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书法——素质教育的必修课

 

——甘肃省甘谷县土桥小学“伏羲班”的书法教育

牛霞梅

 

    当今在小学基础教育课程中把书法作为必修课,并且是每天一节的,恐怕只有“伏羲班”了。

    “伏羲班”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吴鸿清教授在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创办的进行小学基础教育改革的实验班。2006年9月,他从繁华的北京来到人文始祖伏羲的故里——甘谷县,在天水市和甘谷县领导的支持下,在地处农村的土桥小学一年级入学新生中招收了32名学生组成了“伏羲班”。“伏羲班” 的宗旨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教学不受现行教育大纲限制,自主设置课程,自主选择教材进行教学。

    “伏羲班”的教学改革与现行教育最大的不同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文以《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为基本教材;二是每天必修的课程中除了语文、数学外,还有书法和武术(各一节。此外每周各有两节音乐、美工)。“伏羲班”的学生是幸运而幸福的,他们没有背不动的书包,没有写不完的作业,每天在活泼、愉快的氛围中,在中国优秀文化乳汁的滋养下快乐地成长着。五年过去了,“伏羲班”教学实验在当地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教学成果得到了家长及社会的充分肯定。我有幸担任“伏羲班”的书法教学,在这里介绍一下“伏羲班”书法课的情况。

     2007年春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来到伏羲班,充分肯定了“伏羲班”的书法教学实验。

    一、书法课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必修课

    在电脑成为主要书写工具的今天,“伏羲班”为什么还要把书法课作为每天一节的必修课呢?“伏羲班”教学改革实验的设计者吴鸿清教授认为,书法课是素质课。虽然书法课教的是如何把字写漂亮,但这只是手段,其目的是通过教学生如何把字写漂亮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是书法课的本质。如果不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无论从艺术、实用还是从传承中华文化的角度说,都没有必要把书法课作为小学生的必修课来开设。但如果从素质教育的角度说,只要是真想落实素质教育,书法课就不能不开。

    书法课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这是吴鸿清教授一贯的主张。2002年,在中国教育电视台主讲《亲子书法》时,他提出“书法不仅是‘艺术’,更是文化--修炼人身心的文化。”在讲座中,吴鸿清教授用“宝葫芦”来形象地说明书法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无与伦比的修炼人身心的作用。他说:书法中蕴含着无穷的宝藏,不同年龄、不同专业、不同需求的人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需要的宝贝。2003年,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提出“书法是培养少年儿童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学习书法,至少可以培养人持之以恒的毅力,专心致志的定力,细致入微的眼力,辩证思维的脑力和准确表现的手力。吴鸿清教授认为,素质教育已经空喊了近二十年,至今对如何落实素质教育还茫然无措。有些专家搬来了国外的种种做法,但如果我们还有一点敬祖之心,就能看到,中国古代“六艺”的教育就是素质教育,我们的祖先用书法就把“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儒家经典《大学》中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明确指出修身的途径:“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如何“正心”?“书为心画”,“字不敬,心先病。墨磨偏,心不端”(《弟子规》)。古人是把写字和人心紧密相联的,学习书法就是“直指人心”,书法练习就是“正心”。可以说,把书法列为“伏羲班”每天一节的必修课是吴鸿清教授的深思熟虑之举。

