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藏书文化】古代藏书楼,不绝于史
藏书文化
古代藏书楼,不绝于史
海曙新闻网   2011-05-23
宁波最早的藏书记载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余姚人虞愿“有书数僿”和虞和“舒被覆书”的事迹。宋代藏书形成风气,明代迅速崛起,清代进入鼎盛,至今藏书文化绵延而不衰。
在宁波说起书香传统,必定绕不开天一阁。天一阁博物馆馆长虞浩旭曾经这样隆重介绍天一阁:“如果你到过北京,如果你站在北京城的中心——景山的万春亭向南望去,紫禁城宫殿一片金碧辉煌。可在这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中间,惟有一座宫殿瓦顶却是黑绿色的,格外引人瞩目。它的墙壁和柱子也不是朱红色,而是青冷色。别的宫殿多为九间、七间、五间成单数,而它却是六间。为什么它有这么多独特之处呢?原因就在于它是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所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都有根据和说法,因为它是模仿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是中国古代藏书的典范,是宁波藏书文化和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
当然,历史上出名的宁波藏书楼远不止天一阁一家。如果把大大小小的宁波藏书楼排成一列,那么,它们无疑蔚为大观。研究者施长海列过一长串名单:历代有事迹可考的藏书家154家,有名可稽的藏书楼40余处。综观宁波藏书历史,宋以前以虞氏家族和林鼎藏书为主;北宋以楼郁、陈谧藏书为最;南宋有被称为“南楼北史”的楼钥“东楼”和史守之“碧沚”藏书;元代有“藏书甲浙东”的袁桷“清容居”;明代初年以丰坊的“万卷楼”为最,后以范钦的“天一阁”数第一;清代宁波藏书进入全盛,陈朝辅的“四香居”和陆宝的“南轩”仅次于天一阁。另有为数不少的书楼藏书量在5万卷至10万卷之间,如黄宗羲的“续钞堂”、万斯同的“寒松斋”、全祖望的“双韭山房”、郑性的“二老阁”、卢址的“抱经楼”、姚燮的“大梅山馆”、黄澄量的“五桂楼”、徐时栋的“烟屿楼”、蔡鸿鉴的“墨海楼”、董沛的“六一山房”等;民国时著名藏书楼有张寿镛的“约园”、李庆城的“萱荫楼”、秦润卿的“抹云楼”、朱鼎煦的“别宥斋”、孙家溎的“蜗寄庐”、冯贞群的“伏跗室”等10余家。
宁波历代藏书家的藏书价值标准各异,藏书也各具特色:如天一阁主人范钦一反大多数人的“厚古薄今”观念,大量收藏当朝文献,范围涉及明朝的实录、邸抄、揭帖、招供、地方志、进士登科录、名人传记及诗文集等,如今这些书籍成为我们研究明代、特别是嘉靖年间社会现状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清黄宗羲提倡“绝学”,他在所著《明夷待访录》中说:“绝学者,如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是也。”所以他的藏书楼里,“野史遗集、绝学奇经,殆不胜纪”;一般古代藏书家对通俗文学抱有成见,以为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也”,但宁波藏书家中有不少人对通俗文学情有独钟且对其价值有充分认识,清姚燮和民国马廉是典型代表。姚燮的藏书楼“大梅山馆”里收藏了为当时人轻视的小说杂剧。《大梅山馆藏书目》除四部之外,单列小说和古今杂剧,总数在3000种以上。马廉则索性把自己的藏书室命名为“不登大雅之堂”,专门收藏各种说部、戏文、俚曲、弹词、宝卷等;藏书家的才力、精力、财力都有限,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众多宁波藏书家采用了专题收藏的办法。清邱学敏收藏金石书画图籍,民国曹炳章集古阁专门收藏医书,民国张季言樵斋特重教育,形成了大量收藏丛书的特色……
