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宠草书《自书游包山诗手卷》
userphoto

2014.01.15

关注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先人本吴江章姓,以父嗣于王氏,遂改姓王。
   王宠资性颖异,才俊志高,"弱冠即博涉坟籍,沉精篇翰"1,通晓诗文群经。初为邑诸生,后与兄王守(字履约)同举应天乡试,兄中进士,而他却名落孙山。继而贡入太学,人称"王贡士"或"王太学"。以后,自正德庚午至嘉靖辛卯,凡八次应试,均未中。乃潜心诗书,逍遥林下。其间,尝北游燕赵之地。二十年读书石湖之上,讲业楞伽山中,与文徵明(比王宠大二十四岁)、唐寅(姻亲,王宠子娶唐寅女)、陈淳、汤珍(字子重)、袁褒兄弟等名士相往从,一时誉满吴中。嘉靖十年辛卯(1531年),王宠游南雍,不幸得疾。即东归,养病于虞山白雀寺。两年后殁,得寿仅四十岁。王宠去世后,弟子朱浚明收罗编纂其诗文十卷,于嘉靖十六年刻成《雅宜山人集》。此外,王宠还著有《东泉志》四卷,其散曲作品被收入于《南北宫词纪》、《吴骚合编》等书中。
    王宠其人,"风仪玉立,举止轩揭"3工诗,宗法李、杜,才力雄阔。亦能画,偶然兴到,逸笔草草4。尤以书法鸣于世,精小楷,善行草,在明代中期书坛上,与祝允明、文徵明齐名,世称"吴中三家"。明何良俊《四友斋丛说》曰:"衡山(文徵明)之后,书法当以雅宜为第一。"另据《乾隆长洲志》卷二十四"人物三·汤珍"记载:"石湖有五贤祠,祀徵明、唐寅、王守、王宠及珍,吴人至今以为美谈。"可见,王宠的人品与艺品亦深得吴中人士之推崇。总的说来,王宠书法成熟较早。例如,从他分别创作于二十四、二十五、二十六岁的《为勉之草书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行书<送孙太初卜隐苕溪>》、《楷书<赠别家兄履约>》(后二种均藏于上海博物馆)等作品中,可看到其书风大致形成,所谓"妙得晋法5",颇具大家风范,且楷、行、草三种书体并驾齐驱,不同凡响。而到了三十四岁,所书《赠南岩顾君诗轴》(上海博物馆藏)更是老健纷披,进入相当成熟的艺术境地。据文献记载,王宠早年与其兄王守一起在洞庭山从蔡羽(字九逵,号林屋山人)学书。而蔡羽为著名学者、书法名家,其书法个性十分鲜明,明李日华称其为"行押书遒美有逸韵"(《六研斋笔记》),今国内大型博物馆皆有收藏。关于王宠书法与蔡羽书法的渊源关系,傅申先生在《海外书迹研究》中说:"在王宠的字形较小的作品中,圆转的笔画和简略的节奏表明是受蔡羽的影响。"此言甚是。除了取法蔡羽之外,王宠还崇渐厂羲之小楷《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虞世南小楷《破邪论序》等帖,正如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中所云:"盖其书本于大令,兼之人品高旷,故神韵超绝,迥出诸人之上。"不过,后期的王宠书法,尤其是自署"己丑"、'庚寅'、'辛歹p'、'壬辰'、'癸巳'之作,女口《送李愿归盘谷序》、《西苑诗》、《访王元肃虞山不值》、《为石壁行草诗卷》等,则"标高揭己、锐思变体"1,出古入今,变化莫测。字体或大或小,倜傥洒落,姿态横生。布局疏朗舒展,散而不乱,颇有返璞归真、大巧若拙之旨趣。可以看出,这一时际的王书已进入了物我两忘、心手双畅的自由境界。明王世贞《弁州山人四部稿·三吴楷法跋》中所谓"晚节稍稍出己意,  以拙取巧,合而成雅,婉丽遒逸,奕奕动人,为时所趣,几夺京兆(祝允明)价",可以看作是对王宠后期书法风格的总体评价。
