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查士标 书法艺术
userphoto

2013.02.07

关注
查士标 书法艺术  

查士标(1615-1698)字二瞻,一号梅壑散人,懒老。安徽休宁人,明末秀才,清初著名画家,书法家和诗人。他是明诸生,入清便不应举,专心书画。家藏甚富,鼎彝及宋、元真迹皆有,遂精鉴赏,他的山水画,笔墨疏简,风神嫩散,气韵荒寒,晚年画风突变。是明末清初新安派“海阳四家”(江韬、查士标、孙逸、汪之瑞)之一。他的书法以行书、草书见长,书出米、董,上追颜真卿,颇得精要。时称米、董再生,名重天下。行笔俊逸豪放、神韵深邃。

行书五言联(点击浏览大图)局部[1][2]
《五言联》风神懒散,气韵荒疏,是查氏晚年超迈之作。

行书立轴七绝( 点击浏览大图

《五言联》风神懒散,气韵荒疏,是查氏晚年超迈之作。

  查 士 标 (1615—1698)明末清初颇负盛名的书画家,字二瞻,号梅壑散人,安徽休宁人,流寓江苏扬州。明秀才,入清弃举,专事书画,精鉴别。
    清代早期的书法,受董其昌影响较大。有一大批明代的遗民书画家,怀有国破家亡的切齿之恨,拒不与清王朝合作,查士标便是其中一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董书的清逸淡远之气便自然而然地成了这批书画家们所取法的对象,亦正好可以弥合一下内心的怀旧情结和孤寂心理。
    应该说,这一时期学习董书能自出机杼者可谓凤毛麟角,能自立门户者则更是无从见得。查士标的书名与王铎、傅山、朱耷等人比较起来,的确不可同日而语。因为时代总是更加显耀于那些能扛长枪大戟、挥毫阔步,独标先哲的书法革新人物。尽管如此,像查士标那样执著的书家,仍不时创作出一些令人惊叹的艺术佳作呈现在时人面前。此幅行书《博物张华》七言绝句诗便是很好的例子。
    作品通篇用笔从容含蓄,不紧不慢,积墨与枯墨相互映衬、错落,浓淡过渡是那样的自然合度,简直到了天衣无缝的境界。起首“博物张华”四宇一收一放,凝重与轻灵互为统一,充分显示了书家高超的驾驭线条笔墨的功夫。“华”字夸张的长型体势及枯笔收尾,仿佛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当时的内心世界:现世的浮华既让自己怦然心动,然而,那些东西跟自己又是遥不可及,只有归于枯寂。“十年”两字巧妙相连,暗示光阴的易逝,如弹指一挥间,“少从容”表明了自己在京时并不得志的郁闷心情,用笔收敛,“少、容”枯墨较多。后面两句“当时未得丰城剑,已识云间陆士龙”,已摆脱了那种愁苦的心态,用笔轻快连贯,字与字之间互相呼应,如“时未”、“已识”等字,“陆士龙”三宇更显庄严独立,表明作者对陆的恭敬之至,同时亦可间接看出作者寄情书画,不苟流俗的归隐心态。
    从作品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查氏对董其昌书风的吸收和创新。作品更加突出了积墨和枯墨的对比,而大量的枯墨收笔并不完全表明查氏的悲情,还有一种感情,即对世俗的有意淡远。这可通过其绘画来作些分析:跟他同时代的龚贤称他的画为“天都一派”,天都是黄山的一个著名山峰,云生如海。由此可知,查氏既然是安徽人,对黄山是比较熟悉的,在借董之时,书法也的确有自己对大自然造化的切身领悟,他自己曾说:“不求闻达,一室之外,山水而已。”

( 图文选于《青少年书法》2001年第7期 刘寿堂文)

行书五律诗轴
绫本 纵125厘米 横43.9厘米

图片来自上海博物馆网站

手札

共10页

行草诗册 上海朵云轩藏
下载高质量图片[1][2][3][4][5][6][7][8][9][10]


 

行书立轴
纵90厘米,横51厘米,纸本 西安碑林博物馆藏

图片来自西安碑林博物馆网站

草亭竹树图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教程:书法知识问题大汇总(14)
新时代杰出艺术家——孟昭飞书法作品展
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收藏投资潜力艺术家——王勇
翰墨放笔精气神 丹青气韵同诗篇——著名书画家李振海作品欣赏
国粹艺术名家——廖维正
行书笔法精彩。<div>笔酣墨饱,气韵流畅的一幅书法作品,让你心动!</div>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