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北京胡同史话(四)

·北京以牛命名的地名
   1997年农历称作丁丑年,即十二生肖的牛年。北京人说“北京胡同三千六,多如牛毛”,以牛命名的,就有30多条。最有名的以牛命名的街巷是牛街。
    牛街,位于广安门内大街路南,是本市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如今是回族同胞聚集之地。每逢回族同胞过开斋节,宣武区牛街清真寺真是热闹非常。如今牛街一带是一处人烟相当稠密的地区,一有群众集会活动,就显得街道狭窄,不敷应用了。
    北京有三条牛圈胡同,一在西安门内,一在安定门内,一在东四牌楼。昔日多半是饲养牛的场所。此外,还有牛肉胡同、牛肉湾胡同、牛蹄迹胡同,牛犄角胡同、牛八宝胡同、牛排胡同、牛血胡同、牛市胡同、牛子胡同。不过有些已经雅化改名。
    例如牛蹄胡同改成了留题胡同,牛蹄迹胡同改成了留题迹胡同。有的并入了邻近胡同。例如西安门内牛圈胡同,八十年代初已并入了草岚子胡同。草岚子原为明清御马监草料场,称草栏子,牛圈。
    早年东直门外,有座牛王庙。近年在此建造大型立交桥,初名牛王庙立交桥。后改称三元立交桥。如今的公共汽车站、其名尚保留着牛王庙之古称。德胜门外牦牛桥,也是一座古桥。
    在天安门金水河,流经南长街和南池子各有一座桥,一称牛郎桥,一是织女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在北京受到了比较深刻的影响,就以牛郎与织女命名地名。颐和园南西两岸也有“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的景观。
    在北京还有牛碌胡同和牛碌坟的地名。牛碌乃牛录之误,牛录是古代的职官名称。
    在丰台区有村名称牛庄子,在京密公路顺义城北有牛栏山,从前只是一个土丘而已,建国后,国家投资兴建大型维尼伦厂,从此,牛栏山变成了一座轻工业城。

--------------------------------------------------------------------
 
·以井命名的胡同
    北京过去生活用水主要靠井,因此以井命名的胡同很多。井,与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所以至今仍有不少带“井”字的街巷,过去北京有80多个地名与井有关。
    明、清时直接叫井儿胡同的就有十几条,后来随着朝代的更换和井水的干涸都改名了。
    崇文门的镜子胡同、南锣鼓巷的景阳胡同、新街口的景尔胡同、东华门的景丰胡同,过去都叫井儿胡同。前门外的肉市街二巷、天桥北粉店胡同、天坛半壁街,过去也称井儿胡同。
    朝阳门南小街的井儿胡同并入了遂安伯胡同,位于东四十四条的井儿胡同并入八宝坑胡同。今思源胡同、恭检一巷、后英房胡同花园大院过去都称四眼井。
    阜成门内的福绥境胡同过去叫苦水井。崇文门外的金鱼池东巷过去叫牟家井。牛街的天景胡同过去叫大井胡同。
   天坛东路有四块玉胡同,四块玉也是井名。过去那里是一片菜地,井很多,其中有一口井的井台是用四块汉白玉石做的,十分引人注目,因此留下了四块玉的美名。
    位于琉璃厂西街的琉璃巷,过去也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八角琉璃井。
    北京东城的王府井大街是最有名的带井字的地名了。
    另外还有大甜水井胡同、东水井胡同、西水井胡同、沙井胡同;
    北京西城的龙头井街、井楼胡同、石红井胡同、大铜井胡同、铜井大院、水井胡同;宣武区的琉璃井胡同、三井胡同、七井胡同、湿井胡同、甘井胡同、金井胡同、姚家井一二三巷;
    崇文区的板井胡同等。