     尽管王宠一生短暂,但仍留下了为数可观的艺术珍品,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以行书为例,明代文学家唐顺之(荆川先生)、清初八大山人等都有过一段学王雅宜的经历,故而在他们的作品中,读者能或多或少地感受到王宠书法那疏秀出尘、婉丽俊逸的艺术趣味。此外,上海博物馆所藏祝允明书《曹植诗册》,风格亦酷似王雅宜书,已故著名书画鉴定家刘九庵先生甚至持"祝临王书"说。至于小楷,后人量临习以成家或假途王宠上溯晋、唐者更是不胜枚举。
     王宠《自书<游包山诗>手卷》,行草书,砑花笺,尺寸为382厘米X 29厘米,卷前钤有"且喜斋书画印"朱文长方印一枚。此书作于嘉靖三年甲申(1524年),时年王宠整三十岁。此时,他的书法尚处在兼采众长、变化融通的阶段,用笔尖锐果猛,线条圆润遒劲,字体大多欹侧且较后期书作为长。就总体而言,其书法风格与同书于甲申年的《杂诗卷》、《约斋记》等有异曲同工之妙o《游包山诗》收入《雅宜山人集》卷一。
    作者曾不止一次地将其写成书法作品,如《石渠宝笈初编》卷二收入《王宠楷书〈游包山诗〉册》录诗二十五首,书于庚辰年(1520年),且是写给他的尊师蔡羽的,但藏处不详。此外,杨仁恺著《国宝沉浮录》第八章"《佚目》书画总目简注"之第四节"明代法书名画"载有王宠《自书<包山诗>》,且云:"不见《石渠宝笈》著录。真迹,已残。先后收回两段,仍残缺。故宫博物院藏。"但此作似乎从未见发表。之外,另有二本内容相近,亦为《游包山诗》,一种是小楷书,上海博物馆藏,据题是王氏为华夏书,刊于1990年第5期《书法》杂志。另一种为行草书,吉林省博物馆藏,据题是作者为华云所书,《书法丛刊》第十二辑发表。然以上两本经多位专家鉴定,被认定是伪书。即使是这里所介绍的行草手卷,虽经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鉴定,且被著录于《中国古代书画目录》、《中国古代书画图目》(九)等书,但仍有学者认为"书法水平较低,亦应是伪书"兹表而出之,供读者参考。
●附原书说明:
  王宠资性颖异,才俊志高,“弱冠即博涉坟籍,沉精篇翰”,通晓诗文群经。初为邑诸生,后与兄王守(字履约)同举应天乡试,兄中进士,而他却名落孙山。继而贡入太学,人称“王贡士”或“王太学”。以后,自正德庚午至嘉靖辛卯,凡八次应试,均未中。乃潜心诗书,逍遥林下。其间,尝北游燕赵之地。二十年读书石湖之上,讲业楞伽山中,与文徵明(比王宠大二十四岁)、唐寅(姻亲,王宠子娶唐寅女)、陈淳、汤珍(字子重)、袁兄弟等名士相往从,一时誉满吴中。嘉靖十年辛卯(1531年),王宠游南雍,不幸得疾。即东归,养病于虞山白雀寺。两年后殁,得寿仅四十岁。王宠去世后,弟子朱浚明收罗编纂其诗文十卷,于嘉靖十六年刻成《雅宜山人集》此外,王宠还著有《东泉志》四卷,其散曲作品被收入于《南北宫词纪》、《吴骚合编》等书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宠书法《草书自书游包山诗手卷》
王宠自书游包山诗手卷
(明)王宠 《草书自书游包山诗手卷》
明代王宠草书自书游包山诗手卷欣赏(二)
明代书法:王宠草书《游包山诗手卷》欣赏
兼采众长、圆润遒劲:明代王宠草书《游包山诗手卷》书法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