均有台阶。大门两扇,四合院街门开启朝北方的要选用黑漆大门,门上有黄铜门钹一对,两则贴有对联;一般庶民的小四合院的街门都是随墙门,朝向街巷。

在坐北朝南的院落中,正房很自然地处在坐北朝南的位置,不用进行人为调整;而坐南朝北的院落为取得朝南的效果,则要采取一定的调整措施。由于这种四合院的宅门往往开在西北角,所以,进入宅门后,要经过院子西侧一条狭长的通道才能走到院子西南角,再由西南角的侧门进入外院,尔后,再进入垂花门、内院。这种调整办法,无疑要浪费一定面积的宅基地,且使用起来亦不十分方便。当然,同类情况下也有将宅门置于东北角的例子。前公用库某宅宅门即位于院东北角,进入宅门后,经过院东侧一条狭长通道,达于东南角的侧门,进侧门后再向西进前院,向北进垂花门,进内院。可见,同样方位的院落,调整的方法可以不同,要根据宅院位置、环境等情况而定,并无僵死模式。如果这种街南院落是一进院落的话,就不需要进行这样的调整了。进入位于西北角的宅门后,正对的是一块镶砌在西厢房北山墙上的照壁,照壁东侧为屏门,入屏门进内院。内院坐北朝南为正房,两侧为厢房,南面为倒座房。

在北京四合院中,坐南朝北的院落处在非主要位置,一般规模不大,以一进院落者居多,因此,通过狭长通道来调整宅院朝向的例子不是很多。处在南北走向胡同中的宅院,院门只能开在东西两侧,这种非“正规”的院落,居住者一般都是平民百姓。这种宅院,仍可在坐北朝南的位置安排正房,以取得最好的朝向。

宅院的方位问题是首要的,只有确定了方位,才能确定建筑的格局。

 

南北走向胡同四合院格局

北京除去这些东西走向的胡同外,还有—些沟通两相邻胡同的直胡同,即南北走向的胡同。分布在南北向胡同里的宅院,就成为坐西朝东的街西院落和坐东朝西的街东院落。这样,北京四合院住宅就出现了街北、街南(这两类为主)和街西、街东(这两类为辅)这样四种基本方位。

在南北走向胡同里建造正规四合院,首先要落实院门在东南角“巽”位,也就是说,在南北走向的大胡同里单开东西向小胡同,更多的是无名死胡同,这样院落也就成为坐北朝南了。这条死胡同往往只有三、五所四合院。在北京南池子、北池子大街两侧有许多这样的死胡同。北总布胡同3号院原来的建筑格局就是这种情况,院门位于东南角“巽”位,是山西商人建造的精美二进四合院,因为梁思成与林文茵曾在这里租住过7年,现在到底拆与不拆,闹得沸沸扬扬的。

在内城曾经偏僻的东城根平民居住区,民国以后很难见到标准四合院了,以建国门北侧的东城根为例。明清这里位于贡院东街与东城墙之间,形成了两排住房。西排住房的西院门开在贡院东街东侧,东院门开在南牌坊胡同西侧;东排住房的西院门开在南牌坊胡同东侧,东院门开在东城根的西侧,院门正对着城墙。

据说,在明清贡院存在时期,这个地区曾是在贡院供职普通官僚住宅区,还有为贡生提供服务的旅店、商店等。如贡院东街与南牌坊胡同之间的笔管胡同,因有专卖考试用的毛笔砚台商户而得名。1966年的笔管胡同北侧有二所大宅门,院门坐北朝南;南侧有二所大宅门,院门分别在贡院东街和南牌坊胡同。

辛丑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这里是德国驻军防地。明清贡院建筑基本被德军拆毁,不少珍藏宝物也被德军掠走,包括古观象台的天文仪器。有文献资料这样描述:贡院至东城根地区已成一片废墟。

进入民国,北洋政府公开拍卖贡院地区土地,私人购买后可以自主建房,这才形成20世纪贡院东街以东至东城根二排居民住房的基本格局。

下图是八国联军拆毁北京贡院前,站在东城根城墙上往西拍摄的照片,远处是贡院,近处房屋是贡院东街至东城根的四合院院落群,因临近贡院,有不少贡院官吏居住的好宅院。


拆迁前我家住的里院有北房三间,我家住两间,西边一间房东住。原来是一明二暗,各有12扇菲律宾木格栅隔成三间房,进深一丈五。我家二间房使用面积32平方米,50年代月租金8元,占我家收入的十五分之一。文革中独身一人的房主杜庭锡被撵走,搬进居委会干部一家六口,房屋归属房管局后重定月租金,我家二间房三块八毛二。

我家正屋迎面有八仙桌、八仙椅、条案、茶盘、大胆瓶、糖罐,墙上是画轴儿、条幅。门前台阶是青石板四级,南房和东厢房是二级,显得正房三间很高大,解放前正房曾经是一贯道的坛房。中间正屋的立柱、门扇、纸窗户花式木隔条、里屋玻璃窗,与下面照片的一摸一样。

1958年我家把正屋纸窗户换成二扇玻璃窗,上面两扇是活的,推开能换气,夏天常支起,有纱窗。我家里屋窗户台下面是花池,东厢房在花池后面,花池中间是一棵百年大槐树,八寸树径。1976年地震后,房管局翻盖东厢房,改成户门朝向前院空场开。我家趁机把大槐树锯了,花坛占了,盖了一间14平方米大厨房,后来成了我弟弟结婚洞房。又在南边盖一个2平方米的新厨房。院内四户人家齐动手,东西两个花坛没有,院里四棵树砍了,连西南角的旱厕也变成了住房。美丽的三合东西二进院落,变成了“迷宫”。




上面这张照片中房屋门窗结构、人物穿戴、玩具及院子里的器物都具有典型的老北京特点。柱子贴的对联隐约可见“和平”二字,加上玻璃门窗、人物穿着,照片可能拍摄于1949年左右。

有意思的是五个孩子都有玩具:跳绳、小汽车、布娃娃、粟珠儿、捻捻转儿。左边女孩儿手里拿着粟珠儿,粟珠儿是用一种植物的种子穿成的链子;中间戴帽子的小孩儿玩儿的是“捻捻转儿”,在一扁圆型木片儿中间插入一头尖的圆短棍儿,玩儿时用母指和食指捏住圆棍儿上部使劲一捻,该玩意儿即旋转起来,谁转的时间长为胜者。

院子里的煤球儿炉子上边放着拔火罐儿,别小看拔火罐儿,每当生火或火不旺时,把它放火眼儿上一会儿的功夫,大火苗子就老高。在北屋的窗根儿底下,放有草编的狗窝儿,上有木水筲;在东屋的窗台上放有炊扫儿和鞋刷子,窗台下有装煤球或杂物的旧木箱。再从北屋门有些关不严、墙体及地面方砖破碎程度来看,这个院落年头不短了,也不是什么富贵人家。人物的衣着长棉袍,女孩儿的衣裤、男孩的帽子也非常具有时代特征。我家原来就是这样的院子,所以看着很是亲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房屋结构
北京四合院——13世纪的天才设计
北京四合院史话
.北京四合院
北京的民居~四合院
经典四合院的平面布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