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二、福建省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文化艺术成果丰硕

  一是优秀作品不断涌现。福建省以精品战略为导向,精心规划和组织各项艺术活动,促进文化艺术的全面繁荣。2006年8月份,福建省歌仔戏《邵江海》获戏剧文学最高奖--曹禺剧本奖;10月份,福建省选送的越剧《唐琬》

获“2006中国越剧艺术节”金奖;5月份,漳州木偶剧团凭《大名府》《卖马闹府》《人偶同台》3个节目在第13届苏博蒂察国际儿童戏剧节夺得优秀表演奖。二是基层文化事业稳步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力度不断加大,阵地建设得到加强,队伍素质逐渐提高,农村文化生活日趋丰富,从城市到乡镇、从社区到农村,形式活跃的基层文化活动,多姿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让广大群众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受益者。2006年,全省共有各类艺术表演团体93个,剧场、影剧院69个,群众艺术馆10个,文化馆80个,公共图书馆86个,博物馆85个,文化系统各类艺术表演团体艺术演出1.26万场,观众1156.20万人次,剧场、影剧院演(映)出1.72万场次,全省以公共图书馆、文化(群艺)馆以及文化站等“二馆一站”为主体展开的社会文化网络基本成形。三是戏剧事业带来新机遇。福建省号称戏剧大省、戏剧强省,是南戏发源地之一,剧种多达32种。2006年,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福建省有11项戏剧类项目入选,包括了福建省五大剧种的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以及永安大腔戏、四平戏、泰宁梅林戏、闽西汉剧、寿宁北路戏、木偶戏等。到2006年底,全省有专业剧团93个,民间剧团765个。众多戏剧类项目入选“国遗”,将极大地推动福建省戏剧事业的发展步伐。四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得到有效应用。全省启动了面向广大城乡的“福建文化信息网”工程建设,以省图书馆网络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建立全省文化信息网站,通过整合全省丰富的文化资源,利用宽带网和卫星通讯传送技术,将文字、图像、影视等多媒体信息传输到城市社区和农村乡镇的基层文化站点,向广大城乡群众提供文化、教育、科技、娱乐和各方面的信息服务。

  (二)新闻出版发展良好

  一是图书质量继续提高,品种大幅增加。据不完全统计,全年有130种图书在省级以上各类图书评选中获166个奖项,比上年多19种44个奖项。其中《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分子创伤学》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提名奖。全年图书出版3002种,比上年增加59种。既出版了《海峡西岸的崛起》、《中学生社会主义荣辱观读本》等一批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图书,也出版了近百种研究“三农”问题和农民“买得起、看得懂、用得上”读物。如:“新农民新农村”丛书、“农民工学技能”丛书等。既出版了《福建新童谣》、《让高尚成为自然--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研究》等反映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图书,又关注市场,掌握读者需求,出版了众多文化品位高、市场潜力大、读者反映好的畅销或常销品种。如《古文字构形学》、《编年体鲁迅著作全集》等。闽版图书的影响力有所扩大,市场占有率有所提高。二是报纸出版的各类指标增长较快。福建省报纸出版紧紧把握舆论导向,既弘扬了社会主义主旋律,又突出服务性、知识性、娱乐性,各类指标平稳增长。2006年,福建省报纸出版种数达59种,全年报纸出版总印数9.7亿份、总印张34.55亿印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2%和6.1%。三是期刊出版各类指标恢复性增长。2006年,福建省有174种期刊,全年出版2902万册、总印张为12.74万千印张,平均每种期刊印数为16.68万册,分别比上年增加61万册、2902千印张、0.35万册。四是音像电子出版物高速增长。2006年全省6家音像出版社出版盒式音带63种、54.27万盒,分别比上年增长10.5%和21.0%,出版激光视盘606种、2151.90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106.83%和511.35%;全省4家电子出版社共出版电子出版物43种、18.08万张,分别比上年增长230.8%和112.0%。