藏书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藏书家大多有抄书的经历,如北宋楼郁“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清黄宗羲抄书“寒夜必达鸡鸣。暑则拆帐作孔,就火通光,伏枕摊编,以避蚊嘬”;清全祖望年少时和弟弟一起跟从父亲抄书,他在《双韭山房藏书记》中说:“吾家以三世研田之力,得复拥五万卷之储”……当天灾人祸降临到藏书楼时,宁波藏书家总是矢志不渝、重整旗鼓。清徐时栋的第一个藏书楼是“烟屿楼”,有藏书六万卷。1861年,太平天国军队进攻宁波城,藏书被人偷掠不少,又被无知者当作引火燃料随意烧毁。第二年,徐时栋迁居西门外的城西草堂,整理、访求残存和散失图书,获得图书五六万卷。然而没多久,第二个藏书楼又不幸遭遇火灾,但徐时栋没有气馁,半年后又在城西草堂故址重建藏书楼,命名为“水北阁”……
宁波藏书家大多藏用并重:楼钥初得《华氏中藏经》闽中仓司刊本时,发现此书未善,就借用姚江名医陆从老家藏抄本来校订,从而成为善本;丰坊刻苦学习所收藏的法书名帖,终于成为书法名家;万斯同以布衣身份进京参加《明史》编修工作,他所携带的十多万卷藏书便是他进行史学撰述的重要资料;黄澄量的“五桂楼”提倡“恣其阅览且供膳宿”,不仅自己、儿孙们共同学习,还欢迎各地读者来五桂楼阅览,并刻印稿本资料,赠送给朋友和学者,对于远道而来者还免费提供食宿……可见,宁波藏书家的藏书,不仅用于阅读玩味,更衍生到了校勘考订、著书立说、体国修身、传布育才等各个方面。
虞浩旭认为,图书的搜集、鉴定、校勘、品赏、典藏、管理、借阅,以及题跋、评点、收藏等一系列活动,组成了丰富的藏书文化。
藏书文化
古代藏书楼,不绝于史
海曙新闻网   2011-05-23
宁波最早的藏书记载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余姚人虞愿“有书数僿”和虞和“舒被覆书”的事迹。宋代藏书形成风气,明代迅速崛起,清代进入鼎盛,至今藏书文化绵延而不衰。
在宁波说起书香传统,必定绕不开天一阁。天一阁博物馆馆长虞浩旭曾经这样隆重介绍天一阁:“如果你到过北京,如果你站在北京城的中心——景山的万春亭向南望去,紫禁城宫殿一片金碧辉煌。可在这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中间,惟有一座宫殿瓦顶却是黑绿色的,格外引人瞩目。它的墙壁和柱子也不是朱红色,而是青冷色。别的宫殿多为九间、七间、五间成单数,而它却是六间。为什么它有这么多独特之处呢?原因就在于它是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所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都有根据和说法,因为它是模仿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是中国古代藏书的典范,是宁波藏书文化和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
当然,历史上出名的宁波藏书楼远不止天一阁一家。如果把大大小小的宁波藏书楼排成一列,那么,它们无疑蔚为大观。研究者施长海列过一长串名单:历代有事迹可考的藏书家154家,有名可稽的藏书楼40余处。综观宁波藏书历史,宋以前以虞氏家族和林鼎藏书为主;北宋以楼郁、陈谧藏书为最;南宋有被称为“南楼北史”的楼钥“东楼”和史守之“碧沚”藏书;元代有“藏书甲浙东”的袁桷“清容居”;明代初年以丰坊的“万卷楼”为最,后以范钦的“天一阁”数第一;清代宁波藏书进入全盛,陈朝辅的“四香居”和陆宝的“南轩”仅次于天一阁。另有为数不少的书楼藏书量在5万卷至10万卷之间,如黄宗羲的“续钞堂”、万斯同的“寒松斋”、全祖望的“双韭山房”、郑性的“二老阁”、卢址的“抱经楼”、姚燮的“大梅山馆”、黄澄量的“五桂楼”、徐时栋的“烟屿楼”、蔡鸿鉴的“墨海楼”、董沛的“六一山房”等;民国时著名藏书楼有张寿镛的“约园”、李庆城的“萱荫楼”、秦润卿的“抹云楼”、朱鼎煦的“别宥斋”、孙家溎的“蜗寄庐”、冯贞群的“伏跗室”等10余家。