    二、“伏羲班”书法教学的特点

    “伏羲班”的书法课持续六年。一、二年级主要学习书法基础——重点是执笔、坐姿和摹写、临写40个汉字的基础构件。三、四年级以摹写、临写《千字文》为主;五、六年级根据学生的爱好和性情摹写、临写古代书法的经典字帖。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伏羲班”书法教学和一般书法兴趣班的教学有不同的特点。参加书法兴趣班的学生或是自己有兴趣,或是有家长督促,教学难度与书法课不可同日而语。书法兴趣班一般人数不多,老师可以逐一辅导,比较容易看到教学效果。“伏羲班”的学生兴趣不同,书法课上表现不一。开始的时候,往往描红字帖还没有发完,前边拿到字帖的学生已经三下、两下地划拉完了。加上学生多,一节课的时间难以逐个辅导,如果看不到教学效果,就会影响到家长的信心和教学实验计划。如何搞好“伏羲班”的书法教学,选择字体至关重要。一年级开始教学的时候,曾经教写颜体楷书。由于颜体楷书线条比较粗,在学生的书迹中不容易看到学生运笔的情况,教学效果不明显。后来改为学习褚体。由于褚体书写性的特征突出,线条细而遒劲,利于练习中锋运笔,学生运笔中的问题在线条上可以看得很清楚,这就给具体辅导提供了条件,教学效果很快显现了出来,学生高兴,家长开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伏羲班”的书法课已经五年多了,从教学的角度说,虽然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重点和难点,但一切都要紧紧围绕着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来进行,其中静、定、仔细、认真是教学过程中始终关注和强调的问题。为了使学生静下来,每节书法课都是以十分钟的闭目静坐开始的。静坐时播放优美的音乐或诗文朗诵。一年级的时候,有很多同学坐不住,东摇西晃,挤眉弄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学生就沉静下来了,能够很惬意的聆听,有时还会怡然微笑。

       课前静坐,可让学生心定气闲。佛家语戒、定、慧。人类一切智慧皆从静定中得来。

    书法课当然要讲解书写技巧,但“伏羲班”的书法课对书法技巧讲得很少。吴鸿清教授说:书法课老师要有一张“婆婆嘴”,讲的要少而又少,但要不断重复,不厌其烦地提醒。在学生书写的时候,我们不断地提醒学生要保持良好的姿势、要仔细、要认真,在不断的提醒和不断的练习中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

    书法学习有一个重要的特点,一个笔画不可能在一个阶段完全掌握,需要很长时间的重复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小学生生性活泼,在不断地重复中很容易产生枯燥的感觉,为了避免因枯燥而影响学习兴趣,我们采用循环的方法教学,一般是一张字帖写几次之后,就换新的字帖。一个阶段之后,再从头开始,通过循环往复的学习,逐渐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几年的书法课教学中,我们觉得书法最难掌握的一个是运笔,一个是临帖。运用毛笔书写是一种心手相应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手的操作感传递到大脑,大脑的思维发出指令,控制、纠正、改善着操作过程。在教学生运笔时,特别是在面对一群七八岁的小孩时,只是用语言去说明运笔方法,作用不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手把手的教,当你握着他的手开始运笔时,学生可以直接感受运笔的力度、节奏等等,这种运笔教学同时也是一种有各种奇妙效果的大脑训练,在手逐渐形成高度灵敏的感受力,形成准确书写的动作技能的同时,大脑的中枢动作思维也得到了发展,通过“手巧”而达到“心灵”的境界。这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坚持不懈不间断地临摹才能获得。没有两年的时间很难看到效果,它需要足够的毅力,而毅力不是天生的,在学习书写的过程中,就在培养学生的毅力。

    临帖的重点是学习字的结构。成年人学习字的结构,可以通过观察、分析笔画之间的组合关系来进行,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生理特点和理解能力决定了他们不可能用成年人的方法临写字的结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使用吴鸿清教授发明的乾坤格来教学生如何以乾坤格的线条为坐标来观察笔画的位置。由于乾坤格比较精确的标示出了笔画起讫的位置,观察比较仔细的学生能很快地写出字的结构,对提高学生的学习信心很有作用。乾坤格是动态的,随着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我们把乾坤格拆解,用其中的菱形格,田字格,圆形格等等,这样就过渡到通过以笔画为坐标,通过分析笔画之间的关系和汉字书写结构规则来掌握字的结构了。

    不论通过乾坤格,还是通过分析笔画之间的关系掌握字的结构,都在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人们常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孙过庭《书谱》说“察之者尚精”,学生只有做到一丝不苟、细致入微地观察,才有可能把字写好。在这一过程当中,训练了学生局部观察能力、整体观察能力、对比观察能力,同时在书法审美中,第一眼“全景式的把握”培养了学生整体构成意识,养成统筹兼顾而不偏执的习惯。仔细观察要求学生一定要静心投入。开始的时候,学生很难一下就达到,多数学生可以很认真地临第一个字,第二个字,但后面的就越来越差;他们可以在每天上课时很认真地描一张字帖,但到周末写家庭作业时,就敷衍了事,这在教学中是常见的事。但通过教学,能够做到始终如一,一丝不苟的学生就越来越多。

