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凤凰健康》说“生姜诱发肝癌”意欲何为?

     今日(8日),有媒体报道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可引起肝癌,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天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根本没有说生姜会诱发肝癌,为什么国内有媒体捕风捉影呢?生姜究竟含哪些有效成分?有没有黄樟素?黄樟素究竟在哪些植物里面含有?这些媒体区研究调查过吗?是否是想将近日媒体报道我国每6分钟就确诊一例癌症患者的说法归功于生姜?而回避美国大量向中国出口转基因食品的罪过?
     
       黄樟素经过代谢转化为活性致癌物的过程,目前已经比较清楚,黄樟素在小鼠体内首先代谢为苯乙醇形式,接着被激活转化为乙酸盐或硫酸盐,成为最终的致癌物。黄樟素若与氧化剂结合,会生成更强致癌活性的环氧黄樟素。

       据报道:黄樟素(Safrole)是许多食用天然香精如黄樟精油,八角精油和樟脑油的主要成分,约占黄樟精油的80%.黄樟素在用肉豆蔻,日本野姜,加州月桂树等香料制成的香精中也有少量存在.黄樟精油常被用作啤酒和其他酒的风味添加成分.黄樟树(Sas-safras albidum)树根皮也是流行的一种药用滋补茶—黄樟茶的主要成分.此外,腐烂的生姜中含有较多的黄樟素.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是白鼠和老鼠的致肝癌物.在小鼠的饲料中添加0.04~1%的黄樟素,150d到2年可诱导小鼠产生肝癌.鉴于上述结果,在美国不再允许黄樟素作为食物添加剂.此外,黄樟素的类似物—β-细辛脑(β-asarone)也在被禁之列,因为在高剂量喂饲老鼠的实验中,发现其可导致小鼠产生结肠癌.
      黄樟素经过代谢转化为活性致癌物的过程目前已经比较清楚.黄樟素在小鼠体内首先代谢为苯乙醇形式,接着被激活转化为乙酸盐或硫酸盐,成为最终的致癌物.后者的双键因其亲电性与遗传物质DNA发生反应,最终可导致癌的发生。
       
