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个体诊所在三年内将有40%左右会倒闭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

 
 
 
 
 
 

 

 

 

 

说起“40%左右的个体诊所会倒闭”个话题,况且时间是“在2020年之前”的3年内,估计现在很多业内人士都不太相信,不少诊所老师可能会说:我现在经营好好的,怎么可能会“倒闭”呢?

笔者从90年代初开始,就在医、药行业摔打了近30年,对国家新政策的出台和行业发展趋势,虽不敢说“断事如神”,至少还是“了然于胸”的。

回忆近10多年来,笔者对医、药产业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的相关论述,可以说基本上都已经成为现实。

2004年,笔者在参加由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首届中医药发展论坛大会”时,在发言中提出:中医药发展,现在是一代不如一代,根本问题出在我们不切中医药实际的“中西医结合教学体制上,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但没有培养出多少中医药的传人,更多的是培养了一大批中医药的掘墓人。中医药真正要发展起来,必须彻底改变中西医结合的教学模式,举办''纯中医的教学’,才能真正培养出中医药的传人”,现在已逐步成为现实——浙江中医药大学2016年已开设“纯中医教学”模式。

2007年,笔者给泸州市委、市政府“关于泸州医药工业发展的一封公开信”,所分析作出的断言基本成为现实。虽然时任市长朱以庄分别给泸州市科技局、泸州市药监局签发意见——要给予重视,但始终未将医药工业发展列入泸州市委、市政府的主要发展方向,更未在市属经济发展思路上进行调整,把泸州独具的医药资源优势整整荒废了8年,直到2013年在酒业、机械、化工三大支柱面临巨大危机时,才想起要“大力发展医药产业”,刚好又遇国家“医药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泸州发展医药产业的最好时机似乎已经失去。

2010年,笔者发表“我国医药工业的出路在哪里?”论文,所断言的已基本成为现实,国家医药产业结构调整正在回归中国国情——大力护持和发展中医药产业。

2014年,笔者作出“很多药厂将会把市场的重心转向第三终端市场,第三终端市场进入激烈的恶性竞争,现在已经成为现实。

2015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笔者预计在2018年最后期限后,将有不低于80%的药品不能通过“一致性评价——因为中国新药审批,以前弄虚作假太普遍了”,将1500家左右的药厂会消失。我们拭目以待吧,应该成为现实。

2016年初,笔者预计我国首部《中医药法》将在当年6-9月进入二审 ,将在当年12月底前经全国人大审核通过,将于2017年元月1日正式实施,除正式实施时间推迟外(结果只是推迟到2017年7月1日正式实施),基本是准确的。

2016年5月初,北京武警二院“魏则西事件”发生后,笔者预计“民营医院将快速进入淘汰期。3年内将有50%左右的民营医院会消失,消失途径一是自己倒闭,而是转让,三是被有特色的连锁专科兼并”。短短半年后的今天,从刚刚参加完每年一次的“福建莆田秀屿医药展销会”与民营医院老板们的交流来看,可以说“民营医院倒闭浪潮正在引起民营医院老板们的恐慌——这样表述一点不为过”。

2016年底,笔者预计自2017年开始,各级医药招投标单位、各级公立医院医药采购主管和临床医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精神紧张期——国家各相关执法部门将严查、严打医药回扣”,必将很快成为现实。

所以,今天(2017年2月3日),笔者在此作出在2020年之前的3年内,个体诊所有40%左右会倒闭,也应该准确率在90%以上,现在信不信没关系,反正事实会证明笔者的判断是正确的。

为什么笔者这样武断得出这个论断呢?

首先,个体诊所同质化严重,这类诊所将被淘汰。

看看我们现在诊所的技术水平就知道。现在80%以上的诊所,可以说没有什么特色和自己独到的技术,都是人云亦云的,只会治疗一些伤风感冒、头痛发烧、关节疼痛之类的常见病的普通治疗方法。

据最新消息,北京市从2017年春节后,将在全市试点(估计已经在小范围试点成功了的)“社区卫生中心医生开处方,药厂直接给患者送药”的医改新政,一旦北京市试点成功,必将很快在全国落地推广(这届中央政府一再倡导和督促“政策落地”),到时如果你的诊所不属于“社区卫生中心”范畴,就连开处方的权利都没有,你这诊所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笔者断定,这类同质化严重的个体诊所,绝大多数都会被淘汰。

第二,个体诊所技术水平差,这类诊所将会被淘汰。

笔者在全国各地调研,曾经遇到不少诊所老师,连自己一般的病都治疗不了,还一天到晚都在给患者治病。我毫不客气地说“我们连自己的病都治不了,我们治疗别人的病该怎么说说呢?”诊所老师无言以对,只能沉默……

在此,笔者再次问问我们的诊所老师们,我们如果是这样的医生,我们扪心自问难道不感觉有愧吗?

