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代文人书法之七十 吴门书派后起书家

吴门书派后起书家

 

吴门书派的群体,颇具实力,改变了明初以来低靡单调的书法审美趣味,成为明代中期书法发展的主流,影响达百余年之久。吴门书派经过祝枝山、文征明、陈淳、王宠四大家的鼎盛之后,后起之秀阵容虽然庞巨,诸如文彭、文嘉、王榖祥、彭年、许初、钱榖、周天球等人,无论从个人成就,抑或整体水平,都无复越超其前辈大家,然而文人书法的历史,并不能简单地翻过他们,他们仍然承接前辈们挥写了浓墨重彩的重要章节。 

文彭(1498—1573)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长子。以明经廷试第一,授秀水训导。官国子监博士。工书画,尤精篆刻,能诗,有《博士诗集》。对诗文、书画、篆刻均有造诣。善写墨竹,老笔纵横,直入文同之室。亦工山水,所作类父风,山水苍郁似吴镇;花果亦佳。工刻印,后人奉为金科玉律。对六书有深入的研究,和何震主张篆刻必须精通六书,才能入印,与何震并称“文何”。所作多牙章,往往自落墨而命金陵人李文甫镌之。李善雕箑边,其所镌花卉,皆玲珑有致,彭以印属之,辄能不失笔意,故其牙章半出李手。史料记载第一个用青田石治印的是明代国子监博士文彭,其在南监时得灯光石,乃不复治牙,于是冻石之名,始艳博于世。从此冻石之名才被世知,冻石也被篆刻家所广泛采用,给明、清流派篆刻的发展提供了条件。文彭在印学上的地位要比在书法上高得多,他是公认的明清流派篆刻的开山祖师。

文彭精书法,篆、分、真、行、草并佳,体体有法,并自成家。少承家学,不蹈父迹,才似胜之,功力远不及父。初学钟(繇)王(羲之),后效怀素,自成一家。文彭小楷清雅不俗,工而不板,具乃父之气而兼得钟王神韵。所传隶书,多取楷形。明王世贞在《吴中往哲像赞》中称其“尤工草、隶”,实际上文彭“工萆”而隶书成就并不高,这也与唐宋元明无隶书大家的大背景有关。晚年全力倾于孙过庭,篆、隶最见精粹,曾书《古诗十九首卷》,并有嘉靖三十年(1551)《题仇十洲摹本清明上河图记》。索书者接踵不断。其父以书名当代,然有时不乐书,虽权贵人不敢强。彭手不停挥,求者无不当意。传世作品有辽宁博物馆藏的《小楷赤壁赋》,故宫博物院藏的《行草五律诗》轴,上海博物馆藏有《隶书有美堂记》等19幅隶、行、草书作品,绘画作品不多。


                       明  文彭  文徵明诗二首卷(局部)

《文徵明诗二首卷》,纸本草书长卷,纵26厘米,横591厘米, 钤有“国子先生”朱文引首印,名款下钤有“文彭之印”与“寿承氏”两方白文印。无题跋与收藏印鉴。题签为:“明文国博草书长卷(此为隶书),疁城汪氏珍藏,去疾署(此为行楷)”,无钤印。疁城乃上海市嘉定区之别称。此草书长卷书文徵明诗二首,前一首为《新燕篇》,收录于《文氏五家集》卷四中;后一首为《明妃曲》收录于《甫田集》卷七和《文氏五家集》卷四中。文彭所书此卷中遗二字,衍而删者二字。此卷《草书文徵明诗二首》,飘逸流畅,纵意恣情,行笔疾速,一气呵成。细观此卷,极具怀素《自叙帖》之意,“绣”、“乃”、“非”、“敢”等字的草法取法怀素。除草法外,在章法上也多有怀素痕迹,如“来”、“识”、“甍”、“飞”、“舞”、“薄”诸字皆大于其它字二三倍,此与《自叙帖》章法布局亦极相似。于此卷确实可以窥见文彭对怀素用心至深。除怀素外,文彭草书还得益于祝允明甚多,文彭曾从学于祝允明。据载,“寿承英英,几参祝步”(明詹景凤《詹氏小辨》),文彭对祝允明推崇备至,在其所跋《祝枝山书东坡记游卷》中云:“我朝善书者,不可胜数,而人各一家,家各一意。惟祝京兆为集众长。盖其少时于书无所不学,学亦无所不精。”文彭草书得祝书放纵驰骋之意。此卷中“一”、“舞”等字明显遗有祝书痕迹。此卷中也偶露潦草不精到之处,然而这恰是鉴定文彭草书的依据之一。明王世贞在《吴中往哲像赞》中说道:“(文彭)行、草有怀素、孙过庭法,而伤率弱”;詹景凤曰:“不蹈父迹,才似胜之,功力远不及父”;清王文治《快雨堂题跋》亦曰:“清熟不如父,而萧散之气则远过之”。“率弱”、“乏功力”、“萧散”等论,所言极是,但这是与其父相比而言,从另一方面看,文彭在书作中更多的则是其才情的流露。此卷所钤“国子先生”、“文彭之印”、“寿承氏”三方印,皆出文彭之手。《印人传》称文彭“勿矜而奇、宁古而朴”,明吴正踢《(印可)自序》说文彭“直接秦汉之脉,力追正始”,可知文彭印求古茂。今所传其词句印俗气不古,多为伪造。此卷所钤之印尤其是“文彭之印”与“寿承氏”二方白文印,古朴大方,苍茫挺劲,确系文彭自刻,且与文彭其它作品所钤印一致。此卷所书《新燕篇》,文徵明曾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三月,81岁时书写过,现藏故宫博物院。文彭所书《新燕篇》内容与文徵明81岁(1550年)所书《新燕篇》及《文氏五家集》中所录基本一致,此时文彭54岁。而文徵明第二次写《新燕篇》时已改写部分文字,此时文彭60岁。由此看来,《草书文徵明诗二首》为文彭54岁之后至60岁之前所书的可能性最大。


