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具体的说必须理解掌握运用下列诀窃:
(一)周身是球体,一动都要动;前步夺后步,后步跟前踪;后一条线,全身主力攻;打人如亲咀,手到身要涌;左右一面站,单臂克双肱。
上边的歌诀很能体现孙式太极拳的手法即进退相随,手动必先身动,身动必先腰动,用腰带动手法和身法,出手不见手,外欲动内先动,周身好似圆球,一动无有不动,环形无端,上下左右转动无滞。忽隐忽现。脚蹬住劲,手掤住劲,头领脊住竖住劲,腰塌住劲,裆合住劲,两股两膝抱住劲。孙式最讲究开合,开合必须在松沉中暗运全身劲力,开为伸展放大,合为缩小收敛,开时不顶掸撞,合时不躲闪,开时由腰脊通过螺旋劲达于四梢,合时由四梢回缩到丹田,开合不在外形而在内动,即所谓内不动外不发,这样才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内动源泉于内劲、内劲源泉于丹田。内劲是用意识指导的即所谓用意不用力。这种内劲是无形无象的、忽隐忽现,它是极轻灵又极沉重的整体劲。由丹田发内劲时用意念想象发出十分劲,将六分劲上行运达两肩,再透达小指依次到达拇指,将四分劲下行经胯到达小趾再依次到达大趾。因为这一系列的意念指导的活动都必须到位,所以练拳要尽是放慢。当然如练到炉火纯青、心想事成的境界快慢便随心所欲。
孙式太极拳讲究起、承、转、合。发势为起,接势为承,变换为转,成势为合,未动时静如山岳,动起来如同江河绵绵流长,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细水长流,时而汹涌澎湃,时而风平浪静细水长流。起势如开了闸的水不停的一写千里。承即是式式相连,节节贯串。不能停顿,不能有阻滞间隔。转是指式与式之间的折叠转换。所谓折叠指欲上必先下,欲下必先上,欲左必右,欲右必左,上下左右不断折叠。所谓转换是指虚实变换右虚则左实,左虚则右实,不断转换。犹如骑自行车,脚蹬子一提一踏才能前进,双脚踏实寸步难行,在拳中叫做犯双重之病,完成一式为合,周身之气回缩至丹田,蓄势转下式。气沉丹田用意将气贯于脚跟,不可在外形下蹲作势,而是浑身放松,脊柱松沉直竖,这样才能势意守丹田。
(二)全身五弓,上下、左右、前后者要争,松中有掤,掤中有松,弧形对拉,伸中有缩,缩中有攻,对拉拔长,实中有空,体现中劲,周身劲整。
孙式太极拳最讲究整体劲和中劲。欲达此境界,首选要明白顺中用逆的道理。一出式五张弓便在松沉顶竖中徐徐拉开,各部位都要对称着互相争力,与人交手使对方感到碰上了一个打足气的大皮球,就是拿出千斤力打在皮球上也无济于事。推不动,拉不动,打不动。因为皮球里的气是布满全球的有前推的劲又有后撑的劲,有左边的劲又有右边的劲,只能把球推得滚转却无法把球的任何部位打凹陷下云。我们党说的“膨涨”、“气宜鼓荡”都是指松沉中运用内劲互争的表现。
杨禄禅老前辈有句名言:“站住中定往开里打”意思是说练拳时一定立身中正,头和脚顶天立地,气沉丹田,在这个前提下,尽量把劲展开,姿式到位,不能团缩,应该舒展挺拔把劲放出云,这样才显得威武雄壮,浑厚涵蓄,伸筋拔力。只要练出这种顺中用逆的争力,交手时掤住对方,腰微微一转,对方便失重跌出。转腰不能太过,掌握好四十五度角,转腰的同时,接触点要有螺旋,这好比地球绕太阳公转,地球本身也要自转,人的脊柱像轴那样在中心转,胯要承受着在外连转,两肾也一前一后的交错着转。两肾除有争力还要分清虚实,在实腿一边的肾为实,靠虚腿一边的肾为虚。尾闾向前伸,命门向后鼓,头向上顶,骶骨向下塌,气往下沉,胯向下松,会阴向上提,两肩向前抱,两膀向后撑,两膝向前抱,两脚跟向外拧,脚趾抓地,脚心上提,手向前今晚上,肩往后缩。总之处处体现争力,这种争力不能互相抵消,虽然相反但却是相成的,形成一种前拉不动,后推不动,右顺中有横,横中有顺的中劲。