笔者说话很直,很容易得罪人。

笔者觉得:作为医生,对疾病的容忍,就是对患者的犯罪!认可也罢,嫉恨也罢,笔者就是这样对待疾病和患者的,行就行,不行就不行,我们肩负的是“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天责,我们不能去忽悠病人!

有良知的医生,应该深思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

笔者人为,像这类技术水平差的个体诊所,在国家未来进一步“放低医疗机构设置门槛,加强事后监管”政策下,估计有很多会被淘汰。

第三、只会输液打针的个体诊所将会被淘汰。

有些诊所老师诊疗技术单一,主要靠输液、打针(打封闭),以使用激素和抗生素为主。这类诊所医生必将被淘汰。

2014年8月安徽开始,在诊所试点“内、外、妇、儿有53种常见病不能输液”,到20115年7月,国家卫计委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现在全国范围内,都在加强对“诊所、医院门诊违规使用抗生素”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2016年开始,不少地方违规输液的诊所老师被查处。

笔者在多个省市,均发现新换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发证机关用条形章已盖上“不得从事静脉输液作业”印记。

在抗生素、激素药物滥用,造成一些疾病到了越来越严峻的“无药可用”的境况,“诊所不得违规输液”这个政策肯定会越来越严格,政策性风险加大。

笔者在一个地级市曾遇到过一个很牛的诊所老师(西医),牛到什么程度呢?人家给我说这个老师每天可以看200多个病人,笔者也觉得太可怕了。可以说,只要是负责任的医生,随便怎么看都不可能一天看那么多患者。后来与这个“牛医生”见面交流后,他说了句实话:“我只能用西药,基本上都是千篇一律的,但我家人生病都是去找中医朋友看病,从来不用西药”。后来听说这个“牛医生”输液出了严重的医疗事故,赔偿了几十万元,现在不那么牛了。像这样的“输液”诊所,用药安全性风险越来越大。

诊所老师们想想,如果我们在临床上不再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药物,不再输液,我们还有哪些手段可以用来治病?

笔者斗胆断言,这类主要靠抗生素、激素、输液为生的个体诊所,在巨大的政策性风险和用药安全性风险冲击下,在未来3年肯定会被淘汰。

那么,个体诊所在未来怎么才能生存和发展呢?

笔者认为,个体诊所在未来几年,要很好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具备基本要素:

第一、必须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人家能够治疗的疾病,你具有效果更快、价格更低、更安全的诊疗技术;人家不能治疗的疾病,你却有效果显著、使用安全的诊疗手段。

这条路,一是自己摸索出西医西药的安全性组合用药,这个难度应该较大;二是学会中医中药独特的诊疗方法——可以自己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去自学,也可以借助和学习别人中医中药独特而效果显著、安全方便的诊疗技术,这个方法最简单。

泸州市天泰中医药研究所在20年时间内,针对不少常见病和疑难病的中医中药治疗,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潜心研究,拥有的“中医特色专科诊疗技术”,完全可以帮助个体诊所打造中医特色专科,让你在未来规避被淘汰的风险。

第二、拼命往“社区卫生中心”内靠。

这种方法,将需要动用很多社会资源和投入不小的人际资源成本,一般的诊所老师估计难以达到。

笔者“四处搜寻”,始终未能找到无差异化、只会输液、低水平的诊所老师避免将被淘汰的更多、更好的方法,只能诊所老师们自己多思考、多寻找了。

诊所老师们,中医中药才是你们未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证,特色性中医专科才是你们更好生存和更好发展的安全保障。

愿医药领域的同仁们多交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重磅!中医药政策来了!
基层需要有培养优秀中医的润土
我的诊所来了位不速之客
你知道中医诊所的诊疗范围吗?
中医药在欧洲《中华医药》
如何成为“明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