                      明  文彭  草书五言诗扇面

《草书五言诗扇面》,纸本,纵19厘米,横49厘米。武汉博物馆藏。内容为:“落落不可渡,孤云天际浮。乘潮辞白下,卷幔入真州。水气生江雾,星光留斗牛。此身何所似,天地一虚州。文彭”钤朱文“井字山房”印。此扇面结字变化多端,挥洒自如,运笔如行云流水,屈曲回环,神采飞扬,鲜明地体现了其草书的风姿神韵。此作行笔疾速,错落有致,一气呵成;笔锋或粗或细,飘逸流畅;章法左欹右侧,神采飞扬,纵意恣情。书法与诗句紧密相连,情景交融,兼有怀素飘逸之风和孙过庭的钟灵大气。从他的草书上,可以看出文彭落拓不羁、豪放开朗的处世风格。


                               明  文彭  篆印八方

文彭以后,印学大发展,四百年来,影响遍及海内外。文彭用青田石治印,结束了我国2000多年的铜印时代,进入了以文士为主体、个性为特征、名家辈出的石章时代。由于文彭的影响,加上石质印章本身具有的优越性,以石治印便在文人中很快地流行开来。他的篆刻具有”开朝华而启夕秀”的承上启下的意义,作品以安逸典雅、沉静清丽为基调,白文刻意追溯汉法,朱文则取宋元遗风而自出新意。文彭还创立了明代的第一个篆刻流派——吴门派,或称”三桥派”,该派的健将主要有陈万言、李流芳、归昌世等。他的篆刻作品,在当时没有编过印谱,原作存世极少,而张灏在万历年间把所藏印编为《承清馆印谱》,收有文彭刻的白文印十九方,但这些印章原石,至今未曾发现。作为书画地位均很高的两京国博,文彭对篆刻的提倡与参与,对于初创阶段的篆刻艺术,其意义是巨大的。文彭用冻石刻印,并首创印章边款,改变了元代以来板滞纤弱的弊病,恢复了汉印传统,他和何震提出篆刻应以六书为准则,并努力创作实践,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开创了文人自篆自刻并与书画三足鼎立的局面,文人掀起了学习篆刻的热潮。有很多人专学文彭,后人称“吴门派”;有些人则学何震,后人称“徽派”或“皖派”。

  

文嘉(1501~1583) 字休承,号文水,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继承家学,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迳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兄,画得征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文徵明)一体。”,詹景凤亦云:“嘉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径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文嘉一生一直在追求,王世懋在《跋文嘉书古诗十九首》后称:“休承晚年书奇进,几不减京兆”。著有《钤山堂书画记》、《和州诗》。传世书法墨迹有行书《七绝诗》轴等。


                 明  文嘉  词二阙立轴

行书《七绝诗》轴,纸本,纵121.3cm,横25.3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款“己卯秋日茂苑文嘉。”钤“休承”、“文水道人”印。收藏印钤“颐椿庐通理藏”。“己卯”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文嘉时年79岁。《七绝诗》为文嘉自撰七绝诗3首。书法清丽秀气,简净劲爽。通篇笔画圆曲、细长,运笔正斜、曲直、连断、轻重、虚实表现自然得当。体势疏密相间,多取斜势。文嘉书受其父文徵明风格的影响,又有所变化。

 