--------------------------------------------------------------------
 
·以火命名的胡同
    在北京的四千多条胡同中,以火命名的至少有四十条之多,而且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渊源。以前前门外有一条胡同叫火巷。《北京地名志》称:“火巷为明时坊之地名”。古人兴修土木,在建筑群之间,预留出的防火通道,称之为火巷。火巷,平时供人通行,遇有火灾时,则为消防队员救生提供方便,也可以起到防止火势扩大蔓延的功效。其实北京人所称的“胡同”一词,就是从“火巷”或“火弄”演变而来的。
    从前北京庙多,尤其是火神庙几乎到处皆有。琉璃厂街长不过零点五公里,就有两座火神庙。时至今日以火神庙命名的胡同依然还有不少,《北京市街巷称录》载有八条火神庙胡同或火神庙夹道。今琉璃广东街早年曾称火神庙。从前为保卫皇宫,皇城内外有许多驻扎军队和制造火药的地方,其遗址如今多已不复存在,但火器营、火药局之名,现如今还有十七处之多。
    崇文门外有条胡同叫草市,从前称之为柴火市,在龙潭湖管界内,有火桥胡同,据《北京地名志》称:“火桥是火车桥的简略”。
    正阳门外还有南火扇胡同,北火扇胡同,火道胡同。相传火扇胡同地形如同扇子的形状。火道胡同是香火道人即寺庙与民宅之间的一个防火通道。初创动机也是为防火而设。
    崇文区还有条小巷叫火鸡胡同。火鸡的羽毛是红色的,成群的火鸡展翅飞翔或落地寻食时,就如同火焰一样。这条以火鸡命名的胡同,同火鸡有何牵连无考。在蒜市口附近,早年还有一条火杆胡同。火杆者,烧火的短木薪柴也。据考此处从前曾是柴市。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有一个地名,叫“西火场”。此处是建福宫旧址。1923年6月26日夜十二时,故宫神武门内建福宫失火。大火燃烧了七个小时,烧毁殿堂一百三十二间。其中包括建福宫、驾仪亭、德日新、延春阁、广盛楼、静宜轩、中正殿、香方阁、宝华殿等。发生火灾的原因未定,一说是太监偷盗金银财宝之物纵火灭迹。末代皇帝溥仪就是这么认定的。一说是当天晚上溥仪在这里看电影,之后下雨电线连电着火,宫中档案太监供词就是这么说的。至今这还是一个谜。后溥仪被驱出皇宫,民国年间财力不足,无力修复这片古代建筑群,无奈只好在故宫平面图上,将这个地方标注为“西火场”。
此外,在北京东郊六里屯有星火路,取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意,是“人民公社”、“大跃进”的产物,现已恢复原名为驹子房路、姚家园路。
 
