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稀见家刻本——边氏父子的“诗草”


《渔山诗草》   边汝元

《随园诗草》   边连宝

 

《竹岩诗草》   边中宝  (中国书店据所藏本影印)

前一阵在保利春拍上看到一种少见的乾隆精写刻本诗集《渔山诗草》,恰与店中所列《随园诗草》极相似,又与中国书店据所藏《竹岩诗草》的影印本相比对,发现分别为清三代直隶任丘地区边氏父子三人(父边汝元,子边中宝、边连宝)所作诗集,同为乾隆乙未年(即乾隆四十年)所刻,且其写刻字体风格、行款版式完全一样。可以推测出为边氏在乾隆四十年付梓的三本家刻诗集。其书半页九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单黑鱼尾。字体风格为经典的清三代写刻风,极精美,且均为初印。

中国古代的家刻本专指由自家出资主持刻印自家先辈父兄的著作。家刻本并不以盈利为目的,校勘刻印一般都比较精审,不惜成本,且印数很少。从这三种诗草传世颇稀的情况看来,印数恐极少。按南开大学韩胜的论文《清代诗人边连宝著述考》中的考证,这三种诗草为边连宝之侄、九兄边中宝的儿子边廷抡主持刻印的。论文中提到“边中宝自订年谱《竹岩纪年略》云:乙未,七十九岁。刊刻先观察(边汝元)、余及弟(边连宝)《诗草》,客岁六月开工,至本年九月蒇事。敦请蒋心余太史选订,余商榷、磨校历有年余,心力为之一瘁。则刊本《随园诗草》八卷实为蒋士铨所选,边中宝校勘,最后由边廷抡刊刻。”

父子三人中以年岁最小的边连宝诗歌成就最高,声望最大。

边连宝(1700-1773)字赵珍,后更肇畛,号随园,晚年自号茗禅居士。直隶任丘边各庄村人。生于公元1700年(清康熙三十九年),卒于公元1773年(清乾隆三十八年)。清代中叶著名学者、文学家、诗人,性情耿介,不依阿流俗,精通经、史、子、集,诗著有《随园诗草》。与钱陈群、李绂、戴亨、胡天游、蒋士铨相知,与纪晓岚、刘炳、戈岱、李中简、边继祖、戈涛并称为“瀛州七子”。 

关于边连宝的生平及诗歌创作简介,可参考论张金明、颉斌的《北随园边连宝其人其诗》一文。

另,穆国联所著《沧州名门望族与文化世家》一书中较为详细的记录了任丘边氏家族,现摘录于下:

任丘边氏,为燕赵之地一大文化望族,绵延数世,诗人辈出,自明以后“累代科第不断,故顺天乡试有‘无边不开榜’之谣”,时人比之为“六朝王、谢”,其声誉之隆,于此可见一斑。在明清时代任丘历史上的八大家族(边,,,,,,,谢)中,“边”姓排名第一位。

据《任丘边氏族谱》记载,边氏远祖可追溯到元末之汉兴公,汉兴公一生隐逸,其子孙始入仕途,书香代递,孝友传家。这个家族的主要人物大都度过了读书、著书的生涯,并以科举作为谋取功名的途径。

任丘边氏最早因读书取仕的,当是明代的边永,任丘边氏家族第四世。边永(约1409-1484),字仕远,号朴庵。其父边复初以武功起家,因不为人所重,至死耿耿于怀,嘱其儿孙要发奋读书。边永遵从父训,立志读书取仕,终在明英宗正统十年(1444)中进士,被授外交官。

明代宗景泰元年(1450),边永奉命出使安南。安南国君想在阶上拜接国书,边永斥责他不读书不知礼。事后安南国君送黄金给边永,他拒绝了。为此安南人修筑"却金馆"纪念边永的清廉。景泰三年(1452)又奉命出使占城,该地人素称狡诈。边永到了那里,待之以诚,接之以礼,并晓以利害祸福,使该地君臣心悦诚服。景泰五年(1454)哈密贡使离京,边永奉命陪送,一切严加管束,对贡使供应周到,没有任何侵扰。哈密贡使深受感动,对甘肃地方官说:“我到京师进贡十三次,从没见过边公这样的陪送官员。”边永秉承父训,十分注意家庭教育,子孙多有中进士者。据"进士名录"统计,从明正统十年边永中进士起,到清同治十年边瀹慈中进士止,全国边姓中进士者共42人,而任丘籍边姓家族中进士者就达29人,占全国边姓的三分之二强。另外任丘边氏家族中举人109人(不含进士中举者),贡生、监生二三百人,至于庠生(秀才)更是不可胜数。