王榖祥(1501-1568),字禄之,号酉室,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八年(一五二九)进士,官吏部员外郎。在官场失意,弃官归里,入文征明之门。擅画花鸟,介于工笔与写意之间,善写生,渲染有法度,意致独到,即一枝一叶,亦有生色。用笔自如清新,顿挫有力,画面文人气息浓厚,具有一定寓意和古拙朴厚的妙趣。为士林所重。中年绝不肯落笔,凡人间所传者,皆赝本也。也工书法篆刻,书仿晋人,不坠羲之献之之风,篆籀八体及摹印,并臻妙品。卒年六十八。其代表作品有《山仙春梅扇面》,藏上海博物馆;《桂石图》轴,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书画合册》,藏辽宁省博物馆。传世书法墨迹有《楷书虞信马射赋》、《行书咏美人词》、《行书自作诗八首》等。


                                明  王榖祥  行书自作诗八首(局部)

《行书自作诗八首》,纸本册页十二开,丙辰(1556)年作。每页纵24厘米,横11.5厘米。款识:拙作数首书似砺斋词伯先生求改教,丙辰四月榖祥顿首,稿。印鉴有“禄之、冢宰之属、坚白斋、酉室”鉴藏印钦有“京江李氏珍藏书画印、绍勋鉴藏、杜剑青审定”。该帖用笔自如清新,顿挫有力;故近代鉴藏家杜剑青赏跋云:“瀛土姻兄以王酉室诗翰册见示,清新俊逸,而书法宗王,随意出之,丰神挺拔,别饶趣旨。洵可宝也。”

 

彭年(1505~1566),字孔嘉,一说字子素,号隆池山樵,南直隶苏州府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好学工书,少与文征明友善,以词翰名,时称长者。年书名亚於征明,然当时鲜有称其诗者。独王世贞《序》称,征明诗以韵胜,而年诗以边幅胜;其词亦颇有抑扬矣。又据世贞《序》,称征明孙子悱乃年女婿。彭年家贫嗜酒,然除文字交外,不受升粟之馈,卒以贫困终,著有《龙池山樵集》,其二卷《四库总目》传于世。藏书处曰“寒绿堂、云光阁”。年死後,其家取其诗文草鬻於某甲,得缗钱以资葬。後有永嘉王公者,从某甲购得之。然已佚其大半,其存者仅十之三。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有云彭年 “书初法晋人,己为楷,其小者信本(欧阳询),大者清臣(颜真卿),行、草则子瞻(苏轼)。”所书孙良贵墓志楷法极佳,兼精治印。传世书法墨迹有《诗翰》册、跋陆治《石湖临泛诗》等。


                                    明  彭年  诗翰册(局部)

《诗翰》册,明,彭年书,纸本册页,共7开,每开纵26厘米,横33.5厘米。行书,68行。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钤“孔嘉”、“隆池山人”印2方。收藏印钤“又书氏藏”、“破研斋”等印。此册书法欹峭微侧,有苏轼书法意韵。但彭年舍苏轼丰腴、偏肥、卧笔,而以清劲爽健的笔锋使其笔法更为开放活泼,故王世贞又云:“行、草眉山若远耳。”

 

许初(?~1573),明代书法家。字复初,一字元复,以县学生序贡授教职,擢南京太仆寺主簿,迁汉阳府通判。工篆,庄整而秀;兼善楷、草,取法二王。亦工大书,不轻与人书。又能刻印。嘉靖三十一年(1552)尝题仇英《送朱子羽令铅山图》。《吴县志、万姓统谱、詹氏小辨》。其传世墨迹有《跋唐摹兰亭序》(湖南省博物馆藏)、《行书自作诗轴》、《杜甫秋兴八首诗册》等。


                                      明  许初  草书七言诗扇

《杜甫秋兴八首诗册》,纸本篆书。凡十四开,每开字数不一,共四百八十七字。每幅均27.4厘米,第一开横29.3厘米,第二至十二开均横28.9厘米。《石渠宝笈三编》著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七)。

 

钱榖(1508—1578)字叔宝,自号罄室,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少孤贫,失学,迨壮始知读书。家无典籍,游文徵明门下,日取架上书读之,以其余功点染水墨,便觉心通。山水爽朗可爱,兰竹兼妙,翩翩不名其师学,而自腾踔于艺苑名公间。手录古文金石书几万卷。善书,行法苏,篆法二李,小楷法虞、欧,每得其妙於法外,识者以为真有渴骥奔猊、漏痕折钗之势。然为画掩,世罕知者。按明史附文徵明传作壬申(一五七二)六十五卒。考故宫博物院藏有万历六年(一五七八)客金陵王氏修竹馆作兰竹卷,时年七十一。


          明  钱榖  自题竹亭对棋图

《七言诗》,扇面金笺,纵15.7厘米,横50.2厘米,辽宁博物馆藏。

 