    三、书法课带来了什么

    土桥村是一个以经商为主的村子,村里一部分人家以烧砖瓦为生,一部分人常年在外打工做生意。伏羲班招收的学生多数常年由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甚至不识字)带,家里很少有挥毫弄墨的人。对于这种近乎留守的儿童,在初学书法时,常常是一节课没下来,自己倒成了黑人,把墨汁抹的到处都是。张起飞同学上课坚持不了几分钟就开始玩,常常把字帖当成了画板,在那儿又摇又晃,搞得其他小孩都难以学习,后来,他也能静下来了。三年级时,他的作品在全国举行的小学生书法比赛中入选。

    右一为张起飞。《大学》讲“静而后能定,定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没有“静”(不浮躁)、“定”(意志专一)、“安”(踏实),就没有“得”。

    书法课上,学生们争先恐后的点评分析同学的作品,这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解决了“怎样学”的问题。同时,使学生的思维具有灵活性和思辨性,并具有处理各种矛盾的能力。

    书法学习提升了“伏羲班”学生的自信心。何洋同学语文、数学一般,但酷爱书法,他爷爷是位老中医,将何洋的一幅作品裱了之后挂在自家正房,每去一位客人,都要炫耀一番,使得何洋很是享受……。

    甘谷人酷爱书画是全国闻名的,每年的五月的庙会活动,都有各地来的书画家在甘谷展销作品,我们总会带一些学生去参观。在作品面前,学生们会很大方的指出优劣并说出其中道理,这使得外地来的人们很是惊讶。张桢是个感情细腻的男孩,有一次一位客人指点着一幅作品在那儿大加赞赏,随口问张桢如何,张桢看了看,说到:“有我写的好吗?”令在场的人忍俊不禁。

    张亚慧在书法前辈面前挥洒自如。

    书写古今中外名言警句、唐诗宋词间接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更可使儿童明白许多人生道理,潜移默化,提高儿童的修养、学识、气质和道德情操,让孩子变得儒雅,正如古人所说:“腹有诗书气自华”。

    张昕雅同学各门功课都名列前茅,她都已经是附近学生的偶像了,因为她写的字漂亮,每到开学之初,就会有很多学生慕名而来,请求她给自己的书皮上写名字,在村内外传为佳话。

          无论硬笔还是软笔,它们的书写是相通的,都要符合美的规律。

                  张洁是“伏羲班”兼练写小楷的学生

    练写书法让人情绪平复,这使记忆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是帮助练习者产生正向思考和发散性思维方式的有效途径。

    不少学生给自己制定目标时,说长大以后要当书法家。学生在写作品时,要有针对性的选择词句,促使他们主动查阅古诗文,有的同学甚至自己编写对联,提升了他们的文学水平。姚亚梅同学为了练写篆字,已将吴大澂的篆书《论语》临写一番。不光掌握了文字知识,培养了文字兴趣。而且对《论语》有了进一步的领悟。

            姚亚梅的篆书临摹。书法释古通今,陶冶情操,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

    张昕雅同学在兰州和朋友交流,学习楷书期间,初试行书还不错。事实证明,学过书法的孩子,理解能力、接受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显著高于一般孩子。

    “伏羲班”学生很好的继承了优良的文化传统,每年写春联都成了“伏羲班”一件乐事,学生竞相为家里写对联,周围的人看了,原本不怎么重视春联的,快到春节时也开始在伏羲班的学生跟前预订,学生也会自发组织给村里的孤寡老人送上春联。

    村里老寿星过寿,班里学生也会及时送上寿联。学生学习书法也带动了家长和老师,不少家长也跟孩子一起练习书法,其它科目的老师看学生的字写得越来越漂亮,不由得开始注意自己的书写,一有空就拿起笔练字。近两年来,土桥村习字风气渐浓,这个原本重商的村庄被伏羲班的学生熏陶得热热闹闹,文化氛围很浓。

张荷花同学为老人祝寿写的作品

 

张亚慧同学为老人祝寿写的作品

2007年春节,伏羲班一年级的张弛给自家写的春联

    来“伏羲班”参观的客人渐多,最受他们青睐的礼物就是学生们的书法作品。2009年暑假,班里和广州的小朋友举行联谊,每位小朋友都要展示一项才艺,张亚慧和张荷花展示的是书法,她们的作品刚写成,就被广州小朋友的家长竞拍买走。

