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东博物馆 空灵之约——沉香文化展(三)
山东省博物馆 元 龙泉窑双耳三足炉

 

 山东省博物馆 元 青白釉鱼耳香炉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白地塑贴人像高足香炉 


      宋代是中国香文化发展的全盛时期,宫廷庆典、茶社酒肆都会用香,特别是庞大的文人群体迅速崛起,成为香文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人们对香的认知在潜移默化中融合了文人特有的浪漫情愫,使香文化成为一种生活志趣的自然表达,充满灵性、富有诗意。
      香料来源的扩大使宋代所用的香品更加丰富,合香成为普遍形式。而沉香以其沉稳的特性被当作核心的定香使用,加之品性独特、卓然不群,与文人气息相通,致使其广受喜爱。由于宋代制瓷技术发达,各大窑口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作出既美观实用又迎合文人需求的各类香器。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定窑白釉素贴螭龙行炉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耀州窑白釉弦纹行炉

宋金北方流行炉式,形如高足杯,为开敞式,宽弧沿(或宽平沿)、筒腹、高喇叭状圈足,北方耀州窑、定窑、磁州窑及陕西、河南等地窑口均有生产,有白釉、青釉、黑釉、黑花及刻花等品种。此式香炉可上溯至唐。美国克里夫兰美术馆藏北宋赵光辅《番王礼佛图》,其中一位供养人手捧的香炉即为此式。
    此炉炉宽平沿下斜,敛口折腰,覆盆式足。胎体洁白致密,通体施白釉,釉面莹亮。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定窑白釉镂空香熏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景德镇窑青白釉狮钮香炉

 唐宋时期流行兽形香熏,狻猊出香是其中较著名的一种。传说狻猊是龙生九子之一,是佛祖文殊菩萨的坐骑,形如狮,喜烟好坐。而古书中记载狻猊与狮子同类,因此随着时间推移,狻猊与狮子的形象愈发接近,狻猊出香渐渐定型为张口狮子的形状,成为香具中最具特色的狮子香熏炉。
    炉盖做蹲狮状,张口怒目,蕉叶尾上翘,腹空与嘴相同,盖底圆形子母口与炉身相扣合,炉身呈杯状,直口,平折沿,圆唇,深腹。胎白色,釉色晶莹呈半透明状,质地细密坚硬。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青白釉刻莲瓣纹香炉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银塔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青釉塑贴人面香熏

 