--------------------------------------------------------------------
 
·与河有关命名的街巷
    金水河是引用玉泉山水,从今西直门南西水关入城,沿今赵登禹路流入太平桥大街。这段沟渠本是金代闸河旧引水渠,元朝利用它,将水引至太平桥大街后转向东南方,经西斜街过甘石桥后转向东北方,经东斜街沿西皇城根北上,然后东转顺北皇城根经厂桥流至北海入内宫(即故宫)。这条金水河还有一个支流,是从灵境胡同向东直接入太液池。元代太液池就是现在中南海中海水域,那时还没有南海。元代的金水河是供皇宫使用的。
    明代这条河道成了西城的排水沟,称为河槽。明代河槽从西直门北西水关引高梁河水入城,经旧引水渠沿赵登禹路南下,经太平桥大街到闹市口北面的沟头东折,流至下岗南折,再经佟麟阁路南下流入南护城河。
    清朝时管这条河槽叫大明濠,又称西沟沿。后来,人们将今赵登禹路一段叫北沟沿,称太平桥大街一段为南沟沿。
    民国时期将明沟改为暗沟,变为大街。由于这条河槽是偏西走向,并且有两处拐弯,所以今天的赵登禹路和太平桥大街都向西偏斜,在闹市口北和佟麟阁路处形成了两个拐弯。过去,在这条河道上有舍命桥、北大桥、马市桥、厂桥、甘石桥、太平桥、象房桥。现在桥虽然已为历史淹没,但有的却留下了名字,如厂桥胡同、太平桥大街、太平桥东街、北大桥胡同(今改称大觉胡同)、灵境胡同西口的甘石桥成为公共汽车站名。与这条古河道有关的地名还有前泥洼胡同、后泥洼胡同、二龙路等。
通惠河
    元朝在北京建大都后,利用高梁河水系以东水西调补充水源,同时开凿了通惠河,以解决南粮北调问题。这两项大水利工程都是元初著名的科学家郭守敬设计的。郭守敬,河北邢台人,曾任都水监,兼提调通惠河清运事。
    为了补充高梁河的水源,郭守敬从昌平白浮泉引水,由东向西沿山前修建了一条东水西调水利工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白浮引水工程,将水引人瓮山泊(今昆明湖),再由瓮山泊向东南沿今长河流入积水潭,从而解决了水源问题。
    当时将南方的粮食运到北方是个大难题,南北大运河北端只到通州。南方及沿岸各地粮食物产由水路运到通州后卸船,再由人力畜力运到大都城,全长50里,十分艰苦。北京地区的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郭守敬设计了一条闸河,沿河建造了24座水闸,通过上下闸的互相启闭来调节水位,从而使货船可以由低向高行驶,直达积水潭码头。元世祖忽必烈亲临巡视时,见到积水潭船货云集的盛况,十分高兴,赐这条闸河为“通惠河”。
    这条人工运河从积水潭东岸经海子桥、东不压桥胡同、北河胡同、水簸箕胡同,向南顺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流出城,与金代所开的金口河故道相接,然后向东流至通州,与南北大运河汇合。
    明代由于北京城址向南推移,通惠河上段河道废弃。明正统三年(1438年)在东便门修建了大通桥闸,成了通惠河新的终点码头。明未,开辟了北支,通惠河由东便门可直达朝阳门。清康熙三十六年,挑挖东护城河,引游船北上可直达东直门。因此,明、清时期在朝阳门内和东直门内建造了许多粮仓。许多仓名进入了北京街巷名称行列,一直保留至今,如:海运仓、禄米仓、白米仓、新太仓等。
    明朝时称元朝的通惠河为“玉河”,并将这条河的下游取直,经今正义路直接向南流入南护城河。清代将玉河改称“御河”。与这条古人工运河有关的地名有:海子桥(亦称后门桥、万宁桥。地安桥)、东不压桥胡同、北河胡同、水簸箕胡同、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骑河楼街、骑河楼南巷、骑河楼北巷、银闸胡同、沙滩北街、沙滩后街和昌蒲河沿。
    皇城内金水河的水向东顺昌蒲河泄入玉河。昌蒲河位于今东长安街北红墙以内,是北京最短的河,80年代由明河改为暗河。但昌蒲河沿的地名和沿岸的绿柳依然如故。
减水河
    明初营建北京时,开凿了南海,同时挖了一条减水河,以确保中南海泄水通畅。这条减水河从中南海流出,经今北新华街流入南护城河。
    由于北京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微倾斜,夏季汛期来临,南护城河经常暴涨,河水外溢。于是,朝廷命钦天监勘察,开减水河以泄城中洪水。共开凿了东、西两条减水河。
    东边的一条由正阳门东护城河濠口,经北深沟、南深沟、草厂九条、薛家湾,在南北桥湾与金口河旧渠相接,全长3里,故起此地名为三里河。后来,在三里河上建造了三里河桥。这条河向东经河泊厂、水道子、南河槽、三转桥,向东南经八里河、十里河流向张家湾与通惠河相连。与这条河有关的街巷名称有:南北深沟胡同、薛家湾胡同、北桥湾街、南桥湾街、河泊厂胡同、水道子胡同、三里河、南河槽胡同、三转桥胡同。
    西边的一条减水河由宣武门东护城河濠口,经海波寺、清厂潭(今前后青厂胡同)、章家桥、虎坊桥、潘家河沿(今潘家胡同)、南下洼,直至草桥入凉水河。明朝嘉靖年间修筑了外城,在外城又开挖了南护城河,这两条减水河才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渐消失。
东城排水河
    它引北护城河水,由青龙胡同北入城,沿东直门北小街、南小街,朝阳门北小街、南小街南下,至北京站街苏州街下坡处西折,,经船板胡同、后沟胡同、北京站西街,然后向东,经北京站东街流入泡子河与通惠河相接。与这条河相关的街巷名称有:青龙胡同、北沟沿胡同、南板桥胡同、石桥胡同、石桥东巷、流水巷、流水东巷、墨河胡同、船板胡同、后沟胡同、泡子河东巷。
无名河
    从虎坊桥向东,经天桥、金鱼池、红桥,过北京体育馆、龙潭湖,流出外城。与这条河有关的地名有:天桥、龙须沟、金鱼池、红桥。
莲花河
    莲花河属于莲花池水系。莲花池水系是古幽州、辽燕京、金中都的主要城市水源。与莲花河有关的街巷名称有:莲花河胡同、莲花东里、西里、南里、北里、甘石桥头条、甘石桥北巷、湾子街。
    另外,还有一些街巷名称与护城河有关,如宣武区的上斜街、下斜街,宣武门东河沿街、西河沿街,前门西河沿街、前门南河沿。崇文门西河沿、北河沿、东河沿、东后河沿,宣武门外达智桥胡同、大沟沿胡同,广渠门北水关胡同、南水关胡同,朝阳门南水关胡同等。
    以外城护城河为名的有广渠门滨河路、永定门滨河路、左安门滨河路、右安门滨河路、广安门滨河路等。