陆师道(1510~1573) 明代官员,学者。字子传,号元洲,后更号五湖。长洲人,约生于明武宗正德五年,约卒于神宗万历元年,年六十四岁。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工部主事,改就职于礼部。不久以母老请辞归乡。家居十四年师事文徵明,诗、文、书、画所谓文氏四绝,并能传达室之。山水淡远类倪云林,精丽者不减赵孟頫。尤工小楷、古篆,全得麻姑坛法,而以色彩傅之,遂为一时书家冠。后乃复起,累官尚宝少卿。著有《五湖集》、《左史子汉镌》等传于世。有子陆士仁,曾大量伪作其父书画。其女陆卿子,亦工诗画。


                                明  陆师道  题仇英仙山楼阁图

《题仇英仙山楼阁图》,小楷书,纵30厘米许,横4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内容乃书家为仇英《仙山楼阁图》所作诗赋,名曰《仙山赋》。画与赋皆尽情表现湘西门户溆浦一带挺拔然而秀美的溪山景色:青山白云,翠竹苍松,水阁临流,阁中二人对坐观望山景。构图左右对称,趋于平衡,突破边角之景;用线细劲而含蓄秀润,少刻露之痕;皴法中夹以类似折带、乱柴皴的短斫,显得随意灵动;墨色轻淡融和、色调明快。所书小楷苍劲古朴,骨力挺拔,线条粗细变化趋于平缓,笔画少波折,表现出雄厚、庄重、郁勃的风貌,颇具颜柳遗风。

 

周天球(1514—1595)字公瑕,号幼海(明画录作幻海),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随父亲迁徙吴(今苏州)。少游文徵明门下,习为书法。徵明亟许可之曰:“他日得吾笔者周生也。”善画兰,写兰草法,自赵孟頫后失传,复於公瑕仅见,尤得郑思肖法。间作花卉亦佳。自具风格,有出新之妙。以诗文画名世。兼工花卉,善画兰,取法宋代画兰专家郑思肖标格,笔势一波三折,笔力老辣苍健,清劲飘逸。《明画录》谓:“墨兰自赵松雪(孟頫)后失传,惟天球独得其妙。”

周天球工书法,冯时可《冯元成集》中亦云:“公瑕善大小篆、古隶、行、楷,皆模范文太史,晚能自得蹊径,一时丰碑大碣,无不出其手。”周氏四体皆擅,对文征明的书风并非全盘继承而无发展。以南博所藏《为园暑真止·五言诗轴》分析,从结构上可看出周氏取法文征明而抒已意,甚至取法了吴门派先期李东阳和师兄的王宠的结字,以章草代今草,删繁就简,使整篇布局沉稳而工丽、高贵而朴实。其在用笔上传承了太师吴宽的用笔浑厚与沈周的骨力生辣。“秃笔取劲,姿尽骨全”。周天球独取了文征明的书学精义即结字的坚实与节度感,这在鉴定文、周书画时其用笔结构、笔触亦是相同的关键所在。周天球的结字间架“坚实”的,气息是高古的,这是功夫在诗外的一种书学气格,有论者在解析此幅书作时妄评不知所云,品评者没有目鉴古人原作便下笔千言,这是鉴家陋习。在南博库房当我打开周天球原作时,那种古雅气韵与用笔的生辣交融,方、园、涩、润矛盾的交叉而浑融一体,构成了一幅稳实凝重而蕴含静气、雅气、逸气的佳构,“士气”直朴观者眉宇。李应桢曾告诫文征明:博学而成一家。文征明的矜持节度周天球用苍润破法,吴门派传承发展的柔弱在于用笔过于尖峭而乏虚和,而在画学、书学上,周天球力克了此病,正如唐寅老师周臣最后感喟:我功夫比唐寅高,唯少读了几卷书而已。是的,少了这“几卷书”,“气格”就低了。这也是周天球的书法独到高明之处,写的就是读书人的“士气”而含润着这般拙趣。看易做难,做人亦如是,这便是古代读书人所谓的“养拙”功夫吧!


                                       明  周天球  诗册

《五言律诗轴》,纸本,行草,纵57.1厘米,横l30.2厘米。南京博物院藏。此件书轴,笔致圆浑,墨色浓郁,布局舒朗。心经》,纸本,纵130.1厘米,横31.5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心经》,此轴为周天球行书,气脉贯通,工稳有致,峻厚妍秀,温润苍劲,可谓经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文徵明《行书滕王阁序》《草书诗卷》、文彭《行书尺牍》卷
历代文人书法之七十??吴门书派后起书家
[转载]明代文徵明《行书滕王阁序》《草书诗卷》、文彭《行书尺牍》卷
明代著名书法篆刻家 文彭 草书昼锦堂记手卷
明文彭行书《岳阳楼记》卷
明代文徵明之子 文彭.文嘉 书法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