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71年尤太忠汇报工作,周总理见内蒙古党委名单发问:怎么没有徐信

引言

1971年3月,尤太忠前往北京和周总理汇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的筹建情况。

周恩来见自治区党委常委名单上没有徐信的名字,询问尤太忠:“上面怎么没有徐信的名字?”

在了解情况后,周总提出一建议:“增加徐信为自治区党委常委。”

徐信是谁,周总理为什么会这么关心他呢?今天,笔者带大家走进徐信的传奇故事。

01 徐信的入伍之路

1921年3月16日,徐信出生于河北省灵寿县慈峪镇的一个贫苦家庭中,全家一共20多口人,主要靠着外出打工和租种土地来维持生活。

1930年,徐信来到西街小学读书。为了不辜负家人的期望,他加倍努力、刻苦学习,很快便崭露头角。

1935年4月,徐信考入慈峪镇高级小学。学校中有一个名为马秀忠国文教员是中共地下党员,经常给学生灌输爱国思想。

在他的教导下,徐信逐渐了解了一些革命道理,开始关心国家的命运和前途。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徐信和十几个要好的热血少年听说共产党领导的红军才是真正的抗日武装,决定参加红军。

于是,徐信告别了家乡,北上寻找红军。他们翻山越岭、风餐露宿。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抵达河北省阜平县城。

在当地,他们得知红军已经被改编为八路军,当即决定加入,并被编入第115师先前工作队组织的抗日救亡“民训班”。

不久,他转入该师随营学校,后改编为师属教导大队。9月,年仅16岁的徐信加入中国共产党。

12月,聂荣臻在阜平成立军政干部学校,徐信被编入第一大队一区队一班,成为学校的第一批学员。

在学校中,徐信学习刻苦,自觉在革命大熔炉中接受磨练和锻造,军政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938年1月,徐信正式从军政干校毕业,并被分配到晋察冀军区第三分区第十团一营三连担任政治指导员。

1939年3月,徐信从第三军分区第十团调任第一军分区第一团二营四连指导员,后调任军分区司令部机关警卫连指导员。

他和连长吴炎密切配合,多次完成了组织交代的战斗警卫任务。

1940年2月,八路军发出整军训令,徐信被评选为“模范干部”,后改任警卫连连长。在担任连长期间,他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不断提高。

期间,他率领警卫员阻击日军,成功完成了掩护机关转移和阻击作战的任务。在战斗中,警卫连荣获特等功,得到杨成武的表彰。

杨成武

1943年2月,晋察冀边区展开“精兵简政”,徐信调任第一军分区第三团特务连连长,并率领连队参加了北岳区秋冬季反“扫荡”斗争。

1944年4月,徐信改任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第44区队区队长。他和康万聚指挥部队以机动灵活的战术袭击日伪军据点,搅得日伪军日夜不安宁。

时间进入1945年,敌后军民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开展大规模作战,徐信担任冀中军区第六军分区第32团团长。

在战斗期间,他率部在大清河北驻扎期间,歼灭了大量日军,扩大解放军面积达1000多平方公里。

战后,杨成武在驻地看望部队时夸赞:“第32团打得好,打出了八路军的威风!”

02 徐信在解放战争中

抗日战争结束后,徐信所在的32团改编为第41团,直属纵队领导。1946年6月,徐信改任第22团团长。

6 月底,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命令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动大规模进攻,解放区军民在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领导下奋起自卫,全面内战爆发。

为拔除大同国民党军据点,改变张家口两面受敌的不利局面,达到与晋绥解放区连成一片的目的,晋察冀军区决定发起大同集宁战役。

为统一指挥,晋察冀军区和晋绥军区组成大同前线指挥部。7月底,第二十二团奉命参战。31 日,徐信和李克忠指挥部队连续作战,向南直逼怀仁县城。

8月2日晚,徐信带领侦察分队前出至三里庄时,发现怀仁守城国民党军 1500 余人正弃城北逃。

他当机立断,一面与跟进的团主力联系,令其准备截击北逃之国民党军,一面指挥侦察分队就地隐蔽。

待国民党军接近时,指挥侦察分队一阵猛打,国民党军仓皇而逃,侦察分队跟踪追击。国民党军逃至甄家庄附近,遭到李克忠率团主力的迎头阳击。

此战,歼灭其 400 余人,余部逃回口泉,怀仁遂告解放。

8月14日,杨成武部署并命令第二十二团迅速夺占大同南飞机场。第二十二团经过认真准备后向机场发起攻击。

经过激战,一举夺占机场,并连续粉碎守军的数次反击。随后,第二十二团又参加向城南国民党军固守要点周家店的进攻。

23 日,徐信指挥第三营在炮火掩护下,连续爆破,打开缺口,乘国民党守军惊慌混乱之际,团主力一举攻入据点,全歼国民党守军一个营,俘 170 多人。

在指挥部队作战的同时,徐信还重视学习。在战斗间隙,他用心钻研毛泽东“二一”指示和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安国会议”的精神。