--------------------------------------------------------------------
 
·以市肆命名的胡同街巷 
    盐店大院:南起东四西大街,北至隆福寺街。名见《志稿》。清代之盐店当在大街上,字号无考。据《乾隆图》无该巷,知巷为盐店旧址形成聚落后所辟,时在清中叶以后。今犹名盐店大院。
    戥子市:戥子为较秤精密,用以称量微量之物的工具。在前门外打磨广东口内,东起北晓顺胡同,西北至打磨厂。名见《志稿》,民国沿之。60年代并入北晓顺胡同。
    布巷子:在前门外,北起鲜鱼口街,南至珠市口东大街。名见《志稿》作布巷,谓巷有“布市”。其形状则绘于《乾隆图》、《宸垣识略》记作布市。民国间称布巷子,至40年代犹有一些布庄,或批发兼零售,或专营批发,后衰落。今虽无布庄,仍名布巷子。巷中旧有懋德堂药店,以出售涌泉膏闻名,传说始于康熙间,民国中期犹存。
    纸巷子:在前门外,名见《地名对》作纸巷,民国定名纸巷子,当因纸店较多而起。《乾隆图》以其地为北煤市街之一段,《震垣识略》、《志稿》以其地为煤市桥之一段。其巷甚短,北起廊房头条西口,南至杨梅竹斜街东口,60年代并入煤市街。
    刷子市:在珠市口南,原东起西草市东街,东至精忠街。50年代辟建工厂,其东半没于厂区,遂变为东不通行。刷子市之名,见《志稿》,其形则具于《乾隆图》。民国间沿称刷子市,至40年代犹有一些专门制售刷子之商店,尚存早年刷子市之遗迹。清代,巷中有几家大客店。60年代并椿树胡同、拐棍胡同、张家胡同,合称刷子市胡同
    缸瓦市:为缸瓦、陶、磁器之市,在西四南。名见《志稿》,前此《宸垣识略》作钢瓦市。清末以丰盛胡同东口选北,至西安门外大街西口之间为缸瓦市。民国间南缩至大院胡同东口迤南,称缸瓦市大街。相沿至60年代,以之并入西四南大街。路东之和顺居(俗称砂锅居),为自清代以来的著名饭馆。
    木料市:在天坛西,临永定门内大街。市起于40年代,交易建筑与器用木料、家具,由浮摊而临建,而成聚落,因辟为木料市特一行、特二行,特三行、特四行、特五行等巷,均东西向,自北而南为序。40年代末,市废,变为民居。今特一行至特四行,皆废木建筑。惟存特五行,已改名木料巷;西起永定门内大街,东至天坛西胡同。
    麻刀店:在陶然亭北。麻刀为建筑材料,将麻寸断后,即成麻刀,用以和白灰、青灰。50年代因其地旧有麻刀店而名,60年代改称麻刀巷。东北起四平胡同,西南至南堂子胡同。
    汤锅胡同:宰牲兼售生、熟肉之店铺,名汤锅。汤锅胡同见《乾隆图》、《志稿》,当因巷有汤锅而起。地在钟楼西北,东起钟楼湾胡同,西至旧鼓楼大街,民国间为雅化而改作汤公胡同,至今沿之。
    东澡堂子:澡堂子即公共浴池。在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居广济寺之西,为不通行小巷。其南口路西就是据以命名的澡堂子。民国间定名,或作东澡堂胡同。60年代废其名,以巷并入阜成门内大街,其西又有西澡堂子,在阜成门内大街路南,与白塔寺隔街相对,为死胡同,据以命名之躁堂无考。60年代废西澡堂胡同之名,以巷并入阜成门内大街
    革帽店:为西草市东街之小胡同,名见《志稿》,作草帽店,当因制售草帽之店铺集中于此而名。民国名草帽胡同,60年代废其名,以胡同并入西草市东街。