(三)诀窍如海,腰是主宰,性得用腰,功夫必高。不论练拳或是推手,时刻注意用腰。每一动作都要体现腰拉、腰带、腰推、腰转。后捋用腰劲拉,侧捋用腰带,前推腰向前送劲,化手腰要转,冲劲腰脚手一齐上,身子接手只动腰不动手。用腰时麝香注意腰脊命门穴的枢纽作用。腰部旋转腰脊松沉直竖,命门后撑,骶骨塌劲,腰胯相连,微微转动,倘不慎转的幅度过大腰一摇摆,中轴便弯,劲也就散了,腰胯裆是紧密相连的,所以用腰必须注意裆劲,两个胯根才是裆,欲要开裆必须把胯根松开撑圆,不准出现尖裆,只有圆裆才有桥孔拔穴之力。旋转时腰胯要保持行动一致。迈步时实腿胯根先微向内收向下松沉,肾也要落实,腰不动,手不动,内不动,外不动,松肩,松胸,松腹,松腰气沉丹田,海底充实,带脉鼓荡。提手吸气丹田向后翻腾,推手呼气丹田向前下翻沉。动时裆须开,停势裆须合,裆开时两膝向相反方向前挺,停势裆合时两膝向内裹合,顶劲领好,腰劲塌下,裆劲合得住,胯根撑开撑贺,脊柱节节松沉虚对准,随着呼气重心下降,臀部之力贯到足根。手臀之劲前云,命门后撑,退劲植地生根,腰裆劲向前上方暗运。
(四)用意打拳,妙中有玄。不论打拳或是与人交手,首选必须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不能走私,心不在焉。再就是意识必须在动作之先,达到意到气到力到。与人交手更要我意在人先。长期坚持用意打拳,久而久之定会出现从心所欲的奇妙境界。如对方挥拳向我击来,我意用身子把他撞回云,此时心一动,已把对方击出。自己练拳都要用心按规矩做好每一个姿式,一式未完心先想到下一个式子,这样才能行云流水连绵不断。有人说与人交手纯任自然,不能自作主张,这对于有高深功夫已达到形无形,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人是可以作到的,但对多数练功的人来说必须全神贯注,用心应付,除了斗勇还要斗智。
古人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也”只有思想集中才能听劲,才能观察地形,才能看准对方举动,如见矮人要高打,个子高的要低打,胖人要斜打,瘦人要用千斤坠打。对方抓住或按住我,他刚用力,我立即用意念暗运一股力透在他薄弱部位,气随皮肉下降,意随骨骼上升,如遇到自上而下的力,受力处股肉承受气下走而骨骼随意上行,骨骼之间用意捆连在一起,昼量严密紧凑,这样既能抵搞加在身上的力又能把对方紧紧贴住,此时我腰腿略一转动便把对方发出云。两人搭手对方来力我蹬脚运劲到接力点把对方的劲掤住。然后采取“我不动跟你走,你不动引你动,给点劲叫你过”。我运用沾、连、粘、随四法不论对方是什么门派拳种,让他老老实实跟我打太极拳。这一切都是为了说明无论练拳或是交手都有一系列复杂的心理活动,所以强调用心打拳,也就是用意识指导行动。
浪费您一二分钟看完下面文字,也许您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1、找伙伴练太极或交流;
2、学习太极知识;
3、发表太极心得或感悟;
4、找到自己想学的拳种;
5、找到更好的老师(师父)或学员(徒弟);
6、打响个人或团队的知名度;
7、合作推广宣传自己或团队;
8、为广大爱好者提供道具服务或其他服务;
9、融资合作加盟;
10、晒自己或团队太极美照酷照;
11、有其他的想法;
我们正在全面邀请全国各地有以上需求的太极爱好者加入,请扫描如下二维码加入,我们将竭诚为全国太极爱好者服务!希望能将中国的太极文化发扬光大!
如有疑问或不明之处需要咨询请加微信号:zgtjjxj2015或QQ:3264158196(无论是加微信还是QQ加我请注明太极爱好者或者太极老师或太极馆等等),或拨打手机:蒋先生1585819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