此外,他还不断总结解放战争以来参加指挥战斗的经验,体会毛泽东打运动战、打歼灭战的思想,不断总结解放战争以来指挥战斗的经验,军事政治素养不断提高。

1947年3月,26岁的徐信和定兴县女干部、共产党员张德焕结为夫妇。

5 月底,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成立,杨得志任司令员,罗瑞卿、杨成武分任第一、第二政治委员,统率第二、第三和第四纵队。

为配合东北野战军举行的夏季攻势,晋察冀野战部队在军区部队配合下,于6月12日发起青沧战役。

清风店战役后,中央军委批准了聂荣臻关于乘胜夺取石家庄的建议,并认真组织实施。10月,徐信率部参加了石家庄战役第二次保北战役。

5月11 日,第三纵队东进热河。行军途中,徐信调任第八旅第二十三团团长,贺明任政治委员。

6 月,徐信奉命率第二十三团参加了古北口战斗。平津战役后,徐信、贺明率第二十三团进抵昌平。受命担任主攻北平德胜门的任务。

平津战役期间,中共中央军委发出统一部队番号的指示,徐信所在的第二十三团改称第十九兵团第六十三军第一八八师第五六三团。

平津战役结束后,中共中央军委命令第十九、第二十兵团开赴山西,与第十八兵团会攻太原。

兰州战役前,徐信被任命为第六十三军第一八七师副师长兼参谋长,因参加兰州战役,他尚未到第一八七师报到。

03 建国后的徐信

兰州战役结束后,9月初,第十九兵团开始向宁夏进军,兵团随即又命今徐信率第五六三团沿黄河左岸经腾格里大沙漠北进,负责保障兵团左翼安全和防止宁夏国民党军西窜之重任。

在人民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凯歌声中,毛泽东于10月1日在北京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消息传来,徐信和全团指战员无比激动。

为适应部队建设需要,第六十三军决定组建教导团。第十九兵团任命徐信兼任教导团团长。

接到命令,徐信立即赶赴陕西平凉,与大家一起筹建教导团。他亲自制定训练方案,编写教材、讲授课程,严格按正规化建设要求施训。

经过3个月的训练,参训的连、营、团三级指挥员军政素质明显提高,同时为基层培养输送了一批优秀骨干。

1950年3月,教导团在西安接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兼第一野战军暨西北军区司令员彭德怀的检阅。教导团严整的军容、高昂的十气,得到彭德怀的赞扬。

同月,徐信由教导团调回第一八七师。

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美国立即进行武装干预。次年3月17日,徐信跟随63军军长傅崇碧等人来到朝鲜战场。

4月,徐信担任第63军第187师师长,并在朝鲜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结束,志愿军总部和第十九兵团对187师通令表彰,徐信荣获二等功。

1953年9月18日,徐信踏上了回国之路,回到河北省邢台地区,归建华北地区。

1954年6月的一天,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彭德怀向第六十三军军长傅崇碧询问徐信的情况,并提名让徐信去苏联学习。

根据彭德怀提名,华北军区决定选调徐信去苏联总参谋部伏罗希洛夫高等军事学院学习,开始了为期3年的留学生活。

经过战火考验的徐信,十分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经过一年多的刻苦努力。他的俄语水平提高很快,受到院方和其他国家留学生的赞扬。

1955年9 月,徐信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1957 年夏末,为准备毕业考试,徐信因过分劳累引发高血压,被送进医院住院治疗。可是在入院第二天,他就找医生要求出院。

医生告诉他必须在这里接受 10 天以上的治疗。徐信在住院期间一边接受治疗,一边坚持看书学习,积极做好考试的准备。

留苏学习3年,徐信学习掌握了先进的军事理论和武器装备,了解了苏军的管理教育,收获是多方面的。

11 月底,徐信和其他9名同学一起踏上回国的列车。归国后,被分配到设在北京的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工作。

1958年4月,徐信被任命为高等军事学院合同战术教授会第一副主任。两年后,他改任高等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

04 担任63军副军长

上世纪60年代初,北京军区司令员杨勇和政委廖汉生向中央军委请求任命徐信为第63军副军长兼参谋长。

收到命令后,徐信告别了生活和战斗四年半的高等军事学院,来到北京军区报道,随来到福建前线63军指挥所在地参与指挥。

1963年4月,徐信晋升为少将军衔。8月,美军制造了“北部湾事件”,派出大批飞机轰炸越南,越方请求中方援助。

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遵照中共中央军委和总参谋部的指示,徐信奉命随第六十三军政治委员蔡长元赴越南,进行战地勘察,为援越抗美做准备。