    棚铺夹道:在前门外铁树斜街路南,为一不通行小巷,只有一个门牌,民国间命名。因巷口为棚铺而名。棚铺经营搭栅业务,旧时凡遇红白喜事,例需搭棚行仪、待客。夏季,各府邸例搭凉棚以避日照。棚铺专门从事此种服务,60年代废其名,以之并入铁树斜街。
    杠房胡同:备有轿、棺及相应仪仗衣饰、人夫,承应婚、丧家抬轿、抬棺任务的店铺,称杠房。杠房棚同在宣武门内东太平街,为死胡同。命名于民国间,60年代废其名,以之并入东太平街。
    赶驴市:在宣武门外。名见《宸垣识略》、《燕都杂咏注》谓:“各城门租驴代步,名‘门驴’。宣武门外有赶驴市”。宣武门外之赶脚驴夫,皆牵驴集中于东河沿口以待雇主,日久遂称其地为赶驴市。清末据俗称定名东河沿之最西段为赶驴市,东起香炉营头条西口,西至宣武门外大街。60年代废其名,并入宣武门东河沿街。旧有闻喜会馆。
    草料铺:加工与出售大牲畜饲草饲料者,为草料铺。地在西直门内今西教场胡同北端路西。名为民国间依俗称听定。铺当为清代旧设。40年代其地没入建筑,名废。
    鞭子巷:在天坛北,名见《胡同集》,当因巷为鞭子铺之集中地而名。《乾隆图》于鞭子巷外,更有头条、二条、三条、四条。沿至本世纪60年代,改鞭子巷为锦绣巷、鞭子巷头条至四条为锦绣头条至四条。今锦绣巷北起锦绣头条,南至锦绣四条;锦绣头条东起鲁班胡同,西至南桥湾街;锦绣二条、三条皆东起鲁班胡同,西至锦绣巷;锦绣四条东起西晓市街,西至南桥湾街。锦绣巷旧有山西会馆。
    榄杆市:在广渠门内。名见《胡同集》。因为其地当时已远离漕运河道,疑榄杆市为元代文明河通航时旧名,未必当时即有此市。后世名市为供应船户所需而设,或讹写作阑干市,是错误的。民国沿旧称,命名东草市大街以东为揽杆市大街,西起缨子胡同南口,东至北河漕南口。60年代,并入广渠门内大街,
    龙源兴夹道:在前门外延寿街路西,为一不通行小巷,名起于民国间。龙源兴系一家粮店,一直经营至50年代公私合营时。巷在其北侧,因名。60年代废其名。以巷并入延寿街。
    文宝楼夹渡:在前门外肉市街。文宝楼为清代之首饰店,《朝市丛载》记其为当时之最著名者,民国初期歇业。该卷因在店侧,遂名。其名为清末所定,民国沿之。至60年代废入肉市街。今肉市街北起路东第一个死胡同,即原文宝楼夹道。
    天兴居夹道:在前门外,南起今大栅栏西街。北至原抬头庵,中有曲折呈曲形,只有两个门牌。天兴居在夹道南口之西,为清代著名饭馆,《朝市丛载》列其烩鸡丝为名菜,清末歇业。《乾隆图》无该夹道,知其辟于此后。天兴居夹道之名,是清末据俗称而定。沿至60年代废,以该夹道并入抬头庵改称之抬头巷。
    同仁夹道:在前门外,南起大栅栏街,北至小齐家胡同。《乾隆图》已绘其形,民国时据俗称定名同仁堂夹道,因在同仁堂药铺西侧而名。同仁堂,见店铺卷。60年代更名同仁夹道。至今巷中尚无门牌。
    广兴园大院:在崇文门外东茶食胡同路北。广兴国大院之名定于民国间,因广兴园戏园旧址而名。60年代。与其北之牛犄角胡同、火鸡胡同、鸟枪胡同合并,改称广兴胡同,南起东茶食胡同,北而折东至南粉浆胡同,北至苗家胡同。其最南段。即原广兴园大院。
    方壶斋:东宣武门外。方壶斋为清初之著名戏园。胡同以之为名,标示着该戏园的所在,惟其座落则不易确指。该胡同名见《志稿》。《乾隆图》绘其形。未具名。民国间沿称方壶斋,60年代定称方壶斋胡同,北起西茶食胡同,南至永光寺中街、西街。