  (三)广播电视实力增强

  一是“村村通”工程取得新成效,网络覆盖面继续扩大。截止2006年底,全省广播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97.0%和98.1%,分别比上年提高0.04个和0.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节目套数日益多元化。2006年全省广播节目有85套,电视节目有36套,与上年基本持平,比2000年分别增加13套和20套。三是有线电视联网取得新突破,截止2006年底,全省有线广播电视传输干线网络总长超过13万公里,全省有线电视用户数量突破450万户。四是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新跃升。119米高的福建广电中心主体工程已建好,现已进入装修阶段,预计于2008年3月建成,届时福建省广电行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将有质的变化。

  三、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文化服务业是文化产业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网络文化服务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行业。即包括传统文化产业,也包括新兴文化产业。其发展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产业发达与否的主要标志之一。近几年来,福建省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文化产品法人制造业2006年增加值增速高达38.7%。但相比之下,福建省的文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2006年福建省文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增速为12.0%,比文化产业制造业增速低26.7个百分点。面对当前群众文化消费大幅度增长,文化需求多样性、多层性、个性化的趋势,缺少高质量、高品位,切合文化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2006年福建省文化服务业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只有32.1%,从业人员占28.7%,资产占43.6%。

  (二)文化产业的经济总量较小,占GDP比重偏低

  2006年,福建省文化产业的增加值210.0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6%,比上年只提高0.27个百分点;其文化服务业(包括传统文化产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14.08万人)与城镇单位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在岗职工人数基本一致(13.97万人),但所创造的增加值(63.23亿元)只占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1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06年的增加值为537.11亿元)。特别是反映改革开放后发展起来的新兴文化产业2006年的增加值仅20.82亿元,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只有0.27%,其增速虽比上年同期增长16.7%,但比文化产业的生产销售慢23.1个百分点。

  (三)文化产业的结构性问题仍然突出

  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能结构、市场结构、人才结构仍然不够合理,文化资源未能有效地得到挖掘利用。文化单位规模小、实力弱成为通病,低水平重复建设,低水平无序竞争现象仍然在相当程度上存在。从文化产业结构看,文化产业相关层所占比重及增速大大高于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2006年福建省文化产业相关层的增加值占全省法人单位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67.9%,增速高达39.8%,而文化产业核心层和外围层所占比重分别只有21.5%和10.6%,其增速分别比相关层低29.8个百分点和23.1个百分点;从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看,2006年全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达1.34万家,平均每个单位仅36人,资产约750万元;从区域分布上看,福建省的文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福州、厦门、泉州三市,法人单位数占全省66.1%,实现的增加值占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77.3%。而闽东、闽西、闽北的文化市场发展水平较低,文化产业相对落后。从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素质看,尖子人才匮乏,文化产业经营管理和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

  (四)居民的文化消费较弱

  2006年全省城乡居民人均文化教育娱乐消费支出分别仅占消费性支出的13.5%和10.4%。将教育消费剔除,城镇居民纯文化娱乐消费支出仅占7.0%,文化娱乐消费缺乏刚性,仍处于弹性系数较大的次要位置。人们没有主动花钱消费文化的观念,潜在的精神文化需求亟待唤醒后转化为现实购买力。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40%左右时,人们对文化消费的需求会迅速增长。2006年福建省人均GDP达到21471元,折合美元已超过2500美元,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39.1%,文化消费潜力很大。但文化市场还存在供需缺口,多元文化消费需求没有得到全面关照,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定位及功能单一,与居民的多维文化消费预期产生较大落差。

  (五)投入不足,机制落后

  近年来,福建省各级政府在文化建设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总的来说还有很大缺口和历史欠账,使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主要表现为:公益性的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特别是县及乡镇的三馆一站建设还有不少历史积欠;维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基本运行经费不足;为城乡群众提供免费服务的一些重点文化工程缺乏相应的资金保障。从文化系统自身的因素来看,则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与事业发展的要求尚不协调,不少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运行机制落后,一些艺术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游离于社会、经济的实际发展与需求之外,因而长期缺乏活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湖南省2017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超2000亿 占GDP比重6.35%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4.48%,旅游产业占4.51%
刚刚,2017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权威数据发布!
关于我省现代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国家统计局>>2015年云南文化产业发展报告
【文化产业】权威 | 统计文化产业产值必须使用文化产业概念!点个赞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