在明代,边永、边镛、边宪祖孙三代位居高官,联翩显赫数十年,时人有“父子三都堂”的美谈。

边像(1540年前后在世),字庄甫。边永曾孙。嘉靖十六年(1537)举人。官山西蒲州知州。主修《蒲州志》3卷。

边大绶(1600——1656),任丘边氏家族第十一世。字素一,号长白,崇祯十二年(1639年)中举人,曾任陕西米脂县知县。陕西总督汪乔年下令边大绶在崇祯十五年(1642年)正月初八掘毁李自成的祖父李海和父亲李守忠的坟墓,“尽数伐掘”,将骨骸“聚火烧化”。不久因为害怕李自成报复,遂辞官,不知所终。入清后,补河南修武知县,顺治八年(1651),任太原知府,曾为傅山开脱。顺治十三年(1656),以病辞归。著有《虎口余生记》。

至边连宝,已历十四世。边连宝曾祖曾任安庆太守,祖父边之铉,曾任山西汾州府通判、福建福州府同知等职。边之铉族兄边之钥(1670年前后在世),康熙举人,曾为赵州训导,纂《任丘县志》4卷,于康熙十九年(1680)刊行。

边连宝父亲边汝元16531715),字善长,号渔山。康熙年间诸生。性好学,文章甲于郡邑。少随父宦游,康熙三十一年(1692)以贫馆京师。中岁归里,十赴乡试不举,遂以授徒为生,终生未入仕途。好积书藏钱,日逛书肆,得善本书则重价购之。积累日久,缥缃盈室,瑶签甲乙,里人目之为“曹仓杜库”。边汝元与舅马之骗皆善作诗,日与庞垲切磋道义,深得庞垲等之宗法。后家产破落,穷愁著书,益肆力为之。其寄言摅怀,格调苍健,与庞垲齐名。

边汝元又精音律,擅书画,诗以杜甫为宗,清苍雄健,以浣花为宗。书法兼师北宋苏轼、米芾。又擅作戏曲。著有《桂岩草堂诗集》及《做妻儿》、《鞭督邮》杂剧。今传世者有《鞭督邮》、《羊裘钓》2种。边汝元还曾与邑中能诗者12人结为诗社,称“还真社”,诸人不问俗事,常常携卷帙、杯壶,据林下高吟,醉则痛哭,由此亦可以想见其风致。卒年63岁。其所著有《渔山诗草》2卷、《桂岩草堂诗古文》若干卷、《文集》2卷。

边连宝可谓任丘边氏书香世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与同时代的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号称南北两随园。号称北随园的诗人边连宝,在清代诗歌史上理应占有一席之地。

边连宝,字赵珍,后改为肇珍,别号随园,晚号茗禅居士。生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卒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自幼聪慧,博闻强记。雍正十三年(1735),学使钱陈群拔之贡于太学。廷试时,礼部尚书任兰枝、侍郎李绂司校阅,署第一。乾隆元年(1736),总督李卫荐应博学鸿词,召试不中。乾隆十四年(1749),钱陈群再以经学荐,以疾辞。益肆力古诗文,绝意仕进。其志趣高洁,于此可见一斑。

边连宝生性简介,不喜与俗士结交。论事侃侃而谈,持义理不移。自少嗜酒,晚号“茗禅居士”。名士戈涛于诗慎许可,独心折服于连宝,为作“生传”,时人传之。后边连宝与兄边中宝同游大江南北诸名胜,题吟殆遍。归后一载而卒,时年74岁。

边连宝之著述,有《随园诗草》《病余草》《病余续草》《绝笔草》等,铅山名士蒋士铨为之作序而刊行于世。其评选手订者,又有《五言正昧集》《杜律启蒙》《管子腋考订》《苏诗施注》等若干卷。

边连宝的一生完全是诗人的一生。他是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诗于他既是人生的目的,又是手段。他的思想是正统的儒家思想。儒家最理想的人格境界是内圣外王,这种价值取向经过历史沉淀,泛化为普遍的社会心理,在文人士大夫中表现尤为突出。外王即谓“达则兼济天下”,内圣即谓“穷则独善其身”,后者只不过是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边连宝走的就是后一途径。

边连宝之兄边中宝(生卒不详),字识珍,号竹岩。乾隆三年(1738),举于乡,官遵化州学正。知州刘靖延请纂辑《遵化州志》,又著有《遵庠劝学诗》,士风一振。后与弟边连宝同游东南山水名胜,其所作之诗一时传写殆遍。