--------------------------------------------------------------------
 
·北京以桥命名的街巷
    明代扩建北京城的时候,当时城里曾有许多大小沟渠,在街巷逐渐形成的过程中,有一些沟渠被填平了,有一些沟渠经过治理保留了下来。在道路通过沟渠的地方,建起了石板桥或拱桥。这些桥大部分都没有正式名称,仅有少数桥有正式名,如虎坊桥、甘石桥、甘水桥十天桥等。有不少街道由于通过桥或在其附近有桥,于是就用桥名作为街巷的名称,或者在街巷名称中带个桥字。清代的街道建设中又有所调整和发展,带桥字的街巷名称也有些变更和增加。到1951年城内大街和胡同的名称中带桥字的共计有50多条。另外还有几处是由百姓以桥名叫起来的地名,如横桥、马市桥、后门桥、望恩桥、御河桥等处。
    每个桥名指的是一个地区,如“马市桥”就是指阜成门内大街和佟麟阁路交叉路口一带的地方。由于这些地方都是比较繁华的地区,所以至今仍有不少老北京人还习惯使用这些老地名,戎5处闹区除后门桥 (原桥名万宁桥,后改为地安桥,俗称后门桥)的桥半露在地上外,其它4处的桥都还埋在地下。
    新中国建立后,四十多年来街巷名称又有过不少变更,带桥字的街巷名有减也有增,如虎坊桥大街改成了珠市口西大街等。有的由一条胡同扩大到几条胡同,像板桥胡同由一条增加到头条,二条、三条等。到如今在二环路以内仍有60多条胡同和大街的名称中带有桥字。究竟这么多胡同和大街中或附近是否都曾有过桥呢?那些街巷里有过什么样的桥?这是大家喜于知晓的事情。四十多年来在道路、桥梁和地下管线工程施工中曾发现过许多石桥。其中在街名曾带有桥字的街巷内或附近曾挖出过28座石桥或桥的局部构造(各区施工中可能还有更多的发现)。其中仍埋在地下基本完整的石拱桥有两座,即原甘石桥大街(今西单北大街北段),西斜街东口外的甘石桥和原西板桥大街 (今景山西街)北口外的西板桥 (原西板桥拆除后改称白石桥为西板桥)。已拆除的石拱桥有4座,即南新华街臧家桥胡同西口外的藏家桥,东不压桥胡同南口的东不压桥 (原称东步梁桥),南长街内原织女桥胡同(今织女桥东河沿)西口的织女桥,原李广桥南街 (今柳荫街)北口的李广桥。被改建的一座石拱桥是银锭桥胡同北口的银锭桥。其余22座都是石板梁桥。其中3孔以上的桥有13座,即天桥南大街北口的天桥,东板桥街北口的东板桥,原二道桥胡同(今火药局二条)南口的二道桥,原大石桥大街 (今广渠门内大街)内东河漕胡同南口和北河漕胡同南口的两座石板桥,三转桥胡同南口偏东的三转桥,白桥大街中部东侧的白桥,龙潭湖火桥南里迤南的霍家桥 (后传为火桥),北桥湾南口的石桥,原甘水桥大街 (今鼓楼西大街)中部的甘水桥,红桥前街西口的红桥,三座桥胡同北口的三座桥,原太平桥大街 (今赵登禹路按院胡同东口的太平桥,剩下的9座就都是单孔石板桥了,即原虎坊桥大街 (今珠市口西大街西头路口西边(骡马市大街东口内的虎坊桥,东四六条内石桥胡同中和南板桥胡同申的两座小石桥,东四北大街原石桥胡同(今石雀胡同)中的新太仓桥,石雀胡同南边板桥胡同内的石板桥,板桥南里附近 (原夕照寺正南的石板桥,鼓楼北小石桥胡同中的小石桥,前门外原小桥胡同(今鲜鱼口街东段中的石板桥,天桥迤西原太平桥街东口(今虎坊里南部)的太平桥。上述石板桥大多数已全部拆除,有少数还留有局部构造仍埋在地下。此外在历史资料中曾查阅到几条以桥名为胡同名的胡同中有桥,但未曾挖出过实物,如大栅栏西口(原煤市胡同南口)的煤市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胡同名称与文化演变--骆玉兰
胡同档案丨骑河楼街
许昌22条老街的由来,有的已经消失了......
靴城情怀|136条老街之001东大街(1)
城厢街巷溯源:玉皇阁大街
北京胡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