        小资料:
      1)现代研究生姜主要成分
      含挥发油0.25%~3.0%,主要成分为姜醇(Zingiberol)、姜烯(Zingiberene)、水芹烯(Phellandrene)、莰烯(Camphene)、柠檬醛 (Citral)、芳樟醇(Linalool)、甲基庚烯酮(Methylheptenone)、壬醛(Nonyl aldehyde)、d-龙脑(d-Borneol)等.尚含辣味成分姜辣素(Gingerol), 分解则变成油状辣味成分姜烯酮(Shogaol)和结晶性辣味成分姜酮(Zingerone)、姜萜酮(Zingiberone)的混合物.又含天门冬素、哌啶酸-2(Pipecolic acid)以及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甘氨酸等.此外,尚含有树脂状物质及淀粉.
       2)药理作用
1. 对消化系统的作用 生姜是治疗盐酸-乙醇性溃疡的有效药物,其有效成分为姜烯,具有保护胃黏膜细胞的作用.在芳香健胃生药中,特别是姜科植物中多含有姜烯等萜类精油成分,是健胃生药的有效成分之一.生姜煎剂对犬胃酸及胃液的分泌呈抑制与兴奋的双向作用, 最初数小时内抑制,以后则继以较长时间的兴奋.生姜煎剂(10%)1.2mg/只给大鼠灌胃, 可显著抑制盐酸性和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用消炎痛阻断PG合成后, 生姜的保护作用消失,说明其保护机制可能与促进胃黏膜合成和释放内源性PG有关.
生姜能使胃蛋白酶作用减弱,脂肪分解酶的作用增强.生姜可严重破坏胰酶中的淀粉酶,使胰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显著下降.还可抑制淀粉酶中的β-淀粉酶,阻碍淀粉糖化.
生姜可作用于交感神经及迷走神经系统, 有抑制胃机能及直接兴奋胃平滑肌的作用.利用大鼠小肠还流法对磺胺脒的吸收促进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生姜的水提取物有显著的吸收促进作用, 增强其生物利用度,充分发挥疗效.
生姜浸膏能抑制硫酸铜引起的狗的呕吐.从生姜中分离出来的姜油酮及姜烯酮的混合物亦有止呕效果, 最小有效量为 3mg,对中枢性催吐药阿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及洋地黄引起的鸽呕吐均无效, 故认为生姜有末梢性镇吐作用.
家兔经消化道给予姜油酮可使肠管松弛,蠕动减退.生姜是驱风剂的一种, 对消化道有轻度刺激作用,可使肠张力、节律及蠕动增加, 有时继之以降低,可用于因胀气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肠绞痛.
实验表明:生姜油对大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治疗作用, 能使血清SGPT降低;对小鼠四氯化碳性肝损伤有预防作用,并能降低BSP潴留量.生姜蜂蜜封存液5ml/kg给大鼠灌胃, 对四氯化碳性肝损伤亦有治疗作用,与对照组相比, 血清SGPT和SGOT明显降低,肝小叶破坏、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亦较轻;对60%乙醇所致之大鼠肝损伤同样有效.
2. 对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的作用 生姜醇提取物对麻醉猫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有兴奋作用, 对心脏也有直接兴奋作用.正常人口嚼生姜1g(不咽下),可使收缩压平均升高1.489 kPa(11.2mmHg), 舒张压上升1.862kPa(14mmHg).对脉率则无明显影响.
生姜的水提取物能显著减少人血小板标记花生四烯酸(AA)生成 TXB2及 PGS 的量,降低 PG 内的过氧化物的形成, 并有强烈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生姜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生姜油能明显抑制小鼠自发活动,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 对抗戊四氮惊厥,镇痛, 并能降低酵母致热大鼠体温.对中枢神经的作用部位是脊髓以上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兴奋突触的易化过程有某种联系.
生姜油0.4ml/kg给大鼠灌胃, 对蛋清性足肿有显著抑制作用,作用维持5小时, 强度近似阿司匹林300mg/kg;0.25ml/kg给大鼠灌胃,可显著抑制棉球肉芽肿, 并使胸腺萎缩,肾上腺重量增加, 提示其抗炎作用可能与兴奋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关.生姜油0.25~0.4ml/kg灌胃,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郭肿胀、组胺或醋酸所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有显著抑制作用.小鼠腹腔注射鲜姜注射液 5g/kg 或 10g/kg,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4.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生姜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内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 其作用与浓度呈依赖关系.尤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生姜根提取物与 HBsAg 作用1~3小时可使HBsAg的P/N值显著下降,但超过3小时后其下降率不再增加.生姜水浸剂在体外对伤寒杆菌及霍乱弧菌有强烈的杀菌作用.在试管内对毛癣菌有抑制作用.姜根茎中的姜醇和姜酚具有杀灭软体动物和杀灭血吸虫的作用, 可用于治疗血吸虫病.
5.抗氧化作用 研究表明: 生姜有抗氧化作用.在肥猪肉中加入5%~10%姜片煮沸1~4小时,可防止猪肉腐败;用此法煮4小时的肥肉, 其过氧化物值(POV)和硫巴比妥酸值(TBA)与鲜肥猪肉相似;加入20%或50%生姜煮沸4小时的肥猪肉,在30℃的温度下放置90日, 其POV和TBA几乎没有变化.姜的水、乙醇和醚提取物对亚油酸钾酯的氧化作用也有显著抑制作用.尚有报告指出,加入活性氧清除剂或姜提取物, 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引起的DNA损伤;姜提取物亦能抑制活性氧的产生和亚油酸的氧化.
6.其他作用 生姜泥和生姜浸出液对创伤愈合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生姜汁液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癌细胞生长.在一些抗肿瘤药物中加入生姜提取物能减轻肿瘤药物的副作用.生姜在模拟胃液条件下对亚硝化反应有明显阻断作用,其抑制亚硝酸合成的有效成分对热稳定, 在沸水中加热相当长时间后,仍保持相当强活性.生姜提取物具有抗过敏的药效, 能防止过敏性休克,预防某些鱼类蛋白质引起的荨麻疹。
  
  生姜会诱发肝癌?乱弹琴!

  生姜中含有黄樟素,若过量食用生姜是会容易加大患肝癌的风险。生姜虽好,切忌过量。此外,腐烂生姜产生毒素亦可致癌,有人认为“烂姜不烂味”,这种想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也很危险,因为腐烂的生姜会产生毒素,严重时会导致肝癌和食道癌的发生。

  肝癌是我国发病率排名第二的恶性肿瘤,据统计,全世界每年死于肝癌的患者约有26万人,我国有近10万人,肝癌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疾病之一,应给予重视。患有肝癌会出现肝区疼痛,消化道症状,发热,出血倾向,全身关节酸痛等症状,若发现身体有任何不适,最好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以免漏诊。

  中国有句古话就“适可而止”、“过犹不及”,因此,凡事都讲究适度,就如生姜一样,少吃补身强体,多吃就易患肝癌。除了生姜,生活中常见的可诱发肝癌的因素有以下几种:

  引起肝癌的病因有如下几种:

  1、酒精:

  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等多种慢性肝病,并且能够增强HBV、AFT等诱发原发性肝癌的作用,但促癌机制还未明确。

  2、微量元素:

  目前在微量元素与肝癌关系的研究发现,肝癌死亡率与环境中硒含量呈负相关,与居民血硒水平呈负相关。调查发现肝癌流行区水、土壤、粮食、人头发及血液中含铜、锌较高,钼较低。
 3、黄曲霉素毒素:

  黄曲霉毒素B1是动物肝癌最强的致癌剂,在肝癌高发区尤其是南方以玉米为主粮的地方调查提示肝癌的发生可能与黄曲霉毒素对粮食的污染有关,人群尿液黄曲霉毒素B1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但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证实。

  4、肝硬化:

  目前临床已将肝硬化确定为肝癌的癌前病变。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病因,肝硬化时,肝细胞的转换率变快,对环境中的致癌因子更加敏感。

  5、病毒性肝炎:

  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标志物的阳性率高达90%。可见,原发性肝癌的发生率与HBV携带状态的流行之间存在着互相关系。而且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都支持HBV有直接致癌作用,因此几乎可以肯定HBV在原发性肝癌的发病过程中是一个始发因子,也是主要的病因。

  6、遗传:

  在肝癌高发区发现肝癌有显着的家族聚集性,尤其是共同生活并有血缘关系者肝癌罹患率高,相关专家认为可能与肝炎病毒的垂直传播有关,但尚待证实。

  7、其他:

  原发性肝癌的病因还与水污染、遗传因素、微量元素、性激素、亚硝胺以及农药污染等多种因素有关。

  要想预防肝癌的发生,平时要保持心情的开朗,避免不良情绪的影响,另外,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防肝癌4个步骤

  谁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得上肝癌,它是环境污染、遗传基因、病毒感染、众多不良生活习惯以及焦虑心态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结果。如果注意以下4项诱发因素,也许就能够远离肝癌。

  打疫苗。疫苗接种是最实际和有效的方法,主要是乙肝疫苗接种。有研究显示,全民性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可在10年后有效地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由10%降低至1.3%。并在16年后使肝癌发病率明显降低。

  不吃发霉食物。产生黄曲霉素的真菌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能使玉米、花生和其他粮食霉变,因此要避免食用这些发霉的食物。

  控制情绪。情绪、工作压力,尤其是不良心态对免疫系统有较大的打击,火上浇油。不少人在得知自己感染了乙肝病毒后,恐惧、抑郁,整天不思茶饭,用手抚摸肝部,有时一摸就摸上两三个小时,担心肝炎会癌变。假如这种情绪长期持续,就会导致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和免疫功能的变化,使血液中的抗癌细胞明显减少,癌变就会真的发生。

  做B超。肝脏B超是早期发现肝癌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乙肝患者和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病情稳定时应每半年做1次肝脏B超检查,此外处于疲劳和压力下的中青年人在健康体检时最好也加上一项肝脏B超检查。

春吃“三笋”可防肝癌

  对于乙肝、肝硬化等肝病患者来说,一日三餐中可经常食用莴笋、竹笋、芦笋,因为这三种食物保肝防癌作用明显,具有消痰、利尿解毒,帮助污物从粪便排出等功效。

  芦笋:减轻疲劳感

  芦笋含有的核酸、叶酸、谷胱甘肽、胆碱、精氨酸、甘露聚糖、肽酶芦丁等均能有效抑制癌细胞生长。芦笋还可作为肝癌患者进行食疗的营养品,可减轻疲劳、增进食欲。肝癌症状

  食疗的方法可把鲜芦笋煮熟后凉拌着吃,早晨或是睡前各食用1次;也可用芦笋根每天5~10克,用水煎汤代茶饮用,3个月为1个疗程,中途不能间断。

  竹笋:通便、排毒

  竹笋食疗可达到通便作用,肠道中的大肠杆菌能把竹笋纤维素合成人体所需的维生素,还能与肠道中胆固醇代谢产物胆酸合成不能被吸收的复合废弃物排出体外。

  竹笋食疗方法推荐用平菇、猴头菇各60克,瘦猪肉或乌鸡各200克,加竹笋600克切成片,用植物油炒熟或用文火炖熟,经常食用可防止消化道肿瘤和肝癌,但有严重胃出血者以及有食道静脉曲张者应慎食竹笋。

  莴笋:增食欲、防贫血

  莴笋叶含丰富的钙、胡萝卜素及维生素C,而臭莴笋素可促进胃液、消化酶及胆汁分泌,有助于乙肝、丙肝病毒携带者以及慢性肝病患者增进食欲。肝硬化合并贫血者常吃莴笋,可促进有机酸和酶分泌,增加铁质吸收,有助于血小板上升和恢复,防止病情恶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研究称生姜会诱发肝癌 防肝癌4个步骤
肝脏癌变,身体会出现“1臭,2痛,3红”,及早发现,就医保命
想远离肝癌,多吃这三“笋”
这种食用油会引发肝癌,白送都不能要,你吃过吗?
健康:防肝癌要多吃“三笋”
防肝癌多吃“三笋”:莴笋 竹笋 芦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