    2008年,伏羲班学生参加由中国书协等单位举办的“‘宁夏庆华杯’第二届中国(吴忠)中小学生书法节”中,有一名学生入展,甘肃省入选的10件作品中, 5件出自“伏羲班”的学生之手。

    2009年夏,张亚慧同学在天水市教育系统举办的书法大赛中荣获小学组唯一的一等奖,2010年底,在教育部举办的,有九百多万学生参加的“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字书写大赛”中,张亚慧、张昕雅、姚亚梅三名同学分别获得软笔类二等奖和三等奖。

    四、书法课会影响文化课的学习吗

    当初设计每天一节书法课时,有很多人怀疑会不会影响其他功课的学习,特别是所谓主课——语文和数学课的学习。现在这个疑问已经有了答案。2010年秋季,四年级伏羲班参加了所在学区的统考,数学平均分全学区第一,语文也是片区第一(伏羲班语文学的与现行教材不同),和本校同年级相比,语文、数学的平均分都是第一,且分数超出较多,学生的卷面也相当的整齐。这是一次不对等的考试,考试内容是普通的现行教材,而伏羲班所学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闻名世界的西方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做过实验,证明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品德与其他学科成绩有着密切的联系,相关系数达到0.30。“伏羲班”其他课程任课教师总是夸学生的接受能力强,新东西一教就会。尤其是美工课,不论是刻纸、绘画还是描摹印章,很快都能掌握。

    曾有一位本校普通班的教师说,与本校其他学生相比,伏羲班学生一眼看去有两个显著的特点:脑袋外型饱满,眼睛有灵气——亮!

    瞧!他们多精神。书法练习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始终要求专注。写好每一个字,都需要脑、眼、手及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这样使大脑的左右半球的技能获得同时发展、并增进了互相协调能力,从而使脑反应能力提高,进而影响到智力水平的发展。

    目前,能让孩子上伏羲班成了土桥村附近的家长最大的心愿,练好字和写好字也是家长和孩子们的自觉要求。

伏羲班学生在教室里集体创作,窗外是其他班学生羡慕的眼神。

    “伏羲班”书法教学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学生们所用的笔、墨、字帖、纸张等全部来自赞助,2007年春,中国书协副主席林岫专程来到“伏羲班”考察,对“伏羲班”的书法教学实验给予充分的肯定,著名书法家,江苏画院孙晓云院长了解到“伏羲班”教学实验的情况后,慷慨解囊相助。“伏羲班”的教学实验证明,素质教育应该从课程和教材改革开始,只有让学生学习素质含量高的课程和教材,才能谈得上素质教育。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其素质含量是任何课程都不能比拟的。“伏羲班”书法教学的实验证明,在小学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书法课,有百利而无一害。

    1956年,许思园先生在《中国文化论》中说:“从古迄今,书法为最普遍、最实用之艺术,中国人审美修养实基于此,因而陶冶成世界上最能鉴赏形式美之民族。旧中国之篆、隶、行、草、山、水、花、鸟画幅,陶瓷、玉器与园庭布置皆无上美妙,发扬民族文化,必经恢复此艺术境界始,而其根本则在书法。”55年后的今天,我们或许可以用“伏羲班”教学改革实验的成果这样来说,要落实“素质教育”,应该从恢复书法课开始。

作者为甘谷县土桥小学“伏羲班”的书法教师)

    素质教育就是“养成”教育,而“养成”的目标只能在不断重复中实现。因此,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不能着急。教学不能急风暴雨,而要润物无声。教学效果也不会立竿见影,而是潜移默化。在发几张初学时的图片对比一下,就能看到学生的变化。

这些“涂鸦”虽然会令当代书法家自愧不如,也有人曾经搞“儿童书法”的实验,但儿童总要长大,如果不学规矩,任意涂抹,看似尊重个性,实则贻害无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学三年级上册书法练习指导全册教案
吴鸿清教授的实验
教师个人专业发展五年规划
三年级下册写字教案
难练的毛笔字,竟然如此简单
小学四年级上册写字教学计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