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清初“帖学四大家”义门先生 何焯 书法欣赏
userphoto

2013.01.11

关注
何焯
何焯(1661—1722),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晚号茶仙;崇明人,为官后迁居长洲(苏州)。先世曾以“义门”旌,学者称义门先生。何焯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年间“帖学四大家”。
何焯少时钝拙,14岁后方发奋攻读,学问大进。焯于考据学颇有造诣,年轻时先后拜吴县邵弥、安溪李光地为师,又与太原阎若璩为友,寓居阎家,与阎通宵切磋议论。焯治学严谨,藏书数万卷,凡四部九流,直到杂说小学,无不一一探索考证,辨明真伪,疏清源流,各作题识。对书坊出版书籍的错误、缺漏,字体的正写、俗写,也逐一分辨订正。焯校定两《汉书》、《三国志》,凡议论人物,必究其家世,明其表里;议论事情,必晓其始末,尽其变化;指点时政,必根据国势民俗,析其利弊。焯25岁时以拔贡生进京城,被尚书徐乾学、祭酒翁叔元收为门生。焯秉性耿直,遇事直言辩正,因而常遭妒忌和中伤,徐乾学也对他渐生恶感。焯便上书徐,更求削去门生名义。从此,六次应考被排挤。1702年(清康熙四十一年),皇帝南巡,访觅逸贤,经宰相李光生推荐,通过考试,被安排在南书房供职,赐为举人。次年,参加礼部考试,末取,赐为进士,又选为庶吉士。后于亲王府当侍读,兼任武英殿纂修。不久,受人诬陷被囚,家藏书籍被抄。朝廷派人未见任何犯上之语,相反却发现了焯退还吴县知县赠送金钱的信稿,终于发还书籍,仅免其官职,仍在武英殿工作,并表彰他清正廉洁。焯身陷囹圄时,身带着镣铐,仍在朗读《易经》。
何焯于62岁时去世。死后雍正皇帝下诏,复其原官。破例赠予侍读学士,并赏赐金钱,给予立传,回乡治丧,令地方从优抚恤后代。何焯一生轻资财,重情义,他将财产让给弟兄,并经常接济贫困的亲戚朋友,对有才学而家境贫穷的学生则供其食宿,有记载的即达400人。生平著有《诗古文集》、《语古斋识小录》、《道古录》、《义门读书记》、《义门先生文集十二卷》、《义门题跋一卷》等。
何焯博览群籍,长於考订。校勘古碑版最精。喜临摹晋、唐法帖,所作真、行书,并入能品。时人以为可与晋唐书法家媲美,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康熙间四大家。曾受命为康熙皇帝写《四书集注》,刻成木版藏于宫内。宫内书籍则大多由焯校勘。雍正皇帝接位前曾嘱焯写《困学记闻》的注解。
何焯 楷书七言古诗轴
何焯 楷书七言古诗轴。绫本,楷书,纵171.2厘米,横42.8厘米。轴书七言古诗一首,款署“古风一章,甲午夏日,邮祝大来老年台华诞并正,义门何焯”。
此轴因系祝寿之作,故书法尤其工整,点画粗细均匀,用笔流润秀美,结构端庄洒脱,具恬淡灵秀之美,为其成熟书风佳作。
何焯 楷书桃花园诗轴
何焯 楷书桃花园诗轴。纸本,楷书,纵60.4厘米,横33.8厘米。轴书桃花源诗一首。自题“临湜庵老师法”,湜庵即王遵训,顺治年间进士,康熙间官御史。
此轴书法结体工谨端秀,笔力劲健,布局舒展明朗,深得欧阳询意韵。近人马宗霍曾云:“义门日事点勘,故小真,行书不习而工,较之习而工者为雅。”此作反映出何焯日事点勘抄写所积累的深厚书法功力。
何焯 (1661-1722年) ,初字润千,更字屺瞻,号茶仙,世称“义门先生”,清代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康熙四十一年( 1702 )进士,授编修。博学,长于考订,精于校勘古碑版,通经史百家之学。工书法,喜临晋唐法帖,又宗欧、禇各家,所作真、行书皆入能品。尤喜蝇头小楷,书名极盛,与汪士鋐并称“汪、何”,“康熙四家”之一。当时人争索焯书,有好事者常以重金争购其手校本。
何焯 行书诗轴
何焯行书诗轴。
何焯 行书诗轴
何焯行书诗轴。
何焯·五律诗轴
何焯五律诗轴,行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焯楷书七言古诗轴
清 张照 书法大观
清代何焯《行书陶诗轴》
文征明行书《门巷萧条》诗轴
文徵明行书《门巷萧条诗轴》
中國極品書法(一)【43P】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