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画做旧

 


解密纸做旧的方法,不是为造假,只为增加效果。
1、先将作品托于一较厚的纸张上,待半干时用棕刷用力刷,使字口出现少量墨痕。
2、用黄柏、皂角煮水刷作品多遍。可以洗掉浮墨,作品变的黄中带黑,黄柏可以防止虫蛀。
3、将作品揭掉,再重新托于一张新纸上。
4、用普洱茶末泡水刷作品多遍。
5、最后把茶末连水倒在作品上,过夜,除去杂物。
6、用清水多淋刷作品几遍,干后揭,重新揭、托。
7、用白芨水刷作品,可以提高亮度,使作品有既老又新的感觉。
8、裱于第二次的负背纸上,完成。
也可以用旧报纸、红茶、树皮、板栗壳等煮水做旧的,也有用砂纸打磨的,但不论如何,最后一定要用白芨水刷一下,否则,墨色出不来。
作品多经过几次水刷后,干了一下就揭开了,很容易的。
一天刷1——2次就可以了,不是很麻烦。
试验过后,才知道怎么做,如果您抽烟,趁着有水再弹几下烟灰,效果更好。
做旧最好先托,否则作品会坏掉。
不妨说的细点。
我的这些方法是从故宫一位老裱画师傅那学来的。在她的工作间曾看到乾隆泥金,就和现在市面上的纸一样新,他们每天都在裱古人的奏折、书画,几十块模板满满的。有些古旧的东西破损严重,就用此方法进行小范围弥补
她说,他们做旧最多用的方法就是用榛子壳……
古人加工纸的方法,先说二王时期的涂布!
涂布,顾名思义,就是在纸张上刷东西。刷的是什么?古人太聪明了,他们知道宣纸洇的厉害(其实比现在的宣纸要熟的多),就在上面涂点东西,原来很简单,就是把宣纸的缝、孔给糊住了,让水不太扩散。光这样不行,涂的东西多了就疙疙瘩瘩的,不利行笔,怎么办,很简单,用光滑的石头在纸张上压、擦,纸张就光滑了,要解决的问题就那么点。可现在人为了省事,喜欢厂肆的破烂玩意,不论好坏,还洋洋得意的炫耀——写书法就都用宣纸,孰不知,那破玩意就是起老祖宗于地下,把全国的宣纸都献上,他们也不敢动笔啊。
那个时期用的涂布材料很简单,就是面粉、滑石粉、水的混合物。(西方的油画也有类似的工序)
圣人书时,闻尝手持纸张。用上面的方法把比较粗的麻纸或高丽纸加工一下,你也可以这样牛一把!不信可以试试,决不是传说。
下面将逐步介绍唐、宋元、明清时期不同的对纸张加工的方法,特别将隆重推出两大高手(米、董)的独门绝技,有兴趣的兄弟请跟帖!
周密在《癸辛杂识前集》中说:右军少年多用紫纸,中年多用麻纸,又用张永义制纸,取其流丽,便于行笔。依此断定,当时人书写多用的是光洁流利的纸,这样行笔便飘洒。而今天的人多用发毛的粗毛边来书写,还美其名曰练笔力,而右军却避之,其手下真无力呼?真的不知道今人练的是哪门子的笔力。
唐人多用白麻纸,皆先砑光,而后浆硾,若先涂布再砑光,效果就更好了。现在留下来的唐摩本,多是用这样的方法先加工,而后响榻的。记得前几年看过一为日本学者的论著,他说用高倍数的放大镜看那些原件,在墨迹的裂缝中能隐隐看到发白的东西,应不是虚说。还说到古人有折纸而书的习惯,因纸经过加工后变的硬了,所以在折处留下线条短痕,后被我国一位著名理论家引用,盗版用来说二王、书谱中的折痕如何如何,结果国人就认为是他的发现,他也自得其说,实在可笑。
唐人摹二王真迹,多用硬黄纸,涂蜡使其半透明,也有宋人摹本,多用竹纸涂蜡。同今天的蜡笺差不多。
唐人薛涛制笺多用芙蓉花汁、鸡冠花汁,色若桃花,亦有猩红小笺,大家可以试一下。
现在流行的水纹纸最早出现在唐,但没有实物,我们能看到最早的就是李建中大名鼎鼎《同年帖》。
谢公笺为宋谢景初所制,颜色繁多,比薛涛笺单一的红色有了大的发展,有“十样蛮笺”之说。这应算是现在厂肆色纸的鼻祖了。
其实现在我们常用的纸,在古代都有,但古人有的我们却没有,为什么?失传了!为什么失传?技术发展了!难道技术发展了就离经叛道?没错!有钱就是娘,现在要娘不要老祖的大有人在,假如我开纸厂,我也会这样。想超过古人,妄想吧你!不要说那些氛围啊、环境啊、学养啊虚头巴脑的东西,单就说材料我们就输了一大截。有了良田才会有饭吃,而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在咱们这个圈里还是不少滴,典水就是一个例子!
说纸,除了硬黄之外,不能不说“澄心堂纸”、“宣德纸”,要说纸张加工,那还是明人厉害!
澄心堂,后主李煜读书、办公的地方,因才子皇帝一心书画诗词。某日,一时兴起,遂令群臣集体下岗在家待业,又找几个造纸能工支起大锅于大殿上,干起了抄纸的生意,昔日贵胄评议国家大事的地方就成了一个造纸作坊,注册商标就叫“澄心堂”牌书画纸。当然,这只是传说,但由此可以看出此纸张的珍贵,那可是皇帝老儿拿江山社稷换来的啊!
史载,此纸是后主设官局监制的,专门为皇帝所用,高兴了可以分赐一些听话的大臣,厂肆根本就没有。后来宋灭了南唐,宫人太监等偷了一些到外面去卖,那价格应该是相当高的。
975年,南唐灭时,内府墙角堆存有数千张,后来就失踪了,按公安的说法简直就是人间蒸发啦。后来,一个叫刘敞的人以重金得100枚,赠给欧阳修10张、欧阳修又转赠梅尧臣2张,那就不得了了。后来梅又在别人那受贿了100张,找人在歙县依样开始仿制,那人回赠了300张。
说这纸好,那不是咱老李忽悠,相当的高级啊,其实我也没有见过,就是乾隆皇帝也没有这个眼福。什么“百金一幅”、“滑若铺玉”、“滑如春冰”等等,看着就晕。
这种纸尺幅为33*40CM,比现在的纸要厚,和人民币差不多(千万不要用人民币去写,老婆骂您,后果自负)。必须冬天抄,皇帝提供小火炉,半干揭下涂布复烘,再采用两面砑光技术,所以光洁如冰,我们现在看到的宋人的尺牍手札多是用这种纸写的,不过,是仿制品。
砑光——就是拿石头蹭
浆硾——就是在涂布纸上棰打
榛子——你没吃过?超市有卖,和栗子很象的
黄柏——实为黄檗,拼音打起来不容易,就凑合了。中药店5毛一两。
皂角——中药店有,更便宜。
白芨水——就是用白芨“炮”的水,不能用“泡”。冷水放白芨,煮滾,水成稀膠水狀即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宣纸的资料
书画纸中的的贵族——粉笺、蜡笺与粉蜡笺
看、摸、抖、用
新画做旧的方法
【每天美玉】 教您制作古玉拓片 (上)
挑宣纸,记住这几点,买了不后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