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书结构、章法的平正和错落

草书结构、章法的平正和错落
    在草书的结体和章法中的布局有平正和错落的关系。所谓平正,是指字的结体比较平正和平正字体构成的章法。一般讲,楷书结体是比较平正的。草书却不然,它经常处在错落变化中,但是只错落而歪歪扭扭的是不成行的,即使结体错落也要行气贯通,故必须有平正结体的字夹在其中。
    所谓错落,是指侧左或侧右,或小或大,或上或下,形成一种错落的节奏。侧左侧右有三种形式:一是字正但位置在左或在右;二是字体本身侧左或侧右;三是前后或双体字左右一高一低。或者三种形式并存。早期的草书,如二王系统,字体都比较平正,只有大小、左右位置和紧密、疏落的变化。
    除二王外,包括孙过庭、贺知章、张旭、怀素等人的作品,大体都是这种章法布局。如王羲之《十七帖》、《远宦帖》、《王略帖》等,王献之的《地黄汤帖》、《庆等帖》等,唐孙过庭《书谱》,贺知章《孝经》,张旭《古诗四帖》(传),怀素的《苦笱帖》、《食鱼帖》、《自叙帖》,高闲的《千字文》等作品,都属此类的章法布局。宋以后的草书,逐渐在字体本身有侧左侧右,如苏轼的《李白仙诗卷》  (图001)。





图001 苏轼《李白仙诗卷》(局部)结构,章法收放举例
    黄庭坚的草书更为突出,不仅字体大小纵横有变化,且字体本身和位置都有侧左或侧右,如《诸上座帖》等(图002)。


图002:黄庭竖《诸上座贴》(局部)结构、章法收放举例
    米芾的一些行草书也是这种布局。宋徽宗赵佶《草书千字文》也有这种变化。也许和宋代书风重意趣的审美观有关系。但是这种错落的结体和章法布局,在运用时也是要适度和协调的,要符合节奏规律和行气贯通,不能因生硬而破坏了节律和行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书法创作中的章法布局
学书 | 草书的章法布局—“飘若浮云,矫若惊龙”
王铎为何是日本“书圣”?看看这幅草书,力破古法,确实不输王羲之
论行草书法的艺术表现力
初唐虞世南的小楷《演连珠》有多好,你知道吗?
书法布局结构魅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