经过深人细致的调查,徐信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回国后,徐信结合现地勘察情况,针对热带山岳从林地带的自然条件和对作战的影响,进行科学的分析、阐述。

此外,他还对部队应采取的作战思想及战法提出了建议。此报告受到军区领导的高度评价,并以军区党委文件的形式转发给军区所属部队团以上领导机关学习。

根据总参谋部和北京军区赋予第六十三军的机动作战任务,徐信在指导部队进行山岳从林地带作战训练时,还有针对性地加强了部队综合素质的训练。

1965年9月,他组织部队到山西和顺、左权地区进行了以“能走、善打、会生活”为内容的山地从林战备野营训练。

1966年3月8日凌晨5时29分。河北省邢台地区发生6.7级强烈地震,根据北京军区命令,第六十三军立即组成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

8日上午,徐信随蔡长元率部队和部分机关人员迅速开赴震中隆尧地区,指挥部队抗震救灾。

为避免伤到被压在废墟下面的群众,徐信命令部队不准用锹镐刨,要用双手在废墟中一点一点地挖,不少官兵十指被磨得鲜血淋漓。

3月9日下午,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赴邢台地区视察灾情。当天下着小雪,徐信随蔡长元陪同周恩来到受灾最严重的隆尧县城了解情况。

抗震救灾指挥部专门为周恩来搭了一个帐篷,周恩来没进帐篷,而是坚持到徐信他们的抗震救灾指挥部去。

指挥部设在已裂开十几条大缝的隆尧县委办公楼,考虑到余震不断,徐信扣心周恩来的安全,建议换个地方,可周恩来还是与大家一起走进了指挥部。

在灰暗的马灯下,徐信向周恩来详细汇报了抗震救灾情况。汇报中余震又起,大家担心周恩来的安全,劝他离开,可周恩来却坚持听完汇报。

徐信望着周恩来从容镇定的神情,心中升起无限敬意。听完徐信的汇报,周恩来对部队及时出动,迅速救灾的行动中表现出来的英勇精神和爱民情怀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

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徐信等带领第六十三军广大官兵连续奋战,搭建了一大批防震棚,抢救了大量物资,妥善安排了受灾群众吃住,圆满完成了救灾任务。

第六十三军以最大努力抢救了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经过两个多月的奋战,圆满完成了邢台、石家庄两个地区的抗震救灾重大任务。

5月,抗震救灾工作刚刚告一段落,周恩来就指示在首都北京举办部队抗震救灾大型展览,宣传人民子弟兵的功绩。

11月,内蒙古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徐信担任姿势去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后被任命为第63军军长。

12月19日,中共中央决定对内蒙古自治区实行分区全面军管,责成北京军区具体负责军管事宜。

05 周总理提议增选他为军区常委

1970年12月,中央委任徐信担任北京军区参谋长。收到上级命令后,徐信二话不说立即是走马上任,协助新任司令员尤太忠工作。

尤太忠到北京向周恩来汇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筹建情况。周恩来见自治区党委常委名单上没有徐信,问尤太忠,为什么没有徐信?

了解情况后,周恩来建议增加徐信为自治区党委常委。5 月,在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三届一次会议上,徐信被选为自治区党委常委、第三书记。

1973年2月,北京军区党委向中共中央军委请示,要徐信回北京军区工作。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徐信由内蒙古前指回到北京军区工作,并增补为军区党委常委。

1978年2月下旬至3月初,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徐信作为当选代表出席会议。

1979年1月。北京军区党委召开四届二次全会,徐信当选为中共北京军区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

1980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军委任命徐信为总参谋长助理。12月2日,徐信正式到总参谋部任职。

1981年2月2日。经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批准,徐信被增补为中共总参谋部委员会委员。根据总参党委分工,徐信协助总参谋长杨得志分管作战、情报和外事工作。

杨得志是徐信的老领导,徐信十分敬重杨得志。工作中,徐信协助杨得志抓大事、谋全局,在处置许多重大事件和重要决策中,适时提出建议和方案。

1988年,徐信在中南海接受了邓小平签署的授予上将军衔的命令,成为人民解放军实行新军衔制的首批上将之一。

2005年11月18日,这位为国家革命和建设付出大量心血的革命老人病逝于北京,享年85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5年颜金生何事找到王任重,求见毛主席,对方却意外回复他十字
新四军第五师历史考
铁道兵重要图书——铁道兵简史(6)
邓小平晚年回忆:最心疼陈再道,裁军时他牺牲太多了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红星奖章
1966年傅崇碧受邀出席会议,期间,悄悄地问叶剑英:我来干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