名士陈步瀛称:其诗直举胸情,古质深厚,有次山箧中之遗风。随园(指其弟边连宝)则豪快奔放,寄托深远,长篇短什,触绪纷来。二人波澜各殊,而体源无二也。其诗名与戈涛、边连宝相颉颃,时人称为“燕南三子”。边中宝的诗作,集而为《竹岩诗草》2卷。与弟连宝合著《南游埙篪集》1卷。

边连宝之族人有边九鏊(1825年前后在世),字巨峰,号时斋。8岁通九经。乾隆四十年(1775),补县学生。乾隆五十三年(1788),举于乡。嘉庆十九年(1814),成进士。道光二年选天津府教授。平生刻苦力学,凡群经注疏,历代史册,百家杂说,无不研究观览贯穿。及周髀舆图、风角孤虚、兵法、卜筮诸书,探赜索隐,尽通其术。

边九鏊任教授时,天津府孔庙毁败,祭器多破敝,边九鏊乃鸠工庀材,补葺完固。又遵依《大清会典》,参以陈氏“礼书”、聂氏“礼图”、《阙里志》诸书,绘图仿制,古雅坚致倍于前。其后,调任顺天府教授,辞不赴,归里后以疾卒,时年77岁。其所著有《时斋诗集》4卷、《时斋文集》4卷、《无闷偶钞》6卷。

边九鏊之子边浴礼(1822一?),字夔友,又字袖石。博览群籍,才思焕发。性尤嗜诗,弱冠所为,已达数千篇。与马寿龄、杨淞、华长卿、陶梁等名士相友善,与津门华长卿、宝坻高继珩称畿南三才子。

边浴礼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成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居京城,闭门读书,敦厉名节,升沉未尝介于怀。清文宗御极,不次召见。曾出典山东乡试,后历官吏科给事中、归德知府、南汝光道、河南布政使。

边浴礼自负有经世之才,胆略过人。虽官务繁忙,羽檄纷错,而不废吟咏。其为诗不主故常,激昂慷慨,“七古”尤光气逼人。年方弱冠,作诗逾千,有酸南才子之目。《晚晴想诗汇》称其诗“各体皆工,激昂排具,不主故常”。兼工填词,为道咸间名家,张德河评为“如静夜鸣番,助人叹息”(《词征》)。其和陶梁“消夏”诸词,清和谐婉,有南宋人风味,颇受时人。

边浴礼所著,有《健修堂诗集》18卷、《空青馆词》3卷、《袖石诗钞》、《东郡趋庭集》等行于世。

边九鏊五世以诗世其家。

边九鏊上四世族人有边铭殉(生卒不详),任丘边氏家族第十二世。字润玉。诸生,以工诗闻名于时,其所著有《东陵集》2卷、《东陵诗集》。

边铭殉之子边睿(生卒不详),字智临。自幼从庞垲受诗学,以诸生举孝廉方正。官奉天开原县训导,亦工诗,其所著有诗集,名曰《土苴集》2卷,另著有《尚书汇辑注精》4卷、《土苴诗集》

边睿之子边怡(生卒不详),字孟友。诸生,与族弟边连宝慨然以风雅为己任。其所作之诗,情真味永,有骚人之遗风。后以母忧,哀毁过度而卒,时年36岁,时人惜之。其所著诗作,辑有《积翠山房诗稿》2卷。

边怡之子边继祖(1758年前后在世),字佩文,号秋崖。尤工文章,年19,领乡荐。乾隆十三年(1748)进士,与纪晓岚、刘炳、戈岱、李中简、边连宝、戈涛并称为“瀛州七子”。历官翰林院侍讲学士。充顺天府乡试同考官者一,会试同考官者三。典试贵州、浙江,授广东、湖北学政。所上《水围赋》《观海元音》及《恭和御制诗》等,皆蒙上温奖。斯所著之诗作,汇辑有《澄怀园诗集》2卷、《杂著》2卷。

论者谓:河朔文采彪炳,而边氏一族尤为诗人之薮,人比之六朝王、谢云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京畿人文] 穆国联:“无边不开榜”——任丘边氏家族
漳州府志(清代艺文)
清代诗文集汇编目录(简体检索版)
清代诗文集一大批,不看一定后悔(二)!
清代诗文集一大批,不看一定后悔(三)!
《天津图书馆珍藏清人别集善本丛刊》20册目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