宁波历代藏书家的藏书价值标准各异,藏书也各具特色:如天一阁主人范钦一反大多数人的“厚古薄今”观念,大量收藏当朝文献,范围涉及明朝的实录、邸抄、揭帖、招供、地方志、进士登科录、名人传记及诗文集等,如今这些书籍成为我们研究明代、特别是嘉靖年间社会现状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清黄宗羲提倡“绝学”,他在所著《明夷待访录》中说:“绝学者,如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是也。”所以他的藏书楼里,“野史遗集、绝学奇经,殆不胜纪”;一般古代藏书家对通俗文学抱有成见,以为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也”,但宁波藏书家中有不少人对通俗文学情有独钟且对其价值有充分认识,清姚燮和民国马廉是典型代表。姚燮的藏书楼“大梅山馆”里收藏了为当时人轻视的小说杂剧。《大梅山馆藏书目》除四部之外,单列小说和古今杂剧,总数在3000种以上。马廉则索性把自己的藏书室命名为“不登大雅之堂”,专门收藏各种说部、戏文、俚曲、弹词、宝卷等;藏书家的才力、精力、财力都有限,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众多宁波藏书家采用了专题收藏的办法。清邱学敏收藏金石书画图籍,民国曹炳章集古阁专门收藏医书,民国张季言樵斋特重教育,形成了大量收藏丛书的特色……
藏书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藏书家大多有抄书的经历,如北宋楼郁“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清黄宗羲抄书“寒夜必达鸡鸣。暑则拆帐作孔,就火通光,伏枕摊编,以避蚊嘬”;清全祖望年少时和弟弟一起跟从父亲抄书,他在《双韭山房藏书记》中说:“吾家以三世研田之力,得复拥五万卷之储”……当天灾人祸降临到藏书楼时,宁波藏书家总是矢志不渝、重整旗鼓。清徐时栋的第一个藏书楼是“烟屿楼”,有藏书六万卷。1861年,太平天国军队进攻宁波城,藏书被人偷掠不少,又被无知者当作引火燃料随意烧毁。第二年,徐时栋迁居西门外的城西草堂,整理、访求残存和散失图书,获得图书五六万卷。然而没多久,第二个藏书楼又不幸遭遇火灾,但徐时栋没有气馁,半年后又在城西草堂故址重建藏书楼,命名为“水北阁”……
宁波藏书家大多藏用并重:楼钥初得《华氏中藏经》闽中仓司刊本时,发现此书未善,就借用姚江名医陆从老家藏抄本来校订,从而成为善本;丰坊刻苦学习所收藏的法书名帖,终于成为书法名家;万斯同以布衣身份进京参加《明史》编修工作,他所携带的十多万卷藏书便是他进行史学撰述的重要资料;黄澄量的“五桂楼”提倡“恣其阅览且供膳宿”,不仅自己、儿孙们共同学习,还欢迎各地读者来五桂楼阅览,并刻印稿本资料,赠送给朋友和学者,对于远道而来者还免费提供食宿……可见,宁波藏书家的藏书,不仅用于阅读玩味,更衍生到了校勘考订、著书立说、体国修身、传布育才等各个方面。
虞浩旭认为,图书的搜集、鉴定、校勘、品赏、典藏、管理、借阅,以及题跋、评点、收藏等一系列活动,组成了丰富的藏书文化。
藏书文化
古代藏书楼,不绝于史
宁波最早的藏书记载可追溯到1500多年前的余姚人虞愿“有书数僿”和虞和“舒被覆书”的事迹。宋代藏书形成风气,明代迅速崛起,清代进入鼎盛,至今藏书文化绵延而不衰。
在宁波说起书香传统,必定绕不开天一阁。天一阁博物馆馆长虞浩旭曾经这样隆重介绍天一阁:“如果你到过北京,如果你站在北京城的中心——景山的万春亭向南望去,紫禁城宫殿一片金碧辉煌。可在这片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屋顶中间,惟有一座宫殿瓦顶却是黑绿色的,格外引人瞩目。它的墙壁和柱子也不是朱红色,而是青冷色。别的宫殿多为九间、七间、五间成单数,而它却是六间。为什么它有这么多独特之处呢?原因就在于它是皇家藏书楼——文渊阁。所有这些与众不同之处都有根据和说法,因为它是模仿著名的私家藏书楼天一阁的。天一阁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民间藏书楼,是中国古代藏书的典范,是宁波藏书文化和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