 炉盖肖山峦形,底部有规整的出烟孔,炉口作出大宽边折沿,炉身模印浮雕人面,下承花式圈足。胎质细薄,釉色晶莹。

    传统博山炉在宋代还有应用,不过多只是充作炉盖。这件香熏,炉盖为叠耸的山峦,下镂出烟孔,炉口作出大宽边的折沿,炉身浮雕人面,下为花式圈足,整器有较明显的宗教意味。

山东省博物馆 北宋 青釉塑贴人面香熏

 山东省博物馆 宋 哥窑戟耳炉 

 山东省博物馆 南宋 吉州窑黑釉立耳鼎式三足炉

 山东省博物馆 南宋 龙泉窑黄釉折沿行炉

  沉香是沉香属植物受真菌感染后,产生暗色芳香树脂,可作香和香水。沉香属隶瑞香科,原产亚洲热带地区。沉香天然资源稀缺,由于人类过度采伐导致其在野外生存处于受威胁状态,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因此将沉香属所有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名录。
  沉香在佛教、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和印度教用作药物、燃香和其他宗教目的。在我国,沉香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唐代就如甘草一样,无方不用。此外,沉香也是重要燃香用料,在宫廷生活、佛事活动、文人交往中有重要的地位。但沉香的使用起源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
  据《礼记·郊特牲》记载:“周人尚臭……灌用鬯臭,郁合鬯,臭阴达于渊泉……萧合黍稷,臭阳达于墙屋。故既奠,然后焫萧合羶芗。”周人崇尚燃香祭天、佩香敬长。祭天时,酹酒用郁金酿制的鬯酒,柴祭燃烧萧(艾)、黍、粟并加羊油,以求“交于神明者”。燃香不仅用于祭天敬神,还作为生活礼仪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礼记·内则》记载:“男女未冠笄者,鸡初鸣,咸盥漱……皆佩容臭,昧爽而朝,问何食饮矣。”未婚男女要在鸡叫头遍,起床洗漱,佩戴香囊(容臭),问父母准备何种饮食。而佩兰、江离(芎藭)、辟芷(白芷)等为常见佩戴香物。
  汉代,燃烧香草的现象极为普遍。《汉书·龚胜传》有“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的描述。汉以降的燃香祭祀制度是在先秦焚香柴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北宋叶梦得在《叶氏香录序》写道:“古者无香,燔柴炳萧,尚气臭而已……至汉以来,外域入贡,香之名始见于百家传记。” 而南宋赵希鹄在《洞天清禄集·古钟鼎彝器辨》中亦称“古以萧艾达神明而不焚香,故无香炉。今所谓香炉,皆以古人宗庙祭器为之。”
  沉香能“上彻诸天”,是奉祀上天的极品。北宋丁谓在《天香传》中记载了统治阶级对沉香的青睐:“真宗时亲禀圣训:‘沉、乳二香,所以奉高天上圣,百灵不敢当也,无他言。’”由此可见,沉香发展成为燃香祭祀的首选显然与其自身品质和先秦以来的燃香礼制有关。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略定杨越,置桂林、南海、象郡”。象郡治即今广西崇左市,辖地包括今广西西部及广东雷州半岛、越南北部和中部。此区域即土沉香、粗壮沉香原产地。热带地区原产的沉香输入中原地区成为可能。从汉武帝开始的对华南和越南中北部地区的稳定统治,保证了沉香能够长期稳定地输入中原地区。三国时期吴国万震在《南州异物志》记载道:“木香,出日南……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曰‘沉香’”。文中提到的“日南”即今越南广治省东河市,辖今衡山以南、巴江以北地区。西汉时,日南已经形成香市供商人交易诸香。
  可以确信,沉香在西汉时期已经输入中原地区。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起扶荔宫,中植蜜香(即土沉香)百本。汉宫有披香殿,班固在《西都赋》记载:“后宫则有掖庭、椒房,后妃之室。合欢、增城、安处、常宁、茝若、椒风、披香、发越、兰林、蕙草、鸳鸾、飞翔之列。”汉成帝永始元年(公元前16年),立赵飞燕为皇后,其妹赵合德为昭仪。姊妹两人以“沉水香”为礼互赠。《西京杂记》记载“其女弟在昭阳殿遗飞燕书……五层金博山香炉、回风扇、椰叶席、同心梅、舍枝李、青木香、沉水香。”《西京杂记》已被确证为汉代史料,据此则说明沉香至迟在公元前1世纪已经用作宫廷燃香。
  香炉的起源最早可追溯至良渚文化时期,上海青浦福泉山遗址出土有灰陶竹节纹熏炉,山东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出土有黑陶弦纹罐,二者皆是早期的熏炉。铜熏炉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陕西凤翔县姚家岗秦雍城宫殿遗址出土有覆斗座球形凤鸟衔环青铜熏炉。汉代出现了专门于炉内炭火上徐徐燃烧香球或香饼的熏炉,与先秦熏炉相比,炉身变深,炉盖升高。
  博山炉有陶、漆木、青铜质地,整体为一高柄豆,盖雕刻或彩绘山岛仙人,下承一盘。博山形象与秦始皇时期开始追摩的海中三仙山有关。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齐人徐巿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女求之。”此后,秦始皇追觅仙山的活动延续到其逝世。秦始皇在其巨大的皇家园林——上林苑中按照河汉天象建造宫殿建筑群。汉武帝发展了秦始皇的神仙崇拜,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扩建上林苑,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于苑内起建章宫,并开挖太液池以象北海,海中堆筑三仙山。从考古材料看,最早的博山炉实物也都集中于汉武帝时期。
  博山炉被认为是燃烧包括沉香在内的外域进贡香料的专用工具。汉地的燃香制度甚至影响到东南亚。苏门答腊克灵齐(Kerinci)古墓中曾出土汉代灰陶熏炉,底部勒铭“初元四年”(公元前45年)。
    沉香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公元前214年之后,土沉香和粗壮沉香的部分产地开始纳入中国版图,沉香输入中原成为可能。但公元前204年至公元前111年间,这一区域为南越国所控制,原有输入通道此期间也被阻断。沉香输入中原、用作燃香的时间最早可能出现在汉武帝初期。原因有三:第一,汉文帝前元十四年(公元前166年),长沙軚侯利苍妻子墓出土有茅香、高良姜、桂皮、花椒、辛夷等9种香料,均为亚热带原产香料类型,未见沉香、龙脑香等热带香料。第二,汉武帝前期已经出现了专用的燃香器具,博山炉的仙岛人物造型和深腹高盖设计与沉香的文化涵义和香烟特点相匹配。第三,汉武帝前期,南越王慑于汉朝的强盛,曾进贡土产异物以显示和平诚意。元封间(公元前110年至公元前105年),汉武帝“起方山像,招诸灵异,召东方朔言其秘奥,乃烧天下异香,有沉光香、精祗香、明庭香、金碑香、涂魂香”,所燃香料即有沉香。西汉前期使用沉香作为燃香的习俗可能源自华南的古南越国,广州南越王赵眜(公元前137年至公元前122年)墓出土铜熏炉内有炭粒状香料残存,广西罗泊湾二号汉文帝时期的南越国墓出土铜熏炉内有白色椭圆形粉末块,推测为龙脑或沉香之类的香料残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灵之约----中国沉香文化展(三)
宋朝 | 青白釉香薰
熏炉
却对香炉闲诵经,历代香炉大赏
文人香事与沉香|古天一2022秋拍
香为佛使,认识认识佛家修持的重要宝器——行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