当然,历史上出名的宁波藏书楼远不止天一阁一家。如果把大大小小的宁波藏书楼排成一列,那么,它们无疑蔚为大观。研究者施长海列过一长串名单:历代有事迹可考的藏书家154家,有名可稽的藏书楼40余处。综观宁波藏书历史,宋以前以虞氏家族和林鼎藏书为主;北宋以楼郁、陈谧藏书为最;南宋有被称为“南楼北史”的楼钥“东楼”和史守之“碧沚”藏书;元代有“藏书甲浙东”的袁桷“清容居”;明代初年以丰坊的“万卷楼”为最,后以范钦的“天一阁”数第一;清代宁波藏书进入全盛,陈朝辅的“四香居”和陆宝的“南轩”仅次于天一阁。另有为数不少的书楼藏书量在5万卷至10万卷之间,如黄宗羲的“续钞堂”、万斯同的“寒松斋”、全祖望的“双韭山房”、郑性的“二老阁”、卢址的“抱经楼”、姚燮的“大梅山馆”、黄澄量的“五桂楼”、徐时栋的“烟屿楼”、蔡鸿鉴的“墨海楼”、董沛的“六一山房”等;民国时著名藏书楼有张寿镛的“约园”、李庆城的“萱荫楼”、秦润卿的“抹云楼”、朱鼎煦的“别宥斋”、孙家溎的“蜗寄庐”、冯贞群的“伏跗室”等10余家。
宁波历代藏书家的藏书价值标准各异,藏书也各具特色:如天一阁主人范钦一反大多数人的“厚古薄今”观念,大量收藏当朝文献,范围涉及明朝的实录、邸抄、揭帖、招供、地方志、进士登科录、名人传记及诗文集等,如今这些书籍成为我们研究明代、特别是嘉靖年间社会现状的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清黄宗羲提倡“绝学”,他在所著《明夷待访录》中说:“绝学者,如历算、乐律、测望、占候、火器、水利之类是也。”所以他的藏书楼里,“野史遗集、绝学奇经,殆不胜纪”;一般古代藏书家对通俗文学抱有成见,以为是“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所造也”,但宁波藏书家中有不少人对通俗文学情有独钟且对其价值有充分认识,清姚燮和民国马廉是典型代表。姚燮的藏书楼“大梅山馆”里收藏了为当时人轻视的小说杂剧。《大梅山馆藏书目》除四部之外,单列小说和古今杂剧,总数在3000种以上。马廉则索性把自己的藏书室命名为“不登大雅之堂”,专门收藏各种说部、戏文、俚曲、弹词、宝卷等;藏书家的才力、精力、财力都有限,如何解决这个矛盾?众多宁波藏书家采用了专题收藏的办法。清邱学敏收藏金石书画图籍,民国曹炳章集古阁专门收藏医书,民国张季言樵斋特重教育,形成了大量收藏丛书的特色……
藏书的过程总是充满艰辛:藏书家大多有抄书的经历,如北宋楼郁“家藏书万卷,手抄居半”;清黄宗羲抄书“寒夜必达鸡鸣。暑则拆帐作孔,就火通光,伏枕摊编,以避蚊嘬”;清全祖望年少时和弟弟一起跟从父亲抄书,他在《双韭山房藏书记》中说:“吾家以三世研田之力,得复拥五万卷之储”……当天灾人祸降临到藏书楼时,宁波藏书家总是矢志不渝、重整旗鼓。清徐时栋的第一个藏书楼是“烟屿楼”,有藏书六万卷。1861年,太平天国军队进攻宁波城,藏书被人偷掠不少,又被无知者当作引火燃料随意烧毁。第二年,徐时栋迁居西门外的城西草堂,整理、访求残存和散失图书,获得图书五六万卷。然而没多久,第二个藏书楼又不幸遭遇火灾,但徐时栋没有气馁,半年后又在城西草堂故址重建藏书楼,命名为“水北阁”……
宁波藏书家大多藏用并重:楼钥初得《华氏中藏经》闽中仓司刊本时,发现此书未善,就借用姚江名医陆从老家藏抄本来校订,从而成为善本;丰坊刻苦学习所收藏的法书名帖,终于成为书法名家;万斯同以布衣身份进京参加《明史》编修工作,他所携带的十多万卷藏书便是他进行史学撰述的重要资料;黄澄量的“五桂楼”提倡“恣其阅览且供膳宿”,不仅自己、儿孙们共同学习,还欢迎各地读者来五桂楼阅览,并刻印稿本资料,赠送给朋友和学者,对于远道而来者还免费提供食宿……可见,宁波藏书家的藏书,不仅用于阅读玩味,更衍生到了校勘考订、著书立说、体国修身、传布育才等各个方面。
虞浩旭认为,图书的搜集、鉴定、校勘、品赏、典藏、管理、借阅,以及题跋、评点、收藏等一系列活动,组成了丰富的藏书文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香永存萱荫楼
什么?!这些藏书大家的共同点竟是......
徐时栋和他的藏书楼——天一阁博物馆
浙江书业的沧桑史
朱赞卿:浩瀚典籍续书香
实地探秘丨书比人寿天一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